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古拉》影评摘抄
《卡里古拉》是一部由蜷川幸雄执导,小栗旬 / 胜地凉 / 长谷川博己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里古拉》精选点评:
●被封面肉照吸引过来,没想到竟然很好看!哭了
●日本人演古罗马人到这个程度,绝对不是演技好坏的问题,是导演的功力深厚啊!
●反社会人格的独裁理想主义者,难以被理解,没有悲悯之心,一世在矛盾中挣扎,最后毁于矛盾。他是他自己的月亮但总是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别人的只能刺痛他,或被他刺痛。很有爆发力与戏剧性,冲突与荒诞都很犀利,维纳斯腿很漂亮。
●卡里乌拉:“聪明,要么就付出代价,要么就否定自身。可是你呢,为什么既不否认聪明,又不愿意付出代价呢??” 舍雷亚:“因为我渴望生活,渴望幸福。我认为,彻底推行这种荒唐逻辑,既无法生活,也不会幸福。同所有人一样,为了感到本身的自由,我有时咒我爱的人死去,我也觊觎一些女人,而这又是伦理和友谊所不容的。如果照自己的逻辑,我就应当杀掉我爱的人,占有那些女人。我认为这一类的念头不值一提,假如大家都要实现这类念头,那我们就无法生活,也谈不上幸福。”
●加缪剧本
●很失望,这不是加缪的卡利古拉,这只是古罗马的暴君而已。最大的区别就是,加缪的卡利古拉即使再憎恨这虚伪的世界,但他仍然无比热爱着世人和生命,而这个卡利古拉仅仅停留在骄傲自满的愉悦犯的层面。
●建国的演技不忍直视...
●六年前
●小栗旬可以的
●忽然觉得中国没有舞台剧,只有话剧
《卡里古拉》影评(一):卡里古拉(小栗旬版)
带idol滤镜看是这样的:受死亡刺激突然自我厌恶的人,想要永恒,想要绝对的自由,想要现实的荒谬想要把全部爱自己的人使其身死心碎的离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诗人,深爱自己的妻子大臣...顺便把讨厌的贵族家产充公,熵值加大,实现某种"公平",啧,果然是理想主义者的孩子。 ------一点浅薄的观后感------ 梵高说:"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某些深刻的,某些真实的东西,我就不会留恋生活。" 追求绝对完美的自由,进入死胡同般的逻辑,走向偏执,抛弃一切世俗道德束缚——卡里古拉追求的是每个人都有但是普通大众选择压抑的荒谬,当这个人有无上的权力时,对大众来说却是残忍危险的存在。 卡里古拉决心“我要将平等馈赠给本世纪”,草菅人命,社会熵值剧增,会揭露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 第三幕卡与舍的对话就是这样吧。卡不想否认自我,选择了对世界来说是"发疯"的路,草菅人命,毁灭道德,甘心付出最高代价——世俗反对的荒谬,死亡,成了自我追求月亮的牺牲品。他问舍你是怎么做到不否定自己也不发疯的,舍雷亚说我选择生存。 舍是最明白卡做法的人,也是最不能容忍卡的人,对于盼望世界重新和谐,恢复太平的舍雷亚而言,卡是致命的存在,这种不容忍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担心,“担心有他那种非人道的激情,就没有我这生存的意义”。卡也清楚的明白这一点,也是唯一心灵与自尊可以匹敌的人,所以才销毁了谋逆的证据。 世俗的安稳和自由就像软件使用权和隐私权一样有时只能择其一啊。
舍雷亚说"我们想要在这世界上生活,就该为这个世界辩护" 卡里古拉"不必辩护了,诉讼辩论已经完结。这个世界并不重要,谁承认这一点,谁就赢得自由。" 对我而言,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活,还是为了所谓的亲朋好友向世界妥协的活着。 还有一处空白的理解大概就就是那个“月亮”,或者说卡里古拉到底为了什么而作这一切?精神疯狂?一己私欲?单纯的荒谬? 也许我的大脑想要明白卡里古拉的行为意义是区别我还是舍雷亚那样的俗人吧。 看完加缪的原著剧本有点明白了,卡里古拉做这一切没有任何动机或者意义,他想要的是纯粹的自由,既没有且羡慕舍雷亚年长的处理经验(正直而道德的人选择压抑),也没有西翁皮那种纯粹的善和爱,只好选择沉溺在荒谬的虚无中了!25岁的栗子的舞台剧,一直在拼命努力呢!
《卡里古拉》影评(二):卡里古拉
追求那种造就纯洁之人的幸福 天空中高悬着光芒四射的太阳 唯一的野蛮庆宴 我无望的妄想
一开始想看这个舞台剧是因为看了栗子的情热大陆,里面提到了这个,没记错的话,当时栗子说开始彩排前两三天台词还没背下来。以这个为前提的我看完真的被震惊到,这就是传说中演员的自我修养吗?!
