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TO 001读后感1000字
《PLUTO 001》是一本由手塚治虫 / 浦泽直树 / 长崎尚志著作,小学館出版的コミック图书,本书定价:JPY 550,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LUTO 001》精选点评:
●哎哟妈呀,走在路上就哭了起来。
●通过机器人看到人心,通过虚构看到现实。内容和主题与monster有很多相似之处,引人思考的漫画佳作!
●我能说就还好么。幻觉与现实的交错虽然很狗血,倒一直是浦泽直树会让我心里一颤的情节。
●浦泽直树出品,绝对质量保证~! 虽然紧张程度不如<monster>但仍然很牛逼
●vol1-4 好无聊,完全没兴趣知道谁是凶手。。
●我记得这套也标过怎么也没了
●心是如此微妙诡谲,永远不知道他将步向何方
●读完了……真好看……TAT
●浦泽最新力作~手冢致敬作品
●人類就是「會殺人的完美」。 / 亞童木不是「史上最強機械人」﹐而是「最初體會到戰爭空虛的機械人」。只因為他那麼憎恨、那麼極端﹐卻仍期望這一切都會有終結的一天﹐而且不是用世界末日來換取。
《PLUTO 001》读后感(一):这是全书的书评
第一感觉是,挺好的。
叙事手法相当前卫,多条主线穿插进行,悬疑、惊悚气氛浓重,虽然到最后的结局还是很简单,不过对于漫画来说还是相当不错了,可以说不需要太多的改动就可以拍成电影。
剧情上显然是受伊拉克战争影响,那个XX国王怎么看都有点像萨达姆,波拉调查团无疑也在隐射。
就全书来说,作者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人和机器人和谐相处的时代,刚开头的时候那一个机器人之死竟然使得全世界人民为之伤心,就算是放在人类身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对于机器人来说,他所作的一切应该都是程序指使的,那么人类是否会感谢救了自己的机器人?显然作者对此抱乐观的态度,但愿事情也能真的这么发展。
《PLUTO 001》读后感(二):诺斯2号请你歌唱吧
“诺斯2号,下来吧,不要在那里唱歌了”
年幼时受到的来自家长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那种来自骨髓的烈火般的憎恶是任何一个来自和睦家庭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它会让一个小孩子不顾冬天的寒风,任凭眼泪在脸上风干;会让一个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膝盖都要摔烂的小学生近乎虐待自己式的马上又跑去学游泳,看着结的痂被水泡没,第二天早上再长出来,然后再去泳池里泡;会让一个人学会在亲戚面前沉默;会让一个高中生翘过任何一个老师的课......也会让邓肯——这个失明的音乐家在功成名就后买下了妈妈和那个男人的豪宅。这是一种复杂的,用“复仇”形容不了的感觉。而真正的孤独,失望被看上去邪恶的行为掩盖住了。只有在梦里,音乐家看到了家乡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感觉到了妈妈手心的温度,哼出了撕破一切面具的曲调。这是个拥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的邓肯,这是个一想到过去的痛就恨不得撕裂自己的音乐家。
漫画中,诺斯2号把他在邓肯家乡中看到的,听到的所有真相告诉了邓肯——妈妈并不是因为他失明难以医治所以抛弃了他,而是为了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才和有钱人结婚......这么一个温暖而又忧伤的故事,向人们讲述着理解与爱。
而我想要说的是,如果邓肯的妈妈并不是出于要治好他的眼疾才和富商结婚而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做出这般无奈的选择呢。那么音乐家能否就此释怀呢?或是原谅。
似乎这是一个无关乎原谅与不原谅的问题。
每个婴儿都是由爱,希望,祝福伴随着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因为他的到来,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每对有了孩子的男女,不管他们后来相爱与否,都是这世上最爱这个小孩的的两个人。尽管是最爱,可是又有哪个人能确保另外一个生命此生不受伤痛,他们也无法做到不给你带来任何的伤害。当你——一个委屈的早熟的倔强的孩子对着他们狂躁的,满脸泪水的怒吼是,或许他们比你还痛苦,而我也相信随着你的泪水任意泼洒,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成长·生活的无奈会随之不见,他们会像在公园里迷路找不到妈妈的小孩一样惊慌失措,因为他们是想让你快乐的啊。只要你开心,即使是因为怨恨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也会高兴的。
无论家长在他们自己成长的路上都做了什么,多么有悖于幼小的自己的世界观,他们都是爱你的,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也无法让你有多么简单幸福的人生,因为他们是普通的。他们是是自己最依赖最信任会懒惰,会有小脾气,会多情的完美机器。
或与,是时候从自己的心中分离出一个真诚善良会理解宽容的诺斯2号,一起歌唱。
