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影评有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由Redha / Gilles Amado执导,达米安·萨格 / 希西莉亚·卡拉 / 葛里高利・巴奎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一):无奈是爱到极致
仇恨、爱情、生、死、权是这个悲剧的五大元素。音乐在一开场就感染观众迅速进入状态,死神一角揭示了悲剧的结局。全剧没有一个多余的场景,舞蹈、歌曲、灯光、服饰全都无可挑剔。演员们的唱功相当了得,迈丘里奥、奶妈和朱丽叶的声音仍萦绕心头。每一首歌的歌词又都是那么的直击人心。真是最著名的爱情故事遇到了最棒的音乐。剧终还设了谢幕曲跟观众互动,演员们又是握手又是叫大家打拍子玩得好high,死神的扮演者最为调皮。去年欣赏到偏美声的《剧院魅影》,一年后又有幸欣赏到偏流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多亏广州大剧院,也多亏任远。听说去年扮演phantom的小面包前几天也在这观看了此剧呢。最后分享印象深刻的歌词:
“月光下并无新事,一颗星星熄灭了,总有另一颗亮起”
“你无需选择靠哪边站,命运早已决定”
“可你也知道,爱是可置人于死地的。”
“你自以为见多识广,行遍千里,博览万卷,再无何事让你诧异”
“我们体验爱情,我们感悟生命,夜夜笙歌,流年过去”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二):爱,飞向苍穹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神啊,是你创造了我们,却又不准我们出声,眼看着人们走向地狱之门…”
一个神父,面对死去的恋人时,发问道“我不明白,我迷茫,为什么让人相爱之后再同归于尽…”
两个母亲,面对死去的儿女时,痛心道“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方向…”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情,热烈纯洁,但背负着蒙卡两家的世仇,当我们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我们的感情也不再如往昔般透明的不掺杂任何杂质,我们也许可以爱得真,却未必爱的纯,我们可以爱的哭,却未必爱得深…
整部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情为针,穿起了维罗纳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和世事变迁,音乐悠然袅袅,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极具感染力。
爱,飞向苍穹。
爱,大概是所有经典永恒的主题。无论你站在哪里,是站在山头,站在云端,站在田野里,站在阳台上,站在世界的尽头还是站在宇宙的中心,爱,总在呼唤。
.世界之王歌真好听,一种傲气十足,青春无敌的感觉.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三):20180421文广法罗朱 下午场
论文ddl近在眼前仍然选择来文广蹦迪,买之前还担心下午场的卡司不是最好的,然后发现法罗朱这次的卡司真心强大,每一个都是能打的。大米欧那么多年,从罗密欧的年纪演到了罗密欧他爹的年纪,气息还是那么稳,高音还是那么清澈,本来以为他会发福,然后今天我觉得他太瘦了…朱丽叶的年龄设定是16岁,大概和法扎的小康差不多,但是感觉选角更好,这个小姐姐的声音我太喜欢了。Romeo的好基友班伏里奥,好纠结的角色,今天是greg演的,长得很好看让我想到flo(法扎附体[二哈]),感觉没有尽兴啊小哥哥。Mercutio是Nuno,万能的妞,为什么妞每部剧都要戴奇怪的头饰…今天全场的笑声都是因为nuno而起,剁脚摆手傲娇,死得十分冤枉。唱功担当是奶妈和lady montaigu,亲王和神父让人脸盲,反正卡司经常互换,亲王真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赞美dancer们,要跳舞要装死还要搬道具,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都超级到位,capulet们力大无穷,montaigu们弹跳力惊人,阳台说上就上。