回到舞台剧,我不知道真正的卡里古拉是怎样的一个人,但只看了第一幕就很想要去了解一下这个人。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人,当然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小栗旬的演技和美貌。卡里古拉也是一个脆弱且天真的人啊,不管外表多么强大,言辞多么激烈,行为多么残酷,他始终也只是一个孩子啊。想要得到月亮,想要凭着一己之力改变所谓正常的逻辑,想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要是一个大人的话,只会让自己变得圆滑世故去顺承这个世界,而不会想着去创造新的世界。卡里古拉,多么矛盾的一个人啊,一边落实着自己的正义,一边又不断拷问着自己,在每一个破晓前的黎明,他独自游荡在宫廷中,到底在思考着什么呢。他说没有什么会是永恒的,但他又对卡索妮娅说:我要把你杀了,以使我渴望的永世孤独最终完善。他为所欲为,他杀伐无数,他对近臣随意嘲讽、任意剥削,然而这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只是因为不能接受他们的虚伪以及对百姓的剥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如果卡里古拉真的是残暴无情的,不会还有人一直站在身边支持他,甚至连父亲被他杀害的西皮翁最后也理解了他。卡索妮娅对朝臣们说过这样一段话:同一切毫无心肝的人一样,你们容不得心肠太好的人。心肠太好,就妨碍了你们,对不对?于是你们就说这是一种病,迂腐的人便有了理,得意洋洋了。舍雷亚,难道你懂的爱吗?卡里古拉自己也说过:愚蠢以为受了冒犯的时候,就要置人死地。
卡里古拉对生命是怀有敬畏的。有这样一幕:听到卡里古拉患病的时候,大臣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那个说愿意为了卡里古拉的康复而去死的人,被卡里古拉判死刑的时候说:我是开玩笑的。我记得很清楚,卡里古拉的回答是:生命,朋友,你要是对生命有足够的爱,就不会把他当儿戏了。第三幕中,他对西皮翁说,他没有发动战争,是因为尊重生命,他把人命看得重于征伐的理想。他也坦诚说:当然,我没有把别人的性命看得比自己还重。以及最后预感到自己会被杀的时候,他近乎疯狂的举动和言语,最后奄奄一息时,依然能够爬起来大吼一句“我还活着”。这些都能看出来他是渴望活下去的吧。
埃利孔。由于一出场就那么特立独行,我一开始以为他和舍雷亚是一类的。没想到是那么忠心耿耿的一个人,他愿意纵容卡里古拉,和他一样嘲弄朝臣,甚至即使知道不可能,也一直努力去为卡里古拉摘取他想要的月亮。知道舍雷亚要谋害卡里古拉的时候,他说:你很有本事,舍雷亚,像正人君子一样虚伪,但是确实有本事。然而,我绝不会让你碰卡伊乌斯一根毫毛,即使那是他本人的意愿。走的时候,他抓着舍雷亚说:看到这张脸了吧,好好端详,现在你算看到了你的仇敌。他必定也是看透了大家的虚伪和懦弱,才会与卡里古拉有同一意志。他说卡里古拉解放了他,让他有机会去看那些所谓有德之人的丑陋:“我看到你们一个个囚首垢面,俗不可耐,有一股从来没有经过丝毫苦难艰险的人的乏味。我看到你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脸贪婪相,一双虚设的手”,“你们开设美德商店,梦想平安无事,就像少女憧憬爱情一样。可是,你们即将在恐怖中死去,临死还不知道自己一生都在说谎”。字字句句,都反映出他对朝臣的愤怒和不满。最后,即使被追杀,他也还是回到了卡里古拉的身边,告诉他:你要当心。
西皮翁。看summer nude的时候也很喜欢胜地凉的角色。但没想到,他还能把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演活。看头的那首诗,是西皮翁写的关于“死亡”的诗。我很喜欢西皮翁,因为他是最纯洁的,他没有被世故染黑,没有让自己的双眼被蒙蔽。他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只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他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不畏惧卡里古拉的威压,也曾认真劝说过卡里古拉,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最后,他理解了卡里古拉的理想,在决定远行之时,他对卡里古拉说:别了,卡伊乌斯,等到一切了结的时候,不要忘记我爱过你。卡里古拉也说:西皮翁走了,我同友谊已经了结。西皮翁也许是卡里古拉唯一的挚友,也是卡里古拉最不忍心伤害的一个人吧,因为他的灵魂是最美丽的。
舍雷亚。“我认为你有害、残酷、自私和爱虚荣。然而,我不能恨你,因为我看你并不幸福”。这是卡里古拉对他说的话。但我是不喜欢他的,这就是一个虚伪又自命清高的文人。我只能说,长谷川叔演技了得。
啊,写不下去了。最后赞美一句:栗子跳舞好好看。
《卡里古拉》影评(三):燃情卡里古拉
二度入坑此剧,第一次是因为Gérard Philipe。第二次是因为《人间失格》---才发现主角小栗旬!居!然!演!过!卡!里!古!拉!......省略1w字......
