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手艺3》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寻找手艺3》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12-15 03:21: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手艺3》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寻找手艺3》是一部由张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手艺3》观后感(一):我至今仍有耕种的梦想 学一门手艺的梦想

  

这是一个人卖掉北京房子想要拍一部纪录片的故事——导演,加上司机兼摄影,加上外联兼录音兼灯光,3个人就这么开着一辆车,踏上了寻找手艺人的126天环游中国之旅。

手艺人是沉默的,腼腆的。他们不善言辞,只在介绍制作工艺流程的时候说几句。两位奶奶用掉最后的材料最后一次造纸后,面对镜头羞赧地说:“那这下我们的名字就到北京了。”

弹幕让人泪目

手艺人是专注的,缓慢的。德格雕刻经书的青年从13岁就开始刻经书了,被问到这是不是刻得越多赚的钱就越多,青年说不是的,这个要慢慢刻,刻得不好良心会不安。

手艺人是善良的,有信仰的。土旦以铸造佛塑为生,但却长期给寺庙捐赠佛像,挣到的钱大多也都捐出去了;第二次去的时候院子里停满了徒弟们的车,土旦说有些担心徒弟们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怕不能静下心来。

手艺人也是困窘的,不幸的。困窘在7年前烧的碗至今还散落在院里无人问津,困窘在漆器厂破产倒逼后成捆的漆器只能摆在家里,困窘在80多岁舞水鼓的老人仍住在小破屋里帮旁边改好了新房子的儿子看家。第二次再去拜访这些手艺人,湖南做秤的老人刚大病初愈,身体至今没有调养好没法继续做秤;会吹巴拉曼的新疆牧羊老人一年前发生车祸去世了;和老伴一起手工做伞的温坎老人和老伴也相继去世了,有些手艺也随之绝迹。

温坎老人

在没有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不知道人的双手竟然能创造出这么多充满艺术感的物品,我不知道小刀剪刀这样锋利的器皿是完全可以手工制造的,我不知道老旧的木房子是可以用牛头整体移动的,我不知道树脂和牛油混合能成为颜料不知道某种野果捣碎了就是浆糊……

手艺手艺,手上技艺。在我们的先人用双手造房子烧瓷器制乐器的时候,现在的我们顶多用大拇指不断往上滑动手机屏幕,除了默默点个赞什么也不会做了。

所以在看到58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了徒弟的时候,我们满怀期待,而听到这位徒弟已经52岁的时候,激动的火苗又倏忽闪了一下。

现代化流水线的生产固然提升了效率,手艺费事费力更像是一种落后的生存技艺。但这种天然的手工的、祖辈传承、默默坚守的技艺背后是一段缓慢而脚踏实地的生活,它带给人们心底的感动,是走累了水泥大路后重走乡间小路的亲切,是置身城市格子间里回望灰扑扑的家乡发现走了这么久一切都不曾改变的温暖。

风景很美

曾经的手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技艺养活了整个家庭,如今这门手艺似乎不再有用。他们或许没有荣誉加身,不被关注,但他们始终贴着泥土生活,按照遗留下来的老规矩,凭借自己的热情和良心,一言不发,继续做着手上的活——坚守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

“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这是纪录片片尾曲里的一句话,他们担得起。

谢谢导演。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寻找手艺3》观后感(二):这疯子一回归,又是一部9.8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重庆大厦卖片小罗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产纪录片,有这么一个系列—— 第一部17年开播,豆瓣8.9,B站9.9。

第二部19年上线,豆瓣9.1,B站9.9。

第三部前两天悄然出现,豆瓣还未开分,B站9.8。

奇了怪。 平均1到2年一部作品,豆瓣评分却不降反升。 在打破续集魔咒的同时,这只能证明—— 这个系列在稳定输出的前提下,总能超出观众们的预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导演可是没少付出—— 他变卖房产,放弃稳定收入,最后负债百万; 他访遍全国,为了拍好作品,前后耗时7年; 他比较业余,没有专业团队,当过光杆司令。

遭遇过种种困难,想过放弃却从不甘心。 这人,有点轴。 身边的朋友说他是“越陷越深、无可救药”。 可他却一意孤行,坚持到现在。 差点忘了介绍,这怪人叫张景。 他的纪录片,叫《寻找手艺》(以下简称《寻找》)。

