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QED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QED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04 00:23: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QED经典读后感有感

  《QED》是一本由R•P•费曼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QED》精选点评:

  ●总算出新版了

  ●费曼可以得4次诺奖,这本书只讲他四分之一的工作。另外他还可以得一个脱口秀巨星终身成就奖

  ●费曼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和生活中就能见到的真实例子,讲解量子电动力学的路径积分理论,给你展现前所未见的奇妙宇宙。光其实会遍历所有路径,事件的发生都遵循某个奇妙的圆形秒表,自然界总在考验人类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

  ●超赞

  ●一个笨人能理解的东西,其他人也能理解。

  ●量子物理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捋顺了不少,比如折射时箭头旋转与缩短的计算,质子和中子由不同带电荷夸克组成因此显示出不同物理特性,连弱相互作用都讲的清楚明白,费曼是什么天才

  ●对费曼的物理学讲义已经膜拜的五体投地了,本书仅用几个箭头就把量子电动力学描述的清晰易懂,无愧大神的称号。

  ●改变了我的世界观的书

  ●混乱、和双目炯炯的浪漫。对实在的讨论和与神交谈一样天然释放出致命的魅力。内容极清晰,坦诚其空虚,除了费力绕过高数有些啰嗦。

  ●恍如回到當年上物校的感覺,头脑冲浪的感觉还是蠻爽的。

  《QED》读后感(一):大家手笔!

  QED,讲述了光子的运动、电子的运动与光子 电子的相互作用。此外,最后一章讲述了QCD。

  一开篇以部分反射为例,讲述了光子的运动特性。光以粒子的特性运动,运动规律不再遵循经典力学中,某一时刻位于某一位置的规律;而是以波函数表示的。费曼采用的小箭头运算的方法明晰表达了这一观点。决定小箭头方向的乃是某一假象路径的运动秒表上的方向。不同路径上的小箭头叠加遵循矢量叠加的原则,最终小箭头的方向则决定了观察者的实验结果。(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方法)用此方法继续解释了衍射,透镜,折射等光学现象

  光he电子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子吸收、发射虚光子来解释。

  《QED》读后感(二):归纳一切物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从初中开始学习物理学以来就一直以为光是走直线的,然后学习各种光路图啊,折射反射衍射等等,但是一直没有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为什么光一定走直线,为什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什么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折射率以及为什么光在空气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又比在水中快等等这些。这本书作者用面对大众的最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解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通过最基本的问题光是粒子还是波,光真的走直线吗引出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并且由理论徐徐道来,甚至各种复杂的计算都简化到高中水平了。再引申出去,原来后面所有的除了引力和原子核外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纳入这个理论解释,而且和实验高度符合。初学量子力学那烦恼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双缝干涉实验等等,哪里需要那么复杂的想象,不要什么坍缩平行宇宙等等,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就引申到万事万物。对于大学不是物理学而且没有读过物理学研究生的人来说可能我们不懂得那么高深的计算,但是,对于学过物理学并且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质非常好奇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想要知道我们学习物理学那么多年什么各种光现象电磁现象热现象等等除了引力和原子核外所有的现象可以归结到一起用最基本的理论解释,原来世界如此简单却又远远超越固有的常识。对了,理论上说化学的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这个啊!化学不涉及核反应和引力这个就是所有化学的基本理论啊!

  明白了物理学尤其是那么复杂高深的量子物理学为什么依然吸引那么多人前仆后继。想想所有现象都可以归结到一起,而我们居然可以解开这背后的原理,真的有种上帝的感觉。

  对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来爱因斯坦方程中到处乱飞的光速c仅仅是因为我们时间单位没有选好,如果当初定义基本时间单位不是秒而是光行进一米的时间,那么方程中就没有这个光速c了。

  《QED》读后感(三):大家和大师这两个词,哪个夸人比较狠?

  QED,量子电动力学,听这名字就装逼到了极致,并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光看这个装逼的名字,肯定就望而却步了!

