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谈欢的读后感大全
《一纸谈欢》是一本由毛利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纸谈欢》精选点评:
●要拎的清
●2013.02.25
●两性专栏是我爱好之一呀
●中途弃书,薯片感十足
●谈恋爱这回事,需要一个糊涂的大脑,和不怕浪费的时间。
●很麻辣的一本书。
●狠和猛的基础是豁得出去
●一直谈欢
●没有毛利后来写的文字犀利,多少有点矫情;看的时候画面脑补的都是周云蓬《冬天来了》的歌词。
●低俗到没法看下去
《一纸谈欢》读后感(一):如何谈欢
首先接触到的不是这本书,而是毛利小姐的豆瓣。不想其后受47的赠予,也便收下了这本《一纸谈欢》。
其实我对情感专栏,包括这类的情感专栏合集是不反感的。早前阅读连岳的《我爱问连岳》,甚是心水。印象最深的是连岳特别擅长于引经据典,大师言语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一篇篇小专栏能够引爆一个个阅读快感。
其后无意在一家书店里入手了本木木的《木范情书》。木木的长处在于游弋在理性与感性间的分析,层次感分明,入木三分。阅读完之后,不禁会拍手称快,谓之为恋情本该如此,只是世人太痴太愚。
相比之下,毛利这本《一纸谈欢》,便要低端稍许。毛利小姐想用最最现实的思维方式,露骨直白的揭示灰暗的社会现象男女关系,从而刺激读者到阅读神经,感慨世风不古。
当然,这样的文章作为一篇篇专栏放在一份报纸上,并无大碍。犀利的语言、现实的观点充满了噱头,但如若集结成书,满书的做爱与性福,读着读着当真觉得世间女子轻薄势利,世间男子下身思考。
前两天读到了一篇文章,探析中国实体书店凋亡的原因。归根到底不是高新技术带来的阅读习惯的改变,而是国人浮躁的内心世界和过分追求利益带来的结果。
那么我想,中国图书出版业同样不景气的原因,大体是一样的。读者少有时间沉下心来,去琢磨一本书,现世的他们更愿意所见即所得;而更少的作者愿意去做不讨好的读者事情:写一本没有市场的书。大概写出来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发吧~
《一纸谈欢》读后感(二):纸上谈欢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人人都爱情感专栏,看一个刻薄的毒舌妇嬉笑怒骂,自己受的委屈也像得到发泄,瞬间蒸发“
这是个专栏合集,看上去很猛姐姐写的两性博客专栏文章集合成一本书,我知道猛姐时间不长,远远比不上木子美柏邦妮。但第一天看这个博客就果断订阅到google reader。用句帝都的俗语”沾地气“,看着不漂,靠谱,好看。
看着毛利姐姐的骂街式评论各种大城小爱小城大爱痴男怨女生理情感,你总是会觉得很爽,这种爽当然充满了优越感以及看热闹的情绪。谁都想在事不关己的状态下看着别人挣扎犯傻。我想,两性专栏存在的最大目的也是这样吧。谁会从两性专栏中学习恋爱的经验?最多是经过了这类事再看看能有一个加深印象的作用。
然而,看这种篇幅很小的故事对于塞满碎片时间很有好处,比如,地铁。比起在地铁上发呆看窗外那些看过一万次的风景,以及接受电视中58同城和赶集网的广告轰炸。拿一本短篇的书,一站路刚好看一个故事,不时傻乎乎的笑一下,其间惬意,难以尽述。
我女朋友老是说,你别看那么多两性专栏,要学坏的!我倒是觉得,要乱搞的不看这些就无师自通了,不乱搞的看完松岛枫苍井空大小玛利亚也不会乱搞。看看别人乱七八糟闹心糟心的事,然后该干嘛干嘛,不是挺好么。就像看电影,看看周慕云蝙蝠侠不代表就要变成他们啊。
再说了,别人码字也不容易,尤其不容易的是受众群体还选个不上不下的,学余秋雨,自有受教育不足但想骗小妹妹的中年男人捧场;学安妮宝贝,自有步入社会之前的小悲伤小情绪男男女女捧场。选个四六不靠的现实题材,你看别人都从上海混到大理去了,找点灵感容易么?
quot;纸上谈欢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是不大可能了,纸上谈谈欢也不错。
嗯~哼~
《一纸谈欢》读后感(三):男欢“女”爱
周末感冒,窝在家里飞速看完了毛利老师的《一纸谈欢》(其实我本来是打算阅读俨然许多的林文月译《和泉氏部日记》或者韩松落《怒河春醒》的,无奈前一本借与了学妹,后一本当当又没送到)。一边大呼过瘾,一边也不忘告诫自己:你真是out太久了,居然老土到连ONS这么时髦的名词都要靠百度之才搞清楚究竟是哪三个英文字的缩写(如果恰巧你也不晓得,我这厢便也具实以告——one night stand呗,免去度娘的烦恼,剩下那层窗户纸抱歉就不捅破了哈),一刚!
