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Mansfield Park》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Mansfield Park》读后感精选

2020-12-16 03:11: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Mansfield Park》读后感精选

  《Mansfield Park》是一本由Jane Austen著作,Wordsworth Editions Ltd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ansfield Park》精选点评:

  ●奥斯汀的作品大抵差不多,都是男主有钱有势,女主有思想,有主见,但是经济,和出身不是很好。可能这就是她自己的写照,每本都想拜读

  ●这才是奥斯汀最好的作品,绝对的。

  ●Fanny 有些品质会让我想起大卫科波菲尔里的艾妮斯。恬静。

  ●2011.2.15 Jane Austen所有的书里面,这本似乎最不受欢迎。而我倒是出奇的喜欢这个故事。是的,所有的人物魅力都不够。也没有十足的悬念吸引着人往下看。而 Anglophile的我,就是酷爱英国人的碎碎念。那些分开来或者摆在一起都没有意义的文字,可以发出清脆的错落有致的音节,将时光编织了进去。 说什么还能遇到更好更值得的人吗?说什么十八岁的你会看男人吗?每一句话,都不需要掩饰。从以前到现在,婚姻就是这样的真实。而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的缘分,可能就是对自己的狠心,抑或对别人的坚持;早一步,抑或迟一步;别人眼中的喜剧,抑或自己心中的悲剧。

  ●个别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不过不耽误它为一部情节完整、悬念一直保持到最后的闲情小说。作者借角色之口讲出自己对人性观察,另外,作为体察百年前英国社会阶层的读本来说也是不错的。

  ●虽然我承认书里的道德的议论和坚持并没有错,然而读完还是很失望。道德是用来自省而不是要求别人的。Fanny看上去一切都那么品性完美,然而真的没有她的私心么。PP和Persuation那么好,正是因为Lizzy和Anne都承认自己小小的缺点并克服改正而更惹人喜爱吧。

  ●不是非常喜欢里面的两个角色,性格都有点沉闷

  ●看到46章,情节就像edmund一直说不出的求婚一样拖,兄妹让读者也像edmund一样一会觉得他俩好一会坏。confusing,作者可能想让人物饱满但我对fanny的印象没有之前好。读到第五章,流水般语言写了fanny到新家的不适应和每个人的性格。Thomas还算正面角色,但教育子女时要刚柔并济。有刚无柔会让孩子不敢表露真实感受,父权离开后一下原形毕露可劲儿撒欢。而母亲的懒惰和漫不经心,把教育都交给老师是不负责的。书里写disposition可以教出来,不是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天性(也解释了edmund和其他兄妹的不同),教育可以规范克制天性而已。fanny是个胆小且看清自己的妹妹,童年时得到的温暖会一直记挂感恩也合理。总之小朋友不应该离开父母,就算去亲戚家住也不行

  ●A typical Austen fiction with all characters turning backs and showing real faces at the last few chapters resolving in the achievement of big love among the leading couple which was secretly wished for on the female side long and unspoken...

  ●讲了两个正(mo)直(ming)的表兄妹在一个严(hun)肃(luan)的大家庭里面临可能的遗传病问题

  《Mansfield Park》读后感(一):unexpected ending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开始读时人物的性格并不喜欢,情节感觉无趣。读到最后却发现了书中人物对事情看法的最初判断和之后峰回路转的转变,却让我读出一种幸福感。读完这本感觉很开心。所读Jane作品中女主角,Fanny不是光彩照人的,但她的道德感在这部作品中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反而觉得这本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

  《Mansfield Park》读后感(二):范黛玉上位

  范妮这个黛玉之所以求仁得仁完全由于奥斯丁硬要让她上位。从默默无闻到派对女王只是因为两个表姐去了伦敦。

  她拒绝克劳福德少爷那时如履薄冰,前途堪忧,还回到了穷父母身边,不料已婚大表姐和克劳福德少爷私奔,二表姐也有样学样跟人跑了。范妮被急招回曼斯菲尔德。还捎上家乡妹妹,这妹妹我们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为什么花很多笔墨写她,最后知道了,范妮婚后搬出去,总得有人在家服侍养父母吧,这妹妹就派上用场了。埃德蒙是否爱她也始终成疑,傲娇的玛丽永远会在埃德蒙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吧。

  埃德蒙这人似乎是要往达西的路上走的,但走了一半,没走完,又不如《艾玛》里的奈特利尖酸好玩。反而是个灭high王,是曼斯菲尔德庄园里最老成无聊的年轻人。

  最后一章作者干脆跳出来自我说明,希望读者相信时间的魔力,会让各位各就其位。但你可以想象范妮婚后的生活有多无趣,她本来也就是个无趣的人,是养父母的贴心仆人。

  不过呢,在奥斯丁的世界里,没钱你就得乖点。有钱到艾玛的地步,自然可以心安理得宣称不婚,或者像这里的玛丽,晾着埃德蒙。埃德蒙尽管一路对范妮这个垃圾桶抱怨个没完,一副明天我就要和她断的样子,心里还是不舍得啊。

