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要爱母亲》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要爱母亲》的影评大全

2020-11-20 07:2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要爱母亲》的影评大全

  《我们要爱母亲》是一部由小津安二郎执导,笠智众 / 饭田蝶子 / 岩田佑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要爱母亲》精选点评:

  ●后妈不好当啊。影片里有1933年G.W.Pabst的《堂吉诃德》电影海报

  ●除了几部亡佚的,小津基本圆满了

  ●或许是残本缘故,显得太过跳跃

  ●母亲。

  ●母を恋はずや

  ●3.0 小津早期平庸之作颇多

  ●男主应该去演大庭叶藏,简直和年轻时的太宰治长得一模一样!首卷终卷在战争时被毁

  ●丈夫死后,家道中落,妈妈在困境中把儿子拉扯大,这是不是小津个人的经历啊?!他好像体内注入了浓浓的爱妈妈的因素。

  ●小津美学有一点雏形了

  ●我完全看不出来里面哪个是笠智众,太年轻了。早期的片构图就这么好。非常喜欢他们全家人紧张的时候会无意识捏衣服这个动作。据说开头和结尾的胶片遗失了,所以只有文字来代替。

  《我们要爱母亲》影评(一):爱的变异

  小津早期的默片,因为前面部分佚失,所以情节不算跌宕,说实话,对于小津的评论已经很多,似乎除了拍摄角度、空镜头、长镜头什么的已经没有下嘴的地方了,于是,只好从电影文本本身来做一些梳理……电影当然有很强的小津意识,都知道小津对母亲无比的眷恋,俨然是强烈的恋母情节,和父亲的不合,仿佛父亲成了缺席的在场,于是影片和小津的现实变成了互文,显然,电影的叙事很牵强,如果只因为不是亲生的,母亲对自己比对亲生的弟弟好,就故意搞出矛盾,远离家庭,这一切似乎有些夸张,不太符合逻辑,一种解释是,男主角因为过早的没有了父亲,又了解到自己母亲并非亲生,那么很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对母亲的爱恋已经不是母子关系,而是男女之间的程度,也就是说,男主角离开母亲,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也是为了缓解自己心灵的压抑,然而,他的力比多并没有在妓女身上获得多少释放,他只是先要坚强的离开……当然,这与电影的主旨也不相矛盾,一切都是爱的主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主角与弟弟对于母亲的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已……

  《我们要爱母亲》影评(二):无法平衡的情感

  无声的默片

  很典型的小津风格的电影,不多的人物,承接连贯的情节,意蕴深刻。这部虽然是无声的默片,但是剧情的转折处还是很多,甚至比后来有声电影的情节都曲折。

  想要表现的仍然是关于母爱,小津电影里的母亲形象总是有种淡淡的温婉,隐忍,负重,给人以美好的想像,这一部也不例外。

  主要的矛盾点就是母亲对丈夫与前妻生的孩子,也就是电影中的哥哥贞夫比对自己的孩子幸作还要好,而且凡事总是要偏袒哥哥一些。当贞夫知道自己身世之后大闹了一场,还是叔叔过来拜访时对他进行劝说,给他讲道理,他才恍然大悟母亲对他的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贞夫越发的不能承受母亲对他的不平等的爱,幸作心里也开始不平衡。但是,当幸作知道了哥哥的身世之后,便理解了母亲的行为,并为自己打哥哥、把哥哥赶出家门感到内疚。

  母亲去妓院找贞夫,贞夫并未与她回去,反而再次用语言伤了母亲,但从片中是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也在挣扎。当打扫卫生的大妈说如果她的儿子孝顺它就不用在这里干活了的时候,贞夫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做的过分了。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中。

  从这里面能看出的是,这样的家庭状况,事实上很难做到平衡。当初丈夫的去世,小叔过来问母亲是否能对贞夫好,母亲很坚定的回答,一定会对贞夫像对幸作一样好。这里面包含的有同情,也有过度的保护。所以不自觉地就会偏向于他,希望能弥补他,尽管贞夫在那时还什么都不知道。从这里也体现出了作为母亲的难。