书应该是毛利老师两性专栏的结集,共分“男”、“欢”、“女”、“爱”四部分。老实说,甫拿到书,我立马翻至第二部分,真是直奔主题,半点不含糊呀。可见人尤其是所谓“大龄未婚文艺女青年”(其实我从不敢往自己脸上贴这块金,因为可不是说你混过几年中文系就能成小手那般文艺女青年的,何况我向来是个实际之人,否则王同学在郑重其事跟小手讨论买房问题遭拒以后,是决不会咆哮道“我不跟你说,我要去找XY说”),最不缺乏者必须是一颗永远八卦的心和一丝有那么点难以启齿的窥看癖。你不承认也没用,事实就是如此嘛。这一看,还了得——当今世风真有那么日下,人心真有那么不古?女同胞们终于能顶起大半边的天,在ONS了个肌肉男、小白脸、老男人或者干脆是个猥琐男以后,毫不留恋地起身甩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后转头坐到星巴克里跟经验值可能更高的某闺蜜大聊男人的尺寸问题?丫的(我发誓,作为一个自恃特有家教的单身女子,我绝对绝对很少在文章里爆粗口,哪怕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我都一直那么矜持着,轻声细语、惺惺作态地把“我靠”念成“我k-a-o”),《欲望都市》看多了吧!这心情,回想起来,大约就跟大三那年翻完笛安《告别天堂》以后,长叹道西北高中生居然这么yin乱,是八九不离十的。原因不难想见:本人身边,绝对围绕着一批今世罕见的清纯大龄女青年们。就在我们集体花痴般地憧憬着柴米盐油、牵牵小手的“简单爱”,又或者YY着一个“驾驭”得了自己的大叔、小哥从天而降时,殊不知这世界早已沧海桑田,尽塞满了些如那个在孵蛋本北高速上大声电话着要去买几盒Durex以便一晚○○××个好几次(我毫不怀疑地肯定他在吹牛,因为读的书多了,便也知道通常男人在谈起这档子事时所采取的音量多半跟他办事的能力成反比)一般的“妙男子”了。神呐,什么世道!神大概也只得道:“C'est la vie!”
打住,你可别就此以为书里只有些小H的段子,否则可真是侮辱毛利老师对人性的洞察力了。如果你非要我说说本书倡导了怎样的两性之道,还真对不住,因为我从小最不擅长的语文题就是归纳中心思想啦,让我分分段还成,活该被归入那种一叶蔽目、不见森林的傻瓜蛋,反正是读到哪儿觉得有趣了,便兀自停车坐爱枫林晚,自以为找着北了。所以,在整本书里,我还是最喜欢“女”这部分。因为毛利老师是个女人,终究只有女人最了解女人;而碰巧她又阅人多多,敢于深度挖掘自己以及挖掘他人,所以提出的两性之道对女性实在具有非一般的指导意义:“当你神勇得如男人一样,可以肆意倒追,男女最深层的本质,却还是没变:男人总是不满足,女人总想男人来满足自己。就算他是王力宏,你也会厌倦了自己天天主动,而王力宏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可不会像传统女人一样,乖乖在家等你。”而且她又伶牙俐齿、嘴巴够坏,说美女门槛低就算了,“没想到才女门槛也低,随便一个女人受了几年高等教育,就敢号称自己是才女”——哎呀呀,幸好我从来都真心地标签自己“中人之资”,总算没有中枪。
关于两性的话题也许永远不会有完结编(除非真有那么一天,男性的Y字染色体进化至不见),所以,这也永远将是我们茶余饭后的好谈资。但如果想开这方面专栏、专刊的作者实在不具备好的笔力、观察力,还是趁早作罢,否则只累得读者横生一大顿要抓狂扯报纸、撕杂志的脾气,损人不利己(这年头被称作“知心姐姐”可不光彩吧)~
《一纸谈欢》读后感(四):给剩着的各位冤家的情书
我爹经常以一幅恨其不争的口吻教导我说,找妹子有两大要义,第一是不要计较于一时一地的得失,第二是要看她的缺点多还是优点多。
就在刚才,电话里他又再次把这两条细化了一下,所谓不计较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是指,人的性格是会随年纪变化的,年纪轻的时候,一句话听不入耳就会跳将起来互不相让,相处的时间多一点,自然会互相容忍,砥砺多了,各自也磨圆了棱角。在男女相恋的前几年,男的肯定是城池尽失,没关系,时间长着,往后男的就可以寸寸收复失地了。
至于第二个要义,是因为老爷子一直觉得我在走歪路,迷失于一种心理模式:拿前一个妹子的优点来比较这一个妹子的缺点。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是故人宜室宜家,耐不住就自责,与其跟这一位把手儿牵,我还不如回头去找故人,而既然我连那位宜室宜家的故人都不耐烦,与眼前这位的交往又有什么意义呢。老爷子的态度是,判断妹子的人品,要在人无完人这个前提下,看其优点多还是缺点多,这些缺点你是否能去包容。如果实在包容不了,那就再议。“凡事都要向前看……”老爷子似乎要透过电话拍拍我的肩膀似的语重心长地说。
老爷子的话是经验之谈,若以他的这两条意见为纲去施行把妹大计,这叫做中正醇和,是软中华329,什么场面都拿得出手。相比之下,毛利老师的这本《一纸谈欢》就是红壳Lucky Strike了,喜欢的人就喜欢它的凶猛、够劲道,奈何只能独食,不宜与人分享。
多年前我初睇毛利老师之时,她的“看上去很猛”为名的blog要比毛利这个诨名更具知名度。曾经有一位宜室宜家的故人问我,“为什么那个博客叫看上去很猛?”
