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忽然之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忽然之间》读后感精选

2020-11-04 01:14: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忽然之间》读后感精选

  《忽然之间》是一本由惠子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忽然之间》精选点评:

  ●以前经常听惠子的《惠声惠色》节目,主持风格和她的才气很喜欢,了解她的性格和经历,所以《忽然之间》这本书看得时候有似乎有她本人影子,又经过了艺术加工,小说和现实哪个更真实些,只有我们看过以后慢慢体会。。。。

  ●电台三部曲的完结篇,无论行文的流畅度还是对情绪的把控,比起上一部《白月光》都进步得不是一点半点。张文殊是惠子的化身,白月光亦是,惠子安排了两个人宿命的会面,文殊自杀了,月光继承了她留下的所有,我猜,这算是惠子向过去告别的一个宣言吧。在惠子构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天生不知道快乐为何物的怪胎,正如陈世骧先生评价《天龙八部》一样,“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张文殊也罢,白月光也罢,严嘉宁也罢,甚至作为配角出现的陈郁郁、陈陌,一个个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伤心过往,却多是自作自受,与旁人无关。其实想想,我们谁又不是呢?现在的惠子,能够恬淡地做着节目,相夫教女,也许当她偶尔想起自己曾经的日子,也会恍若隔世吧。对惠子而言,那个张文殊已经死掉了,然而对于耳朵们,惠子一直都在,而自己经历过的那些青春,永远也不会散场

  ●难过的断肠。

  ●谁都有刻骨铭心的青春,一段不想回忆却忘不掉的回忆,一段得不到的爱恋,一段埋在心底的秘密。。。。。。。

  ●磨磨蹭蹭急急忙忙看完了。

  ●在还没来得及整理的推车里看见了它,因为书名,然后看到几页后耳边响起莫文蔚的"忽然之间,天昏地暗,我总在脆弱的时候想起你....",单曲循环直至看完整本,最后泪眼都模糊了。。。“漂泊、流浪、四海为家或者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开一家客栈,养一条狗,等一个人”

  ●还好这是故事。文殊和月光刚认识的时候白月光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不后悔,但是上苍若真肯给机会,我愿用一切交换从未遇上。我也觉得,于白月光而言,但愿一切从未发生。

  ●在我的眼里心里,你除了是一株行走的树以外,还像极了封面上这只小鸟,宜静宜动,自成一景,静时累时,歇一歇;动时工作时,展开翅膀自由地飞……永远的惠声惠色,绝版青春,永不褪色。

  ●看这本书的开头的时候,我看到白月光,心里暗喜,文殊终于遇到可以"收拾"她的人了,看到中间,越来越觉得惠子是偏爱文殊的。直到结局••••••

  ●作者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但是故事通篇有点太作,而且有些情节太突兀。

  《忽然之间》读后感(一):惠子以前的耳朵还在吗

  惠子现在换上了重病,惠子的耳朵们还在吗?她现在需要你们这些曾经的耳朵,给她鼓励,惠子经历了人间太多太多的不幸,与痛苦。生活一开始就给她开玩笑,她没有放弃,独自一人依靠着内心的坚毅走到今天依旧热爱着生活。可她的命运又联合起生活来捉弄她,见在精神上无法将惠子打到,于是在肉体上捉弄惠子。

  惠子现在很痛苦,她就要坚持不住了。惠子曾经的耳朵们,给她一点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可以么?惠子现居云南。她真的很需要众多的鼓励。

  《忽然之间》读后感(二):你也曾是我耳畔回荡的一个地方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小说。在极其饥饿的夜里,却看得又是激动又是惊喜。我还是觉得,惠子在说她的故事,在深夜里给每个愿意停下来的人听。

  星座,音乐,故事,美食……这哪里是一本简单的小说呀。

  合上书,我满脑子的冲动:要去食堂跟东北老爷们说,来三两白菜陷的饺子,要蘸着辣椒和醋,还要去买瓶二锅头,对于一个南方人,要甩开膀子感受一下白酒就着饺子会是个什么味道;要去爬爬华山,在夜里;要去西安,去找书里提到的那些美食;还要去那听起来就是一首歌的抚仙湖边坐一坐,发一发呆。

