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缺失,让她一辈子活在黄金枷锁中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简宁的领读
音乐 Wells-Vendredi (Waiting Where You Can't See)
谷主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是我们陪大家读书的第1262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麦家陪你读的第181本书——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
故事的开篇,张爱玲是这样说的: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在月光下,姜公馆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月光照在姜公馆里新娶的三奶奶兰仙的陪嫁丫头风萧枕边。
风萧和隔壁床的一个丫头同时醒来,不免闲聊起来。
聊起兰仙的婚事,不免有些感叹,因为赶上了革命,一切从俭,排面也有些凄惨。
甚至比迎娶二奶奶七巧的排面还差一点。
伺候七巧的丫头,伶牙俐齿,甚至仗着自己曾是老太太眼前的人,对七巧是看不起的。
从她口中,我们得知七巧是这样的:麻油店里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抛头露脸,嫁给姜家残废的二少爷也有四五年光景,生下了一对子女。但是也留下了不少话柄。
门不当户不对,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大家也不待见她,也容不下她。
两个丫头的嚼舌根被一位年长的老嬷嬷呵斥了一番。
公馆里人多口杂,不免落人口舌。
张爱玲笔下的月光在夜色中出奇的安静,我们听到了年纪轻轻的丫头的细言碎语,也有那伺候人一辈子的老人重重的叹息。
月光之下的人,谁又不是这样熬过来的。
张爱玲的文笔清冷,冷眼相看。
就如那月光,见证几代人的月亮,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张爱玲再一次提到了月亮。
“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天是森冷的蟹壳青,天底下黑漆漆的只有些矮楼房,因此一望望得很远。
地平线上的晓色,一层绿、一层黄,又一层红,如同切开的西瓜——是太阳要上来了。”
太阳上来了,日复一日的一天开始了。这是丫头嬷嬷最为忙碌的开始。姜公馆的一天也开始了。
这一天,大奶奶玳珍和三奶奶兰仙因为起晚了,正准备赶去老太太房里请安。
而二奶奶七巧照样比往常要晚一些。
因为她要给患病的姜二爷喂药,并且还染上了烟,需要吃几口才罢休。
玳珍和兰仙得知老太太也未醒来,就坐在隔壁房间聊了起来。
后来,姜公馆二小姐云泽正在绞核桃,三人也就一同坐等。
在众人说笑中,七巧来了。
兰仙云泽起身让座,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
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
玳珍淡淡并不接口,兰仙笑道:“可不是!家里人实在多,挤是挤了点。”
七巧挽起袖口,瞟了一眼兰仙,“三妹妹原来也嫌人太多了。连我们都嫌人太多,像你们没满月的自然更嫌人多了!”
兰仙听了这话,还没有怎么,玳珍先红了脸,道:“玩是玩,笑是笑,也得有个分寸。三妹妹新来乍到,你让她想着咱们是什么样的人家?”
七巧扯着手绢子的一角捂住嘴唇道:“知道你们都是清门净户的小姐,你倒跟我换一换试试,只怕你一晚上也过不惯。”
玳珍啐道:“不跟你说了,越说你越上头上脸。”
七巧索性拉住玳珍的袖子,“我可以赌得咒——这五年里头我可以赌得咒!你敢赌么?你敢赌么?”
说话间,云泽早就远远走开了。
七巧自己也知道这屋子里的人都瞧不起她,因此和新来的人分外亲热些,倚在兰仙的椅背上问长问短,夸赞她水葱一样的指甲。
兰仙早就看穿了七巧的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微笑尽管微笑着,也不大搭理她。
七巧自觉无趣,便去搭讪云泽,“云妹妹确瘦多了,小姐莫不是有了心事了?”
云泽打掉七巧扶上来的手,呵斥道,“你今儿个真的发了疯了!平日还不够讨人嫌的?”
七巧把两手筒在袖子里,笑嘻嘻地道:“小姐脾气好大!”
三言两语的交谈,足以看出七巧的脾性。
这样是日常,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待到老太太醒来,七巧又在她耳朵跟前嘀咕了一番,嚼起了舌根。
惹得大家都很不高兴,云泽更是恼怒了。
姜三爷回来的时候,玳珍追随着云泽已经出去了。
只留下七巧和兰仙。
七巧又不免挑起话来,说给兰仙和季泽听:
“这么一个人才出众的新娘子!三弟你还没谢谢我哪!要不是我催着他们早早替你办了这件事,这一耽搁,等打完了仗,指不定要十年八年呢!可不把你急坏了!”
兰仙生平最大的憾事便是出阁的日子正赶着非常时期,潦草成了家,诸事都不齐全,因此一听见这不入耳的话,她脸便沉了下来了。
兰仙不小心还把指甲搅断了,懊恼地匆匆回了屋。
只剩下七巧和季泽。
眼前的这个男人,七巧是认得的。她原先总以为自己能和他有什么,但是五年了,时光匆匆,又能留得住什么。
对季泽而言,他是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也知道她的心思,但是玩归玩,他早抱定了不能惹自己家里人,到时候兴致过去了,踢不掉躲不掉。
何况七巧脾气这样燥,她的人缘这样坏,上上下下谁肯包涵她一点,她也许是豁出去了,闹穿了也满不在乎。
他可是年纪轻轻的,凭什么要冒这个险。
季泽永远是聪明的,自私的,利己的。
而七巧,她一直别无选择。
张爱玲用短短的篇幅就道尽了姜公馆人员之多,事之烦杂,以及那无形中封建家庭的控制权。
曹七巧嫁到姜公馆,一开始是极想融入这样一个大家庭,即所谓的上层社会。
她和新来的人格外亲近,巴结,按照自己以为的方式关切别人,但是最终都失败了。
因为“上层社会”他们在思想上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界限。
你出身下等,便永远是下等。
然而,在这样落后的时代,曹七巧必将是个牺牲品,她找不到,也不知道如何与这样的命运抵抗。
生存上无法摆脱的沉重的压抑,精神上又得不到慰藉,出身市井的她,习惯了向外,并且明白生活教给她的两个字:憎恨!
她憎恨丈夫,霸占自己的青春,却永远没有生命气息;
她憎恨姜季泽,虚伪又狠心;
她甚至憎恨下人,趋炎附势。
然而,她慢慢接受了这个不幸的命运。
因为她决定熬,她也能熬。
熬过多少个日夜,熬过青春,熬过时间,她也许能熬赢。
她觉得自己的一辈子又算得了什么。
她何尝不曾想认命,可这个时代认命了又如何,能落得一个好结局吗?
现在她有了支撑,一旦丈夫去世,能分到一大笔钱,她便可以独立自主了。
张爱玲的讽刺并不惩恶劝善,它只是她的悲剧人生观的补充。
七巧的人生,旁人原谅与否,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她的黄金枷锁,套住了自己的人生。
她偏偏用这把锁也要毁了另外的人。
接下去在姜公馆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七巧又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前期回顾:
《金锁记》精读第1天:张爱玲:她的一生,藏着人性、情欲、疯狂和无尽的孤独
领读人:北坡,文学专业,媒体从业者。多篇文章发表于各大媒体刊物。
主播: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
执行主编:花梨
责编:数数/米妮
图片: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背景音乐:Tamas Wells-Vendredi (Waiting Where You Can't See)
▼点击阅读原文打卡,继续读书第12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