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夜》影评100字
《日与夜》是一部由藤井道人执导,阿部进之介 / 安藤政信 / 清原果耶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与夜》精选点评:
●我看了20多分钟愣是没认出来男二就是安藤政信
●其实我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最后一个拥抱让人感动又安心。
●福利院和车厂,厨师和盗窃者,对比剪辑那一段很棒,最近看的《过春天》里也有“熟能生巧”的快节奏过渡,勾起观众层层递进的兴奋和猜疑正义结局的忐忑。男主剃头前东瀛胡歌,剃头后判若两人,尽管清原果耶和安藤政信泪珠吧哒吧哒,还是没能看懂他俩在雪地里那场绝美哭戏。最后夸夸洋次郎写的主题曲。
●(之前熊猫那部纪录片里有看到他作为制片人为这部电影奔走,拍摄现场气氛很好,没想到会是如此沉重的作品)海边成排的巨大风车,照片和房间里的十字架,像是悲伤的隐喻,切割了希望与绝望。日夜之间,早已消弭了善恶的界限,唯一认为正确的事情,便是保护重要的人,法律做不到的事情,那就交由自己决定。加一星给果耶的动人演技,演得太好了,我流泪
●节制又准确
●已存盘收录 最好的kaya酱
●对与错善与恶本来就是世上最难定义的东西,几位日本男人弄了部电影试图要讨论清楚最终却陷入悲剧之中。本片整体忧郁阴沉黑暗偏文艺片风格。看关于山田孝之的纪录片时这是他首次做制片,今观影后感觉不错并发掘女主清原果耶可塑性挺强主题曲也是她唱的比较意外,希望熊猫除演戏外也要再接再厉啊干巴类
●很期待
●冲绳看的
●亮点大概是在摄影,以中段那个对比镜头为最。再次是演员,清原小姑娘,安藤莫名看着也挺顺眼的。但其他就略平庸了。后段甚至有点跳跃到连不上的感觉。霓虹金是受某片影响太深对大叔x小姑娘有什么奇怪的情结吗……
《日与夜》影评(一):用心的作品,不足的表现
影片主题:什么是正确的?自己身处善的一方,还是恶的一方?
回答:保护重要的人,是正确的。
感想:制作人花尽心思,用心制作的一部影片。但剧情,讲故事的方式属于平庸。部分情节给人节奏慢,拖沓的感觉。
优点:不少地方的分镜很美(唯美),音乐(背景音乐)也叫好听。影片中,主角从事犯罪的过程,镜头画面不断地穿插儿童福利院的日常,突出日与夜,正确与错误,善与恶,孩子们的童真可爱与夜总会艳娘的肮脏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感,这里的处理比较好。
女主奈奈:给我的印象不算深,没有给我留下鲜明印象的表现(与本人演技无关,本人演技还不错)
剧情设定上几处不太满意的设定:
1.男主角看到北村先生领导犯罪,内心不愿意却仍默默参与其中(说得通,但是对于这种选择,没有表现出较为通顺自然的合理性,表现手法不足)
2.2019年了,警方的探案能力竟然不如一个公司的黑心管理人员(影片暗示了主角一行犯罪团伙的技艺高超,但这方面表现不太好)
《日与夜》影评(二):被表达过很多次的母题,到底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看这部电影的机缘,是看了山田孝之的纪录片(真的纪录片的那个),从他一个制片人的角度对这部电影的产生算有一点点了解吧,想找来看看挺期待,上豆瓣看了下评分,就没抱太大希望。
事实证明豆瓣评分有时候还是靠的住的。
整部片子的总体感觉就是不够。故事主题倒是被直白的说的很明确,只是故事本身过于杂,情节的安排没有把主题很好的表达出来,也不能给人以感动,让人感觉只是想要努力的把这个道理说给观者,所以不惜安排了好几个角色的死亡,被捕,不同的人物身上发生着一样套路的故事,就是为了一再强化这个主题。但是结果还是没有说的清楚。
这是故事本身的不够。不得不说,台词也是过于直白,让人愕然,有时候过于直白的对“善于恶”的疑问和阐述反而会给人脱离现实之感,让人无法感同身受,更无法进一步代入思考,只是一下子跳脱出来 ,明显的发现作者的用意。
进而导致,人物本身也不够丰满,虽然可以感觉出作者想给人物附上均有善恶两面的复杂性,但是这个复杂性由于过于公式化的区分善恶而显得过于简单,从而人物本身也不够鲜活,观者也很难喜欢上任何一个,更难说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拍摄手法和视觉表达倒是达到了文艺片的基本水准,很多镜头观感十分不错,演员的表演也没有问题。可惜故事本身出了问题,不然这个母题是很值得探讨的。
感觉若重新编排故事,用原片进一步剪辑,可能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拒绝喷子)
《日与夜》影评(三):日与夜 2019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说出只要触犯利益谁管你什么正义。仿佛在为大公司那些人作辩护的人真的很令人作呕,仿佛就在说如果这事发生在他的身边 他也会这样去陷害一个好人一样。 不是没有对错的,错了的事情就是错了。不管错的事情多么符合利益 符合情理,也不能用大家都会这么做去粉饰错误的事。 电影part: 一个好人为了安全举报了有问题的公司 。对方因为利益陷害了好人,在好人被逼自杀之后也因为这个事件将更多的人牵连了进去,一场并不酣畅淋漓 不坚定执念的复仇发生了。 电影非常努力,但在故事构成上还缺少一些力度 最后也没有把观众们低沉的心情释放出来。可能导演也在为难,为难到底哪边才是正确 到最后也没有给出答案 电影的开篇非常有力,男主循序渐进的复仇也很吸引人 同时北村亦邪亦正的形象和他残酷的过往也树立起了鲜明的形象。女主清原果耶的演技很棒,但是对她的故事构成和表现却有些无力。没有让人更清晰的去感觉到她的痛苦,雪地的那场戏不难理解但来的过于突然不难免让人有些一头雾水。在电影的收尾部分,导演非常出色的表现出了一切崩塌的那种压抑与绝望感,但是就在我想要看到在这压抑之后的释放时。电影却就此止步了,就像模糊的善恶一样 男主的复仇也变的模糊了。
