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秀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生活秀读后感1000字

2020-12-10 00:0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秀读后感1000字

  《生活秀》是一本由池莉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秀》精选点评:

  ●分分钟

  ●生活秀、怀念声名狼藉这两篇很好看,惊世不喜欢

  ●艺人最大的局限就是永远把舞台与人生混为一谈,习惯用舞台感情处理现实生活。这样,他们的饱经沧桑便是一种天真的的饱经沧桑,他们逢场作戏的世故也是一种天真的世故,恩恩怨怨,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关键时刻,感情不往心里沉淀,直接从眉眼就出来了。

  ●2007年1月第1版

  ●武汉的泼辣

  ●前方是武汉。

  ●新写实小说....

  ●优缺点同样明显的作家之一

  ●小市民~

  ●真好看,最喜欢的池莉小说,来双扬,我喜欢

  《生活秀》读后感(一):世俗与精神

  这本书有三篇池莉的中篇。生活秀、惊世之作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第三篇我还没看过,但是仍然建议大家去看看生活秀。生活秀既有电视又有电影,但是我觉得原著真的写的非常好,先不论池莉的文笔如何,尽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股市井之气,但是这个故事表面上就是在描写汉口吉庆街来家的市井遭遇。虽然有些脏话但是我认为这是符合当地的文化的,通俗的故事就该用通俗的文字来表现,况且众所周知武汉这个地方说说脏话其实是为了发泄而已。

  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同时,不要蔑视世俗的意义。这是我的感悟。来双扬让我感动,让我哂笑不已。池莉文字的痞气很有味道很有穿透力,把人情世故看的如此之穿,让人诧异。

  《生活秀》读后感(二):吉庆街。来双扬。

  即将到来的三月武汉之行,让我想起很久以前深爱的三个女作家。

  池莉,张欣和方方。

  从衣柜上的纸箱里,找出这些落了灰的书。一翻开,就找到多少次搬家都不能忍心丢掉它们的理由。往日的时光历历:浦口校区抢图书馆座位的清晨、成贤街上的老南图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泛黄的书页,午后的阳光,还有那些组合在一起可以让你哭也能让你笑的奇妙的方块字。那时候还没有爱疯,没有PAD,南图甚至还用着纸质卡片式的目录索引。

  “吉庆街的来双扬,这个卖鸭颈的女人,生意就这么做着,人生就这么过着。雨天湖的风景,吉庆街的月亮,都被来双扬深深埋藏在心里,没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呢?正是生活中那些无以言表的细枝末节,描绘着一个人的形象,来双扬的风韵似乎又被增添了几笔,这几笔是冷色,含着略略的凄清。

  不过来双扬的生意,一直都不错。 ”

  生活秀就这么结束了。不过在她们的文字里,我从未等到期待的的结局,我也已然习惯。

  《生活秀》读后感(三):一个适合生活在吉庆街的女人

  池莉是一个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不谈爱情》《烦恼人生》《太阳出世》,道出了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家里那一地鸡毛的事,她用她的笔,描绘出武汉这个城市的风土特色,比如吉庆街这个颇具武汉风情的长街。

  《生活秀》的女主角来双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她在父亲抛下她们兄妹四人跑去和一个寡妇住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人靠着卖臭豆腐撑死了这个家,养活了她们四兄妹,后来又开了久久饭店,但她仍然在吉庆街卖她的鸭脖。但这个女人绝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有着半老徐娘的风韵犹存,和一个大公司老板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她卖鸭脖从来不需要扯着嗓子去喊,只需静静地坐在那儿,翘着二郎腿,自会有顾客上门;她很泼辣,敢上门跟她后娘大吵,闹得她后娘在人前抬不起头,她也敢跟她嫂子小金在广场上对骂,让她嫂子消停得不在她哥来双元面前使坏;但她她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对她的侄子来金多尔十分疼爱,来金多尔也是吃她的奶长大的,他是一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成绩也很好,很爱看书,但爸妈从不给他买书,他就自己省饭钱去买书报,大姑来双扬也会给她买。