其实这个系列的主要方向,就是片名的字面意思。 走过万水千山,翻遍犄角旮旯。 寻找手艺,就是摄制组工作的聚焦点。 当然,也不是所有手艺,都入得了导演张景的法眼。 专拍那些古老且濒临失传的手艺。 这正是《寻找1》全片下来的第一要素。 新疆老人胡大拜尔地看上去,只是个普通的牧羊人。 但农忙之余,我们却会发现,他精通各式各样的本地乐器。 弹一段乌兹别克族的特色弦乐器热瓦普:

拨一弦维吾尔族的经典乐器都塔尔:

尽兴之余,用一根芦苇,就能制成音质苍凉的新疆乐器巴拉曼。

胡大拜尔地总能带给人惊喜,只可惜村上的年轻人对这些并不感冒。

贵州山区的侗族聚居地,两位老人还在用树皮造纸。 制作工序,就是简单的捣碎,清洗去杂质,最后晾干。

因为销路不好,张景一行人赶来时,二老正准备用掉最后一点原材料,然后关张大吉。 这样的决定,也意味着,此后村上不再会有地方造纸了。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老人温坎,年逾80还在和老伴一起做油纸伞。 他们制伞全程复杂繁琐,却很少用到量具。 究其原因,不过是熟能生巧。

可惜80多岁了还在做伞,这也是说明—— 温坎夫妇的制伞手艺,后继无人。

你看,这部《寻找1》在展示手艺之美的同时,从不忘记带出一种惋惜。 这是在引发观众的同情? 同情之余,更多的其实是张景想要通过纪录片,拯救即将失传的老手艺。 曾在央视工作的张景,其实对这部作品野心勃勃。 成片出来后,怀揣着成功的梦想,他前后跑过13家电视台,结果统统被拒。 没成想,后来却在B站、爱奇艺等平台大火。 每天被采访和颁奖礼排满日程的张景,觉着必须趁热打铁。 他找回曾经的同伴,很快就开始了《寻找2》的拍摄。

《寻找1》副导演喻攀

续集的思路,与第一部截然不同—— 时隔4年,摄制组重返故地。 其实它是想证明: 《寻找1》给手艺人带来多大影响。 结果...... 会做巴拉曼的新疆老人,出车祸意外离世。 他的孩子,却连一个能吹响巴拉曼的都没有。 老人家的这项手艺,就此终结。

贵州山区的侗族老人,早已关停了造纸的营生。 其中的一位老人,更是与外出务工的儿子失联3年。 如今的境况,越来越不好。

而做油纸伞的温坎老人,也在拍摄后不久就去世了。

张景总以为《寻找1》的大火,不说是拯救老手艺,至少也能让老手艺人的生活有所改善。 可实际上,它什么都没改变。 就算有些人生活变得富裕,那也与纪录片没啥关系。

《寻找2》之所以能在口碑上超越前作,是因为—— 它撕碎了《寻找1》编织的美梦。 古老的手艺美轮美奂,健在的手艺人也使人尊敬。 但人生太复杂,命运太难测。 老手艺人面临的窘境,并非一部纪录片就能拯救。 这样的现实,反而比奇观与情怀的堆砌,更具感染力。

《寻找手艺2》张景

拍完《寻找2》,有许多资金找到张景。 他拒绝过两笔,一笔15万,一笔20万。 个中原因,不过是不想资本干扰自己表达的自由。 但个人名义的捐助,他照单全收。 总共66人,满打满算一共10万。 张景带着这些钱,就自行开机了。 《寻找3》寻找到了不少新手艺,可内容上,却不像第一部那样有意凸显情怀。 新找到的手艺,很多也并不古老,甚至不存在师徒授业的传承关系。 比如: 浙江慈溪的老马,曾靠城市景观雕塑攒下点积蓄。 可老马在收入稳定后,却毅然决定提升工艺,用更好的材料挑战自己。

置办设备,进购优质原料,为优化一道工序反复改造机器,前后花了100多万。 老马这是看准了中高端雕塑的市场? 并没有。 因为成本太高昂,老马的新型雕塑很难卖得出去。 到今天,许多雕塑只能免费捐给公园,有时候甚至还要求人放进去。

两年前,曾有客户在他这订了3个长颈鹿塑像。 可老马却擅作主张,把塑像做到8.8米高。 是沟通上出了问题? 也不是。 钻研雕塑手艺,老马只有一个目的—— 做全国第一。 三个长颈鹿,至今仍傲然挺立在老马家的院子里。 而客户,早就被吓跑了......

