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精选

2022-05-13 15:2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精选

  《马龙·白兰度传》是一本由[美]罗伯特·琳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龙·白兰度传》精选点评:

  ●果然评断一个演员不能仅凭一部影片。但是也不能仅凭一部传记。

  ●天才就是能毫不费力地做别人费尽心力也难以做好的事情。对于白兰度而言,电影和表演就是这样。他在书中涉及专业并不太多,但他的才华展露无遗。另外,他还体现了成长中常人羞于启齿的一面,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可贵品格。

  ●不爱称自己为演员的风流、敏感、孤独却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人

  ●感觉好像从小就认识他一样

  ●这个男人,一生放纵,敬业,同情,隐藏,倔犟。

  ●一本好的人物传记,要做到1.直指人心。2.寥寥数笔,风采意境全出。这本书是和白兰度对谈采访后写成的,但作者不善于提问,也不善于抓住主旨,白兰度说什么就记什么,很琐碎。细节描写也不能折射出白兰度本人的特质。而且白兰度话也偏多。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2014.3

  ●译笔颇佳

  ●奇怪,表演最出色的人,竟是最讨厌演艺圈的人

  ●是真实地活过了一生

  ●童年塑造性格,性格塑造人物。白兰度斑斓一生再现。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一):开始是意大利的卡萨诺瓦,后来是拜伦的唐璜

  时而温情脉脉、甜言蜜语,时而薄情寡义,冷酷无情。

  既骄奢淫佚,百无禁忌,纸醉金迷,

  又疾恶如仇,慈悲怜悯,心怀坦荡。

  既自卑落寞,又沾沾自喜;

  既嫉妒狭隘,又博大宽阔。

  开始是意大利的卡萨诺瓦,后来是拜伦式的唐璜。

  2011.8.7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二):喜欢的书

  作者很有功力.

  马龙的自述很坦然,他说他用了一辈子时间学会了克制.说出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很克制了。他强调他说的并不是客观的.事实中是没有客观的。

  讲女人,在50多岁的时候还在对女人撒谎的大名鼎鼎的白兰度有那么多可笑的尴尬事.

  讲电影,他总把电影的成功不时地往自己身上拉,而不成功的则说自己没出力.言下就是他要想让电影好是有可能的。

  讲人类,印的安民族的苦难其实是马龙共产主义理想的偏移.他在"美国文化"的束缚中没走上共产主义,但爱上了印的安,这是时代的作用。

  总之很喜欢.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三):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男人是谁?(以下是一篇文案)

  或许对于女人而言他是个魔鬼,

  但对于人类而言,他是榜样。

  勇敢、真挚、强烈、敢作敢当,他非常忠于自己的度过了一生。

  中国人喜欢讲中庸之道,其实谁都不知道到底啥是中庸。

  有没有可能是——中庸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愚民用的?

  因为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勇敢抗争是统治者最大敌人。

  天下没有放每个人身上都准的真理,按性格,

  不是人人都渴望并适合中庸。

  这本传记8卦却深刻,难以想象一代巨星真的在剖析自己。

  这个人那么有思想,你能想象吗,他刚好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明星。

  认真的推荐下,购买地址: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四):坐在榆树下数星星

  第一次接触马龙·白兰度的表演是在观看《教父》三部曲的时候,那时的他在我心中是一个平静、温和、睿智的老人形象,仿佛他从来没有年轻过,生命伊始就是耄耋老人一样。第一次对年轻的马龙·白兰度有概念,是观看《欲望号街车》的时候:汗湿的T恤紧贴着健美的身体,勾勒出充满力量感的线条,迷人的笑容掩饰着内心狂乱的欲望,漫不经心地打量,活脱脱的行走荷尔蒙,谁不爱街车里的白兰度啊?从此心里便总是记着这位大名鼎鼎的拥有天神般美貌的男子。真正促使我翻开这本书的,是收录在他纪录片中的一段采访视频,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回答完记者的一个问题后笑了,那是怎样的笑容啊!那样的绝望与不在乎,那样的空洞无物,似乎笑对这位演技精湛的演员来说只是一个动作,而不是表达情感的方式,那一刻,我彻底被他征服了。我向来对灵魂受过创伤的人毫无抵抗力。

  于是,我心怀期待,翻开了这本书,见证了一个可爱的人从咿呀学语到步履蹒跚的心路历程。那个坐在榆树下张开双手等待豆荚飘落的孩子,那个在太平洋的美丽小岛上等待第一颗星星出现的男人,那个放下仇恨和执念平静享受生命最后时光的老人,寻花问柳、爱不忠诚、脾气火爆、投机取巧、顽劣不改是他,害怕被抛弃、拼命寻求爱、心碎孤独、彷徨恐惧、温柔敏感、善良多思也是他。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如果你遇上,一定是又爱又恨,却舍不得离开。他为犹太人、美洲印第安人、黑人所遭受的不公感到愤怒;他为印度儿童流泪;他像三毛一样找到灵魂故乡塔希提,买下特图罗阿岛,然后静静坐在上面等待奇迹发生;他把表演作为谋生手段,在不断的破碎与重塑中塑造出一个个复杂迷人的荧幕形象;他是抓不住的流沙,靠得越近陷得越深。演员这个行业满足了他动荡不安的内心,他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体味与反思,寻找与融合。他的一生是疗伤的过程,他也成功拂去了心灵表层的伤痕。

  马龙如今早已离开这个世界,随他一同离去的,还有他的爱与恨,他的不甘与疑惑,他的纷繁世界,但我一闭眼,仿佛还能看见这个坐在榆树下数星星的孩子,看见他回头对着我笑,这一次,他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马龙·白兰度传》读后感(五):《马龙白兰度传》插图(潇遥扫描

  我扫描了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插图,买这本书之前可以先瞧瞧。豆瓣读书没法上传图片,我只能留链接了。

  我刚开了个淘宝店,为了积累信誉,实在没办法,我准备将这些扫描的书籍一元出售。需要全书扫描者可以在我博客相应的文章下留言。

  这可能侵犯原著者的版权,我只上传插图部分应该没问题的。互联网上的资料并不全面,我将重要书籍和文献的插图的部分上传肯定是有意义的。

  不好意思,这是个“广告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