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锦集

2020-12-16 00:0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锦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是一本由[美]刘墉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一):愿你选择善良,也依然保有锋芒

从大学开始就开始读刘墉老师的书,刘墉老师一直用最浅的文字,表达深刻的道理。如今已经快二十年过去了,他的文字依旧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智者的心去了解“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请以仁者的心去培养“你不能没有的谅解”——这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这本书开篇的一句话,道尽作者所有的用心良苦。这样一部兼具深度、广度、力度与温与度的力作,让所有受尽呵护、但不得不独立面对未来的年轻人看清人性的“美”与“丑”,更加清醒、更加从容地步入社会,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更加理性、更加温柔地对待生活。

我们总在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人性到底是什么呢?又如何能讲透这复杂的人性呢?刘墉老师用其大胆而犀利的笔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切人性的深处,那里有自大、嫉妒、贪婪、猜忌,也有迷恋、执着、好胜……人性的细枝末节原形毕露,无处遁形。

为人处世,不得要领往往处处受阻,明晓人性则游刃有余。在这本书里,刘墉老师为了我们讲了10个小故事,为我们剖析人性的本源,让我们体察为人处世的艺术,达致人际普遍的安稳与从容。书中说“越爱越爱,越不爱越不爱”,很明显的一个道理,我们却总是看不透,总是执着不悔,总是放不开握紧的手。那是因为爱是给予的,它绝大部分表现在付出,你会因为付出爱,而越去爱。就像《小王子》中小王子爱上那朵玫瑰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绽放出来的美丽,也是因为他为玫瑰花浇水,为他挡风,这些付出让小王子远在地球心里也放不下那一朵玫瑰花。书中说,“慢慢地浸润总比大雨淹没来得柔和,一点点蚕食也当然比鲸吞来得安静”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觉察不到疑似异常,却一点点将自己置于不愿安置的地方,所以一些危险以时间为掩护,渐渐发酵。

知世故而不世故,看清生活的真相,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这本书帮助我们不会因为谅解人性而变得瞻前顾后,不会因为了解人性而变得冷漠无情。它让我们免于伤害,同时学会为人处世,懂进退,有原则,用正确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善良。

愿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秘诀,让自己活得更加坦然而有力量。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二):要懂得委婉,也要勇于亮剑

  

最开始看刘墉先生的作品应该是大学时期了,那会儿的感受就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了,用一个个的小故事却可以非常准确的洞察人心,能引起读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后来毕业了,开始进入社会了,能逐渐感觉到关于作品里分析人性的东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身边的朋友也有觉得说刘墉先生的作品太过于鸡汤了。而我个人的想法是,确实是挺鸡汤,但与一般的鸡汤文相比,是有所不同的。

在我个人看来,刘墉先生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灌输式的鸡汤教学法,每一个故事都是很有意思的、很真实的,并且可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他在用一种年轻人很容易接受的方式去给我们讲述一个个道理。当你阅读过后,觉得很有意思,并且能从中有所收获,这不就很好么。从刘墉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对其会产生思考,并且对我至今有用,让我受益匪浅这就足够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你的善良需要锋芒》一书中,开篇的序以他与他女儿的对话为起点,让我们对人性产生思考。接着用十个涉及工作、生活、爱情、婚姻、家庭、交际等多个方面的小故事,为我们深度剖析社交关系中的会遇到的种种人性,揭穿这其中所隐藏的真相。

书中的后记,刘墉先生教会我们要懂得“不可不知的人性”,要有“不能没有的谅解”,更要有“绝不妥协的坚持”。其实善良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但为了护自己周全,它就必须要生出锋芒,就像那带刺的玫瑰一样,有了那刺,它才能免于受伤害。就像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当我们走进社会,面对着种种的人性与真相,也许你会因为谅解人性而变得委婉,瞻前顾后,选择退而求其次。但善良不应该成为局限自己的围栏,更不应该变成别人利用你的筹码。我们应该要与人为善,但也要坚持住自己的底线,自己的原则。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成熟。在能看清人性本质的情况下,依然能坚持住自己的原则去接人待物,懂得委婉,在关键时候也会勇于亮剑,不因自己的善良而变得被动,不因自己的善良而习惯退让,不因自己的善良而委曲求全,这便是很好的。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三):读小故事,知大智慧

