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列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列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19 03:13: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列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列子》是一本由景中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281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列子》精选点评:

  ●奇崛,瑰丽,磅礴,横扫天下,《格利弗游记》什么的都成渣。特别注意到,这里的孔子并不像后来《庄子》里那么木讷单薄,形象丰富了很多,应该是多名作者的手笔(道家逮着夫子编故事真的好吗!)。看书的两天连续做了两个害臊的梦,非常难过后悔,不过说出来反而好受点。

  ●酷

  ●看到熟悉的典故很亲切

  ●《汤问》数篇,横扫四海八荒。其他部分就无感……列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道学的脑残粉,唯心主义深入骨髓。

  ●列子是魏晋人的伪作吗?

  ●多年前

  ●列子,要读读。

  ●列子自己知道世间繁复规律是人不能找到的,所以就安心しろ,有终极的耐性。

  ●不要乱买,故事书。

  ●幸好有翻译。诸子作品不太适合电子版。

  《列子》读后感(一):人生的很多问题,古人早已想过

  原来,很多我们今天可算作哲学方面的问题:人生意义,处世态度等,千年前的古人早已作出了种种思考。

  也许很多论断对现代人而言难以认同,但不得不叹服那种极具深度的思维,巧妙诡谲的表达,奇幻瑰丽的想象,古人的智慧毫不逊于今人,甚至更出色,因为没有过多纷扰,他们的思考更专注。

  怀着崇敬的心读古人的思想论著,让我们更客观,更理性得看待世界。现代人活的太复杂,投入社会各类运转不断的圈子,反而更不自由,身不由己,且不自知。

  《列子》读后感(二):故友重逢

  故事为主,以寓明义的道教经典。甫一翻书,便发现是老朋友了。早在小时候便看过蔡志忠《列子说》,对《列子》的内容有了大概了解。

  整部作品秉持道家一贯还虚守静的传统,却也未落入《庄子》纷繁絮言的陷阱。不过要说亮点,可能还在《杨朱》一篇。这位曾经独创学派,与儒墨并称显学的杨子,学说之本乃是“为我”、“贵己”、“贵生”,与道家相通,却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只计今生不念来世的思维理念,甚至有着无神论的影子。只是与道家类似,杨朱的学说由于需求的基础层次过高,难以于现实中应用,反而更容易扭曲为极端的自私自利;而“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思想则更是背离了历朝历代经国治世所需的奉献精神。由盛而衰,也属必然。

  《列子》读后感(三):列子在唐代成为是道教中的冲虚真人

  道教中的四大真人,即通玄真人、冲虚真人、南华真人、洞灵真人。真人指古代道家、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即天尊),常用作称号。

  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加“至德”二字,号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追封为“致虚观妙真君”。

  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为《南华真经》。宋徽宗追封为其为“微妙元通真君”。道教隐宗妙真派尊奉为开宗祖师,认为庄子是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周,字子休。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汉族,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被尊为太乙玄师,老子的弟子,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是《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其为通玄真人,诏封其著为《通玄真经》。

  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亢仓子为“洞灵真人”,唐玄宗诏封其著为《洞灵真经》。又称亢桑子、庚桑子。姓庚桑,名楚,陈国人。

  关尹子的《文始真经》乃道教的五大经之一,其它四经为《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和《黄庭经》。尹喜,文始真人。《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景经》系晚出道书,成书于两晋。其中以天师道《黄庭外景玉经》最早,为老子所作;《黄庭内景玉经》(又名《太上琴心文》 《太帝金书》《东华玉篇》)由天师道祭酒魏华存(上清派祖师)传世,宣传为太上玉晨大道君所作。

  《列子》读后感(四):杨朱思想 部分需要

  列子杨朱篇

  杨朱篇由几个寓言故事组成。主要说了以下几件事:①勿困于名;②顺应自然;③贵生爱身;④轻待生死;他的说法我方向同意,程度不同意。不知道这样还算不算是同意。

  名,我们不用去寻找,你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我觉得,名是个孩子,他需要个地方让自己停留。有时是自己找上门来,有时是被人送来。那么,当他站在门外的时候,你让他进来么?按照顺应自然的想法,开门欢迎吧。对于名,我认为,你不用恶劣手段去获得,如果属于实至名归那种情况,那么大方的接受没什么不可以。不用回避,不用有意淡处理,只要是恰当的、匹配的、合宜的,享受名带来的欢乐也是杨朱所赞同的吧。只要不把名作当成目标去追寻就好了。淡泊名誉和美名加身可以并行不悖的存在。你和名可以互利共生。

  顺应自然,书里的意思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要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去改变什么。不无道理,因为实际上我们不能证明自己的对错。但是,人们的愿望是好的,人们之所以想要改变,只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

  贵生爱身,同意,当然要爱护自己。不过讲的有点极端,不同事情不同对待。一根汗毛拯救天下,干嘛不拔?一个胳膊拯救天下,考虑考虑。书里写的是,人应该利己,考虑问题关乎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了,不必在意其他事情。利己之事,为之;于己无利之事,纵利于天下而不为。人当然是利己的,这么做自然不是错误的,只是这个利己不是完全的,没有限制的。殊不知,利己的态度会催生出利他的行为。人们利己,也正是这种利己的想法,使人们行事之时会考虑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为了避免他人对自己利己想法的不满,为了不让他人觉得我们太过利己,于是,某些时候,利己的人反而会做出很多利他的行为。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利他的行为产生了,我们也就不必深究其动机了。我就不信,即使是一个高度利己人,面对一点点牺牲能拯救天下的事情,面对这之后的种种利己结果,能不为所动。那只能说明他短视,不能说明他有多么利己。更何况,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那样完全利己的。所以,这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行为,我高度怀疑其存在性。这种行为说是利己思想所致,恐怕难以自圆其说吧,也许只能用道家的出世思想来解释了。其他的,人生得意需尽欢,深得我意。

  轻待生死,同意。我们需要从容的面对死亡。说到轮回的话,我们最后会变成粒子,然后重生,只是那时的你已不是曾经的你。物理来讲,你还活着,精神的话,早就死了。现在,脑死亡算是死亡,那你说精神死亡是不是死亡啊?不追求长寿的想法,同意,因为更重要是的生活质量。可是,以杨朱的想法,我们要想欢愉总得活着吧?没错,我们需要尽人事,听天命。但看好前提,尽人事。你不能不行动,不作为,不趋利,不避害。要这样,生病了还治疗干什么?顺其自然呗,好就好,不好就病着,大不了就死了。行么?可以有个长寿的愿望,然后尽量去实现,不能的话就算了,但总得试试吧?现在跟你说,可以高质量的长寿了,你会选择按照原先的死亡时间离开世界么?要真选了离开,你不是就没贵生爱身么?

  道家的态度,我部分同意,估计还是儒家的多一些吧

  调侃一下:

  无那尘缘容易绝 日日夜夜学学学

  身处果壳既已成 心怀宇宙何不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