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的读后感大全
《漂亮朋友》是一本由莫泊桑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漂亮朋友》精选点评:
●初中的时候还是读得津津有味的,而且塑造一个有志青年彻底腐化,却因此步入上流社会的故事,值得玩味。中途一幕幕的情节描写是他的强项,自然有趣。结尾算少见的“给了坏人好结局”的大胆处理,让这样的主角前途一片光明,还有什么能更讽刺呢?
●20190112——6;莫泊桑的长篇代表作。之前在他的随笔选中曾经看到一篇就该书指向答复媒体的一篇文章。该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杜洛华的发迹史,也展现了十九世纪末法国社会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说明颜值一向都是资源。
●经典之作╮( ̄▽ ̄")╭
●貌似也是初中里读的吧,名著耶! 但是没什么印象了,这个男的很势利。
●多么漂亮和幸运的杜洛华啊!一个人专注什麽,最终他就会成为其傀儡,这和死亡一样,是必然的一件事。死亡是宿命,傀儡是拼命!
●老诗人诺尔贝.德.瓦莱纳与杜洛华的谈话.是全书的亮点,引发很多思考啊。
●乔治·杜洛华的欲望之球越滚越大,所有人都成了“甘做”贪婪者踏板的傻子,以至于只会耍小聪明的底层投机者也能“化身耶稣”,玩弄众人于股掌间。 欲望社会如此不堪,没一个女性角色值得称颂,就连集才华与手段于一身的玛德莱娜也浅薄至此,遑论天真的苏珊、痴狂的瓦尔特夫人和看似机敏的马香尔夫人了
●实在非常精彩!男主和现在某些渣男的套路如出一辙,在任何时代,想要短时间致富,不仅要聪明还要有手段。男主真是靠一路睡上去的,对每个女人都使用不同的手段,而那些女人,自以为得到了爱情和漂亮的皮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已经有点想不起故事的具体情节了...
●莫泊桑总是淡淡的揭露人性的罪恶,欲望、贪婪、虚荣、欺骗。 漂亮朋友光鲜的外表下是一具无耻的躯壳,如今再读甚好。
《漂亮朋友》读后感(一):没有反转,尽显悲哀
这是一本初中就有过一面之缘的书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翻开过的书
朋友说让我有时间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于是我打开了
于是我看完了
于是我愤怒了
莫泊桑以讽刺的手法写出了一部揭露19世纪法国社会黑暗的小说
他写得真实 甚至都没有反转结局
让杜洛华就那样凭借着自己漂亮的容貌和厚颜无耻一步一步走向了“远大的前程”
可是我却不喜欢
虽然我知道这是社会常态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投机与取巧
虚伪与狡猾
贪婪与无耻
这是我对杜洛华的概括
至于书中的女人
于我来说
那真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漂亮朋友》读后感(二):没有反转,尽显悲哀
这是一本初中就有过一面之缘的书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翻开过的书
朋友说让我有时间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于是我打开了
于是我看完了
于是我愤怒了
莫泊桑以讽刺的手法写出了一部揭露19世纪法国社会黑暗的小说
他写得真实 甚至都没有反转结局
让杜洛华就那样凭借着自己漂亮的容貌和厚颜无耻一步一步走向了“远大的前程”
可是我却不喜欢
虽然我知道这是社会常态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投机与取巧
虚伪与狡猾
贪婪与无耻
这是我对杜洛华的概括
至于书中的女人
于我来说
那真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漂亮朋友》读后感(三):漂亮朋友,并不漂亮。
这本书从2013.1月底就开始看了,看到3月中旬,期间因为乱七八糟的事情停了下来。也就说,这本书我用了最长的时间阅读,哈哈哈!结果在去北京来回的火车上看完了。
刚看完的初步感受,漂亮朋友其实一点都不漂亮。却被作者感动了,莫泊桑这个老头,咋个写出来的哟。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杜洛华的丑陋和恶心。至少我这样子认为。不过写的好现实,比现在中国的社会差不多,人们靠着各种关系,各种斗争去获取自己想要的。所以,我看了这书,唯一认为杜洛华的优点便是,很聪明的人,会各种手段,利用身边任何对他有利的人和事,不错。可是,这点我一点都学不到,如果叫我这样子在社会中去学习,我都觉得好累的。
莫泊桑,为什么叫这本书叫“漂亮朋友” 应该有2层以上的意思吧,这个一点都猜不透大作家的思想。。。。
《漂亮朋友》读后感(四):全书最精彩的一段,作者借老诗人之口说出欲望的虚无。
在盲人国里,独眼就称王.要知道,所有那些人,全是庸碌之辈,就因为他们是思想夹在两堵墙,即金钱和政治之间.亲爱的,他们是迂腐的人,我们跟他们谈不到一起,没法儿谈我们喜欢的东西.他们的智慧就在污泥里,再确切点说,就在粪池底下,如同流到阿尼埃尔的塞纳河水.
“聪明才智,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到时候全都玩完!”