  来双扬也是吉庆街上的名人,各路关系吃得很开,她会给在戒毒所戒烟的弟弟偷偷送白粉,也能投其所好地给张所长解决他花痴儿子的终身大事从而解决她家的房产问题。她是个聪明美丽但也世俗的女人,她很适合吉庆街。

  《生活秀》读后感(四):没有特色

  池莉的小说没有太多的特色,读了第一篇,再度后面的就没有啥味道了,因为套路都是一个,风格都是一个,在同样的模式下讲不同的故事是没有意思的。也许只有很少的天才作家才能写一篇一个风格,让人不厌倦,可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作家的话,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是适应,还是放弃?这是一个问题。下面说说文章。

  第一篇《生活秀》:

  来双阳是个市井女人,靠鸡卖脖养活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又跑了的弟弟妹妹,妹妹劝她不要卖鸡脖了,扰民,但是她不卖鸡脖还能干什么,她走了就没有人卖了吗?来双阳这么想,其实来双阳是对的。

  第二篇《惊世之作》:

  列可立是个倒霉的男人,失去了工作妻子吵着要离婚,其实这都是没钱惹的祸。而没钱的根源是他不会做人,不会变通,太较真。做学问要较真,做人要糊涂。

  第三篇《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其实这一篇更像是作者的自传,我是这么觉得的,而前两篇都是第三人称,这篇是第一人称的事实佐证了我的观点。豆芽菜是个天真的女孩子,在知青点为了掩护室友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而坏名声本应该是室友的,不是她的。那个天真的女子,以为只要自己对他人好,别人就一定会报之以好。。

  《生活秀》读后感(五):“我变得有钱并不是因为我善良,而是有钱让我变得善良。”——关于《惊世之作》的阅读感受

  说实话,这篇小说的剧情并不像《生活秀》那样贴近生活。或者说,主角列可立这个角色很现实,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这样“到了中年郁郁不得志,家庭工作不如意,人生看上去将会一直平庸下去的人”。可这个平庸的列可立的故事却一点不平庸,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在看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一直处于跟着剧情走且非常投入的状态,中间也基本上没怎么停过,非常过瘾。而让我感触比较深的问题是:“变得有钱”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是:钱能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让人更有安全感。而看完了《惊世之作》之后,我想应该再补充一下:当一个人有了钱之后,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钱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在故事的开头,列可立是一个没靠谱工作、没足够存款、连去银行存100美元都要小心翼翼的穷光蛋,他甚至不敢相信一个女人会有两万五千美元的存款。另外,列可立似乎看不惯他生活中的一切,他的老婆、他的老板同事(丢过工作)、和他打官司的书记…在列可立的眼中,似乎所有人都是罪恶的。所以当她看到其貌不扬如陈荣波这样的女人竟然会有两万五千美元的存款时,便笃定那是“不义之财”。

  而当千辛万苦、机关算尽地终于偷到了那六十五万的“赃款”,成为了“富翁”之后。列可立的思维方式马上就进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他开始体谅她的老婆陪她一路走过来的不易(眼都不眨地支付了二十万分手费);不再和那个跟他打官司的书记扯皮了;暗中帮助年迈的王教授却不留名。甚至有了“我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太多,应该为社会也做一些事情了”的想法。这还是故事开头的那个列可立么?

  这也许就是:我变得有钱并不是因为我善良,而是有钱让我变得善良。

  回头我自己想了想,很多时候,由于自己经济上的局限,生活中的选择会很有限,相应的,可供你的思维想象和控制的范围也很有限。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想,而是现实条件根本容不得我们去考虑。我们被限制在那个我们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做着有限的事,思维也随之被禁锢。

  所以,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更好的自己去赚更多的钱,把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生活秀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