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观后感100字
《西方》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执导,耶迪斯·特里贝尔 / Tristan Göbel / 亚历山大·吉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精选点评:
●fuck the Western World
●2018.12.1 西安 旺园
●蓝色和黄色构成集权统治下无法逃离的焦虑不安
●唔是好明时代背景对女主的影响,剧中一些行为的意义在哪呢?
●德国电影节开幕电影,例牌东西对峙,例牌柏林围墙.不是说这段历史不能拍,问题是老这么翻来覆去拍看多了也烦呐.手法不外乎以小见大,但就像masquerade说的,揉了一大盆面只包了俩小饺子.你以为人家向往自由人家其实就是躲情伤呢.不过摄影极赞
●關於柏林電影真的不好拍。開始還好,越到後來越hold不住。估計還是小說改成電影的問題。人物無法深入刻畫,所以有點莫名其妙(黑人線尤甚)。
●问:黑人与内莉的关系进展设置有何象征?对剧情发展有何影响?其不了了之的结局有何暗示?审查后内莉透过黑人的右眼角的伤疤为什么提到越南(因为越战刚过?)? 亮点有:对色彩的运用(开头瓦西里离别时的雪仗白、中间内莉获得西德公民资格后与小阿列克谢的滚落叶金灿灿、送别17号父女后的嬉闹灰)
●明明是看打算看另一个电影,名字都一样,题材居然也一样,剧情和国家背景居然也差不多,看完才知道看错了…不过意外收获,也觉得挺好看的。女主太漂亮了我都懵了。
●I didn’t get the point of the movie.
●东德逃离者在西德的层层盘审,毫无依据的猜忌中,受到的种种伤害。看完有些嫉妒,我们也有类似的历史,为什么他们能那么认真地反思,而我们却还是讳莫如深
《西方》观后感(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德国影片《西边》讲述了在1978年的东柏林,东德女化学家妮尔莉Nelly带着儿子阿历斯获准赴墙的另一边。妮尔莉离开东德不是政治原因,而是为了逃避悲痛、放下过去(她的苏联科学家的男友、也是她儿子的父亲去世了三年)和开始新生活。熬过了屈辱可怕的过境检查、终于踏在了西德的土地,她开心激动地笑了。然而,一心投奔自由的妮尔莉怎么会想到她必须还要接受美国和联邦德国秘密机构的审问和质疑的考验…
这部片子的亮点是欣赏女主角Jördis Triebel的女性魅力和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德国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她粗看并不出色,却越看越有味道,一颦一笑、魅惑逼人,散发着成熟女人的美。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片中两个截然不同身份的男角会深深被她吸引。
看到女主人公因遭到没完没了的问话折磨而变得惊恐偏执、神经衰弱,我也想到了20年前刚离开祖国的自己。每位带着满腔希望和热情的移民者首先要面对的是接受精神和心理上的考验,现实比理想总是艰难得多。
《西方》观后感(二):忘字下面一个心
“我只想忘记,我期望在这里有一个自由的新生活,但是很奇怪,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了。”
只有那些追求自由的人,才会感到最不自由。奈莉从东德移居西德,为了摆脱男朋友的死亡所带来的阴霾,但是冷战局面下,柏林墙两边的对峙让奈莉不得不接受政治审问,一次又一次的盘问,一次又一次地揭开伤疤,她发现自己最想忘记的过去始终无法得到埋葬。防止伤疤最好的方式不是阻止揭开,而是想办法让伤口从内而外彻底自愈。政治因素在电影中固然扮演着最主要的阻碍力量,但是奈莉对西德生活的过高期待是她焦虑的更重要的原因。她总是试图从身外去找寻力量,殊不知最根本的治愈力量恰恰来自自身。如果不能从心底彻底放下过去,从东德移居西德暂且不论,就算从地球逃到火星也是徒劳。“忘”字下面一个“心”,心自由了,身在何处都无妨。影片的结尾,奈莉终于解开了心锁,用善意去拥抱新的生活和新的人,这不是西德带给她的,而是自己。
影片有两点不足:1.纵观弹幕,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对西方历史不甚了解,感到电影拍得云里雾里,另一派熟知二战后的西方历史,觉得电影拍得不错,建议前者去补一补西方历史。看某些反映特定时代社会面貌的电影诚然需要一些相关知识,但是从电影的艺术表达来看,这部电影确实没有拍出当时社资两大阵营对峙时期大环境的压抑氛围。2.这类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电影中,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应该是主要的表现对象,耶迪斯·特里贝尔的表演细腻而不乏张力,但是从整体的情感变化来看,结尾的生活态度的变化过于生硬,缺少必要的过渡。
《西方》观后感(三):放下执念,继续前行
该片背景是在德国经历二战后,分裂为苏联控制下的东德和美国控制下的西德,两地局势动荡不安。1978年女化学家主人公Nelly为了逃离过往的痛苦(他苏联籍丈夫的逝世所带来的沉痛创伤记忆),带着儿子Alex从东德逃离西德,途中经历的全身检查,以及对被不停质问所引发的恐惧,令她疲惫不堪。可当她来到新的地方准备重新生活时,发现困难重重。为了在当地安顿下来,不得不为了一份工作而盖11个章,由于她丈夫作为物理学家有充当Stasi(史塔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机构)情报员信使的嫌疑,验证其是否带有政治原因而移民西德,而不得不接受各种审查质问。
对于来自周遭环境不信任和生活压力,致使她一度绝望,影片里失落的她为了工作而没有盖到许可章后,在雨中漫步回家绝望的眼神,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主的演技。此外,影片中另外两男配角,陌生人Hans和黑人国安局检查员John对她的帮助,也是两条温情线。Hans对女主儿子的关心和帮助弥补了Alex所缺乏得父爱的。因女主散发的成熟魅力,同时他对女主也有些许情感,John即使可能知道她丈夫活着但也帮助她盖章让她继续在这留下来生活,
影片的光影效果运用也比较出色,片头凄清冷冽大街上的分别和逃离故乡的镜头;到经历不安和焦虑逃离东德后,女主在车外望着暖黄色调余晖充满希望的凝望着和嘴角泛有一丝无奈和期盼的笑意;在灯光昏暗,狭窄而逼仄的难民营中房间里,和各式各样的人过着嘈杂的生活,到最后片尾接纳生活后呈现出圣诞节金黄色温暖的氛围。
片中令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遭受质问中,人们不断地揭开她的旧伤疤,促使她重复经历过去的创伤,同时她也把不安和怀疑带给他的儿子和身边人。当她发觉身边所有人都不可信时,而致使周遭关系破裂和恶化,那种失落和绝望感不免让人唏嘘。庆幸的是,女主最后接纳了自己,和儿子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对于她们而言,那已经足够了。
最后影片让我领悟到的是,即使生活一团糟糕,人总不能一直带着怀疑和不安去生活,我们得去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依旧要去生活。片中Hans说了一句话,没人会流下眼泪即使我在这消磨我的生命。人生就是这样,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击败你,但没人会同情,你能做的只是抹掉眼角的泪水,勇往前行。即使全世界背叛你,也请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亲情和友情,因为只有他们才是你最可靠,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