挺奇怪当年的花泽类怎么会接这个角色,还是比较毁形象的吧,毕竟是暴君变态狂,估计一般人都不敢演,我觉得Laurence Olivier的《理查三世》和《奥赛罗》就已经是美男毁颜值的底线了,这也正是一直特别想看杰拉•菲利普演卡里古拉的原因之一,期待见证演技。。。
然而在我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前提下,看完还是令我原地爆炸了,真的没有想到日本的剧团居然可以演得这么棒!有的地方处理得感觉比剧本都好,最后演员谢幕了三次仍掌声不息。。。
第一幕,就展示出这家伙的神出鬼没,全罗马人到处见到卡里古拉,可是卡里古拉呢,事实上他只盯着自己的念头。念头是什么,是这个无法令人容忍的世界,在目前的状态下,他需要月亮,或者幸福,或者永生,需要的东西也许是荒唐的,因为这个世界是没有的。蓬头垢面,还特别执念,典型的不作不死。舍雷亚有句话特别有意思:皇帝还当艺术家,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了,这样的皇帝,我们也有过一两个,到处都会有害群之马,不过,其余皇帝都识大体,能够忠于职守。看到这就特别想笑,那是舍雷亚还没见到尼禄吧,到底和卡里古拉沾亲带故的,罗马的暴君还真是一言难尽……然后,卡里古拉明白权力是干嘛的了,把它变成瘟疫玩玩,弥补一下谨慎的命运,就觉得自己的自由可以变得无止境。
然后,他颁布命令让所有臣民修改遗嘱,钱得由他继承,还开妓院,颁布勋章,洋葱大叔的观念是,最好还是向罪恶收费,而不应该像共和制社会那样,向美德勒索罚金。其实他们俩才是沆瀣一气的真爱!卡缪写剧本还要按照疯子的逻辑思考问题,编写对话,而且看上去还挺合情合理,太不容易了。卡里古拉装扮成维纳斯,他说:敬神,固然好,但是让神发财就更好了。加上那一袭裙子露臀装,即便有心理准备也忍不住笑出猪叫……西皮翁说他血洗大地之后,又玷污上天。卡里古拉认为他爱护人的生命,一旁的西皮翁听了觉得皇上在戏弄自己,而卡里古拉总是有自己的念头:至少可以这样讲,我把人命看得重于征伐的理想,当然,我没有把别人的性命看得比我自己的还重,这也是真的。我之所以草菅人命,正因为我自己就视死如归。舍雷亚说卡里古拉曾对他说,凡具有深度的激情,都带有暴戾的行为。原来这就是卡里古拉天天以自己的方式朗诵“死亡”的这首诗,说这是他唯一的作品,他是罗马有史以来唯一做到思想和行为一致的艺术家。而他事先就知道会被什么杀掉,他还没有用尽一切他赖以生存的东西,因此,最重要的执念就是---月亮。他要奇迹,来对抗“逻辑”。
这时有个老贵族企图进来向皇上告密,卡里古拉说:“怎么,我的美人儿,又来看维纳斯啦!”神情还特别淡定,从容地穿戴好假发和长裙…我去,只有我一个人瞬间爆笑嚒!这里在看书时基本一带而过,完全没有过多留意到,然而,就这样的一个小细节都可以发挥出演技和笑点,很厉害。这个疯子---是个可爱的疯子。他知道舍雷亚要弄死自己,还把他叫到自己面前,告诉他让他继续干下去,烧掉了唯一的证据:你的皇上,只需一点烛火,就能宽恕你,就能鼓起你的勇气,继续干吧,舍雷亚,把你这番妙论演绎到底,你的皇上等待安息,这是他独有的生活与幸福的方式。估计舍雷亚都懵逼了吧……舞台上舍雷亚都給卡里古拉跪下了,但剧本里没跪。
这里和剧本稍有不同,正如剧本里所写:卡里古拉笑吟吟地目送舍雷亚离去;是坏笑着说着这段台词。而小栗旬则是另一番演绎:卡里古拉神情凝重,眼中带泪却没有夺眶而出,无语悲壮之感震慑了舍雷亚,然而,再看他的一袭穿着---卸了假发和灯笼裙的半维纳斯,又觉得形态十分幽默,是一种悲喜剧的强烈冲击力。前者的关键词是阴谋和变态,后者,就真的让这个角色充满了深度,矛盾的哲学,死亡的幸福,物哀之美,正好和日本的美学不谋而合;是什么让他不眠不休地思考,就一定要奇迹发生他就可以接受当下的生活,不然他所拥有的东西就配不上他的身份,他知道自己的自由不是好的,但是他一定要将“逻辑”进行到底,除非得到月亮,出现奇迹,如果这些他都无法达到,那么毁灭就是唯一的出路,他只有靠毁灭才能得到平静,得到安息。到此,这个角色绝非单纯的“暴君”了,甚至让人十分同情,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精神障碍者,伴随焦虑。然而,古往今来,但凡天才都拥有相似的特质,在最后一幕“末日”到来前的独白,他自己都会反思:哪个人的心,哪路神仙能有一湖水的深度呢?无论在这个世界还是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与我等量齐观……如果只是从表面上看这段台词,真的有点搞笑---一个暴君二百五的最后自恋,然而在总结了之前的演技与性格,却有一种带着同情的忧伤---人生把你变成了这样,为什么不可以化解由此而带来的“如焚的口渴”……