真的满分满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四):16年北京天桥版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最近的一个版本在10年,算是比较年轻啦。所以今年在北京场看着热爱的主唱们一个个现身,激动得我哇哇大叫。虽然罗朱换人了,但是奶妈,两个家族的母亲,还有教主都唱的好棒呀。风采不减,但是提拔特有点失望啦,居然破音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说回男主女主,虽是新人,但是都是唱将,功底扎实!而且也是很帅呀。16年的天桥版本其实还是发现了挺多改动的痕迹,不知是不是加戏了反而有点冗杂。有好有坏吧。舞美布景很棒!弥补了天桥场地小的不足,我觉得能亲眼看到那些伴舞们疯狂而且卖力得演出,也是一大满足。舞美极致炫酷可能也是我喜欢法国音乐剧的原因之一吧。无论如何,这是一部无论谁都应该去感受一番的经典
来几张谢幕时候拍的照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五):罗茱音乐剧与生活
最喜欢的音乐剧之一,希望下次能去看现场演出。第一次看是法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Aimer那段,它优美的旋律和美丽的翻译使我浑身发颤,第二次看是隔天在油管上找到的附翻译的完整版,对于刚好喜欢法语、音乐、和罗茱故事的我来说,简直是找到珍宝。 后来加进法文歌单或循环或随机播放地听了无数次,生活里偶尔还会出现一些片段;像是自己网购时容易一次买很多东西,脑海里就会跑出Tu Dois te Marier(妳该结婚)那段,茱丽叶说"我两者都要!",而奶妈对着茱丽叶说:"我要、我要!你这个被宠坏的孩子!";或是害怕朋友或其他人事物离自己而去时,脑海里会跑出罗密欧唱J'ai Peur(我怕)的神情及姿态:"怕明天一切将停止、怕寂寞在脑中盘旋不去、怕偶然吹起的风扰乱吉他弦音、'生命等在前头'是父母亲美丽的谎言、我们是宿命的棋子、幸福是海市蜃楼、怕星宿终将引领我们至黑暗";或是隔天有不愿意参加却非去不可的重要活动时,脑海里会跑出Demain(明天)那段的最后,茱丽叶大喊"不!"以后,其他人仍然齐声唱着"明天、明天、明天,他将要娶你"。
最后希望自己哪天能好好欣赏原作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六):冲两人的颜值也必须看!
Damien Sargue和Cécilia Cara的版本,高配版布拉德·皮特加法国版龙妈,颜值让人惊艳,两人同框的画面太赏心悦目了,给出了一个罗密欧朱丽叶一见钟情的最好理由——脸,略显盲目的爱情也有了一个合理的开始。
虽然是爱情剧,爱情线其实略显单薄,反而是亲情线,朱丽叶的奶妈、母亲、父亲,罗密欧的母亲,以及罗密欧与两位好友的友情更显有力。
编剧显然很有野心,剧中除去情感纠葛,还由两个家族的争斗探讨了和平,国王也出面谈论了一下权力的话题,虽然让剧情因此略微凌乱,但也更显饱满丰富,更有深度。
死神的表现很出彩,真正的“死亡凝视”,如影随形的阴霾感。
音乐不必多说,最大的亮点。几位老演员的唱功简直完美。
:开头红蓝家族的尬舞真的笑出声来o(*≧▽≦)ツ┏━┓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七):2019.06.29 西安午场
之前在看初版时,基本上关注点全在罗朱的爱情上,毕竟谁能拒绝十八岁的长发大米深情地唱“par amour”,“balcon” ,甚至一度觉得“世界之王”这首抖腿洗脑神曲有些突兀。而复排版因为实在是受不了官摄里的朱丽叶的声音,根本没有好好看,错过了好多新加的唱段和剧情。 这次现场演员们稳如假唱的表演,才让我发现相比初版,复排版的人物和剧情都丰满了好多,跳出少年爱情和家族仇恨,契合副标题,这其实是讲一群“维罗拉的孩子们”的故事,这些孩子们恣意潇洒,睥睨世界,纵情生活,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之王,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罗密欧厌倦了逢场作戏的感情想追求真爱,班布里奥的生命里不能没有朋友,提伯尔特在暴力和仇恨的表面下其实是对家族的依赖和捍卫,想要家族对自己的认可,至于我最喜欢的茂丘西奥,他早看透了这个荒诞人间,肆意生活,向往所有疯狂的事情。然而先是罗密欧在毛球和提包死后对着长辈们大喊“仇恨不是我的天性,我们只是在重演你们的罪恶”,到最后只剩班布里奥一个人唱着“我们曾是世界之王,然而唯一拥有的确是深深的伤害”。这群孩子终究斗不过家族,仇恨,蔑视,以及一直游荡在他们身边的死神。 纷争过后,维罗拉这座城市变得同别处一样,可是这群孩子们的故事再也听不到了。