  人生确是匆匆

  她是我们唯一的母亲

  妈妈,你去哪里

  《我们要爱母亲》影评(三):《我们要爱母亲》:永恒之女神

  在这部缺去第一卷和第九卷的电影里,最先出现的母亲的形象,是在灵堂里的一场戏,父亲新逝,叔叔前来探视,母亲和两个孩子坐在桌前,母亲正缝着衣服,表情十分娴静,令人奇怪的,是全不见悲伤,母亲也好,孩子也罢,都是一副很轻松的表情,如果说孩子年幼无知,那母亲为何是这样一副表情,真让人纳罕,只有前来吊唁的叔叔显得很沉重。

  要知道,据说为了拍摄母亲的一个转身,就拍了整整24个小时啊,小津的严谨是不容置疑的,而母亲的第一个亮相如此又是何用意呢。

  你不可怀疑母亲的悲痛,但是,她没有表现出来,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家务,要知道这个家还需要她维持下去,她既不能一哭了之,又不能自己倒下来,请求别人的安慰,她是支柱,眼前的两个孩子还需要她,所以,她只能坚强,她的悲痛留给人后的自己,她的娴静留在众人眼中,孩子们,坐在她对面吃饭,都吃得很香,因为,母亲,让他们没有孤独之感。

  这样的第一个镜头里的母亲,支撑起了这个家。父亲作为一张相片,挂在墙上,那微笑着的若有所思,似乎对母亲表示着赞许,也是,继续和他们在一起。母亲一针一线的缝纫,仿佛在安抚着孩子,你们看,一切都没变,我们还可以这样生活下去。

  母亲把全部的悲痛留给自己了。

  儿子有两个,大儿子是亡夫和亡前妻所生,二儿子才是她亲生。叔叔告别的时候嘱咐她,一定要同等对待。母亲只是点了点头,应承下来。母亲就是这样,从来没有豪言壮语,她温和,默默地做事,微微的笑,轻轻地走路,母亲,最常做的事,是一针一线的缝纫,那么有耐心,头也不抬一下,只偶尔,用针蓖篦头,她从不要求什么,只是在你询问的时候,微笑着对你点头。

  大儿子有一天知道自己不是母亲亲生,发脾气,叔叔来劝,他知道自己错了,跟母亲道歉,母亲第一次在人前哭。

  母亲其实偏向大儿子,家境日渐困窘,改了的旧衣都让二子穿。一次老大要借钱帮同学,老二要出门旅行,母亲二话不说就把钱给老大,老大知道老二去不成才知家里没什么钱。

  因为觉得母亲老是偏向自己,使弟弟得不到更多的关爱,为了不造成负担,大儿子决定离家出走。母亲去他寄居的妓院去求他回来,母亲从没有说那么多的话,还流泪。可大儿子决意不成为负担,说了很伤人的话,把母亲赶走了。然后,在窗子里,看母亲郁郁而行的背影,独自悲伤。

  母亲的步子迈得还是那么小,母亲的身子微微佝偻着——不久前的一天,大儿子看见了母亲的白发,母亲只是微微的笑着——这一天,她的背影,是那么的无力,那么悲伤,她低垂的头,她僵硬的背,除了小碎步的位移,她的全身都僵住了,好像背负了多大的罪——多么可怜,多么弱小,她的确老了。

  未见到的第九卷,据说最终圆满,孩子和母亲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在看到的这部分里,我们看到母亲的悲伤,是孩子的不理解,我们看到母亲的幸福,是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是那么的简单而朴实无华。孩子笑了,母亲也笑了。所谓的母亲,便是这样的纯粹法吧。她也有过悲,有不被理解的伤,可是,她留在我心里的,就是那一抹永恒的微笑,从来不热烈,缺乏炙人的热情,却有着毋庸置疑的诚挚,她的心全部地向你敞开着,百分百的人,就是她,母亲。

  有一幕,哥俩找出父亲的旧物,学父亲的样子,抽烟斗,摆姿势,说说笑笑,然后老大把父亲的礼帽拿给母亲戴,就在那时,他看见了母亲的华发,母亲却说,这礼帽父亲逝世前一年的游园会还戴过,你可知道父亲从来没离开母亲的心里了吧。但是这样的深情,却被她掩饰的滴水不露,而她的痛有多深可想而知。

  小津的电影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外柔内刚,有着超乎你想象的坚强的母亲,她惯于关心你,却总是忽略自己,我愿意叫她做永恒的女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