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必要的丧失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必要的丧失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1 01:45: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必要的丧失经典读后感有感

  《必要的丧失》是一本由(美)朱迪思.维奥斯特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必要的丧失》精选点评:

  ●nice book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脚得这种神逻辑的书读不下去么?

  ●这就是生命吧

  ●衰老和死亡那几章写的不错,前面若干章有凑字数嫌疑。

  ●最致命的痛苦,在于为成为自己而奋斗..

  ●巨大的愤怒

  ●经典就是经典

  ●已走过的太少,未经历的太多。为何我还会以青卖老。虽然奢望不经历太多丧失,但是的确是成长成熟完善自己的一部分。

  ●意外的相遇,难得的好书。

  ●介于教科书与闲蛮儿之间,你说你痛苦吗!?

  《必要的丧失》读后感(一):需要心灵鸡汤的读者就难免失望了

  如果对前段时间一本叫《疯狂天才》的书感兴趣,那么对这本书也值得一读,正如对《童年的消逝》感兴趣,那么一定要读一读这本《必要的丧失》,因为朱迪思·维奥斯特所探讨的问题包括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扬弃,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她触及的话题更包括了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简而言之,这是一本探讨我们生活中失去与得到之间关系的一本书。除了研究范围的有趣之外,作者的科班身份——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研究员,在几个精神病治疗机构工作——也是使话题深入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些都并不能因太专业而吓退读者,老实说,在写法上朱迪思·维奥斯特女士就太不科班了,她的写法相当的深入浅出。无论是对童年的告别,对亲人、伴侣的丧失还是对失败婚姻关系的探讨,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朱迪思·维奥斯特研究的目的并非出于自我救赎(多么烂市的一个词),她不是因为要拯救自己或者拯救了自己,于是要写一本书给读者一起分享,相反的整本书甚少自我经验,没有一点自我感伤的味道——也许,需要心灵鸡汤的读者就难免失望了。

  《必要的丧失》读后感(二):选择即丧失

  “因为不完美就是现实,所以我们不再期望理想化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放弃

  ,也是一种丧失。”由此想到了两个字:舍得。我们在众多的选择中承认不完美,其实选择既是得到也是丧失,舍意味着得,得意味着失。

  “对丧失的另一种防护策略是,不由自主地去关心别人。我们以帮助那些痛苦的人们来缓解自己的痛苦。通过这些善举,我们不仅减轻了过去的无助感带给自己的痛苦,还能从自己所帮助的人身上找到自己当初的影子,帮助了他们自己便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放弃那种孩子般的非黑即白的单纯是我们人生中另外一种必要的丧失。在这次丧失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成为这个自我、这个“我”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体状态带给我们的快乐,不得不放弃那种缥缈的关于安全的幻想,不得不放弃那种非好即坏的、令人宽慰的单纯。在成为这个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步入了一个孤独的、无力的和充满矛盾情感的世界。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和荣耀,说道:‘这是我。’”

  《必要的丧失》读后感(三):必要的丧失,永远的缺憾

  大一入学不久,就在校图书馆偶遇了这本书。

  那时每日在图书馆流连忘返,仿佛宝藏太多而口袋太少的盗墓贼,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书籍,简直有些束手无策。正如那时我第一次离家,拉开距离看自己曾经的生活,那些习以为常的隐痛暴露出赤裸裸的伤口,我不知所措。

  和这本书的邂逅,就像无故得到一份大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昨晚又一次做了个荒诞不羁的梦。

  上一个梦里,我对爸爸的新妻子不假辞色,这一次梦里,爸爸又一次出轨,他和阿姨分开,居然和我的同事Y住一起了,我一直欣赏Y性格中圆滑而不失友善的一面,她怀孕难、易流产的事无人不知。我质问、鄙夷父亲,父亲则似乎变得孱弱无言了。

  现实中,我从未与父亲或阿姨有过正面冲突,我早就学会了压抑和逃避我的感受和想法,乖乖扮演一个“女儿”的角色。

  虽然离家乡近,但我难得回家,因为我已经不需要也不愿意再通过角色扮演来赢得关爱和认可。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不是我父母的女儿。

