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明威画传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1000字

2022-05-13 16:30: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1000字

  《海明威画传》是一本由董衡巽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66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明威画传》精选点评:

  ●没料到国人写的海明威传记比他的朋友和专家所著的传记还要精彩。董衡巽结合历史和时评,不动声色将自己对一个文学大家风格的褒贬融入文中。同时,董衡巽还将海明威的文风着重分析了一番,这是其他为其立传者没有做的。多数传记是在讲过去的事,只在比谁知道得多。

  ●了解了解,可以多看看。

  ●作者花了两年的时间形成这本传记,内容丰富详实,配图也很走心! 同时也能感受到,对本书作者而言,这是工作,对海明威倒没什么感情和兴趣,只是偶尔会看到一些仿若旁观者般的品评。

  ●本来只是想随便翻一翻,一个下午就没了...海明威任性起来连菲茨都打。

  ●通过本书了解了20世纪一位名作家的一生,丰富精彩,但并不算得上伟大。作者还是非常靠谱的,态度平实客观,有扬有贬,算是一位诚实有思想的传记作家,值得尊重。

  ●编辑相当精致的一本传记

  ●里面把海明威写成一个莽汉,我讨厌这样写他

  ●董衡巽先生写得非常好,篇幅适中,线索清晰。海明威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是天才和昏聩的拼接。没法不爱他,也没法不厌恶他。

  ●哈哈,怀念起去年写比较文学论文,海明威真的是真·文艺青年。

  ●啊!在美國那片年輕的土地上,上世紀20年代是多少人心中的黃金時代啊。即使知道結局看到最後一章也有點緩不過神來。不過這個瘋子燃燒(折騰= =)了六十多年,也很了不起了。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一):一本外国作家的画传提到这些东西做什么

  60 钱钟书

  94 杨绛、叶紫

  95 李白《战城南》

  123 马原

  221 中国画理论

  一本外国作家的画传提到这些东西做什么?

  对《过河入林》的评价毫无新意。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二):正面和反面

  这本书依照文艺评论+生平简介的思路编写。即使内容类似于速写,也无碍观赏。因为我并不特别想海明威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就像有一天我死了也没人愿意费力追寻我每一条生活轨迹一样。死掉的就是死掉的,留下来的供人捉摸足矣。

  在文艺评论中,作者分析了一些海明威在小说技巧方面的探索,并举例说明。这对的内容对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很激动,想必中文系的学生都接受过这样的文学比较课程。“冰山理论”和“零度结尾”极其让人想象连篇。尤其是我一直朦胧认为讲故事最高境界的“大道无形”的境界,在海明威若干短篇故事的片断里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一个故事可以写成完全不透露主题,话全在题外。(对海明威的作品研究应该比比皆是,为什么中文大家里很少出现类似的写法呢?--王朔的作品受到海明威影响痕迹也可见。)

  从前我试着若干次读过海明威的作品。皆无功而返。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不明白故事到底是什么。在受到一个庄严的,华丽的文学观影响下,对于题材的理解也仅仅局限在故事本身。--即使我对描写甜蜜的,升华的故事题材嗤之以鼻。在技巧上的思考仍曾被欧式沉重的,沉闷的,机械教条的框架禁锢。

  读这本书是一个理解的提升和答疑的过程。其中多次在阅读时发出愉悦的笑,感觉像在考试前提前看到试题答案的豁然开朗。它给我一些笨拙的尝试提供了范例。

  海明威的作品要求读者有切身的生活积累以及良好的理解能力。如果想读懂冰山一角的含义,要在自己心里埋着一座冰山。

  在文艺评论方面,虽然这本书的作者有些说教式的评断海明威的生平,不过这些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我们生活里也往往对人加以主观判断。

  海明威生活部分是另一个侧面,也是这本书给人的反面教育。虽然我明知,绝不能把作家在作品里吐露出来的人格倾向和他本人等同看待,但是海明威的生活的确提供了反面的警示。有一颗敏感易感受到生命痛苦的心,容易被绝望左右。身不由己不停按动快乐的按钮获取间歇的麻痹。