山东诸城的西安村有个李疯子。 这些年老李一直在钻研制作古琴,方法是自学。

研究这门手艺,老李的态度却不像谋营生。 每把琴都按照古书上的方法,来回上漆20余遍。 而制作一把琴的周期,通常都要2年打底。

做了7年古琴,老李的“产品”只推销出去两把。 这里用推销,还有些不妥。 准确讲,应该是精心雕琢的古琴,终于等到了有缘人。 像坚持给儿子缝制拳套的裁缝妈妈, 偷偷做校园手工的学生小林......

父母不支持小林做校园手工,他只能把作品藏在衣柜

《寻找3》中出现的奇人怪事,还有很多。 如果说,《寻找1》着重拍手艺,突出的是奇观和情怀; 《寻找2》侧重拍人,体现的是无奈与遗憾。 那《寻找3》就是在描摹心境,呈现的是孤独与坚持。 而这,说的不就是导演张景本人么?

三部作品拍下来,张景一开始在显奇观、博共鸣; 后来意图寻找拍摄的意义,反倒发觉现实的残酷; 最后拍的不是走火入魔的疯子,就是固执己见的怪人。 这些把手艺做专做精,渐渐与市场脱节的疯子和怪人,又和坚持拍《寻找》的张景有何不同? 说白了,张景越来越关心的,早就不是大家想看什么,而是自己要表达什么。 对张景本人来说,《寻找3》是明志,亦是自省。

其实早在拍《寻找2》时,张景就给摄制组立了个规矩—— 作品创作准则:1.不预设、不摆拍、不设计,忠于自己的第一直觉和感受;2.拒绝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拍摄与合作,仅接受赞助、众筹、自筹经费;3.拒绝影视工业流水线,精兵简政,独立完成;4.成片之后,最终必须免费发布; 创作者心态准则:无欲无求,荣不进,败不退 不做作,不讨好,不自大,不自欺 张景给这项准则,命名为“帕米尔宣言”。 在塔吉克语里,帕米尔的意思是—— 世界屋脊。

分别截取自《寻找2》《寻找3》片头

想要摆脱一切外界的影响,探寻内心真正的高峰。 说起来容易,实践却太难。 为了拍摄《寻找》,张景一路困难重重。 当初《寻找1》大火,张景赶忙启动续集。 拍完《寻找2》观众的喜好早已发生变化。 找过各个网络平台,结果爹不亲娘不爱。 最后,这部作品只能放在B站免费播放。 后续的作品资金缺口大,张景拿走了老丈人的私房钱,向朋友开口索取。 拍到第三部,摄制组上下只剩张景一人。

在《寻找3》的开头,张景提了个问题: “假如在整整6年的时间里,你啥也没干,只拍了两部纪录片,还赔了一套房,欠了100多万,生活前景茫茫无期、近乎绝望,你还会接着拍吗?” 在《寻找3》的结尾,他给了这样的答案: “这一年里,《寻找手艺3》就算没拍完,也能剪出现在这部片子,于是你的腰杆又硬了。” 发现没,在张景眼里,只要把片子拍好,哪怕亏得彻底,也能让他一扫阴霾。 最重要的是,完成内心的表达,向着帕米尔更进一步。 生活的窘迫、成本的压力,这些都是次要的考虑。

拍《寻找1》时,张景至少还有点投机的,想要讨好观众的企图。 到《寻找2》,他才醒悟,自己的努力,并起不了什么实际的作用。 《寻找3》是一部非常私人化,深挖内心的作品。 它挖出了什么? 只是摆拍手艺,亦或卖惨哭穷,都会让纪录片陷入谄媚观众的困局。 让我们真正的深入人物,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得到内心的洗礼。 你看—— 《寻找3》里的老马升级工艺、改善工序。 影片着重呈现的,从没有老马如何寻找材料,怎样攻克技术上的难题。 拍来拍去,我们最终看到的—— 只有他如何面对作品无人赏识,如何咬牙挺过失败。

而被叫成疯子的古琴行老李。 不见他怎样钻研古书,如何提升技艺。 拍摄素材剪来剪去,留下的很多是老李弹琴的片段。 我们看不出老李的手艺有多高超,但更显然的是—— 他真的很喜欢古琴。

张景拍的纪录片叫《寻找手艺》。 第一部拍手艺,第二部拍人,第三部连人都选得不太正常。 一部接着一部,似乎与“手艺”的字面意思越跑越偏。 那寻找的到底是个啥? 老马爱雕塑,老李爱古琴,小林爱校园手工,张景爱《寻找手艺》...... 这找的哪里是什么手艺? 就算技艺再高超,手法再高明。 又有什么,比得过那颗—— 对自己的事业热爱无比,遇到任何困难,都能一往无前的赤诚之心呢?

