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心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4 02:55: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法》是一本由稻盛和夫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法》精选点评:

  ●佛性的内容有点多,其他特别好

  ●稻盛和夫的人生境界已经非常高了,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3.5星。挺有意思的人生感悟分享。笔记:每个存在之于宇宙能量守恒都必要。人具备智慧理性心性,其价值应超越存在,转向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认为具体人的诞生是必然,有助于萌生人生意义、使命、热情。宇宙存在朝生成发展的方向不断运动的法则,该意志也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宇宙意志、过去世代造就的人格、现世积累的经验,构成“意识体”,在肉体消亡后仍存在,所以人生是“提高心性的过程”。“万事万物都朝着幸福美好的方向进化发展”这一宇宙意志,也即“爱”,是造物主给我们的初始意志。一切无常并非造物主有意安排,而是随机现象。造物主给了“爱”这一根本,便不再控制,给予人“自由”。因有自由,人在守护自己的肉体时可能放纵欲望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故需“提高心性”。人生由“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法则”构成,后者强于前者。

  ●1.人,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贪”(一切都有占为己有的贪婪之心。),“嗔”(chēn,不管他人感受,我行我素,发火动怒的浅薄之心。)“痴”(把变化无常的世界看作一成不变。)是人间烦恼的根源。 2.人类要考虑地球整体,承担使命,为地球,为人类努力奉献。人生的目的是提升人性,磨练灵魂,塑造高尚的人格。摆脱利己心的束缚,明确树立做事的大义。为了共生必须竞争,同时为了竞争又必须共生。

  ●“把人生当做修炼人性、提升人格的道场”

  ●2019年第十六本书。买后一直放在车上,从第一辆车搬到第二辆车,等今天读完时,第二辆车已经买了4年半了。买的书越来越多,而读书如抽丝,不知何时能跟上买书的进度

  ●布施,忍辱,戒持,精进,禅定。

  ●劝善,速读

  ●看重复了,两周前才看过《心法》,难怪内容一模一样,没了惊艳。国内出版稻盛和夫的书,版本太乱了。

  ●佛法

  《心法》读后感(一):伟大的人类之子—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是经历千万锤炼和深度精神思考的智慧,走马观花般是不可能得到那一百万分之一的觉醒。非常由衷的感谢稻盛先生!他的爱已经突破作为凡人的极限。

  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成功也是一种试练。有的人在成功时得意忘形,就会堕落,而有的人在成功后意识到成功并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要不断努力,提升心性。不管是深陷困境的失败者,还是春风得意的成功者,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不安、丧失自信、陷入苦恼漩涡的人们,它可以引领你的人生走向更高的层次。

  是“宇宙意志”让我们充满生机。

  《心法》读后感(二):心

  

稻盛和夫先生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近期心里状态的一种另类解答。时刻心怀感恩之心,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能够一直怀着感恩之心的人都是品性值得称赞的人。困境中人会受愤怒、抱怨、欲望影响,不知去感激这种逆境带来的机遇和磨炼;顺境中,人们会因为周围的阿谀奉承和取得的各种成绩而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大、眼前看不清现实,也不会感激这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和团队一起的努力导致的,很难记得去感激团队和客户。

这种状态恰好和我今年的心态极其相符,2020年上半年时公司遇到各种危机,那个时候我只能通过每天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抱怨,去愤怒,去嫉妒。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心态已经失衡,但是我不能沉浸于这些负面情绪中,尤其是不能带给公司员工。没有解决方法的我用逃避来度过了难关。

现在度过难关后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获得了各个方面的称赞,荣誉金钱也随之而来。但是最近我却觉得自己飘了,反而不能够沉下心去做事。沉迷于虚荣之中。甚至于认为这一切的成绩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感恩之心渐无。稻盛和夫先生传达的思想让我即使警醒自己,心怀感恩,时刻整理自己的心房和思想。正如文中所讲,思想只有正负;心灵的花园只会有荒芜和鲜花两种状态。没有一直成功的事情,要时刻提醒自己,及时整理思想,擦拭心台。

另外,稻盛和夫先生传达的经营企业最高的境界就是统一思想。其实和我党是高度一致的。近一个世纪最大的创业成功案例就是我党。当上下思想能够一致,并且有着利他的高尚品德指导,会发挥无穷的力量。这让我也想到了小米,当雷军学长一直秉承性价比,来回馈客户时。这种利他的思想贯穿于小米集团的上下乃至写入招股书的决心。就注定了小米的无限可能。

统一思想,是企业经营的王道。

书于交大龙湖天街

2020.10.03

  《心法》读后感(三):心·法(节选)