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故事,也拥有日本非常出色的演员。但如果导演和山田他们可以更明确一个方向,是法律还是正义 让男主做出选择的话这部电影的观感应该会更好吧。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理解,我很期待山田孝之可以继续这样为艺术去做电影,也非常期待演员们未来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清原果耶真的很可爱,演技也非常棒,私心想让她去演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啊)
电影给个7分吧 开头和收尾非常有力,但中间的叙事与结局表达却差强人意。
《日与夜》影评(四):日与夜,最后的那一幕 (中日对照)
电影《日与夜》没有一点日本电影的味道。它也并不单纯只是娱乐性质的作品,而是非常独特的作品。虽然粗糙,但很有趣,很美。
说他独特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其的主演阿部进之介的原案而完成的原创剧本。这样的情况对日本电影界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
电影大致讲述的是一个因为父亲自杀而回到东京老家的男子向逼死父亲的人们复仇的故事。但是在看到了被迫站在行善和犯罪的夹缝中的男子,为善恶界限而苦恼过的亡父,邂逅了想要追求纯洁爱情的少女之后,主人公自身的正义感也动摇了。
这部电影的演员之一山田孝之同时作为该片的制作人,沉浸于电影的制作之中。他在面向媒体宣传的小册子上写到“比起共鸣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个观点我非常喜欢^_^。
这个观点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说如此,但故事并不是很难理解。
主演阿部进之介又有着很好的存在感,清原果耶的清新脱俗也十分具有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构图和景深上都非常美。这大概是因为导演和摄影师在拍广告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吧。
看到最后,绝对会有观众对大结局挑刺的。但是我认为这个结局、这个最后的镜头才是最有光彩照人的感觉的。
译者: Rolo
本译文原文可以登录火星译客网站查看,谢谢!如有翻译不准确之处,望请指出,谢谢!
如有小伙伴对翻译原版影评感兴趣的,可以注册火星译客,加入电影爱好者乐园。具体信息可以豆油咨询我,谢谢!
《日与夜》影评(五):日与夜:信念崩塌后否定的不只是善恶,而是整部电影
这部电影有两条善恶线,主线是明石副线是北村,相比较而言,懒人觉得北村线更扣题而且更有吸引力。主线明石居然会被复仇对象同化,懒人只能用莫名其妙,不可思议来形容了。本身明石从善到恶决定复仇的情绪就不太饱满,事件冲突对他的刺激和影响也不够彻底,说白了反而是奈奈在监狱里反问明石那一句更有思考性和说服力。
男主角明石幸次因为父亲自杀而回到老家,还接手了父亲留下破烂不堪的工厂。在厂里遇到北村,他告诉明石做正确事的人死了,可做错事的人还活着。原来明石的父亲涉嫌虚假举报被告诽谤,虽然官司未完结,但是很多人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起因是明石的父亲发现有人隐瞒汽车安全性问题涉及的召回事情,于是进行了内部举报。
为了了解真相,明石还是去找了北村,没想到北村居然带着明石去偷车。拆卸零部件散卖是明石父亲负责的,而偷车赚来的钱除了成本外,全部用于收养福利院的孩子。白天明石就是福利院的厨子,晚上就干着各种犯罪的事情,将赚来的钱作为工厂工人的遣散费。
从父亲的日记里了解到,证据可能是被工人偷走的,这开始激发了明石内心的恶,决定向那些人展开报复。先是找帮手将被偷走的证据偷了回来,然后发给了报社将事情公开。汽车公司三宅很快反击将改装车厂给毁了,福利院没了收入,北村投河自尽,其他人也陆续被抓,并威胁明石交出证据。
明石决定彻底放手反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最后并没有杀死三宅,于福利院被抓捕。三宅给明石讲了很多社会道理,如果这些足以让明石放弃杀他,那和电影立意有悖啊,难分对错的灰色价值根本达不到对立冲突的程度。懒人觉得这是一个糟糕的结局,既然要营造善恶的对立,为何要让明石一直坚定的信念崩塌,如此灰色的反转要有也应该在监狱里由奈奈完成,不然前面的叙述颇有无病呻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