文/重庆大厦卖片小罗

  《寻找手艺3》观后感(三):最惦记的良心国产片回归,它不该死于默默无闻

  

2017年,一套被电视台拒播的国产纪录片刷爆了网络。

它的摄影很外行、剪辑很粗糙、旁白很随意。

但是,却在豆瓣上获得了8.9的高分。

去年,这套纪录片出了续作,在豆瓣评分涨到了9.1。

前两天,这套纪录片的第三部也来了。

目前看的人不多,那我必须第一时间给大家安利这个宝藏——

寻找手艺3

导演:张景 类型:纪录片 片长:97分钟

这是一部拍摄讲述中国传统手艺的纪录片。

你可能想象不到,第一部的主创,是三个毫无经验的门外汉——

导演张景,从小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长大。

奋斗三十余年,他原本过上了工作稳定、家庭和谐的幸福生活。

但是,为了完成拍摄纪录片的梦想,他毅然卖掉了自己的一套房。

除了张景之外,这部纪录片的主创就只剩下两人:

录音兼“交际花”喻攀,以及司机兼摄影师何思庚。

喻攀 何思庚

三个没有拍片经验的人,却用一片热血和赤诚,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

《寻找手艺》第一部走遍23个省市,88个地区,拍摄了144项传统手艺。

它足够真诚地记录下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匠人精神,自然也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在B站上,播放量超过了200万,仅弹幕数就有12万条。

随着《寻找手艺》的大火,导演张景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口碑最盛的时候,他一个月接受了四十多家媒体的采访,还曾提名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这给足了他信心,于是《寻找手艺2》也应运而生。

但略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寻2》更像是对《寻1》的一次回访。

在第二部中出现的手艺,都曾在第一部中有过亮相。

这其实也暴露了张景面临的问题:在选题和资金上的严重不足。

《寻找手艺3》拍摄前,回顾过去的6年,张景的人生很难用“成功”来形容。

他几乎啥也没干,就只拍了这2部纪录片,还赔了一套房和一百多万。

但是,他心中拍摄纪录片的那团火苗仍未熄灭。

在这个,一群特别的人出现了:

66个观众筹集了10万元资金,鹿晗的粉丝也主动联系张景提供选题。

就这样,张景再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新出的这部《寻找手艺3》,和前面两部都有所不同。

首先是受到10万元的资金所限,他只能从头到尾由自己一人完成拍摄。

其次是在选题上,有了更多人出谋划策,可供拍摄的手艺范围也变得更广。

从北向南,张景一路拍摄了在山东栖霞做沙大碗的师傅、在山东诸城做古琴的李师傅、浙江杭州的篾匠祝师傅等等。

经他摄像机记录下的影像,宛若一座移动博物馆,保存下了中国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的传统手艺。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分别属于青年、中年、老年阶段的手艺人。

他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恰好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手艺、传统手艺人人的三种不同处境。

青年手艺人

广州的林果强,是一名正在上大学的学生。

他从小就对手艺活感兴趣,也有着极高的天赋。

走进他的房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由他自制的手工艺品和小玩意儿:

用木头刻成的玫瑰、石头上作画、手绘的T恤、用完的笔芯做的机器人和坦克等等。

在外人眼中,林果强是一个有点内向、不善言辞的人。

但一旦进入手工的世界,他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瞬间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

初中的时候,林果强开始对搭扑克牌感兴趣。

几副被用旧的扑克牌,被他搭建出了三百多种造型:

如果不经提醒,你很难想象,他完全没有使用胶水等任何辅助的工具。

这一个个立起来的纸质建筑,全是他发挥想象力,在无数次尝试后徒手搭建而成。

进入大学之后,林果强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手工活也更加精致。

他曾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用竹签和木板搭建出了一座高达一米多的广州塔。

即便对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但林果强却不被家人所理解和支持。

就连带导演进房间拍摄,他都必须偷偷摸摸、等父母离家之后。

其实林果强父母的出发点,也是大多数父母的出发点: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上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是钻研这些“没钱途”的手艺。

这是林果强的困境,也是当前大多数年轻手艺人面临的困境。

中年手艺人

如果说年轻的手艺人,面临的仅仅是长辈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之间的矛盾。

那么已经成家立业的中年手艺人,面临的则是更加现实的考验:

自己所坚持和热爱的手艺作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浙江慈溪的马青山,曾是所在村子里的有钱人,靠做园林景观雕塑发家致富。

如果他继续老老实实地做下去,完全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

但是,马青山却选择了另一条不好走的路——

为了制作出心中更精致和完美的作品,他决定为自己的手艺升级。

从前纯手工的制作过程,被马师傅加入了机器的参与。

但他并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而是因为机器在细节上比手工做得更均匀、更精致。

此外,传统园林景观的水泥材料,也被他替换为高分子材料,美观度也明显提升。

但这样的升级,对于只有初中文化、不会上网、不会上图书馆的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十多年的时间里,马青山付出了上百万的投入。

他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也失败了无数次,把自己从有钱人折腾成了穷人。

终于,他所期望的更精细、美观的雕塑制作技艺被创造出来了。

你以为他会时来运转,靠更新后的手艺重新致富吗?