“我的孩子,我始终如此,再过几年,您也会同我一样.生活是一道山坡.望着山顶往上爬时,觉得欢欣鼓舞;但是一到达山顶,就猛然望见了下坡和尽头---死亡.往上爬速度缓慢,下坡却快得很.在您这年龄,人总是欢欢喜喜,满怀希望,尽管永远也得不到所希望的东西.可是到了我这年纪,再也没有什么可期待的……惟有死亡了.”
“要知道,迟早有一天,而且对许多人来说,这一天会早早到来.就像常说的那样,再也笑不出声了,因为在注视的那一切后面,隐约看见了死亡.”
“是啊,猛然间就领悟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通过什么事就领悟了,于是,生活中一切都变了样.十五年来,我就感到它在收拾我,仿佛有个啮齿动物附在我身上.我感到它是一点一点,一个月一个月,一小时一小时地毁伤我,好比一座房屋逐渐倒坍.它弄得我面目全非,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三十岁那时候,我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我身上的那一切,如今全没了.我看见它把我的黑发染成白发,而那缓慢的速度多么巧妙,又多么恶毒!它夺走了我结实的皮肤,我的肌肉,我的牙齿,夺走了我从前的整个身躯,只给我留下一颗绝望的灵魂,而不久连这颗灵魂也要摄去了.
“不错,这个恶婆,它把我碾成齑粉,它一秒一秒地,轻轻而可怕地完成了长期对我的毁损.现在,我无论干什么都感到自己正在死去.我每一走一步都接近它,每一个动作,每次呼吸,都要加速它这可恶的运作.呼吸,睡觉,喝水,吃饭,工作,幻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死去.归根结底,活着,就是在死去!”
“现在,我看见死亡近在咫尺,常常想伸出手臂推开它.它覆盖大地,弥漫空间,我到处都能发现.路上被碾死的昆虫,落下的树叶,朋友胡子间的一根胡须,无不摧残我的心,并且对我断喝: ‘它就在这里!’ ”
我所做的一切,我看见的一切,我吃的食物,喝的饮料,我喜爱的一切事物,诸如明媚的月光,东升的旭日,浩瀚的大海,秀丽的江河,以及呼吸起来十分温馨的夏日的晚风,所有这些,全让它给我毁啦!
人死了决不会复生,永远也不会……雕像的模具,能复制同样物品的印模,都可以保留;然而,我的肉体,我的面孔,我的思想,我的欲望,都永远不会再现了.几百万,几千万人都还要出世,他们每张几平方厘米的脸上,也会像我这们,长出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个额头,左右脸蛋儿和一张嘴,也像我这样有一颗灵魂,然而,我去永远也不会复生,即使在这些看似相近,实则千差成别的无数世人身上,也决不会再现我身上的某种可以辩认的东西.
还能抓住什么呢:向谁发出惨叫呢:我们能相信什么呢?
所有宗教都是愚蠢的,愚蠢透顶,不但教理幼稚可笑,而且许诺也极端自私.
惟独死亡是确凿无疑的.
年轻人啊,想想这一切吧,您若是能想上几天,几个月,几年时间,那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人生了.因此,要尽量从禁锢中解脱出来,做出超凡的努力,活着从您躯体和利害关系中走出来,从您的思绪和全人类中走出来,往别处瞧瞧,您就会明白,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之争,关于财政预算的辩论,该是多么微不足道.
不过,您也一样,将来会体验到绝望者的惨痛.将来,您也会像要淹死的人那样,拼命在无所适从中挣扎,会向四面八方呼叫: 救命啊,但是得不到一个人的回应.您伸出手臂,高声呼救,呼人来支援,来爱来安慰和救助您!然而,谁也不会来.我们为什么要受这份儿罪呢?只因我们生到世上,无疑是为了多贪物质,少动脑筋;然而,我们若是经常思索,才智就会增加,于是,同一成不变的生活条件之间,比例关系就失调了.
看看那些芸芸众生吧.只要没有大灾在难降临到头上,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决不为人类共同的不幸感到痛苦.同样,动物也没有这种痛苦感.
我这个人啊,算是交待了.我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上帝. 我只有诗韵.
“ 我寻找这个奥秘问题的答案,探问那幽幽飘着淡月的皇天.”
我的朋友,结婚吧.您实在不知道,人到我这年纪,独身生活是什么滋味.如今,孤寂使我的心充满可怕的惶恐: 夜晚在住宅里,独对炉火的寂寞,我就觉得大地上只有我一个人,孤单极了,周围埋伏着模糊不清的危险,陌生而可怕的事物;我同邻居一墙之隔却不认识,就仿佛遥隔万里,如同我在窗口望见的星体.我浑身发烧,发着痛苦和恐惧的高烧.沉默的四壁也令我惊恐成关:独身生活的房间的沉寂, 多么幽深,又多么凄惨;那种沉寂, 不仅包围您的肉体,还包围您的灵魂;在这种死寂的住宅里,不会期待听见任何响动,家具如果咔的响一声,就会把人吓得胆战心寒. 人上了年纪,有孩子在身边毕竟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