  稻盛先生认为,所谓“科学”,实际上,不过针对物质文明而言的“科学”,而精神科学,即对于意识和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科学”还不能解释麻醉的机理。所谓发明,发现,只有在被证实之后才成为科学,在这之前,它属于哲学的范畴。即使已被科学证明的真理,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可能被否定。因此所谓科学,不过是“现阶段所认知的范围内的事实”。它既不可能正确地解释一切事物,也不能代表唯一的真实。

  无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倡导的真理本质上是相同的。然而,在宗教徒中,思想偏执的人非常之多,他们只拥戴自己的宗教,而排斥其他的宗教。本来,在拯救人类这一点上,各种宗教是想通的,但宗教之间的对立往往造成悲剧。另外,即使是佛教,在日本就有许多宗派,有净土真宗、禅宗等,都互相对立。释迦摩尼教导的真理只有一个,但一旦出现派阀,就会把派阀的利益放在前面,势必引起纷争。同样,伊斯兰教也有派阀的争斗;基督教也有许多分支,新教、旧教,争执不休。因为宗派林立,宗教根底处的真理反而被忽视,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派,人们变得狭隘和偏激。本来同根同宗,根本目的都一样,各种宗教理应和睦共处。之所以对立争斗,是那里的统治者变坏了。

  认识事物的主体是人的心,强烈的利己欲望会扭曲人心,那么真相在他心中也是扭曲的,就是说,他看不到真相,甚至不愿正视真相,这样的人很难以成功,特别是难以持续成功。

  宇宙已经形成,这是俨然存在的事实。我们可以理解到,会有某种伟大的力量创造了它。然而,创造了宇宙的造物主究竟在哪里?它是何方神圣?我们却不得而知,无法理解。我想不妨这么思考。

  打个比方,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整个宇宙,那么地球就是身体上的一个细胞,而人类只是这个细胞中的一个微量元素。如果要人类理解宇宙,就好比让细胞中的一个微量元素理解整个身体,那是极其困难的。

  究竟怎么做才能“不去烦恼”呢?

  第一, 如果有空去烦恼,不如去干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二, 要谦虚不要骄傲;

  第三, 要每天反省,反省同烦恼不同;

  第四, 要知足,活着就要感谢;

  第五, 不要老是考虑自己,而要更多地位别人着想,要具备利他之心。

  命运与因果报应规则

  《心法》读后感(四):初读 总觉得还是带佛教色彩的鸡汤

  整体是充斥着各种佛教理论和色彩的励志文,有些观点让人觉得有逻辑漏洞,也不太符合当下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可能这种个人风格浓烈的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轻宗教吧,笃定的相信可能就会给你力量。目前是没有说服我的...

  读书笔记整理如下

  第一章 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的价值

  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必然的,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你应该要完成的使命,你是有价值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第二章 关于宇宙

  宇宙的意志存在于万物之间,人的意识不会因为肉身的消逝而消失

  第三章 关于意识

  意识先于科学存在,甚至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意识体与肉体的关系,就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人生在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和美化心灵

  第四章 关于造物主

  造物主,或者称之为“宇宙中某种伟大的存在”,造物主给人基本的意志,但如何去发挥全凭个人的自由选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佛亦可能成为魔

  第五章 关于欲望

  人的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见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人生的中级目标应该是做一个品格好的人

  第六章 关于意识体和灵魂

  意识体是独立于肉体存在的,意识不会在我这一世结束,还会继续轮回循环,在品格上继续修炼

  第七章 关于科学

  科学不可尽信,只是人类目前阶段用于解释理解范围内只是的方法论之一

  第八章 关于人的本性

  人本性无善恶 但应倡导每个人都对社会和地球有一份责任

  第九章 关于自由

  人们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要把握好自由,自由过度可能会导致作恶

  第十章 关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因为社会条件好转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 极端案例会把对自己的自由强加到别人身上构成犯罪 (?不是很认同)

  第十一章 关于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心性 修炼人格和灵魂 (感觉有点太虚了)

  第十二章 关于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法则

  多行善 总会有善报

  第十三章 关于人生试炼

  试炼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 要从试炼中吸取教训

  第十四章 关于烦恼和憎恶

  心理影响生理和外在 要学会宽恕 宽恕自己和别人 少去烦恼和憎恶

  第十五章 关于逆境

  逆境成就伟业

  第十六章 关于情和理

  先理后情 权衡好情和理的度

  第十七章 关于勤奋

  在工作上精进 勤奋 修炼自己

  第十八章 关于宗教和死亡

  现代社会将宗教视作迷信而否定死后的世界 稻盛和夫坚信有灵魂世界并且灵魂不灭,通过人生的道场不断修行

  第十九章 关于共生和竞争

  共生的关键就是“爱”,权衡自爱和爱世界的关系 共生和竞争同在,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十章 关于知足

  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利益,要克制眼下的欲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