并不。

很快,现实又给马青山泼了一盆冷水。

两年前,有客户预定了3只景观长颈鹿,却没有说明具体需求。

一心追求完美的马师傅,只想做全国第一,于是把长颈鹿做了8.8米高。

最后,客户却不要了,马青山从此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时至今日,这三个长颈鹿还摆在马青山家中的院子里。

它以睥睨万物的姿态俯视着一切,俯视着这个追求完美的手艺人,在现实和市场面前的无声叹息。

老年手艺人

从青年到中年,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手艺人,都有着自己的无奈。

而那些已经步入老年的手艺人,需要承受的压力和焦虑就更多。

尤其是那些掌握着濒临灭绝手艺的匠人们,既要担心现在,能否靠这门手艺支撑自己安度晚年。

又要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这项手艺是否会因此失传、后继无人。

比如在第一部中,导演拍摄了新疆一种名为巴拉曼的古老乐器,仅用一支芦苇制作完成。

但随着2年后胡大拜尔地老人的去世,这片戈壁滩上再也不会响起巴拉曼悠扬的声音。

还有第一部中云南纯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整个制作环节没有半点现代工业的痕迹。

但随着坎温老人的去世,从此之后,当地再也没有人会做这种油纸伞。

在《寻找手艺3》中,同样记录了这样一群坚守传统手艺的老人。

他们的手艺也相当特别:能够让房屋建筑从原地搬家。

这天,三位老人接到一个订单:

要将一栋有着240年历史的房子,整体往后移动2米,往右移动5米。

如果不是看到这部纪录片,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手艺。

但也正如你的猜想,这门听起来就很玄的手艺,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在移动房子前,首先要制作移动的工具,当地人把它叫做牛头。

其实就是利用杠杆作用,把房子的柱子抬起来,这是移动房子的第一步。

在12个牛头的作用下,房子最外侧的一排柱子被抬起。

接下来,又制作一批新的牛头,将靠里面的一排柱子抬起。

当靠里的柱子升起之后,在牛头的支撑下,外侧的柱子就能悬空了。

这时候,就要在悬空的柱子下面垫圆木棍,它们是移动房子的关键。

以此类推,利用牛头将柱子一排排抬起,再一排排垫上圆木棍。

再加上千斤顶、铁链等工具的辅助和固定,这样一来,整个房屋就变得可以移动了。

每次真正的移动,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但每移动10公分,就得停下来调整每一根柱子,重新调整承重柱子的牛头。

而这样的每一次调整,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更重要的是,越是移动到到后面,遇到的问题越多,需要处理的时间更长。

几位老人完成整个房屋的移动,花了近十天的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还经历了和房屋主人的意见分歧、移动后又被要求往回移等意外困难。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通过自己几十年来积累下的手艺,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三位老人,就像是神奇的房屋魔术师。

但当他们百年之后,还会有人继承这门手艺吗?

若干年之后,还会有人知道和记得这门手艺吗?

凡此种种,都是平均年龄已超过70岁的他们,所不得不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寻找手艺3》播出后,张景也第一时间在豆瓣发布了导演后记。

他写道,他为了保持此片的创作自由,主动拒绝了35万的投资。

正因如此,他宁可观众觉得他“作”,也不愿观众觉得他“可怜”。

这样一个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却要一次次折腾自己的“作精”,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

追溯源头,其实一切只源于张景由童年经历而萌发的一个小小愿望:

“我在湖南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长大,随着快速城市化,很多传统技巧也流失了。我就在想,身处现代都市的我,能否把这些智慧作为影像保留下来,也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远远不止你常看到的那些现代文明。”

在如今这个快速城市化的时代里,传承中国古老手艺的,却往往是一些不在大城市里的手艺人。

他们平凡又普通,从来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

但他们的行为,已然丰富了传统手艺的厚度,延续着这个国家的温度。

看似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

正如《寻找手艺》第一部主题曲所唱的那样:

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本文作者:张不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