最后想疯狂大喊:克妹是我心中无可取代的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八):迅速而炽热的爱情
罗朱的爱情十分纯粹。没有占有、欺骗和背叛,有的只是一见倾心、一唱定情、一生许诺、一世守护。有人说罗朱爱得太迅速太草率,有人反驳说“爱情可以很简单,人们非要把它复杂化。十几岁的孩子,就应该爱得轰轰烈烈”。定情太快,但真情不减。有诺言,有行动,敢托付终生,敢违抗世俗,甚至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彼此之间的爱情,哪里草率了?这恰恰是罗朱这个故事多年打动读者的原因所在。
明明两情相悦,爱而不得体现在哪里?这里更多的阻挠来自于外界:既来自于两大家族的仇恨阻碍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又来自于罗密欧年少反叛冲动犯错被流亡,甚至还来自于送信滞延消息不畅偶然事件带来的误会导致了两人的殉情。我在看剧时常常会做一些假设,假如送信及时,罗密欧知道朱丽叶是假死,两人逃出维罗纳,是否会是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结局?但正是殉情的悲剧,更显爱情的伟大;正是年轻人对爱的执着,让老一辈放下了对恨的执着。罗朱两家人最后唱出“审判我们吧,责怪我们吧,让他们上天堂,让我们下地狱”时,竟然成为了全剧最让我感动落泪的地方。
《世界之王》唱尽年轻人的狂妄不羁、放纵傲然,新写的《二十当头》更添了几分洒脱。二十当头,一腔愤慨。誓不效法,父辈主宰。二十当头,冲杀打斗。只信美梦,渴望期待。罗朱短暂热烈,飞蛾扑火,体现了西方与东方很大不同的人生观和爱情价值观。与梁祝的温婉绵长、细腻动人不同,但对爱情的坚实忠诚却是没有国界之分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九):“死亡”是永恒的宿命
再看02年的法罗朱,可以说“死神”的加入绝对是音乐剧改编戏剧最出彩的一笔。莎翁的原著,披着爱情外衣,内核是反封建,倡导自由与个性解放,说到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和那个时代密不可分。而音乐剧贯彻始终的“死神”,让故事上升到宗教,伴随的宿命感与无奈,任意时代都无法摆脱。
罗密欧与朱丽叶去教堂找神父证婚这一幕,观众视角随着二人逐步登上高高的台阶,神父在顶端翘首盼望,象征难以企及的幸福。主角看不见死神,未知前方是幸福还是灾难。但观众是全知的:死神在神父身前屏息以待,预示要截断二人通往幸福之路,景深处竖起的教堂里,每一个格子间都有死神的起舞,预示二人必然的死亡。这个场景很像权游中二丫侍奉无面人的教堂。“框”,是门,也是死亡。
《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评(十):爱与恨
莎翁的剧本之前看过,觉得虽然有太多华丽的句子(如果读那时的英语版,估计很艰深吧),结构也完整,但并不是“成熟”的,毕竟这对少年少女的爱有些盲目。不过,love is blind,不是吗?
而戏剧版本一直没看过,包括迪卡普里奥的《后现代激情篇》。自从掉入音乐剧大坑后,了解法语音乐剧的花魁,正是《R&J》,于是找到官摄演出,果然名不虚传。
维罗纳有两大家族,卡普莱特与蒙太古。两家目无王法,勾心斗角,而两家的孩子朱丽叶与罗密欧在舞会上一见钟情,之后上演一出爱情悲剧,死神一直在这些纠葛中独舞。
演员的表演、演唱、形象都很好。罗密欧是位痴情的翩翩少年,朱丽叶有些肉肉的,不过很可爱——他们当年只有18岁和15岁?;死神并没有出现在莎翁的剧本里(怎么会有),剧中没有台词或演唱(与哑侍女类似),用舞蹈和其他动作串联全剧。这个角色很有创意,而且漂亮的完成了表演,与《伊丽莎白》中的死神颇为类似。配角各有精彩的演唱。舞会华丽优美,爱人的独唱与合唱很有魅力,名曲《世界之王》很漂亮。证明法语的确很美呀。
主题是爱与恨的纠葛。恋人受家族仇恨的影响,爱情受各种阻隔;但这些障碍并不能阻挡两颗热恋的心;在希望成全两人的众人协助下,两人本能幸福;无奈造化弄人,只上演一出令人唏嘘的悲剧。而爱,比恨更强大,毕竟两大家族还是受真挚的爱感染,和解了。
不过这出剧不只表现爱,还反映家族制的一些侧面:时常无视法律,无视维罗纳行政长官的管辖,自成势力;大家族间存在矛盾,互不让步,用暴力对抗——发展至今,不正是黑帮吗?背景果然是意大利啊。
神父在临近剧终的独唱也耐人寻味。尽管恋人相信神,神父更是为了神,因为虔诚抛弃诱惑与享乐,而神并没有被恋情打动,只是看着悲剧上演。神父疑惑,为什么神会沉默,让死神独舞。
总之,这是部好听好看,舞台效果优美的音乐剧,希望能去法国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