  

陕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你的善良 需要锋芒》,封面的字体、排版及插画都是标准畅销书的版式,腰封准确地概括了本书的中心内容:“知世故而不世故,看到生活的真相,选择谅解和热爱,才是真正的成长”,标题的前缀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整个封面包装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同时,也预感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励志书,拿到书就立马读了起来。

序言《不会再有象牙塔的世界》,刘墉老师从与女儿的对话开始,探讨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引人思考:当象牙塔里纯净的心灵遭受社会的“毒打”、接触到丑恶的人性,ta应该怎么办?继而表述出写书的目的:为“纯净的心灵”注射“疫苗”,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使年轻人懂得一些“不可不知的人性”,主动打破象牙塔,用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丑恶。都说“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这与刘墉老师的观点异曲同工,主动去探索人性、面对人性的弱点,便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倘若不主动去思考,等到在人际交往遭受到挫折之时,便会手足无措,甚至怀疑自我。

刘墉老师用10个小故事,从职场、生活、爱情、婚姻、家庭、交际等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了人际交往必备的心理建设,虽然都是虚构的小故事,但能让人产生共鸣,更易于理解背后的道理。

做人处世,必须要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人们常常以自己为中心,所以重视每个我们交往的人就显得尤为珍贵。所谓“你不能没有的谅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会换位思考的人,人生道路就会宽阔许多,在充分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逻辑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人与人之间存在扶持,也存在竞争;存在分享,也存在分歧;存在爱,也存在不爱;存在施与,也存在索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刘墉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难以接受现状,那就从另一个方向去化解,用“正向思考”去分析,从“人性”出发,心态平和地面对生活的种种刁难,学会用智慧,而非意气。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非这一段段的大道理,因为“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本书最难得的是在“道理”与“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接了地气,一则则小故事中总有你遇见过的某类人、某类事,大道至简,大道藏于人间,知易行难,愿我们都能打一场光明的圣战,拥有美好的未来。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四):刘墉大师的人性课,善良需要有底线

  

对于知名作家、诗人、励志大师刘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网上、杂志上、报纸上经常能看到刘墉的身影,写了很多振奋人心的小品文,当然他也出了很多热销的书籍。

这本书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系列的第一部,《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是刘墉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关于人性的问题,主题是人需要善良,但是但是善良不可无底线,人的善良需要锋芒。

书中的小故事纯属虚构,这是刘墉先生的原话,不是我的臆断,但是故事本身来源于生活,或者是真实事件的适度改编。你可以把书里的文章当成散文读,也可以当成小小说来看,作者通过有趣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单纯的理论说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很少有人能耐着性子看下去,看了也很难记住,而有意思的故事却能让人记得很久,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短,可能是考虑到很多人没有耐性看非常长的故事吧,而且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性,所以你可以随手翻到哪一页都可以阅读起来。语言浅显易懂,极富诗意,老少皆宜,看后都可以有所启发。

善良的人受人欢迎,但是有时候善良的人也会受很多委屈。这个世界需要善良的人,与人为善,其乐无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恩你的善良,甚至还会有人利用你的善良而做损人利己的事。就像刘墉书里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不是象牙塔,也有阴暗的角落,需要我们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甄别。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适当伸出援手,对于装可怜的人我们要敬而远之。对于那些试图对我们提出无理要求的人我们要学会说不,答应他们第一次,肯定会有第二次,对于试图利用我们的善良而伤害我们的人我们要有自己的脾气,要向他们表示,我们也有脾气。凡是要问一句自己内心,想不想去帮他,要不要去帮他,他值得帮助吗,如果觉得有抵触,就委婉拒绝,如果对方还是不死心,就明确告诉他不可以,宁可现在得罪他,也不要矛盾越来越深时得罪他。