  只要是接触量子力学有关的书,那肯定免不了接触到QED这个名词,我也是出于好奇,就想买本书看看QED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说到这东西,入门的话,肯定选择费曼咯,于是也就自然而然选择这本书啦!

  以前没有看过费曼的书,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大家都说好老师就是再难的东西都能给你以最浅显的道理讲的明明白白,当然牵扯到定量的东西不能这么说,但是论及定性的时候,那这一点绝对是衡量老师优劣的一个绝对标准。然而真的做到这一点的人,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QED其实就是讲光子和电子是怎么相互作用的,我的吃惊之处在于费曼能把每个步骤讲解的那么清晰,图解加上详细的文字讲解,真是不懂都难,以前所有的光现象,直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部分反射……竟然都能用QED说的那么清楚!以前吧,对于这些最基本的现象,可能就是知道,或者宏观上是知道些原理的,但是从微观角度,还从来没有过这么深刻的理解,用概率振幅这么个小箭头,让你把所有的过程都想的一清二楚,果真是大师的手笔!

  所以,如果对QED怀有好奇,那么推荐入门选择费曼就对了!

  :当你站在窗户前,有时候你总能看见外面的景色和你自己的影子,这个时候光不仅发生了透射也发生了反射,看过这本书,你就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了。往往在最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你就能看见裸体的上帝!

  《QED》读后感(四):醍醐灌顶,不止是科普

  一个学物理电子的博士看来,一件始终觉得没搞清楚的事情就是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大学时的量子力学所说的波粒二象性仍然似是而非,粒子的性质还有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既然光是粒子,那光子有多大呢?无线电波也由光子构成,天线为何不需要半导体的能带就能发射光子?关于测不准原理……从来没有将其与实际联系起来过。还有一个谜:量子力学里的测量究竟指的是什么操作(回想起某搞量子的院士对此问题同样令世人警醒的回答:对此问题我们也不是十分清楚。。。)。。。

  于是得观此书备感相见恨晚,原来传说中的量子电动力学是专门处理这一类关系的,费大师都想破脑袋,也难怪大学时的老师讲不清楚。更为稀有的是费曼的讲课方式,能推公式不稀奇(霍金:书中的每一个公式都使销量减半。。。),能讲出来公式背后的意义才稀有。关于意义,他一上来就醍醐灌顶:我只能告诉你们的是自然如何(how)运行,但我也不知道自然为何(why)如此。

  另一个一直困扰的问题是量子力学究竟如何反映在常识之中,哪一些才是基本原理,哪一些是推论?量子理论反常识的特性们又能如何过渡到常识。他首先讲光为何走直线,光是怎么知道哪条路线最短的?原来情况是,它没有真的走最短路线,只不过它的性质使得最短路线处出现的机会比较大。最后举了光栅的例子,说明光真的不必遵循反射定律,问题一下子就圆满解决了。他说光在时间上的运动也是一样,并不是只按光速前进,而是有快有慢,只不过大尺度上其它速度的振幅都被抵消了,只剩下光速附近的速度,这有点像《三体》中所说的光速是局部空间的某种性质(不知道大刘的灵感是不是从这儿来的),可惜他没展开讲。

  后面关于量子电动力学与量子色动力学等的关系读起来也爽,感觉他真的“把事说清楚”了。QCD的原理和QED很类似,只不过那是处理强弱相互作用的,这样整个粒子物理的图像似乎就被他在很短的篇幅内说清楚了。他还顺便欢乐地吐槽了夸克和胶子的命名方式。

  更为可贵的是这本书所说的内容是精确的,并不需要像高中物理所说的运动、质量守恒那样,只是低能量近似。

  有点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说量子纠缠是怎么回事。原来的疑问大部分被他的新图像理清了,有少量没搞清楚的地方:电磁作用能以交换光子表达,交换光子如何表达吸引,还是说不必这样理解?

  最后只想说,能如此深入浅出的老师世上为何不多几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QED经典读后感有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