  “那”,乔治说,“你最好别去想它”。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三):《海明威画传》插图(潇遥扫描)

  我扫描了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插图,买这本书之前可以先瞧瞧。豆瓣读书没法上传图片,我只能留链接了。

  我刚开了个淘宝店,为了积累信誉,实在没办法,我准备将这些扫描的书籍一元出售。需要全书扫描者可以在我博客相应的文章下留言。

  这可能侵犯原著者的版权,我只上传插图部分应该没问题的。互联网上的资料并不全面,我将重要书籍和文献的插图的部分上传肯定是有意义的。

  不好意思,这是个“广告贴”。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四):海明威画传读后感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童年在橡树岭度过,出生于一个富裕有声望的中产阶级家庭,儿时的生活衣食无忧,中学毕业之后进入报社做记者,然后参军,远赴欧洲战场参加一战,做了一名运送伤员的救护车司机。负伤后回国,受到学校和社会的热烈欢迎。

  但是战斗英雄的体验两个月之后就过去了,没人再关注他。于是海明威继续从事文字写作工作,根据自己参加一战的经历创作出第一篇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24岁,到26岁是海明威在巴黎学艺的阶段,晚上苦练文字创作,白天去请教名家,达成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在一个新的高起点在努力创作,精进不休。这是我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抛开杂念,一心修炼,潜心创作,这就是海明威的原始积累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出永别了武器。名利双收,然后开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随行的事儿,比如到东非打猎,到西班牙看斗牛,买私人游艇出海钓鱼,每次长达两个月的旅行结束后,便回到古巴的私人农庄,根据旅行的经历潜心创作。这个过程很美妙,从我来说,名利双收之后,我也会去周游世界,但是和海明威不一样的是,不会那么血腥暴力,我会去潜水,冲浪,攀岩,远足,滑翔,到巴黎,佛罗伦萨等艺术之都去游览,也会到非洲旅行,也会出海远航,但不为钓鱼,打猎,只是做一个过客,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去体验各地有趣的异族风情。

  共同点是会交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很多有意思的人,有智慧的人。我回去拜访村上春树,莫言,高行健,冯骥才,贾德。去看看马克思墓,法国的先贤祠,卢浮宫。

  血腥暴力的嗜好我不欣赏,但是观光旅游风景名胜这一点和我志趣相投。

  亲历一战,二战,参与西班牙内战,到中国游历,还去采访过诸多国际会议,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参与其中,亲眼看看人类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这一点,我也是很喜欢的。

  海明威一生结果四次婚,四个妻子无一例外都是白富美,都是富家女。从我来说,择偶方面,女孩应当独立,有思想,这一点很重要。其他可以磨合。

  三十岁时被誉为大师,创作出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如果说我想看海明威的小说,也就两部而已,一本就是丧钟为谁而鸣。价值观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变。之前只是描写生活,描写现状,现在能够通过书中的主人公做出积极正面的引导,提倡坚强勇敢的品格,五十岁发表的老人与海的硬汉风格亦然,一个人可以被击败,但是不能被打垮。

  冰山原理

  海明威文明简洁有力,短篇方面确实对英文文学习惯开创了一代新风。这是他能够流芳百世的里程碑式的贡献,也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至于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是是非非,作者总结的很好:文人相轻。双方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算得上是名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应当合作,相互提携,互相帮助,勾心斗角,耍嘴皮子相互讥讽的事情,纯属浪费自己的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时也感谢你在这里栽了跟头,我要警惕。

  总结来说,海明威毕竟还是一代名家,今后再读读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还有莎士比亚全集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了解20世纪一名作家的一生,看他是如何生活的,海明威专业写作方面很成功,但是人生历程方面,从中年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自己时而堕落沉沦,这是我要引以为戒的,还有抽烟酗酒,看血腥暴力的拳击,斗牛比赛,去打猎钓鱼这些爱好也是我不欣赏的。

  海明威在二战时期跟随空军飞上天打击飞弹,巡逻之后,彻夜创作报道,这种专业性的素养值得敬佩。晨起六点钟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午后,也值得借鉴,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能够潜心创作,向下发掘,深到什么程度。

  小舟,生活中的交友,运动,学习都是为了生活幸福,健康,保持一个高效率的创作状态,阅读积累可以见缝插针的利用闲散时间完成,珍惜时间,去创作吧!