这个世界套路深,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套路,但不要玩套路,要懂得世故但不要做世故的人。凡事要认真思考,看清人的本质,对善良的人我们也要善良的方式对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只要他们没有触犯到自己,没有触犯到集体的利益,敬而远之就好,见面时也要很自然地对待他,不要有明显的敌意,以免遭到报复,癞蛤蟆虽说不咬人,但是恶心人,也是非常让人不舒服的事。对于本性不坏,不阴损,偶尔犯点小糊涂的人,我们要对给于谅解,要心胸大度一些,你的善良也许换来更多的回报。

很开心能读到刘墉先生的《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这只是刘墉先生的关于解读人性的散文集第一部,期待下一部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人性的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五):先知道人性,再去接受和谅解人性

  

作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刘墉老师的书籍处处闪烁着处世的智慧,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在我迷茫时,总能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启发。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是新华先锋最近新出的刘墉先生作品合集,从十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说起,辛辣剖析种种人性,教会我们了解人性,并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人性,避开无须踩的雷,释放自己的善良。

而我在职场中困惑的种种,在看完这本书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感觉不被重视怎么办?

在《当虎妞发飙的时候》一章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虎妞手握公司大权,赌气休假回家,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她的请假和不配合交接信息、资料,公司忙得一团乱。甚至于领导、同事亲自上门求教虎妞也不肯配合。然而,过了四个星期后,大家已经习惯了虎妞的不在,而且公司也走上了运转的正规,甚至变得更好了。

心里赌气,就像看看没有了我你们会怎么样,又或者让你们尝一尝我不在的滋味,这种情绪我们都会有,尤其是工作中加班很多但得不到领导认可,或者功劳被别人抢了去时,是真的想撂挑子不干啊。

耍脾气可以,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学会拿捏尺度。

偶尔耍点性子,让对方知道自己很重要、需要被尊重,但切不可闹得太过。否则,就会如同虎妞这样,一段时间后,大家会习惯了你的隐形。

毕竟,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这个世界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同事/合作伙伴得寸进尺怎么办?

在工作时,我们往往会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感觉。

你好说话,帮了同事一个忙,但帮了一个又一个,慢慢的,帮忙做的活顺理成章的成了你的活;你对合作伙伴友善,答应了前期合作愉快后续会再找他们,结果他们却没有了以往那么积极配合,似乎这个项目就应该是他们来做的。正如在《捉贼记》一章中,钱太太浴室漏水,喊了小尤来帮忙修,小尤一开始非常勤快卖力,却在钱太太一句话“改天咱们重修浴室,一定找他”之后,小尤却拖了一个晚上都没弄完,而且将维修工程越搞越大,因为在他心里,合作的贪念已经被放大了。

所以呀,在职场中,不管是同事还是合作伙伴,任何事都要情归情,理归理,不要把对方的贪念放大了,污染了单纯的关系。

被排斥了怎么办?

在《小侯成功记》一章中,小侯是老曾的下属,由于老曾生病住院,小侯帮忙干活时,才能被庞总所赏识。老曾因此忌惮小侯,为了让小侯调开,出钱让小侯去进修,使得小侯没机会和庞总多接触,还利用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怂恿小侯别去给庞总做“奴才”,结果多年以后,小侯真的勇闯出一番事业,并由衷感谢老曾,他并不知道老曾当初的那些坏心思。

在职场中,你有才华,无才的领导忌惮你,无才的同事嫉妒你,这都是人性,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何面对呢?强大自身是最根本的方法。

