你的婚姻被“内卷”了吗?
- 用心讲好每一个故事 -
今年,“内卷”一词火遍大江南北。
房价内卷、职场内卷、科技内卷,乃至婚姻、生活内卷...
仿佛一夜之间,“内卷”了一切。
“内卷”本是不太新的学术专业词汇。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在爪哇岛田野调查时,首先将其用来形容当地千百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潜力挖掘殆尽后,落入过分追求无意义的细节。
就像一张卷起来放好的纸。
这个“小众”且尚在解释的学术概念不断被引申至其他研究领域,直至现在火爆了整个网络。
一个词获得大众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内涵的过程。就如当前,“内卷”正向我们的婚姻关系逐渐渗透。
难以功成名就的爱人
叶子和嘉文已经结婚三年,日子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清净。
有一天晚上,妻子叶子像平日里一样,把煮好的一碗面条递在了刚回家的丈夫嘉文面前。然而,嘉文却气呼呼地直接打翻了碗,汤汁溅了叶子一身。
叶子诧异地问叶子:“今天你怎么了?”嘉文白了一眼叶子说:“你个没用的,除了煮面条还会干嘛?”
对于嘉文的态度,叶子感到莫名委屈。
嘉文暴怒的原因是,这天他在初中同学聚会上,听闻同学们个个事业有成,要么年薪百万,要么又在市区买了两套房,要么晋升高管……
相较于自己,嘉文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作为“北漂”一族,今年38岁的嘉文,还只是一名国企的普通员工,10万的年薪拿了整整8年。
当同学们问起自己的近况时,嘉文堂皇而过,心里情绪泛起波澜。
这件事情之后,叶子发现嘉文总是有意无意的对她挑剔。但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维系婚姻关系,叶子只好默默地忍受。
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叶子想找嘉文坐下来认真谈谈,却遭到嘉文从头到尾的数落。
“没出息,不求上进,既没有八面玲珑的社交辅助,也没有貌美如花的赏心悦目。”嘉文这么吐槽。
原本只是一场多年未见的同学聚会,却莫名向婚姻“内”演化,成为导火索。
叶子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她认为婚前双方的条件、性格都是透明的,既然选择一同携手步入婚姻,也就意味着被接纳。
嘉文越来越不想看到叶子,叶子对嘉文也有了不满,这段婚姻关系也随即陷入了“僵局”。
当爱变为枷锁
有同样苦扰的人还有泽北。
泽北自从和妻子周希结婚后,便失去了经济主导权。每个月工资按时上缴后,周希每个月会给泽北2000元的现金和一张可透支10万的信用卡。
钱少不说,让泽北不爽的是,他消费的每一笔现金都要有流水单。刷的每一笔信用卡,周希的手机都有短信提示。
这让泽北感觉自己被监视,失去自由。
长达五年的婚姻中,双方总因为这样的小事争吵不断,而每次都以周希“一哭二闹三上吊”收场。为了安抚周希,泽北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而就在这两天,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成为了压倒泽北最后的一根稻草。
泽北约朋友到家里聚餐时,发现平时揣在兜里的打火机不见了,于是就在超市里花了25元重新买了一个。
回家后,周希不仅当着朋友的面质问泽北这笔钱的出处,还指责泽北没有脑子,在同一个东西上花冤枉钱。
周希过于强势的个性,让泽北在朋友面前颜面扫地。因为这件事情,泽北和周希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至今双方都未和好。
泽北和周希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本来好好的模范夫妻怎么就突然变了?
一个爱与被爱的关系又怎么发展到了这般地步?
若泽北和周希的婚姻是围城,那围城的是什么?
“内卷”是婚姻关系大忌
有婚恋学者把“内卷”的概念形容为:
一段婚姻关系由于发生过度的内部竞争,导致到了一个稳定的阶段后,便停滞不前,进入无限“死循环”。
具体表现为:
不论对方做什么,都再难以改善已经形成的印象态度、行为状态等。即便双方不存在出轨、家暴等原则性问题,过分注重细节的情感导致双方互相倾轧、内耗。
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如果对方没有达到自己预期,就会产生很多抱怨、指责和相互比较等负面情绪。
但如果有一方认为,将无法再承受这种精神压力时,选择“退出”时,又将会面临来自道德的压力。
基于此,大部分夫妻选择“妥协”。
他们认为,婚姻关系中产生的“内卷化”没有触碰底线,是无法站在道德层面去批判的。它既没有任何一方有物质劣势,也没有道德劣势。
这种缺乏“关键症结”的婚姻关系,只能通过依靠自我觉醒去停止。
维持一段长期和谐平等的婚姻关系,“内卷”一定是大忌。
百合情感研究院老师认为,“内卷”现象的背后是不断重复原有夫妻关系相处及回应模式的死循环。
改变婚姻关系“内卷”的本质就像打开一扇窗,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培养新的希望。
无论是由外而变,还是由内而变,都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可以由内而变,在痛苦和迷茫中进行自我调整与修复,直至婚姻双方进行充分而完整的“再协调”。当然,也可以注入外部资源,寻求专业情感导师的指导,明确指出婚姻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无衣烦
视觉编辑: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