我说,胸大、刻薄。
这年头,深居简出海岛的公知可以写两性情感专栏,全世界搜罗吃食的中老年死胖子可以写两性情感专栏,“管起全世界”的单身女科学爱好者可以写两性情感专栏,离异有子腹黑男的可以写两性情感专栏,天天跟老公吵架的家庭煮妇可以写两性情感专栏,我怀疑甚至还有处女默默地在键盘上码字为平媒写两性情感专栏的。两性情感专栏的门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了!同行如此恶性竞争,这令我对毛利老师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不过细读了这本由毛利老师的各种专栏精选的集子之后,作为各种两性情感专栏收集爱好者,我要安慰一下毛利老师,虽然现在年轻的妹子层出不穷,你的凶器也许因为多年的江湖沧桑已经难以睥睨两性情感专栏界,但是刻薄这个美德依然让你如此与众不同,独领风骚。
按照毛利老师一贯行走江湖的剑法,这本书如果真的是一本教宅男怎么把妹、让剩女早日脱光的实践经验集合的话,我想她宁愿冒着书稿被毙的风险,也要去摸摸审查部门的逆鳞,坚持把这书名改为《一夜探性》或者《一套定情》。
然而真心不是。在我看来,毛利老师这本由各种专栏结集的粉色系的册子里,无论文章里出现多少次开房、高潮、性生活、F运动、技术等词语,末了,教给满头满脸荷尔蒙的宅男剩女们的只有两个字:隐忍。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真理就是那些无论你怎么看都很廉价但它却真心好用的东西,只是你不明白这就是真理。
毛利老师不惜把身边的老师、朋友、闺蜜、相好、饭友、床伴一个个出卖,来拯救你们这些一读两性情感专栏之后就不停穿梭于豆瓣最靠谱最不靠谱交友小组像打了鸡血一样看求交友发帖id的相册然后不停私信的宅男剩女们;不惜深深掩藏自己的羞怯与不善言辞,努力营造豪放热情又碎嘴刻薄的形象,解悬于情欲高涨,拯溺于生活失调。
毛利老师苦心积虑,用尽各种伪装,方才下笔生花,写出“隐忍”两字。她说,老剩女就别成天白日梦想着有清新可人的正太能让你调教成威猛时候威猛、柔顺时候柔顺的打桩机了。她说,猥琐苦逼的中年程序员死胖子就别幻想有长发大胸眼睛娘能让你推倒事毕之后再娇滴滴地问你,要不要再来一发。她说,剩女万不可以御姐为退路,宅男最忌讳以闺蜜为旨归。她还说,青春美少女、肌肉女、作女、轻熟女,才女,最终都是女流氓;二手男、蜡烛男、商务男、麻雀男、文艺颓废男,个个都是老色狼。
因此但凡单身的各位,无一不被毛利老师高产又保持高质量的专栏文章喷到。要想避免被毛利老师喷到,只有一条正途。你知道,毛利老师尚且单身,她没有任何处理婚内情感纠葛的经验。所以,只要你闭闭眼,横下一条心把婚给结了,她的各种段子就再也影射不到你身上,你就再无中枪之虞。
安安稳稳地求个婚嫁吧。拜托还剩着的各位冤家,隐忍一下你们各自绮丽、骚包、淫靡、耍贱的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买一包软中华329,点上,体会一下我说的,什么叫做中正醇和(什么叫做唯快不破)。
(预约我家老爹的情感交流热线,讨论一下329究竟杀伤力如何的可以直接发我豆邮。预约毛利老师吃饭当面交流两性情感生活的可去新浪微博搜索毛利,并私信她。不介意的话也可以同时@八圈 。)
(红壳Lucky Strike 感谢赞助商 @生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