并且要记住,即使你被设计、被排斥,当你后来成功时,也不必忌恨他们,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你的“贵人,是逼你成功的贵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看到生活的真相,选择谅解和热爱,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愿你也能从《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汲取成长的养分,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秘诀,让自己活得更加坦然且有力量。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读后感(六):太过善良,其实是软弱,请务必展露你的锋芒!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是刘墉先生的人际关系实力避坑指南,这是我读的第五本刘墉先生的书,曾经着迷于他如何教授孩子们成长,现在着迷于他如何教会我成长。很多人都觉得,大学毕业了,就再也不用学习了,可我却觉得成年人才更是需要学习的人。

不学习,就无法得知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你会遇到怎样的际遇、怎样的人。成年人的生活本就不易,不学习也许就落后于人了。《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是一本成年人的学习书目,书中的内容从十个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开始,去剖析人生中会遇到的种种人性,并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去面对人生、了解人性,避开生活中的“地雷”,活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并以此去改变自己,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原是美国著名诗人、思想家爱默生的至理名言,用它做为刘墉先生的书名,真的非常符合书中刘墉先生给予我们的指导。

一 、你那么好说话,无非是没原则

三毛在《稻草人手记》中写道,她在临出国游学前,她的父母一再叮嘱她:出门在外,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万一跟人有了争执,退一步,海阔天空。绝对不要跟人呕气,要有宽大的心胸。

可真的出门在外了才发现,原来退一步不是遇见海阔天空,退一步会让敌人更逼进一步!

毫无底线原则的善良,只会让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捉贼记>中的小尤,就是一个丝毫没有底线的人,他的邻居钱太太浴室漏水请他帮忙,他非常卖力的去维修,却只得到钱太太的一句:“改天咱们重修浴室,一定找他”,他的善良没能换来实质性的回报,却让自己的邻居越得寸进尺,所以啊,人不能无底线善良,而是需要一点锋芒,锋芒是一个人身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一种尖锐的傲气,你那么好说话,真的就只是你没有原则而已。

董卿说:“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太过善良容易被当软柿子捏;心眼太好容易被当缺心眼,不是也有那句“斗米恩担米仇”吗?

没有棱角的善良,不仅不能够向外界传达你的善意,反而是输出了你的软弱,你永远得不到“不可侵犯”这四个字。

二、善良,有时候不过是弱者的又一个挡箭牌

善良,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答应所有人的请求、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你就会收获无数张“好人卡”,因为做一个“善良”的人,远比做一个“讲道理”的人轻松许多。

在读<当虎妞发飙的时候>这一篇小故事时,虎妞做为反面主角出现,她掌握着公司大全,以为公司离不了自己,没了自己公司就运行不下去,也是她一直拿乔,却不给予帮助,可她没有想到,公司居然也渐渐正常运行,甚至比她在时还要好。

为什么说虎妞是方面教材呢?你想想啊,世界上自私的人那么多,你总是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后退,当你退无可退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就像故事中的虎妞,她傲娇于自己是公司主力,将公司的运行当做是自己拿乔的资本,公司如果太过善良,也许真就完结与虎妞的“拿乔”上了。可在外人的眼里,处于“弱势”的虎妞,对上庞大的公司,人人都会以为公司才是那头“狼”,人人都会围上来指责公司为富不仁。可真的很奇怪,善良什么时候已经成了某些人不用讲道理的挡箭牌?

虽然书中有写明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可我却觉得,生活中切切实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被“你应该善良”给道德绑架,人们总是告诉你做人应该善良,可世上最可笑的,莫过于真正负责任且善良的人,居然因为所谓的善良之名而寸步难行。

我想看完刘墉先生这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 你的善良,需要锋芒》后想说:有时候,善良真的不能没有锋芒,否则真的等于零。越是善良的人底线越要高一些,才不至于纵容他人;越是善良的人越要懂得拒绝,也算是对自己的保护,做一个光明正大的圣战,不要做一个阴毒的伏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