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
1
十几岁的时候喜欢画画和写作文。
那时候很头疼数理化,我爸每天吃饭时都絮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有点自卑,我的数理化差到人神共愤,看来没办法走遍天下了。
那时看到一本杂志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和人家老妈全世界旅行,然后稿费单雪花般飞去。
多年过去,我还清晰地记得杂志的那一页。
当时很心动,天呐,稿费单雪花一般,那得多少钱啊,羡慕。
喜欢坐在画室发呆,也喜欢写点不知所云的东西。
自然,更喜欢把文章发表以后换点散碎银两。
更没想到,以后真的靠写作过日子了。
我爸喜欢打麻将,我妈喜欢唱歌跳舞还有绣花……
人的爱好无从说起,就像为什么喜欢一个人?有时候没有理由,也许是莫名喜欢。
我为什么喜欢写作?
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前些年我喜欢写小说,写副刊。
报纸副刊容量小,一千字以内要写好确实不容易。
我喜欢写点生活里的事情,主要是缓解一下心情。
生了闷气,捡了一块钱,打了娃一顿等等吧,都能写一篇,有什么人到中年的感悟自然也能来一篇。
写专栏的时候字数有限,我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个两千多字,再缩写一篇放到专栏上。
后来把这些精选修改之后出版了。
等到靠公众号生活,每天写写写,有时候真烦。
恨自己身无旁物,难道不能干点别的吗?
能干点什么呢?
我能想到的是编辑、文案、记者……
我去,全是靠写才能混饭吃的。
怂了!
写副刊久了,和责编成了好朋友。
早就不是文学青年了,发了东西从来不存。
但责编有时候会给我发个邮件,几个字而已,写得好!或者很好!
言简意赅!
我还是有点小激动。
兴奋一整天。
那会儿责编说,你把这些留着,将来出版了去。
于是依照他的话,留着,真出版了。
有时候活着活着会觉得生活平淡,自己的过去或者将来,都是一望无垠的乏善可陈!
无甚突破!
不是没有信心,是学历放在那里,年龄放在那里,没有什么才能可以挖掘,某时某刻感到困乏,内心有个声音说,哦,这就是人生!人生就这样了吗?
没等自己回答,另外一个声音说,哦,是的,你的人生就这样了!
每当这个时候,一点点惊喜都让自己激动不已,比如说一篇发表的作品,一封责编的来信,一则读者的留言等等。
这就是爱好带来的意外之喜吧。
2
这周末有个采风活动,副刊部主办的。
开会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和一大帮同类见面。
耳边听到的都是如何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我那会儿成天写写写的时候,我妈经常骂我,对着电脑皮肤都搞坏了,辐射那么严重!别写了,没人看小说了,现在这社会浮躁得很。
后来我和他相遇,我妈说别找当兵的,外地人,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没养老,你太苦了!
……
我这种顽固不化的人,又怎么听得进去呢?
仍然在写!
身边人仍然是他。
只不过,他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我尝到了所有我妈说过的苦。
我的眼睛对着电脑时间久了,有点眼袋,又干又涩。
有时候冰敷一下,眼袋忽然没了,一阵惊喜。
颈椎不太好了,皮肤确实不如从前。
算命的说我宁肯单着,也不肯凑合。
我爸说,丫头,调养身体,再找一个好男人,你这样一个人,爸爸不放心。
我会为了减轻一点肩上的责任,降低标准吗?
不会。
人之所以成长,是人到中年后,能够原谅很多曾经认为不能够原谅的事情!能够放下一直折磨自己的很多人和事!
但有些一直坚守的东西,可能直到死都不会放弃。
朋友问我,爱不爱很重要吗?都这么大了,还提什么爱?
我沉默着看向远方,说,很重要!
不断有人问我,怎么就把写作坚持了这么久?
我说,因为喜欢。因为喜欢,才能接受即便没写出什么名堂,也依然吭哧吭哧写个不停的结局。
爱好一样东西和喜欢一个人,大体来说殊途同归。
因为爱,才能接受不完美的一面,才愿意去坚持,去妥协,去忍受……
如果不爱,又怎能做到和一个人在这鸡零狗碎的生活里碰撞到老?
3
酒庄的羊肉蛮好吃,只可惜狼多肉少啊,我只吃了一块
人遇到同类是一种惊喜,漫长的等待和坚持中,看到还有另外一批人和自己一样,有一样的爱好,一样的固执,一样的信念……
内心会轰隆一声,哦,真好,我不是一个人。
我想,这可能是采风的意义。
参观的是葡萄酒庄园,所以,我喝了点酒。
很久没喝酒了,喝了点,很快上头。
晚上吃饭时,文友朗诵了在座一位诗人的诗,还唱了首歌。
没有话筒,她拿的是酒杯,依旧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一曲终了,我由衷地说,田老师,我相信即便您抱着一颗白菜,也可以高歌一曲。
众人大笑。
挺好的,太阳照旧升起,我的肚子仍然会咕咕叫。
一些人永远消失在生命里,还有一些人不断地来到。
分不清哪些是过客,哪些是知己,也不需要分清……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扛得住苦,经得起颠,这就是人生!
作者简介
翠脆生生:宁夏作协会员,报纸专栏作者,现居银川。出版《两个人的江湖》《美好的人都不会孤独终老》等书,其他文字散见报刊杂志。公众号:乍苦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