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前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昆仑前传》是一本由凤歌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仑前传》精选点评:
●他爹竟然死了
●四星。写前传的时候还比较稚嫩。
●2个字:幼稚。
●此篇文笔较洗练,虽有若干青涩痕迹,但值得五星。
●有点短。看了评论发现,原来昆仑确实是有点模仿金老,难怪合我胃口。
●在武俠版上連載那會兒,它叫鐵血天驕,昆侖還沒有影兒。不需要附於什麽,這個故事,俗了點,但仍夠讓我看下去了。吐槽,我向來喜歡玉翎勝過文靖,他退縮懦弱得我想吐血==
●看一半弃了。最讨厌猪脚是屌丝,还假装是武侠小说的言情小说了。p话太多,情节发展太慢,人物脸谱化,动不动就打起来,随时随地引用名人名言,作者史观有问题。
●旧时光
●武功战争场面都有特色,可惜金庸的影子太深,更兼人物不活,颇有中二味,难说是一流上等,中上而已。
《昆仑前传》读后感(一):小孩的青涩
凤歌说这本书与其说是昆仑的前传不如说昆仑是它的后传,但是现在看来,这两本书更象是分属两个作者,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很难把二者联系到一起。前传受制与过于简单而显得草率的情节,因此即使经过一次大修改,表面上是改的面目全非,但还是只不过起到了换汤不换药的作用,与昆仑的成熟缜密对比起来真的很象是小孩子的游戏作品,所以这本趁热打铁的作品可以说是整个昆仑成功中的唯一缺憾。
《昆仑前传》读后感(二):差强人意的昆仑前传--天骄铁血
昨天,才看了《昆仑》的前传,整体感觉不错,无论是情节的构筑,还是人物的描述,都有所长。可是不太明白,既然《天骄铁血》只是一个前传,可给刚接触此书的读者的印象,却是梁文靖应该是本书的主角,却是他具备主角的条件,有家仇,也有国恨,有绝世的功夫,还爱上了师傅仇人的爱徒,如此多的矛盾冲突,应该是不错的材料。可是到下一章时,如此的具有英雄资格的人物,竟然死了。而且死的太过不值:
被妻、子拉着要去看什么武林大会。结果意外地死于萧千绝之手。
往下接着看,原来作者要推出的主角是梁文靖的儿子梁萧。读者好不容易的建立起来的对“主角”梁文靖的一切有关英雄、侠客的情绪全部消失殆尽。
《昆仑前传》读后感(三):貂尾上的狗头
如果说《昆仑》是貂的话,那么这个《昆仑前传>无疑是个狗头了。《今古传奇》上没看过,直接看的单行本,感觉梁文靖实在是不可爱,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比郭靖还要迂腐和让人生气,郭靖在国家的大是大非前,绝不含糊,而梁文靖却总是被人赶鸭子上架,自己从没有主动的感觉。知道后来,父亲战死,看到满城百姓的凄惨,这才突然生出保护这个城市的勇气。
襄阳一战,我觉得只是梁文靖的开始,结果,凤歌把它写成了结局,等到《昆仑》再开始的时候,迎接梁文靖的,却是死亡的命运。其实,梁文靖完全可以在《前传》中有更为出彩的表现,只是由于作者可能囿于当时的写作水平,而没有能力去发挥了吧。后来,虽然可以去进行全方位的修改,但此时《昆仑》的主体架构已经形成,梁文靖只能是一个大故事的小引子,于是只能接受一个“龙套主角”的命运,而把真正的主角地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而这让位让出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想来,凤歌真是个残酷的人。
《前传》和《昆仑》在写作水平上的巨大差距,让任何人都可以跌破眼镜,不过,《前传》不看的话也基本上不影响《昆仑》的阅读,而看过《前传》,虽然不是极为经典,但是作为《昆仑》的补充,也多少能对整个故事,有个完整的认识。
《昆仑前传》读后感(四):《昆仑》《沧海》有感(批人,又批己)
武功华丽繁复,但力度不够,气氛渲染极差……情节曲直,但情感、气度见小……百科尽皆涉及,但跟侠义一些关系都没有!武侠小说可说爱国、武力、血腥、人心的狡诈等等,但最最重要的还是侠义。本书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描写的东西太多,侠义倒不见得重要起来了,所以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倒落于下品。
小说的气度、眼界,并不是你写科学、外国还有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文化就随着提高,涉及面越广,小说的精髓就像被拉扯了一般,难以让人心有感触。
文字、涉猎并不一定要多,感人就好,动人心弦就好,让人心有所感就好。别写太多无关紧要的武功、诗句、动作,任何描写都要突出主人翁,表现出一种气氛,表现出一种感情!
中国人,乃至世界上的人类向来不缺乏科学、文化,只是缺乏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武侠小说正好就是宣言这种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之一,所以武侠小说并不是诗经、史料、百科全书,更不是用来宣扬自己知道多少文化、科学的,而是来教导别人的,宣扬一种侠的思想、感情。鲁迅的小说就做得极好,他的小说就只写人、写情感而已,其他都是陪衬,而且陪衬必然不多。
侠的意义向来很广阔,个人会有个人的感触,但不论该怎么说都是为人称道的,所以只要写出自己的侠就一定有人认同,要大胆的写,大胆的探索,别把侠字打压下去,掩盖下去……
《昆仑前传》读后感(五):1/31 小江湖的儿女情长
年前,凤歌刚出道,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连载《铁血天骄》(即后来的《昆仑前传》),除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ID吐槽点外,并无轰动。后来凤歌专攻长篇,历作《昆仑》、《沧海》,才奠定了大陆新武侠长篇高手的地位。
然而,在我看来,凤歌的文笔偏传统而少新意,模仿金庸的痕迹太重,驾驭文字的功底不如小椴,可称为一流写手,却不能称为超一流。凤歌写的昆仑系列小说可称为“武侠界的《三体》”,写的中短篇却远逊于大刘,若想提升自己在武侠界中的地位,还需再有新作。
全书大致情节如下:
1. 梁天德、梁文靖父子入蜀,卷入淮安王被杀事件,淮安王手下央梁天德为民族大义,献子冒充淮安王行李代桃僵之计
2. 文靖一行遇萧冷、萧玉翎,打斗中文靖与众人失散,与萧玉翎独处,在公羊羽指点下学会高明武功,在公羊羽主持的婚约打赌下战胜玉翎
3. 萧冷赶来,三人同行。文靖给玉翎讲故事,二人渐生情愫, 玉翎教文靖点穴,阴差阳错下文靖打通经脉
4. 文靖被武林人士救出,到合州,被迫成为淮安王
5. 文靖重遇玉翎,二人秘密约会,被白朴发现,白朴囚玉翎,二人受限下约会
6. 合州战局,梁天德屡立战功,终以身殉国
7. 文靖发奋图强,以术数指挥战局,毙蒙哥,功成,与玉翎携手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