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移動迷宮》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移動迷宮》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09 01:34: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移動迷宮》的读后感大全

  《移動迷宮》是一本由詹姆士.達許納 / James Dashner著作,三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32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移動迷宮》精选点评:

  ●只喜欢第一本 还是因为电影!

  ●电影改的不错

  ●好好好,故事真的很有意思

  ●迷宫没有出口,最后的逃离完全靠“作弊”想起这个实验的设定而成功,这个设定让整篇小说都显得平庸起来。

  ●差强人意,跑步的设定还是有点意思的

  ●没人觉得这文笔简直一塌糊涂么

  ●生存游戏类的小说,谜面设计得相当吸引人,谜底虽然简单,但结合“林间空地”和“迷宫”这两块未知区域,也还蛮吸引人。不过人物塑造太过苍白,大部分时间在吵来吵去有点烦。

  ●the 1st one is the best, it created a different world

  ●觉得电影算拍的不错的了。

  ●很刺激的小说,挖了好多坑,不知道后面几部能不能填上。

  《移動迷宮》读后感(一):移动迷宫

  男孩托马斯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石组成的巨大迷宫中,他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和他一样在这个迷宫中的还有一些同样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到这里的孩子,每天早晨迷宫的大门会被打开,而到了晚上就会关闭。每个月就会有一个新的男孩到来,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托马斯之后来的却是个女孩,她带来了令人惊讶的讯息:只有托马斯才能带领大家走出迷宫,而前提是托马斯必须首先解开埋藏在他记忆深处的黑暗秘密。

  《移動迷宮》读后感(二):负能量的环境打不倒一群正能量的孩子。

  继大逃杀之后,这种题材层出不穷,饥饿游戏、移动迷宫。把一群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供人取乐或达成某种目的。本书题材选定还是很新颖的,环环相扣,不留喘息余地。

  和其他小说相比,被困迷宫里的人从来没有绝望过,醒来发现自己记忆一无所有只记得一个不真实的名字,只有逃出迷宫才能有生还可能,但两年之内一无所获,还要面临鬼火兽的袭击、同伴的离去。种种困难下,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却无一退缩,勇敢、坚强的守护着一点点的希望。他们有偏激的思想,有冲动的行为,在即将面临生死的那一刻,剩下的只是团结,信念!

  盖里,总是反对男主的一个孩子,很偏激,算是本书里少有的敌对方,在鬼火兽袭击林间空地时候,在知道鬼火兽每晚要且只杀死一个孩子直至杀光时候,没有逃跑,那晚盖里被抓了,其他孩子幸免于难。

  查克,里面最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愿望是想回家见妈妈。信念战胜了勇气。查克是里面最幸运的孩子,在逃出迷宫的时候死了,不用见到之后的黑暗陷阱,保留了的是对外界美好的幻想。

  在没有记忆的情况下,所有的行为几乎可以代表本能的意识。

  很多人信教信佛,无非是找个信仰,一个精神寄托。我更倾向于信仰自己,内心的自己,对错在心间。勇敢的,清楚的,活下去!

  《移動迷宮》读后感(三):关于迷宫的人生隐喻

  关于人生的隐喻中有三个经常被提到,一个是囚室,一个是诺亚方舟,一个是游戏。

  囚室隐喻有很多类似的说法,比如伊甸园隐喻,又比如迷宫隐喻,总之我们这个被称为人类的物种不过就是一群囚犯,被关在一座监狱里面,监狱很高科技,监狱的大Boss就是上帝。这个监狱会不断变化(移动迷宫),限制我们的自由(我们既然是罪犯,就不可能享受自由),我们原本听上帝的话,不吃那个苹果(智慧果),就不会自以为聪明的去窥探自然的奥秘,我们也就不会被赶出伊甸园,遭到放逐。但自从被放逐后,我们就再也无法从囚室逃脱。

  人生不过是囚室,囚室之外无非是一个更大的囚室。移动迷宫之外也无非是一个更大的移动迷宫。《移动迷宫》小说三部曲最后的结局就是男主和他们的朋友们心甘情愿的被关进了一个新的囚室里面。“为了全人类”,这就是一句屁话,这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他们逃出迷宫,无非是经历心理的成熟后,为再次返回迷宫做好精神准备而已。

  悲观的人也不都一样:

  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会产生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结构,他们会消极、沮丧、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浪费,甚至越努力越糟糕。当然他们不一定是错的,只不过这些人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鼓励和能量。这些人甚至是我们必须的,因为某些工作需要他们的谨慎和悲观。

