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尘之地》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无尘之地》影评精选

2020-11-23 23:0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尘之地》影评精选

  《无尘之地》是一部由李培㚤执导,黄瀞怡 / 徐钧浩 / 陈昀析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尘之地》精选点评:

  ●排水沟旁的无户口姐弟俩带着阿喜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弟弟因过度注射毒品而暴毙,被姐姐藏在冰箱里,继而被推到海边遗弃。很短,对话也不多,但很压抑扎心,人生的无奈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镜头真的太美了!看完没看懂 看了分析才觉得我的天 真是极度致郁了

  ●太丧了,世上不曾被知晓的存在也不代表不存在。死掉了也只能藏在雪柜里,还要托梦告诉停电,还要带到海边处理掉,所以开头的部分反而是最美好的部分吗

  ●这部短片真的不能用通俗观看方式去看它,短短30分钟看后,我真的难以让心中平静。徐钧浩演的每个角色我都好难走出来

  ●看了评论回顾了一下,发现细节满满,例如开头的电风扇,拆掉的冰箱隔板,以及最后弟弟对姐姐所说的“冰箱漏水了,不用修了”。不得不说台湾的短片真的拍的很不错,描写边缘人群,令人心疼且压抑。BTW:配乐很棒

  ●看了《無塵之地》後,久久不能自己… 無人知曉的生命在你我之間,有時被看見,有時被視而不見。 好奇一開始躲貓貓數數停在22,是不是李昆潔的年紀?那早逝的青春,永遠停留在22歲。

  ●3.8,摄影、剪接都很棒,情节略微不足,拍成长片可能会更棒。

  ●比较稚嫩的小品作品。摄影色调很浓郁,氛围凝重。情节铺垫不足,有些镜头显得很空乏了。给徐钧浩加一星。

  ●看了三遍才看懂 昆洁非鈞浩莫属

  ●聚焦阶级。厉害。

  《无尘之地》影评(一):适合加长成大电影

  污染的河涌。想起了10年的广州东濠涌,因为迎接亚运大改造,而变成水清曹路草绿观赏鱼游的景观,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打卡。当时广州投入300亿整治河涌,但几年后很多河涌依然是臭水横流,直到两三年前,才渐渐真正改善,但那不是300亿的功劳,而是后来的河长制、环保部门的强力管理等多管齐下的结果。

  女主黄瀞怡有点像张俪。虽然是冷感脸,但比杜鹃那种可爱多了。

  这样的单亲母亲故事实在过于常见,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也许放在台湾还有点“新鲜”。

  演员演得倒是合格的。

  《无尘之地》影评(二):无

  看第一遍确实懵懵懂懂,后来又看了一遍再加上讲解才理清了所有的场景和时间线。导演是北藝大電影研究所的科班学生,很喜欢用各种隐喻镜头来传达情绪。从李昆潔濒死场景中挣扎翅膀的蝴蝶到最后李凤楼抛尸时她身后蓝天上飞舞的五彩缤纷的风筝。鈞浩的戏份不多,但我特别喜欢他买风扇那段戏,和他暴走时边揍人边用台语边骂人的样子。当他对李凤楼说“我们回到过去一起生活”时的表情眼神对比姐姐的无力慌乱,可以看出在他心里这段畸形关系并不值得羞耻甚至隐瞒,但自身也是泥沼里自身难保的蝼蚁,无法对自己的承诺给出更多的实际行动。20多分钟的容量始终太局促,就好像是正好把故事框架展现出来就结束了的未尽兴感。

  这部短片的制作方不是多么资深的导演团队,所以这是一部缺点非常明显,优点也非常明显的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个镜头都拍得特别漂亮,无论是桥下潺潺流过的水,还是最后映衬着大海的蓝天,我怀疑台湾人大部分都有把电影当mv拍的画面偏执症w。

  觉得徐鈞浩应该多接些李昆潔这类的角色磨练自己不要浪费。他的演技缺点不足还是很明显,但潜力是有的。

  《无尘之地》影评(三):角落里的希望与困顿

  ------浅析《无尘之地》

  (想写的很多,取舍了许久)

  即便是有所追求,到头来也是空戏一场,生活便是如此不公。短片《无尘之地》一别于通过大篇幅展现丑恶的反映社会的影片,而是通过曲折颠簸的方式,既不一眛地展现主人公的生活的苦,也不给予在这疼痛生活下过多好转的表达,将拥有希望与绝望的颠沛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社会群像淋漓尽致地带给观众。

