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的观后感大全
《翠翠》是一部由严俊执导,林黛 / 严俊 / 鲍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翠翠》精选点评:
●早期的香港文艺电影,作为“助理导演”的李翰祥。一个悲剧故事。话说原著中的黄狗哪儿去了?
●林黛好可爱。
●既是导演又演爷爷还演二佬,严二爷您可真够忙的。林黛也适合演翠翠,可爱。就是海报太坑人了…
●林黛的从影处女作,大辫子的翠翠牙尖嘴利,活泼俏丽,可惜这么好的姑娘被拖进了情感的悲剧。结尾头顶白纱等爱人回来的样子,唏嘘。
●李大师初出茅庐第一功,漂亮!
●太棒 还好是黑白的
●不容易看完
●單從演技和形式來講,五星,但故事改編得過於浮誇。和沈從文原著反差甚大。沒幾分鐘翠翠都和摊送牽上手了,雖然現實裡這樣完全沒什麼,可是沈作品中所體現的細膩,含蓄,委婉,那種相愛又沒有說出口的情愫蕩然無存。⋯另,嚴峻也是厲害,能飾演二佬和外祖父兩個角色,哈哈哈。不能腦補太多了。
●各时代有各时代不同的诠释,这正是名著的魅力。
●不错。
《翠翠》观后感(一):等待中苍老了谁的心?
关于《翠翠》——含蓄到宁可失去的爱,执着到此生唯一的爱。
那是高中的课堂上观看的影片,先学习了文章,再看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在影片中添加了自己对文字想象的缘故,以至于多年之后对那个皮肤黑黑但眼睛特别明亮的姑娘还是那么印象深刻。
在那场等待中,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沈从文先生的对家乡魂牵梦绕的乡愁,也为我们剥开了一份爱情的隔膜。
爱情的隔膜,既善良又暴虐,既脆弱又坚韧。
有人说翠翠托付起我们永远也不敢再寻找的美好的梦想。我们为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放弃了纯净、含蓄而深刻的爱情,甚至催眠自己,不再对它有哪怕一丁点的幻想,我们包装着自己,最后用蔑视它来让自己心安理得,让自己能自然的走下去。
对于翠翠,她将永远是我心中的一个小女孩,尽管后来她明白了很多爷爷在世时所不明白的很多道理,她仍永远会在我极度需要安抚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安静的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展现着再不敢梦想的挚爱的温柔、天真与纯情。这种天真的爱情,原本是要微笑的,但是历经沧桑的人只忍不住流泪。
《翠翠》观后感(二):香港评选的中国电影百佳之一
翠翠 (1953) 导演: 严俊 主演: 林黛 / 严俊 / 鲍方 / 王元龙 。。 今天在b站的专门上传国产老电影的一粒蟹子分享了香港早期著名的国语片《翠翠》,这部电影改编自沈从文的《边城》,永华电影公司制作,由严俊指导,也是四届亚洲影后林黛的成名作。 本片是香港评为中国电影百佳之一,制片永华电影公司是香港早期以拍摄优质国语片而留名影史,老板李祖永当年为争国产片光荣,一意孤行,不惜倾家荡产,在香港早期国语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本片是严俊导演,严俊是民国至香港早期的大明星和导演,因为早期的影像资源能看到并不多,他的履历中最耀眼的大概是他后来娶了李丽华,后期转到邵氏导演拍摄过《花田错》和《万古流芳》是能看到最多的影像在豆瓣上也有着不错的评价。本片严俊除了导演还出演了两个主演角色,翠翠的和爷爷和傩送,展现了一流的演技。本片的副导演李翰祥和姜南后来也成为香港电影重要人才,也有说法认为李翰祥是本片真正的编导。 这部影片在制作各方面来说都有着很高的水准,自然流畅,生动优美,赏心悦目,中间的赛龙舟的场面也是气势磅礴,林黛的婀娜俏皮,严俊出演的老年和青年的样子都恰如其分,非常可惜的是这个资源的画质非常模糊,大大削弱了观感,不过这可能是唯一能看到的影像了,修复的话又是有生之年了。
《翠翠》观后感(三):只剩追忆
严峻版本的翠翠电影更富有生活活力,里面的人物更充满了草根气息,台词口语化,氛围轻松,人际相处更融合自然。 凌子风版本的翠翠电影与原著更接近:冷色调、忧伤、抑郁、难懂,适合有较高文学和电影素养的人看,或者反复揣摩看过多次原著的。 青山绿水的背景,冷色调的整体效果,透着冷清,仿佛看了开头,就知道是一个悲剧。 台词惜字如金,好像知道自己是文学的经典形象,不肯多说一句。 表演克制、压抑,烦恼郁结于心的。把矛盾处理得若隐若现,也更觉得悲凉。有话说不透,观之无限惆怅。 严峻版本的就能够体谅观众,让观众的情绪随着影片忽喜忽悲,但都是痛快淋漓的释放: 1 情节上更加自然流畅,表现形式更加人性化。 比如结尾处,翠翠听说老二离开就跑下船去追,踏过高高低低的山路,立在大江大河的岸边,远眺,包括镜头最后停住,就是好像望夫崖的背景一样。 那种急切的心情、离别的不舍、焦急的寻找、苦苦的等待,情绪一层层释放、递进,与观众的心情吻合。 观众看完之后不压抑,情绪也随之释放。 2 充分体现了视觉艺术的魅力,不像文字,要揣摩很久,发挥想象力才能得到。 像翠翠与老二见面,老二善歌,用湘西民歌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既符合环境设定,又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同时把情节向前推进一大步,不必让观众费力的去揣测某个眼神到底到达了什么的深度。 3 矛盾在时空上更加集中了。 这边长顺家刚知老大的死讯,另一边爷爷拼死也要为翠翠争取幸福。老二做为唯一的知情人却不能阻止矛盾的集中爆发。 当长顺知道翠翠的爱情,当爷爷知道老大的死讯。人文的矛盾集中爆发了,灾难瞬间开始: 暴雨交加夜,醉酒的爷爷跌跌撞撞、滑到又爬起、回到了家中,闪电雷鸣,山洪爆发,塔也倒了,船也冲跑了。 爷爷带着巨大的遗憾去世了。 4 情感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明确,误会都得到了澄清: 翠翠和老二的心意能够明确表达,甜蜜过、误会过,只是最后哥哥的死使老二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兄弟的愧疚之情使他不能再面对爱情,无法再跟翠翠在一起。 而凌子风版本的电影和原著,关于爱情言之不详,不知道这个爱情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还没有甜过,就只剩下矛盾了,只剩下人生的愁苦了。 而且让善良的爷爷背负了很多的误会和恨。 最后一次唠叨一下,不能承受之重: 有碾房陪嫁的姑娘,同样失去了爱情,在剧中被遗忘。 老大因为失去生命,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轨迹:老二远走他方,翠翠孤苦伶仃,爷爷抱憾去世,长顺家孤老终身。 文学作品创作的需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悲剧。 希望生活不要有老大这样的,凡事看开点,生命最珍贵,艰难的时候坚持到峰回路转,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 林黛真美,自杀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