  2013.5.17

  《海明威画传》读后感(五):海明威的女人们

  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给朋友写信时,曾经这样评价海明威的创作规律:“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海明威每写一部成名的著作就需要一个新的女人。在写短篇小说集和《太阳照样升起》时,他有一个。接着他爱上了鲍莉娜,就写出了《永别了,武器》这部巨著。如果他再有新的成名之作问世,我想我们将发现海明威会有另一位妻子。”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海明威的性欲望与其创作的关系。

  海明威可谓是个性早熟者,13岁就有过性行为。17岁的时候,海明威与一个30多岁的女人胡搞过。1917年,海明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肉体下部受伤,后被运到米兰的战地医院治伤和疗养。在此期间,海明威和护理他的护士阿格尼丝建立了爱情,尽管他只有十九岁,而阿格尼丝已经二十六岁。他们还是真诚地相爱了,并发生了性关系。但海明威回国后,情况就变了。刚回国时,他们的通信还缠绵悱恻,但不久阿格尼丝就来信说她与一个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爱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继承人,自然比“毛头小伙子”海明威更适合于托付终身。海明威愤恨、恼怒、惶恐不安,直至大病一场。对他来说,女人的背叛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因此,在他后来的小说中总是把女人作为妖女来进行抨击。《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这两部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材于海明威的这次受伤和恋爱经历。

  1920年搬到芝加哥后,海明威认识并爱上了比他大八岁的漂亮女郎伊丽莎白·哈德莉·理查逊。海明威从哈德莉那里获得了阿格尼丝未能给他的一切——一个美丽的女人的爱情和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用这笔钱,海明威可以到巴黎寻求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巴黎,海明威遇到了年龄大得足以当海明威母亲的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这位富有的女作家当时在巴黎文坛名气很大,许多人得到过她的帮助。斯泰因欣赏海明威这位漂亮小伙子对她的尊敬和爱戴,热心地指导他的创作,帮助他在巴黎文坛站稳脚跟。海明威在斯泰因面前则异常地温驯,甚至在“恋母情结”的驱使下,产生非份的念头。海明威承认“我总想要和她发生性关系,她明白这点,这是很健康的感情,比某些言谈更能说明问题。”

  在斯泰因的帮助下,海明威在文学上不断进步,佳作不断,而他与哈德莉的夫妻关系开始恶化。海明威深知,性爱是他从事创作的原动力。他在回忆录中形容无性的男人是可怜的:“我在意大利陆军里被一发榴散弹击中了阴囊,在泌尿科病房里住了不少日子,我亲眼看到过那些可怜的家伙,他们的下身全都炸掉了。他们多数是踩着了杀伤性地雷,地雷在两条腿当中爆炸。按照德国佬不容辩驳的理论,要搞垮士兵,没有比炸掉他的睾丸更快了。” 按照海明威的理论,有战斗力的士兵不能没有睾丸,达到创作颠峰不能少了女人,性是承载男人一切负荷的大海。没有这样一个大海,男人这条航船走不了多远。所以,海明威的创作总是与女人和性爱联系在一起,一旦女人们不能满足他的性欲,他就毫不留情地将之甩掉。当哈德莉怀上海明威的第一个孩子杰克的时候,体型开始发胖。同时,他们之间八岁的年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好色的海明威感到烦恼。当着这位恩人老婆的面,海明威竟肆无忌惮地抚爱别的女人了,比如臭名昭著的特怀斯登夫人。在《太阳照样升起》中,这位夫人成了勃雷塔·阿什利,她经常同巴纳斯调情。深爱海明威的哈德莉将这种羞辱强忍了下来。

