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出来的思想家》读后感100字
《穿出来的思想家》是一本由[英] 琳达·格兰特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出来的思想家》精选点评:
●翻译略生涩。书里总体描写了作者自己如何在家庭环境地影响下,对着装的执着和追求。其实人生很多事,并不一定追求着装才完美。我们不一定能在时尚的道路上卓越,却不可否认穿衣是门艺术,是需要花心思琢磨的。只有婴儿才不在意他们的着装,那是因为还没人给他们一面镜子。对于作者的战争经历略深刻。
●时尚也是跟政治,经济紧紧相连的啊,贬低时尚浅薄,或者认为政治经济不能影响审美的看法,都是片面的
●还以为写苏格拉底怎么穿衣服呢……不过有几句话还是说的不错,比如就算再不重视穿着的人,买衣服的时候都会认为“这件很好看”吧,所以还是要有点品味。
●购物狂症患者请谨慎翻阅
●虽然开头到中间一步步用充沛的感情打破了对肤浅的时装这一论调的看法,最终却在懂得打扮的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里不明了此书的目的(大概是影响了作者的那一类人)。四星给高于一般时尚写作的行文以至看得很舒服~
●《小美人鱼的脚》
●翻译得惨不忍睹
●翻译比较差,看的云里雾里,不太明白作者为啥写这个。
●人类经历过太多创伤 要靠穿衣服来治疗
●作者试图说服她的读者,关注时尚不可耻,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但是讲来讲去依然是在用自身举例,讲述自己独特的品味以及母亲疯狂的购买欲。完全说服不到我。
《穿出来的思想家》读后感(一):性感是衣料与身体的摩擦——从人类学角度回答「今天穿什么?」
我希望人们按照「我」的样子来看我,一个有艺术气质的放荡不羁的文化人。在图书馆就像在Carnaby Street购物一样自在。
《穿出来的思想家》读后感(二):小说家的时尚经
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穿衣心得或者搭配的书,但是这本书不一样。
这本书的作者Linda Grant是个小说家,所以思想高度就跟一般的时尚人士不同。
她本人是东欧移民,家里就比较注重穿衣,而且加上天生的大骨架,就不适合那些经典的职业装扮,作家又都比较有性格,所以她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和风格。
这本书提到她采访的一位女士凯瑟琳·希尔,她是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在加拿大开了时装店,给当地的时尚界带来不同的空气。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提到她在集中营里会用囚衣上撕下的一条布包在耳朵上,显示自己与别人不同。
另外还提到在遇害者的遗物中发现有那么美丽而不实用的红色高跟鞋,是什么人会在去集中营的时候还带着红色高跟鞋?
时尚不仅仅是臭美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打扮了,那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经失去人性了,这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继续买买买吧。
《穿出来的思想家》读后感(三):不是追求赢,只为活的漂亮!
过去的三年里,我对穿着打扮完全丧失了兴趣,一度认为再怎么重视,外表还是如同不新鲜的水果,随时间流逝而干瘪无光泽。我以为人应该只要精神世界就好了,肉体如同一个多余的负担,为这副皮囊花费精力,是肤浅的行为。但是哪里有点不对劲,随着我对外表的放任不理,生活也让我感到一片灰色,压抑冷漠。
《穿出来的思想家》其实并不是在写时尚,而是在写女性追求独立性,生命力的过程中,时尚给予的勇气与自信。是的,对服装,对美好的事物,温暖细节的追求,是根植于人性深处对世界的爱,如果对自己的形象失去兴趣,那可以肯定的是,对其他任何事,都是同样的态度。恰到好处的装扮,给了我们安全感;别致出众的行头,会让我们觉得性感,不是看起来性感,而是对服装下面身体的一种自信,所以,觉得性感更重要。
服装属于造型艺术,其实和音乐,绘画,文学等等对人的作用是一样的,是一种催眠。面对现实的无序与粗糙,人们需要艺术,需要令自己感觉更好的着装打扮,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想起黄伟文《生于天桥底》说的:”贪靓很难学,也学不到;而有型则是后天习得,努力就可以。“ 说到底,认真努力打扮形象的人,也同样在认真努力的生活,不是追求赢,只为活的漂亮!