第四幕,第三场, N久以前读卡缪剧本时最好奇的一段:后台响板和钹声大作,音乐非常奇特,跳跃而刺耳,卡里古拉身穿舞女的短裙,头插鲜花,像演中国皮影戏似的出现在屏幕上,表演了几个滑稽的舞蹈动作,随即消失了。好奇是因为看到Gérard Philipe的几张有限的奇葩的剧照,几乎无法和他本人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这也太难演了。然而,当小栗旬出场,三两下就表演结束了,給我感觉真的是原!地!爆!炸!鲜活的性格,是从剧本里飞出来的人……
第四幕,第十二场,卡里古拉评价西皮翁关于死亡的诗:你还太年轻,理解不了死亡的真正教训。西皮翁凝视他:我这么年轻,不该丧失父亲。剧本里是卡里古拉猛然掉过头去,而小栗旬则是把头慢慢转向他,回了西皮翁一个凝视(特写),然后再猛然起身。这里处理得真好,前者是直接回避---对自己行为的直接否定;而后者,无疑放大了戏剧矛盾---他对坚持自己的逻辑的行为,哪怕只有一瞬间的反思嚒?…卡里古拉的心里还是有西皮翁的!
他杀了卡索尼娅:别人总以为,一个人那么痛苦,是因为他所爱的人一日之间逝去了,其实,他痛苦的价值要高些,那就是发现悲伤也不能持久,甚至痛苦也丧失了意义。他要完善他的永世孤独,这是“逻辑”的最终归宿。其实西皮翁最了解他,即便他杀了自己的父亲,也免不了对他的又恨又怜,估计西皮翁对此也挺无奈的,所以离开了他。看看皇上身边的几个真爱,一个一个全没有了…什么叫不作不死,非得死了才开心嚒?抽离出暴君的逻辑线,真的是轻松了十倍,却觉得皇上恐怖了二十倍。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舍雷亚更恨卡里古拉是因为卡里古拉把西皮翁变成了“这个”样子,而西皮翁又那么理解卡里古拉,最后卡里古拉却又甘愿舍雷亚弄死自己…这个微妙的三角关系写得真好……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艺术从来不编写自己的语法,看来无论到了哪里,这个观念都适用……
再看第一幕开篇,舍雷亚和老贵族谈到他们的皇上太执迷于艺术时,老贵族的观念是皇上还小,可以开导开导他,看到这里就觉得特别想笑,起初只是想开导,到最后众人一起万剑斩杀,这差距是不是可以约等于皇上的变态值,如果这都能开导成功,世界就不存在悬念了。。。
即便知道结局,但最后一场被杀的戏码还是被感染得一塌糊涂……死亡的艺术皇上表演的很成功,但我还是觉得那帮老贵族们太不解风情了,皇上血洗大地,又玷污上天,会跳皮影舞,还懂艺术,这么一个活宝,死了太可惜了,从心理学的角度,通常一个人执念求死,反而让凶手不好下手了,何不如把他放逐到厄尔巴岛或什么岛上,万一又来一暴君他俩还能凑成一对儿。。。(其实是好想看他和尼禄的对话...)
卡里古拉搬起椅子砸碎了镜子“历史上见,卡里古拉,历史上见”......然后被万剑刺杀浑身是血地站起来喊“我还活着”,随之倒下。期待的安息到了,却舍不得死亡之诗这么快就念到终场,他曾经让刽子手慢慢杀死犯人,好让其体验死亡的感觉,这应该就是矛盾哲学?祈祷在寻找死亡和安息的途中达到永恒?……他所追求的存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矛盾不可能同时并存。他没死,他去找月亮去了……
曲终人散。此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是埃利孔第一幕第一场对那些老贵族的那句话:“然而,我一看到你们,就觉得大自然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