  实用的悲观主义者则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觉得反正生活最坏也就这样了,那为什么不试着弄着好一点。就算是没有意义,也总好过唉声叹气。他们常常为了充实而充实,以忙碌代替对意义的思考。而这一群人中还有一部分自信指数比较高的人,他们越忙碌,越相信自己所定义的意义具有普遍性。

  但乐观的人同样相信这个隐喻,但乐观的天性使他们心情舒畅的多,因为他们发现原来囚室是有钥匙的,猜谜、解谜和破谜这些游戏虽然没有结束的那一天,但也蛮好玩的,至少有些人是乐此不疲的玩这个游戏。

  我们不妨看看另两个隐喻:诺亚方舟和虚拟游戏。

  关键词,我们是选民,我们是整体,我们不过是大海上的一艘孤帆。

  对这个隐喻的思考,我会在写一篇文章给《分歧者》。

  关键词,我们是玩家,我们是NPC,幸福的人生就是选择了适合他的游戏,不幸的人生最好换个游戏试试。我也会再写一篇给《移动迷宫》

  《移動迷宮》读后感(四):发展路径相当奇幻的未来 末日少年少女的奋斗史

  《移动迷宫》-很符合美国末日科幻题材的改编风格,事实上这种风格的书,另外两本更为出名---《饥饿游戏》《分歧者》

  几乎是一样的人类末日,几乎是一样的莫名其妙发展出来的诡异机制。很好奇这些幕后黑手的脑回路要多么的奇葩,才能在人类末日的时候 不去探讨人类大联合、命运共同体,而是去研究这些边缘问题。

  三者的套路也比较一致---人类末日+游戏+幕后黑手+游戏背后更深的坑。

  今天先说一说这部《移动迷宫》:由詹姆斯·达什纳撰写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目前有5本,于2017年03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中文译本。

  1《找出真相》

  2《烧痕审判》

  3《死亡解药》

  4《致命追捕》

  5《高热代码》

  故事主要内容:未来世界,天地巨变。太阳耀斑摧残地球,人类受到致命病毒“闪焰”的袭击,生存面临巨大危机。各国政府联合成立“灾难总部”组织,搜寻对此病毒具有免疫抗体的少年,精心设计了一场生存大实验,移动迷宫就是这场实验的实验场。

  第一本:主角托马斯刚出来就失忆了,然后发现自己在新手村,存在外边就是迷宫,有专门的行者每天进入迷宫探索,然后就是神庙...迷宫逃亡的故事了,说实话找出真相的故事情节还是比较简单的。

  第二本:内容紧跟第一本,故事的幕后黑手出现了“灾难总部”,第一部里找到的真相并没什么卵用,一夜醒来,新一轮的逃命小组颈后都出现了神秘文身。众人被告知染上了闪焰症病毒,只有通过第二关考验才有治愈的可能(这里和《分歧者》的剧情蛮像的)。他们必须在两周内穿越100英里的焦土区,才能到达安全避难所,于是第二轮神庙...奥不,迷宫逃亡2.0版开始了。

  第三本:灾难总部宣布恢复所有实验者的全部记忆,摘除大脑中的控制器。然而,实验并未结束。主角决定防抗这个幕后黑手,然后第三方势力出现了---反抗军,这里是不是很有《饥饿游戏》的感觉??

  第四本:感情戏最多的一本,内容和第三本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相当于前传,详细描写了女主角的来历(可能是作者也发现了主角是女性的书比较好卖,比如饥饿游戏和分歧者,于是开始深挖女主角了)。灾难总部建立之前地球已经饱受太阳耀斑的袭击,退役士兵和男女主带着一群幸存者迁徙的故事,期间遇到了飞船和病毒,还有对病毒面议的迪迪。(依然是一场逃亡和追捕的大戏)

  第五本:本故事的最后一部,添了很多前传中挖的坑,详细介绍了灾难总部这一幕后黑手的建造过程和建造原因。(在这里再次吐槽一遍,都世界末日了,你们这些家伙脑回路能正常一点吗?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为什么要用最麻烦的方法。)还有1-3中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做是前传的第二部。

  吐槽一下本书改变的电影,第一部可以用不错来形容,影评大概能到80分,但是第二部,呃。。。不值票钱,第三部-----是什么支撑着我看完它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吗???

  关于本书的推荐时这样的,因为翻译和价值观的问题,本书的阅读性并不好,再次不建议看前三部,直接看后两部前传比较好,作者的写作能力和中国的翻译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关于核心主线灾难总部的描写,关于人性的描写,最后两部也写的比较出色。

  最后再次吐槽一下全文风格,其实本系列就是思维实验(电车实验)的现实版本,杀一个人能够拯救5个人,那么那个人是杀还是不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