  听着严嘉宁的独白,看着张文殊的故事,很容易跌进任何一段情节里。你想象其中的画面,每一处都细腻的恰到好处。

  从《礼物》到《白月光》,再到这三部曲的终结篇《忽然之间》,耳畔还是青春的回响,文殊,月光。每一段,每一个字,想再重新慢慢咀嚼一次。耳朵,眼睛,还有藏在被窝里的脚趾,都蠢蠢欲动起来。

  《忽然之间》读后感(三):遇见《忽然之间》

  忽然之间。这个名字很吸引我。我很唐突地直接读到了这本书,而《白月光》和《礼物》还在抽屉里安安静静躺着。

  遇见这本书也是忽然之间。五天前在老张的梅茜,等饮料的时候翻了几页,上面还有惠子给老张的赠言。结果不舍得再放下来,遗憾的是当时一下午时间没能读完,还差点误了火车。

  回到西安,买了这本书,对着每首歌再读一遍。华山我去过两次,一次在秋天,是带着她的奇幻旅程,一次在春天,是一个人的朝圣之路,都是在夜里,都等到了日出。文殊印象里的那些小店小吃我多多少少也尝过,是老陕西的味道。多年求学,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别人眼中和笔下的西安,心里说不出的亲近畅快。

  都说一个故事,一首歌,写出来之后就成了每个听者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我突然就想起了那个陪我成长了七年的女孩,突然告诉我要分开,突然就音讯全无。也许她找到了属于她的抚仙湖,在那里恬静地等待着什么……

  好了我清醒了。

  特别喜欢文殊每次唱歌前的暖场——她口中的胡说八道总能说到我心里,看着看着有时就会想,有个同类真的不错,谁会把这么饱满的一个人当成不真实的存在呢?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迷糊过来自己不是在南方,哈哈

  我没听过惠子的电台,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听众发自内心的悸动和专属于他们的默契。但这并不影响我作为一个后来者在她的讲述里揪心断肠,也逐渐成长。

  最后套用他们的称呼,叫一声老大,算是拜门了,哈哈。

  《忽然之间》读后感(四):我读《忽然之间》

  和惠子“相遇”是在02年的年末,从那时开始我便认识了她的声音,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她曾是一位电台DJ,主持过三档非常有名的节目:“惠声惠色”、“点亮城市”以及“夜未央”。如果您收听过她的“惠声惠色”,未知,您是否也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夜幕里,她声音里流淌的温柔,仿佛拥抱,温暖人心。又或许,您听过“点亮城市”,那您认识的一定会是一个不一样的惠子。当然,这会儿不是要聊她和她的节目,而是要说一说她的另外一种的声音,她的小说作品——《忽然之间》(“电台故事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礼物》和《白月光》)。《忽然之间》这部作品,总的来说,是一部相当有趣,同时也是充满了感情的作品。

  但凡对星座有些了解的人或许都会知道,提到天秤座,就是公平、正义、完美主义等等。我也是天秤座的,虽然之于星座,我只是个门外汉,但就我个人的完美主意是这样的:认真细致,力求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追求完美。然而我并不认为完美是美的,反而觉得不完美才美,缺憾美,而追求完美,不过是自我的一种强迫。为什么说到星座呢?如果您看到《忽然之间》就会了解了。星座是这部作品里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如果您对星座有兴趣,不妨看看小说里是如何说明的。