所以
“诺斯2号,飞上天空吧,尽情地歌唱”
《PLUTO 001》读后感(三):浦沢直树的视听语言
好不容易才从PLUTO的错综复杂里面抽出身来......从高中开始到现在,算算已经若干年没有这么投入的看一部漫画了。嗯,都是XX格的功劳。
跟老王学到了一点视听语言的简单理论,慢慢的开始感兴趣了,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视听语言对其的重要性是不用强调的事情,很遗憾目前学校里面的孩子们意识到这一点的真的很少,我还很清楚的记得那个南艺动画的孩子在我问他视听语言课程是露出的迷茫表情,老王语录:“在那些学校里,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去强调和解释,那就是一种自然。”难道,真的只有那两所学校,才符合老王的“那些”吗?咳
毕业答辩已经结束,最好的当时吕怡和其老公的那部最后的演奏了,技术很好,动作很流畅,灯光略欠,模型略显繁复,材质还可,镜头的话,其实在同年级的学生中算不错的,可惜还是没有达到契合的地步,没有把音乐的高潮完美彰显,其实,最后的演奏这一最重要的概念,在镜头里面并没有看的出来,这正是视听语言学习和理解上造成的巨大遗憾,连续数月的熬夜,如果能之前再积累一定的视听语言功底,这部片子会完全的上升一个台阶,不过,已经很努力了。
一直以为浦沢是个年轻小伙儿(原谅我奇怪的思维吧),发现人家是60年出生,噢大师都是上年纪的,让我年轻的心又有了可怕的借口。
之前在看ONEPIECE的时候就很喜欢他冲击力极强的镜头,但是不知道是岁数的原因抑或是上帝的第一千九百八十二万号天使在我脑子里搞了什么玩意儿头现在不怎么喜欢这个漫画什么原因呢?懒吧可能。或者说,对其画面与剧情的冗长不是太能忍受吧,哈哈。其实海贼王的画面是很有冲击,很热血,但是更倾向天元那样干净利落的手法故事。
正在看浦沢的怪物,看过puluto再看怪物,还是能感觉到作者的心境,怪物的镜头很随意,有张有弛,逐层递进,以一种大局在握的手法随意的挥洒着故事,德国的老街,土耳其路,海边的沙滩,豪华的官邸,天马行走在一个个美丽的地方,让《怪物》成为了带着浪漫的历险风味的侦探悬疑小说,即使这中间充满了杀戮,安娜在宝宝的公馆中与连脸都没有露一次的妓女艾雪的对话,描写艾雪的死的一整段镜头,全景,特写,空镜的变化,画格的出血和安排,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浦沢的视听语言的功力。所以,在哪位杀害了安娜最后养父母的刑警的故事的那段,最后的他死去的镜头,那一个小全,我很高兴我能预测了出来。
吃饭,之后继续,啊啊~~~~鸡~~~~~~~
约翰出现的这一段,休伯特所找的这位私家侦探或许是关键人物,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情节的一些拖沓,整整一页都是如此的用镜让人有吃一根面条,虽然很好吃但是怎么也吸溜不完的惆怅感,不过,考虑到漫画是按期刊来的,日本的主要观众并不是一次头象我这样一次头囫囵吞枣的看完如此多的章节,那么也算可以理解。
浦沢的故事里一般结尾都是一个大全,一个孤寂的身影,一个沧桑感很重的背景,一方面加重故事的凝重感,一方面把整个情节像一块镇纸一样镇在读者心中,我怎么冒出这么多感性的语言,难道我不是学理的料吗?那我今天还买那本书干嘛?
语言分析:
场景:侦探被一个钢筋袭击
楼房的仰视,光照效果,刺目感觉——有人走来(迎面)——切近,是侦探——楼房仰视,事情起——速度线!!物体朝向性掉落。事件承!!——特写——大特!!(用眼神和速度线反应情节承受角色的表现)——全景,没有砸中!事件转——特写(这里很是体现功力啊),表现事件发生的重要性(即危险性)——情节承受角色的反应——空镜头,楼房仰视,角度与之前一样,表示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情节承受角色的特写(侦探的无语,后怕,猜测的表情)——大全,下一段情节开始的铺垫,场景的表现
唔.....好多地方自己用还是真是想不到,咳,其实用镜头语言来说故事也有不好,就是导演着重刻画的角色绝对不会简单的盒饭,PULUTO中的盖杰特的生父那位博士被绑架的情节,用重墨渲染这位之前一直很淡化的角色,于是我立刻知道此人命将长矣....当然盖杰特的死去,是翻天覆地的改变,是把情节推向大高潮的转折,以主角的死换来无穷遐想的转折,恩,需要些魄力的....
嗯,一点:用背光的角色表现思考的过程,增加沉重感
看到侦探利亚特和约翰在天台上的那场戏,唔....浦沢把角色的恶感无限放大,其实倒觉得是一种美化,世界的恶要比浦沢笔下的恶狡猾很多很多,约翰的手法除非对孩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能起到控制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连自己也有可能搭进去,在这里就姑且认为是浦沢对于人性的美好想象吧!
浦沢把每一张的开头和标题栏目都精心的布置在上一章的结尾里,吉兰医生其实就是胡子叔叔的,哈哈,请允许我这么想吧!
利亚特的死亡交待:
一个让人回味的镜头,约翰拿着一瓶酒,让人回味——叩门镜头——腿部的急促移动,近景——仰角开门+速度线——角色的中景,交待对话的两方角色(全景)——说话方——特写,角色半身,简单的情节汇报(死了)——下一节的开篇+空镜头(场地交待),最后一句点睛之语,联系前文。
看到这里,看到监狱的眼镜男犯人把照片涂黑,我似乎开始相信那位侦探所说,约翰其实就是天马的分身!!!好!继续,虽然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