  哈德莉对海明威的忍让使海明威在性爱方面得寸进尺,他又开始与哈德莉的好友鲍莉娜勾搭上了。鲍利娜是也是一位富有的女人,而且也是一位非常性感的苗条女郎。她与海明威一起劝说哈德莉同意建立一种“三人家庭”,哈德莉在1926年苦涩地写道:“三个早餐盘子,三件晾在绳子上的湿浴衣,三辆自行车。”当这种方式也不能令他们感到满意时,他们就将哈德莉推了出去,与之分居。与哈德莉离婚后,海明威和鲍莉娜结婚了。不过婚后的日子海明威却很痛苦,因为他第一次得了性功能勃起障碍病。他告诉朋友:“除了写书之外,同鲍莉娜的生活也出现了困难。不知是不是从《太阳照样升起》里得到的暗示,还是同哈德莉办离婚后的反应,我终归陷入了糟糕的境地——我没法做爱了。自从我和鲍莉娜热恋以来,我在床上表现得总是不错;哈德莉离开以后我也挺不错。可是在我们结婚以后,我突然像杰克•巴恩斯一样没用了。我想尽一切办法,找了好几个医生,甚至找了一个神秘的人,他把电极接到我的头和两腿上。还让我每天喝一杯小牛肝的血。但没有用,我非常泄气,几乎绝望了。后来我夫人劝我去教堂,我去了,做了简单的祈祷,待我回到卧室,鲍莉娜已经在床上等待。我脱衣上床,我们顺利做爱。”他兴奋极了,他说:“就像我们发明了做爱”。“这以后我成了天主教徒。”

  在最初的几年里,海明威和妻子鲍莉娜沉浸在性爱的欢愉里,鲍莉娜为海明威刨腹产了两个儿子。然而,哈德莉的悲剧又在鲍莉娜身上重演了。海明威对性的兴趣要大于当爸爸的兴趣,鲍莉娜的怀孕和生孩子影响了他的性生活,他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很冷漠。而且由于鲍莉娜怀孕生子和产后形体变形,海明威与她的关系也开始恶化。海明威开始与年轻而富有激情的大美人简•梅森约会。简·梅森苗条可爱,很能喝酒,还是一个运动员。她喜欢与海明威在酒吧里做爱,然后以疯狂的速度开着跑车兜风。在许多方面,她就是海明威理想的女英雄。为了夺回自己的丈夫,鲍利娜也在孤注一掷。她写信告诉海明威,她父亲刚给了她一大笔钱——难道他就不想从中得到—些吗?“只是你要让我知道,你没有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爱你的鲍利娜。”她还为海明威修建了—个游泳池,并写信对他说:“我希望你现在正睡在我的床上,用我的浴室,喝我的威士忌……,亲爱的孩子爸爸,请尽快回到家里来吧!”鲍利娜找了一个整形外科医生,“我会把我过大的鼻子、不整齐的嘴唇、过于伸出的耳朵修整好,把脸上的疣子和黑痔去掉以后再去古巴”。她还把黑发染成了金色,可结果却更糟了。她的古巴之行并没有奏效。海明威用她的名字为自己的船命名,但并没有带她乘船出游。在《有的和没有的》中,海明威发出了一个警告:“你对一个男人越好,你越是向他表示你的爱,他会越快地摆脱你。”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

  1936年,海明威与简•梅森玩腻了,于是又喜欢上了玛莎•吉尔霍恩,一位美丽的女作家、女记者。像海明威的大多数女人一样,玛莎出身于美国中西部一个中上层阶级的殷实之家。她身材高挑、双腿颀长优美,金发碧眼,皮肤白皙,比海明威小近10岁。就像10年前鲍莉娜对哈德莉所做的一样,玛莎也搬来与海明威一家同住,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本来就属于这个家庭。玛莎嫁给海明威主要是因为他是个著名的作家,她自己也热切地想成为一名作家,她希望海明威在文学上的超凡能力能分一点给她。玛莎倒是吸取了海明威前两任妻子的教训,没有给海明威生孩子,而是抱养了一个。但这也并不能逃避被海明威始乱终弃的命运。因为玛莎太关注自己的文学创作,对与海明威做爱并不怎么感兴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玛莎作为一名通讯记者奔赴欧洲参战。当妻子将事业置于婚姻之上时,海明威非常不高兴。尤其是玛莎关于美军诺曼底登陆的报道写得很精彩,大有超过海明威的战地报道时,对玛莎的事业的嫉妒和自己性行为的压抑就使这对作家夫妻开始争吵起来。海明威写了一首淫秽下流的诗,名为《致玛莎·盖尔霍恩的阴道》。他将玛莎的阴道比作一个陈旧的热水袋的颈部,而且已经有了皱纹。无论哪个女人与他上床,他都会将这首诗念给她听!1944年年底,海明威终于与玛莎分手了,他说他与玛莎的婚姻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在写给贝伦森的一封长信中,他列举了玛莎她的罪状,指控她犯有通奸行为(称她为“兔子”)。

