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100字

2020-12-01 06:03: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100字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是一部由喜剧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2017-10-03(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精选点评:

  ●太感动了。这一季后几集的婚姻危机简直真实,又疼又暖。黑人大家庭里的family会强调坚持自我的同时去接受他人,爱他人,而不是那种“为了爱做出妥协”的“成熟”(其实是一种伤害)

  ●很有意思啊。是结局了吗?有点强行分居的意思

  ●还是很棒,一点点后劲不足可以理解,毕竟梗只有那么多。这个我和摩登家庭第九季一起混着看,感觉还是很下饭的~

  ●前几季挺喜欢的,黑人文化梗玩多了现在有点腻歪了

  ●第一集的动画歌曲简直不能更棒.12集提到的疫苗真的,很多父母拒绝给孩子打疫苗,不知道脑子怎么长的.这夫妻俩突然感情就不好了感觉好奇怪啊

  ●第一次看到男主毫无闪光点让人除了吐槽只想吐槽的家庭剧。理解编剧想突出文化冲突的心,但是努力把男主塑造成一个幼稚,妈宝,胆小怕事,没有责任感,讨厌自己的大儿子到拼命忽略他的形象有什么意义吗???而且四季了,人物有缺点才立体没错,可是毫无进步变本加厉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这一季的剧本真是莫名其妙

  ●离婚的转折太鸡肋

  ●每看半分钟,都想问一下男主又抽什么风?总觉得此剧有利于让黑人女不嫁给黑人男,也有利于让人不娶嫁低阶层出身的人,男主真是如第一季的时候很多人所说,有病啊。黑人知识不少但真的难以看下去,有剧本看就好了,速度快的多,还至少不用看这个男的大丑脸和声音。

  ●最佳家庭剧——若论整体喜剧水准而言,这剧任何方面都不及One Day at a Time第二季,但这一季最后几集出人意料严肃的探讨了家庭与婚姻,严肃到写实,细腻到令人担忧,因为这剧的家庭与婚姻已像剧中所描绘的那样,是很多人的信仰和典范,这一段家庭与婚姻的描绘,已经胜过其他专攻这一方面的家庭剧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一):自私自大的男主

  看到后面,怀疑编剧有没有带脑子。三观不正,尤其是男主自私自大,大男子主义,而妻子也不能客观中立地指出她老公的错误,两个人越跑越偏,后面几集烂尾看不下去,完全不能苟同这对夫妻!。。。。。。。。。。。。。。。。。。。。。。。。。。。。。。。。。。。。。。140字够了吗我实在想不出啥了,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二):这男人 ,外科医生为什么要嫁给他?

  毫无闪光点,长的还特丑。

  里里外外全靠外科医生一个人忙活。

  嫁给这人比养一个孩子还累。

  这是给美国女性恐婚用的么。

  这种人能娶到老婆都不容易了,还是出身好的长的好的,还是自己能力超强是外科医生的。

  YY也有个限度。

  实在看不出这男人的作用。孩子都认为母亲嫁给他是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但绝对不是自己父亲值得。

  《喜新不厌旧 第四季》影评(三):女性到底需不需要/想不想/能不能说服自己辞职?

  这剧从第二季起就保持着很高的质量,并维持基本一集一个话题,大部分话题都比较赞同,但第10集却引出了更多思考,本文探讨的不是女性该不该说服自己辞职,而是女性到底需不需要/想不想/能不能说服自己辞职,或者,女性为何需要,为何想要,为何很难才能说服自己辞职?

  女主在这一集辞职了,或者用剧里更婉转的话说,就是再休息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理由是因为女主发现自己更喜欢休产假时和子女相处的时间,这让她思考——

  1,之前她一直用医生(职业身份)定义她自己

  2,她发现并希望更多展现并重视自己的多重身份,例如妻子母亲,时尚爱好者

  3,她强调辞职是她自己想要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

  发现自我定义的片面性→想要更多体验人生中的其他层面→用自主选择说服自己,这基本是女主的思路

  我们会随着她的思考而思考,于是我们会要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路?

  首先为什么会有自我定义的片面性?因为当你是一个思维经济生活独立的女性,你会拼命用事业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成功的男性,同样也是用事业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广大女性呢?用如何是丈夫的贤内助,如何将孩子照顾得很好,用帮助他人获得成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美国的(50s)传统价值观

  于是housewife这个词,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附庸,一是husband们喜欢附庸型的housewife,即使他们不会明说,二是大量的housewife们也喜欢这种生存模式和体现价值的方法,即使她们也不会明说,三是househusband太少,使stay at home的人摆脱不了附庸的既定形象,于是女主这样的独立女性,必然会急于用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以此自我定义

  想要更多体验人生中的其他层面是女主自我探寻人生道路的时刻,如果女主想要辞职去做慈善,去学一门艺术,去追逐一些理想,只要经济宽裕,她一定不会这么纠结,因为你不会蔑视看扁《饭祷爱Eat Pray Love》里的朱莉娅罗伯茨,但你会觉得一个辞职回家带孩子的女人是向其他人的妥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女主一定要强调辞职是她自己想要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只有为自己,才不是妥协

  女主的思考到此为止,我们的思考却仍在继续,也许很多人觉得让女主这个产妇休完产假离开才几个月的新生儿本身就不够人性化,但为什么人们不会觉得让父亲休完产假离开才几个月的新生儿不够人性化?

  原因是哺乳么?但现代社会,哺乳已不是问题,很多家庭都是提前准备好放在冰箱,父亲拿出来热一热就行,很多带过孩子的父亲都会做

  男主与女主一样都是全职工作者,男主一样觉得照顾孩子也是父亲的责任和福利,男主之前也自愿和女主一起休产假在家照顾孩子,为什么男主没有产生需要继续留在家,与孩子们共度成长时光的想法?

  换个角度来说,当一个女性辞职回家带孩子,她会怕被人视作是向传统家庭观即男主外女主内的妥协,又或是向家人的妥协,是所谓“自我奉献”,那么当一个男性辞职呢?他会怕些什么呢?

  如果当一个男性辞职去做慈善,去学一门艺术,去追逐一些理想,即使经济宽裕,也会被人当作是嬉皮,长不大,游戏人间,不负责任,没有担当,如果《饭祷爱Eat Pray Love》里的朱莉娅罗伯茨换成个男性,他在观众眼里就很难浪漫的起来了,而是会被说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危机男

  而当一个男性想要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的方方面面,想要辞职回归家庭带孩子,则软弱、情绪化,甚至无能吃软饭等各种刻板印象和侮辱性词汇就一起来了,为什么?还是househusband太少,men at work的概念深入人心,使stay at home的人摆脱不了附庸的既定形象

  所以无论男女,都非常“需要”用工作定义自身价值,都不敢/不能随心所欲(真正的追随自己内心的所想所欲)的辞职,这样的观念,还会持续很久,直到人们改变对stay at home以及对男女在事业与家庭的各种刻板定位和看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