  情节像是被导演击碎后,通过插叙的叙事手法错乱地将其粘合,在表达境遇起伏的同时呈现一个家庭无力地面对命运的无常。影片讲述了李凤楼一家的无户生活,充满了恐惧、不安与彷徨,但这个家庭仍然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着,最后却被现实压垮的故事。这不妨让我们也能联想起那些生活在底层里的角落里的人们,这一家正好代表着这一群像,正如情节中的那般不易。李凤楼简单的代买烟生怕避摄像头不及,李昆洁渴求释放自己的表达欲却只能对着施工仪器吼着拟声词。生活对他们的压迫使其害怕周遭的一切却又渴望得到一些本身应能拥有的,属于普通人的东西。当叙事节奏变得明快,他们去做出努力想要改变现状时似乎看到了希望,一个颓废的人开始就职,为孩子买下电扇,一个饱受欺负的人仍然坚持工作,好像一切并没有如此糟糕时,李昆洁的死去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回到了困顿的日子。这不偏倚地勾起观众对其境遇落差的惋惜痛心,而不是单一表现痛苦从而将死亡认为是一种解脱。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强化了对这个家庭表达的怜悯,亦将波折的命运再度体现。李凤楼以母亲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耐心地教着自己有沟通障碍的孩子,也愿意去为其他孩子教学,是一个温暖的、慈祥的散发着母性光辉的母亲形象,更是有别与因娱乐而撵走孩子的女人。却是这样一个母亲,彷徨在城市黑暗的角落,与衣食无忧的女人构成强烈的人物对比,令观众对其深有感触,心生喜爱、尊敬之情。李昆洁虽然曾经指染毒品,但通过人物的着装与行为表现了解他其实内心仍然关系着家庭与孩子,仍肩负着作为父亲的责任,同样也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且个人是个希望得到关注,得以沟通的寂寞的人。他们有着足够的优点,却还是逃不出社会给予的枷锁,始终被“正常”人们排挤、漠视、恐惧。

  在细节的安排里,影片巧妙地通过黑蝴蝶与斑斓的玻璃暗示这一家人的命运。黑色代表着未知,蝴蝶又是脆弱单薄的,它原本就虚弱地伏在玻璃窗边,在阿喜的手中它也挣扎着无法飞动,如同这一家人在社会中的卑微和为生计而做出的一切,即使是在奋力地扇动着翅膀,终归改变不了现状,前进的道路也是一直迷惘的;错杂而灿烂的彩玻璃,在阴湿昏暗的环境下是那么地突兀,仿佛此处仍可迎接那美好的未来,但蝴蝶伏在的是极边缘处,与色彩好像格格不入一般,即便希望是存在的,是近在咫尺的,也无法触及。

  大量的特殊构图表现在人物镜头中,更直观地表现作为边缘人群的痛苦与迷茫。李昆洁忍受煎熬直到暴毙始终处在画面边缘,用非稳定性构图的方式将他“肢解”,失去作为一个人在镜头前完整性。一个生活在底层人的死去如此微不足道,社会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其的压迫,以至于从始至终他都是受排挤的。表现李凤楼的画面更多的是非常规构图。当她工作时是把握住改变生活希望的,但她身处画面边缘,视线的前方被画框截断,表现本人能观望到的未来仍是迷茫的;当搬运尸体时,她不断地呈现在边缘,在进入平日敬而远之的社会中不断地被扭曲、挤压,甚至只剩下半张脸,微乎其微的社会地位直观地展现于荧幕。活在角落里的人们在真正的社会下是如此不堪,迎面而来的生存疼痛使人深刻体会到微弱希望下衬托出的强烈困顿意,同时令人恻隐。

  对于社会边缘的人来说,那无尘之地是存在于污秽与潮湿中的家。影片不是刻画着单亲家庭,不是倾诉着一段可怜故事,不是索取着人们同情。它将社会中那些真正需要拨开表象美好的血淋淋的真实,流露在角落中苟延残喘的人的群像的惨痛,更是呼唤着当下的人们对边缘群体的关心,拉一把那些痛失希望仍处困顿的庇护在无尘之地下的人们。无尘之地 (2019)7.52019 / 中国台湾 / 短片 / 李培㚤 / 黄瀞怡 徐钧浩非常规构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