  海明威的第四任夫人也是最后一位夫人是玛丽·韦尔什,与海明威的前几位妻子不同,她来自另一阶级,是明尼苏达州一个伐木工的女儿。也许是了解了海明威的个性和性欲的缘故,玛丽下定决心,无论与海明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她也要赖着不走。玛丽是《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但她不像玛莎那样事业心太强。她意识到海明威需要的是一个性感强的女仆而不是一个事业上的竞争对手时,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侍奉海明威。尽管如此,他们之间也不断地有争吵,因为海明威会时不时地羞辱她,说“我可从来没有为了给《时代》杂志写篇故事而去和那些将军们乱搞”。海明威称呼玛丽为“爸爸口袋里的维纳斯”,还会夸耀他与她性交的次数。

  海明威一生中有过许多女性,除了结过四次婚,有过四个妻子以外,还有许多情人。终其一生,他始终在追求新的面孔、新的感觉、新的情爱。海明威的一生很奇特,他每换一个妻子,就要迁居一次地方。海明威尤其他尤其喜欢引起女人的注意、特别是那些有魅力、有名气、讨人喜欢的女人。在马德里,有一群海明威所谓的“反战妓女”,在哈瓦那码头区也有一帮娼妓。海明威喜欢当着玛丽的面与她们调情,正如他曾经在哈德莉忧虑的目光下与多萝西·特怀斯登相互爱抚—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海明威需要的女孩越来越年轻,这正应了老牛爱吃嫩草的说法。有一次,海明威告诉马尔科姆·考利(美国文学评论家、社会历史学家),“我和每个我想做爱的女人都做过爱,还有许多不是我想要的,我也希望她们做爱时全都做得很好。”海明威还真可爱,居然告诉美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与女人的做爱情况。在中国,恐怕没有一个作家敢在日记中写自己与女人的做爱情况,更不敢向外界炫耀了。海明威60岁生日时,他的妻子玛丽全力以赴地为他组织宴庆。这时,海明威还制造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婚姻危机。老海明威爱上了一位十九岁的爱尔兰少女——瓦莱丽·丹比—史密斯,并成功地使这位迷人的黑发美人成为自己的情人。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个度。战争中大腿处留下的创伤,无数次意外的事故,与多个女人放荡的性生活,最终摧毁了他坚强的体魄,使他患上了皮肤病、酒精中毒、视力衰退、糖尿病、阳萎、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等,多得让人吃惊的疾病恶魔一样地缠绕着他,摧垮了他生存的意志。在这些疾病中,最令海明威痛苦的是阳痿,这就意味着他今生再不能同女人做爱,而没有了性,他也就再也创作不出传世的作品了。1960年6 月,他悲哀地感慨:“一个人所关心的是什么呢,维持健康,好好工作,同朋友们共吃同饮,在床上过得愉快,这些我现在都没有了。”于是, 1961年7 月2 日,海明威从地下室里拿出英国制造的博斯猎枪和一箱子弹,无比冷静地把两颗子弹推进弹舱,把枪管含在嘴里,用他那只写下了大量不朽巨作的手,在一生中最后一次扣动了扳机。英国作家劳伦斯说:“性是人生来具有的自然本性,性与生命同在”海明威这样做了,用他自己的方式,选择了让性和生命一同走开,但他还是硬汉子,这是海明威的风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