  小说之中还设置了另外一个重要元素——音乐作品。小说情节之中巧妙地安排穿插了大量的词曲和歌名(例如张国荣的作品等)。而这些音乐作品的设置,不仅丰富了作品本身,帮助塑造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把这部小说所要描绘的纷繁复杂的情感衬托得更加完美。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以为,电影与小说是艺术创作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相同之处,那便是:讲故事。而要说一个好故事,不仅在于一个好的故事素材,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把故事讲得精彩。这样的故事才是一部好的作品,一部能够让人记住的作品。而电影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之外的画面直接来进行辅助已达到让人记忆深刻的目的。另一方面,从我们自身的主观角度出发,往往也是画面形象更容易记忆,而非抽象的文字。所以,文字表述作为创作一部好的小说的重要手段,就是要用文字去构建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在脑海中呈现丰富鲜活的影像。正如《忽然之间》这部小说,也有许多让我记忆深刻的片段。而这,正是从许多章节中的许多段落,用那些文字转化来的。此外,小说在内容上也说到了一些影视作品。比如《东京爱情故事》(我看得第一部也是最喜欢的一部日剧,书P207),说书中的女主人公文殊的气质和笑容格外像《东爱》里铃木保奈美饰演的女主角赤名莉香。如果您像我一样看过《东爱》,自然而然,便会形成印象。这也使得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更加鲜活、饱满。再如,古天乐主演的电影《甜言蜜语》。《忽然之间》就像是一部电影,倒叙的引子,切换到一步步陈述的正文和逐渐推向的高潮,以及在高潮中戛然落幕走入尾声。如果您还读过“电台故事三部曲”的前两部,您会发现,这一系列就仿佛是一部剧作的三幕,每一幕都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每一幕间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构成一部丰富详实的精彩剧作。接下来,就期待作为编剧的惠子写出一部好的剧本,早日送诸荧幕吧。

  再说一说小说中另外的一些细节设置。比如,正文每一章节最后一部分的文字,都是一档音乐类的电台节目内容,就好像真的是在听收音机一样。而这样的设置不只是让你有听收音机的感觉,也是与小说的内容相关联的。再如,正文章节的设置,每一章节都是大写数字与罗马数字交替出现。其中,标大写数字的章节,是以读者的第三人称视角来进行创作,而出现罗马数字的章节,则是以小说的另外一位女主人公月光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加以叙述。从这儿巧妙的细节安排,可以想见作者的用心和写作态度。除此之外,再简单说几处我喜欢和觉得有意思而摘抄的文字吧。1、“张文殊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再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笑得非常灿烂。”(书P179),当第一眼看到这样的句子时,我不免想到了鲁迅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一处写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乐趣。然而让我没有想到、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下面这一句:2、“她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再看了一遍。终于还是撕掉了,冲进了厕所马桶里。”(书P258)。作者第二次用了这样的句式加以强调,强调人物心理和感情,并和之前的那一句形成强烈对比,来表达已经是两种不同心境下的情绪表现。这样的设置无疑是精妙的,是辉映的。再列一个描绘感情的句子:3、“而骨子里她和我一样,是一个不知道快乐为何物的人,但是我不如她,我不会装快乐。但,也许是她不如我,她不能不装快乐。”。

  无论你是对星座有兴趣,喜欢听歌,喜欢那些充满感情的音乐,还是喜欢旅游,想去西安,是个吃货,不妨对照书里的介绍,听听歌、吃吃小吃,找一找书里的感觉。或者您是个(伪)文艺青年,又或许您曾是惠子的听众,再或许您经历过感情的纠结,或者说自虐式的喜欢书中描画的纠结的感情,更甚至您也像我像小说主人公一样是个固执、敏感,甚至说古怪、偏执、神经病这样的怪人。您一定都会从《忽然之间》这部小说中找到共鸣,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再赶巧儿,您拥有上面罗列的所有特质,那您一定不能错过这部小说,这简直就是为您量身定制的。

  :1、小聪明如我,书P2,小南瓜“眼睛时不时地看一下同样时不时看住他的她。”。您是不是也在这儿就猜到了“她”不是他的母亲。在往后看便会明白这个“她”是谁,而“他”真正的母亲又是谁。

  2、“饺子是要蘸着醋和辣椒吃才更香的”(书P82)——严重同意。

  3、书中好多句子说话的语气真的就是惠子会说的那种口气。听过她的电台节目,一定感受的到。还有书里说到生日歌问题的时候,真的都不用往下看,一定是郑智化的那首。

  4、从20号收到书至26号,断断续续花了六天时间把书看完并琢磨写了点东西。没有听碟,单纯从书的方面入手,可能也难免惠子声音及文字在这十年断断续续的影响。只是没想到一不小心写得还蛮多的,很长时间没写出过这么多字了,距离上一次应该是毕业论文。在此,仅借此表达感激之情,感谢惠子,感谢她给的这个表达的机会。

  老大,平安喜乐。

  2012年11月26日19:1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