《穿出来的思想家》读后感(四):总之我是笑得皱成菊花儿,很有趣。
穿出来的思想家
----评论稍后,先做笔记,比我还毒舌,很有画面感----
作者的痴呆母亲 在商场里购物。TRY了件衬衣,露出她饱经沧桑的脖子,她又事哭喊又是跺脚。
我相信,即使大脑的某些至关重要的部位被疾病破坏,我们的本真,我们的灵魂(如果你愿意这么理解的话),也会完好无损。
几年前,一位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的女儿告示我,她的母亲很难相处,不过她很佩服母亲这种敢于捍卫正义的勇气以及这种强烈的道德观念。
80
男人享乐的天地有酒吧,餐厅,台球室已经妓院。而女人们则在商店和美容院里享受着生活。
87
只有一件事比身无分文更可怕,那就是看起来像一个穷光蛋。这句话反复出现了N次。
94
他们的衣着和个性极不相符(就好像他们让服装开了个支票,而自己的个性却无法将其兑现似的。
97
换言之,性感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一种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方式。是皮肤和衣料之间的摩擦。
121
判断年代最有效的元素是人们的穿着打扮,而非建筑--如今我还住在一座百年之久的房子里。
AUL POIRET
135
我们透过人类学层面看时尚,会发现,它与魔法和仪式密不可分。
160
我们用衣服勾勒出手臂和乳房,而衣服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了我们的内心,头脑和言语。
162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只要他们表演得像哪种人,他们就是哪种人。这其中有令人心碎的渴望。
169
如果你想加入纳粹党,我们就向你保证:只要你穿上黑衫,你就成为一名法西斯战士,维护政治和精神的秩序。你将重获新生。黑衫就象征着我们这片热土上一个全新的信仰。
171
或者还有一些人,整天待在图书馆,坚信在乎外表就是与高尚的情怀背道而驰。
175
还有一些实干家,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把精力投入到了更为重要的事业当中,而不是去关心牛仔裤是否合身。即便穿得一塌糊涂,也能创立微软和英特尔,也能创造出 辛普森一家动画片系列。
衣着好不得体还引以为豪,不在乎外在形象,穿什么就图个舒服,这些都是对文明的挑衅,无非是矫揉造作。
洗洗你的衣服,仔细地挑选,这是我们在社会中重新站起来的第一步,或许丧服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让我们不必为了穿什么而发愁。
185
米黄色只适合拥有非常光滑黑亮的头发和橄榄色或微黑皮肤的意大利女性。
中年只是我们一种心态,有些人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已经达到那种状态,他们那小脸蛋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因而立即被任命为班长,这样到了30岁时就已经透支,进入中年了。
或者像2002年我在巴黎时装表演中看见的一位老妇人,她戴着侧板大小的铜质耳环,由一个年轻男孩陪同着,从头到脚都是一种煎熬。
对于时髦的老女人···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穿着低胸装,露出了哪有皱纹的棕色巨乳。让我想起DVF.
杂志教我们的。
一些所谓的经典时尚,真是让人失望透顶:经典的裤子,风衣,直筒连衣裙,女衫裤套装,白衬衣,低跟菲拉格慕鞋还有经典的香奈儿2.55手提包。
伟大的旅行作家NORMAN LEWIS 的西装是从SAVILE ROW买来的,然而旅行启程时,他总是穿一条极普通的裤子和免熨的衬衫,并不是为了省干洗费,而是他不想被人注意,这样,旅行中他就可以专心观察了。
魅力总是与各种认为产物紧密相关,玛丽莲梦露和伊丽莎白的美人痣,你很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产品。
202
在更衣室。有的乳房像两个空空的容器,下垂地厉害,再往下垂点儿,就到膝盖了。
现在的鞋子就是CAR TO BAR
缠足以及其他折磨人的现代时尚形式
219
时尚伤害了我们的肉体和情感。给我一双能穿着走路的鞋子,我哭喊到。他们却给了我拖鞋,换言之,就是让你看起来又矮又胖。
关于撒切尔的手提包。有人说,这是一种奢华的女性配饰,仿佛她最初拿手提包只是要证明自己是个女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告诉大家她的阴道长牙。
时尚和灾难
关于911
不一会,就看清了别人对待时尚的态度,认为时尚庸俗不堪,毫无意义。从事时尚写作的人,往往是再艺术学院受过专门培训的,他们并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来描述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