  他们24年的婚姻,18年的养育,带给我一生的阴影和持续不断的痛苦。

  我感谢他们带给我生命,但怨恨他们不曾教会我如何好好生活。

  也许更让我痛苦的,就是我无法毫无顾忌地把这些话对他们说吧。

  总会感到内疚或自责,惊吓于自己的“不孝”,惶惑于自己内心深藏的不满。

  是时候重复这本书了。

  《必要的丧失》读后感(四):必要的丧失

  必要的丧失

  李华芳

  在乔治·阿克洛夫眼里,经济学至少要和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连在一起,叫做ASPE。这种整合社会科学的野心,自帕森斯搞大系统开始就有了。对于我这样的笨人来说,只有借用“马赛克”的方式,将读到的一点一滴先积累着,看到时候能不能拼出一个更优美的图案来。

  朱迪思·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是属于心理学领域的通俗作品,不同于我曾经评论过的《奖励的惩罚》,两者关心的方向有所不同。前者重在阐释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尤其是机会成本。维奥斯特如此写道:我们通过丧失、离别与放弃来成长。机会成本的意思就是说面对机会你放弃的就是成本了。所以张五常以前曾经说过,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没有机会,就没有成本。就是指这个而言的。

  而《奖励的惩罚》关注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不同于平常的经济学激励,奖励有时候未能促进绩效的改善,这是什么原因。说实在话,将这两本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书,放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而且是在ASPE的框架下,这两本书所说的东西恰好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现象。

  《必要的丧失》书名就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为了“成长”必须有代价。这种逻辑再往前推进一点,就是为了业绩必须激励。而《奖励的惩罚》却恰恰指出金钱激励员工的措施有时候往往并没有想象中有效果。

  当然朱迪思·维奥斯特是弗洛伊德在美国创立的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的研究员,因此其分析方法多多少少带有弗洛伊德的痕迹。而且在《必要的丧失》中,其主要讨论的是儿童与成人的内心世界。维奥斯特的重要观点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经历的生活是好是坏,都取决于我们的丧失经历,以及我们如何对待丧失。这里丧失意味着那些不可避免的东西,例如不管怎么样努力,你年老的亲人总会死去等等。维奥斯特并没有给出如何应对的答案,但她解释了对丧失的反应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用如此冗长的篇幅对于说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似乎有点过了。如果是要展示优美的文笔,那么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的。

  朱迪思·维奥斯特著:《必要的丧失》,吕家铭、韩淑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8月1版1印,28元。

  --------------------------------------------------------------------------------

  李华芳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思想库报告》主编,【读品】出品人。

  更多详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07wkq.html

  《必要的丧失》读后感(五):分离的自我

  这本书躺在我的“想看”那一栏里,已经久到我都不记得是在哪里注意到它的。以致在图书馆看到这个熟悉的书名时,还以为是小说来着。

  其实大概算是精神分析专家眼中的“个人编年史”。从婴儿离开子宫到因死亡离开世界,一辈子要经历的那些必要的丧失。

  这样跨度的书,如果没有多年历练和深厚的文学(她的引用很多啊~)及专业修养,是写不出来的。

  而最好的一点是,她没有想当然的给药方。最近王小峰的博客上写他爱问连岳的那篇相当一针见血。世上没有哪有什么终极答案能医百种人。

  以分类而论,我最讨厌看励志书,反正总不外乎是:想要成功你就得珍惜时间,态度积极等等。请问这些道理,哪一个受过点教育的人不明白??你早就明白又做不到,那莫非看了本啥啥励志书就能做到了?屁话~

  总之,我很受启发的,很多部分有“原来是这样啊”或者“的确是这样啊”的感觉。

  而且一边看时一边想到要把这本书拿给妈妈看~~跟妈妈说了之后,她表示会认真看的~~

  啊~看完时,她应该会内疚在我小时候一年出差300天的行径吧!(坏心眼的我~哈哈)

