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丑闻笔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丑闻笔记读后感摘抄

2020-12-01 00:33: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丑闻笔记读后感摘抄

  《丑闻笔记》是一本由[英] 卓依·海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丑闻笔记》精选点评:

  ●少有的小说和电影我都喜欢的作品。一点也不廉价的感情。正如前言所提到的,我也被作者的聪明吓坏了。

  ●火车上看书的效率才是高。

  ●不像是在写一本书 像是报道 电影拍的不错 从书中了解到了 一些背景。其实这个完全可以避免 人活着不就是想找点刺激么 一旦归于平淡 就不甘,人么 难免会犯错误 但只要自己不后悔。

  ●电影比小说精彩得多,也许是两女人对戏太精彩,也许是小说翻译得太麻麻

  ●于今上午在图书馆完成。太聪明的作者果然让我腻烦。后部分完全失去耐心,期待Brad的电影版

  ●很好读。写单身女人处境写得不错。

  ●借用推荐语,作者把一个很常见的新闻写成了一部才情出众描述幽默的优质小说。不过开篇的译序大煞风景啊,写译序的人太自视甚高了满篇装X的言论,这个差评!

  ●一般二百多页的书,是最有爱,也最恰到好处的。

  ●无害常被和无能联系在一起,所以Barbara必须要以作恶的方式,宣布一下自己的存在。

  ●写得太聪明就近乎刻毒

  《丑闻笔记》读后感(一):我在想

  看完这部片子,我突然想到前些时候美国的一起类似的真实案件。15岁男孩儿,34岁女老师。后来女老师被判刑。我想,那个美国的女教师的结局,是不是因为也有一个芭芭拉在一步步把她拖下水呢?

  《丑闻笔记》读后感(二):一个被伤害的女人

  其实故事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的好看,披着诱惑的外衣,只是在吸引着我们这些平凡人的无聊的,想要探究别人生活的八卦心理吧。这个女主人公是可悲的,丈夫不理解她,女儿怨恨她,儿子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想要那个男孩身边寻找一点浪漫的痕迹和安慰吧,后来才意识到,原来小孩子的感情其实是最不可靠的。当爱情刚开始的时候,两人都是沉醉的,都是有一种美好的幻想的,只不过,后来才会意识到,其实爱情还是需要责任感来支持的。所以,这个笨笨的女人一步一步的成为了那个老女人的宠物罢了。真是一个傻女人哦~

  《丑闻笔记》读后感(三):我还是我 你还是你 只是多了一个冬季

  她说,她为康纳利着迷是因为,在康纳利之前没有人真正的追求过她。而她并不是没有魅力,恰恰相反,她是那种让男人很容易为之心旌荡漾的迷人女人。她原来理解,那些为她动心却不敢靠近的男人,是对她这个有夫之妇的尊重,而在康纳利出现以后,她甚至觉得他们虚伪的可恨。

  这是一个疯狂矛盾的世界。那么多自己难以知晓的欲望,潜藏在身体中,随时可能被某些意想不到的导火索激发。而现实在面对世人迷失的眼神时,却显得并不那么宽容。当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你,当没有任何人可以信任,没有人你愿意去倾述,孤寂的一圈圈向着你涌过来,你只能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它慢慢的把你淹没吞噬,然后慢慢退去。你或许变得苍白无力千疮百孔,或许依然面色红润,从此无可战胜。无论如何,你自己面对跨过了深渊。

  从来都不存在过真正的理解,连自己有时面对自己的时候都会觉得陌生,你怎么可能指望别人。

  灵魂终究是无法被安慰和治愈的,那至少我们还可以学着面对。

  《丑闻笔记》读后感(四):作者的小聪明

  简单说几句,个人感觉购买《丑闻笔记》真的很上当,这种八卦书我觉得没必要买,白花钱,我看完了极不喜欢,就像序里面写的一样,这个英国女作家真的是非常聪明的,或者说有她的小聪明。作为一个报刊的撰稿人,能把几百字的普通的一则家庭琐事八卦恋情凭借个人的小聪明利用平日撰写报纸豆腐块文章的专长写成一本洋洋上万言的八卦小说,不得不说在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挺让人佩服的,不过,给个阅读建议,我认为在诸君上厕所的时候消磨时光翻翻还是可以的。

  家庭生活一向都是繁复琐碎的,时间长了我们这些饮食男女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厌烦,往往叉头就在这时不经意间出现了,男方有了情人,抑或是女方有了婚外情,也许在家庭伦理方面说这属于出轨,是对家庭的不忠,但是从侧面说也能给你来个第二春什么的,重新找到你的激情,再次爆发你的热力,重复的情节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每天都在上演,月月都在更新,报纸电视等等媒介,看都看腻了。不是疲劳,是严重疲劳。就像炒菜需要放盐一样,本书一样不能免俗,一样乏味,囿于俗套。但是这次我们拥有遥控器,离开蔬菜不行,避免“丑闻”确是无关紧要的。

  让我没想到的是,豆瓣上在读与读过这本书的豆友还挺多的,说明买这本书的人不少,500人往上。评论也都热火朝天的。有喜欢的,有反感的。入选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赛获奖名单更是要让我惊呼,天啊,这不可能!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属于不喜欢该书的读者,发几句牢骚而已。

  《丑闻笔记》读后感(五):不能説,不能説。

  這是書裏我最喜歡的一段:

  孤家寡人幷不是世界上最最糟糕的事情。我們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培養嗜好,提醒自己何其幸運,至少不是嘴邊有著蒼蠅飛舞的瘦弱蘇丹小孩。還可以把想要做的事情一一條列出清單——重新整理放床單的橱櫃、學兩艘十四行詩,或不時小小犒賞自己一下——吃一塊冰淇淋蛋糕、去威格摩音樂廳聽一場音樂會。只不過偶爾會發現,某天黎明時分醒來望出窗外,又要麵對難熬的一天,心想:我沒辦法再這樣下去了,沒辦法再打起精神來繼續熬過清醒不眠的十五個小時,回避自己多麽不幸的這個事實。

  這不是安妮世界里那個曾經讓我和無數人醉心夢死的頽唐又自戀自艾的世界嗎?而這其中又有絕大部分是自我幻想的陪葬品。

  我們所謂的寂寞“就是回想起一九七五年与某位男友分手后,忍受的那一整個月的煎熬,直到再交上另一個朋友。或是十五歲時在巴伐利亞一處鋼鐵小鎮上拜訪頭髮油膩的德國筆友后,發現她最大的優點就是寫了一手好字。但是對于長夜漫漫、點點滴滴、永無止境的無邊孤寂,他們一無所知。”

  下班的時候,聽著許美靜的《都是夜歸人》,在下班大潮中騎着自行車飛速穿行。來到花市拿一盆遺落在此的花,看到老闆娘手拿桶裝的樂事薯片,一邊有一搭沒一搭跟我説著話,一邊順勢塞幾個薯片到老闆嘴裏。老闆赤著上身,幫我的花換盆子。看到他們,所謂的平淡幸福。

  突然就明白了,關于孤獨的可耻,是不能接受那些看上去幸福圓滿的人說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