  做的笔记刚好有5000字。

  摘录几段:

  一份可以解放自己去爱他人的自爱。

  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种重复的强迫性冲动。即重复冲动,它驱使我们反复重复我们所做过的事情、驱使我们去试着恢复早起的存在阶段。它驱使我们把过去——我们久远的渴望、我们对那些渴望的防御——移植到现在来。

  因此,我们所爱的人以及我们爱人的方式,皆是早期经历的恢复——无意识的恢复——即使这种恢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在重复过去的时候,那个男孩可能会重复他的愤怒、耻辱或哀伤。或者,他可能重复他反抗愤怒、耻辱或哀伤的手段。在重复过去的时候,他会更新剧本以加入后来的经历的细微差别。然而,他所爱的人和他爱人的方式,都会反映出那个发牢骚、哀求和愤怒的小男孩。

  (这段话让我很害怕来着)

  女人的本性更倾向于联系、更具相互依赖性、更隐藏于个人关系之中。比男人更愿意,更有能力去认同和适应所爱之人的需要。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女性都被洗脑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使我们过分依赖各种关系,以至于我们会放弃我们的灵魂与自我来维持这些关系。还有人说,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犹如奴隶一般。

  通过谴责自己,我们使自己相信我们拥有控制生命的能力。通过谴责自己,我们在说我们宁愿感到内疚,也不要感到无能为力,更不要感觉一切不在自己的控制中。

  在青春初期,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发育期的身体变化。

  到了青春中期,我们挣扎于“我是谁”的问题,并试图在家庭之外寻找性爱。

  到了青春晚期,我们更进一步减轻了良知的严厉程度,并且接纳了与我们的社会地位有联系的价值观和承诺,作为我们自我理想的重要部分。

  我们同父母分离——真的分离时,我们也必须通过这些阶段来处理、吞咽、咀嚼和消化一系列的新的必要丧失。

  当然,负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为自己系鞋带。但是,它也意味着我们不准把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确实做过的事,归咎于糟糕的童年——或激情、诱惑、无知或天真。因为如果我们真的做了,我们就必须负责任。

  有人常常争辩说,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不能负责人,因为这个可怜无知的家伙一无所知。但是精神分析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却指出:俄狄浦斯之所以有负罪感,恰恰正是因为他没能了解真相。而这个神话的寓意就在于“警告人们不要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行动,否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十岁左右,我们离开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并且从此再也不能回家了。

  就如彼得·布洛斯所写的:代表着命运和必然这两类哲学原则的两位希腊女神,即堤刻和安南刻,取代了父母的地位成为了人们所屈从的力量。

  正如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一样,友谊总被心理的矛盾所妨碍——我们爱人,也爱嫉妒;我们爱人,也爱竞争。

  专家认为,友谊——同性友谊——是我们对自身的正常(但一般无意识的)双性恋倾向所做的一种折中。

  人们常说,要评判一段友谊的深浅,须看对方会不会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在身边支持着我们。但是也有另一个与此相对而更为微妙的说法:一段友谊共患难比较容易,而更艰巨的考验,在于我们能否在喜悦中全心全意的在一旁支持我们的朋友。因为掺杂在对友人的自豪感与支持之中的,是我们的嫉妒心和竞争心理。

  在青春期的友谊中,我们利用我们的朋友,来发现、确认并巩固我们自己的个性。

  朋友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们可以成为我们与之看齐的新模范;他们让我们做回我们自己——并且接受这样的自己;他们提高我们的自尊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为人不错,也因为他们在乎我们。

  精神分析专家利昂·奥特曼:

  如果我们能恨得更开心,或许我们就能爱得更好。

  青春期的爱情是自私的(自恋的),它更多是为了寻找自我,而不是去爱我们的爱人。

  尽管恋爱也许需要我们极度夸大个人和对方的差异,但是青春期的爱情却往往走向极端。有时通过将某些特性赋予我们所认识的人,来使自己获得该特征。事情是这样的:我不完美,所以我要你变得完美,而因为我爱你,所以那份完美就是属于我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