  结尾对躺枪的大表姐和嘴贱的norris太太也太狠了点。倒是玛丽始终活泼可人,奥斯丁也没办法降服她,让她继续颠倒众生去了。

  《Mansfield Park》读后感(三):《曼斯菲尔德庄园》:浅析两点

  I decided to close read/reread Jane Austen's novels, started from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now finished Mansfield Park. Pride and Prejudice is more witty and funny (and more popular). But Mansfield Park gets its credit onmoral discipline, reflecting change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relation of marriage of 18/19 century, building up women characters with mental strength,ready to take change in the coming generation.

  1, Fanny Price-her growth and value

  Most of Jane Austen's novels are absence of mothers.It is especially so in Mansfield Park.Fanny Price was taken away from her original family when she was young, replacing hermother with two aunts, one is too annoyed to be liked, the other exists like a ghost.

  I got inspiration fromColm Tóibín and Ruth Perry to understand the absence of motherly figures. It was argued that by taking away a true mother, our heroineis placed in a lonely and terrible situation with no resource to reach for;therefore, our heroine has to fight her own battle, using all her intelligence and mental strength and eventually gains her happiness and tranquil.

  It i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this. If a girl grows up in a happy family with everything attended to, she usuallyfind her lifesatisfied and worryless and would likely less sensitive to human suffering.But a girl, like Fanny,has to live as half-niece-half-maid, constantly be reminded of her inferiority and always be left behind or neglected, she could easily find herself in a miserable mood and more sensitive to other people's personality and intention in order to get herself away from trouble.

  efore she was taken to Mansfield Park, her role in the adopted family is sealed:

...as to the distinction proper to be made between the girls as consciousness of what they are, without making them think too lowly of their cousin; and how, withoutdepressing her spirits too far, make her remember that she is not a Miss Bertram. I should wish to see them very good friends, and would, on no account, authorize in my girls the smallest degree of arrogance towards their relations; but still theycan not be equals. Their rank, fortune, rights, and expectations, will always be different. It is a point of great delicacy..Nobody meant to be unkind, but nobody put themselves out of their way to secure her comfort...She was disheartened by Lady Bertram's silence, awed by Sir Thomas grave looks, and quite overcome by Mrs Norris admonitions.

  In the magnificent house of Mansfield Park, "the rooms were too large for her to move in with ease", instead of gladness, she feels shy, helpless and uneasy.Fortune, being reminded and constantly emphasized by her aunts, becomesa burden; misery increased bythe consciousness of "I should feel fortunate and gratified but I am not" .

  he is not belonged to the family--she is scolded by Mrs Norris all the time, not allowed to go to party with her cousins, has little access to entertain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enable her to dwell on inner peace and indulge herself in active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in a loveless family, thekindness of her cousin Edmund becomeher only support and happiness. But when Edmund falls in love with Miss Crawford, she is pushed even further, she could lose her only source of happiness.She is friendless and extremely lonely. But misfortune is a very valuable experience, it can be benefit for ones life. It makes Fanny Price strong, modest, loving and true, which set her apartfrom other girls.

  ut the turning point of Fanny's life, is going back to her original family in Portsmouth. Living in a noisy and crowded place with no affection from her parents in blood, she starts to realize she ISfortunate to grow upin Mansfield Park. She dose not belong to either and she has nothing to rely on but herself--her consciousness and her moral principle.She has not been loved, but now she realize she neither do much to return her love to Mansfield Park. Gratification is naturally warming up and shines through her heart.She is greater than what she was after this event.

  This is how she comes as apoor crying babybut grows up tobea respectfulladywith great personality, forgiving and loving, always true to her heart.

  2, Concept of marriage is changing.

  One can easily see the social change in Jane Austen's novels.Revolution of social valuebegins from domestic and marriage.Maria Bertram, the star of Bertram family, is not a delightful character. She is pretty but vain,she loves Henry but marries Mr Rushworth for wealth; then she regrets and runs away with Henry. Fromthis female character, one can see the struggle of tradition value and revolted impulse.And the tradition vanquished. She might look like a failure but this just a indicationof women attempting for freedom.

  The younger sister, Julia, is morerebellious. She realizes her chance of marry well is littleso she try to captivates whoever come across her way. Herelopement with Mr Yates is a great bow on dying value of Mansfield Park. Firstly, marriage without approval from parents and ceremony is a great scandalous of upper class and landed gentry; Secondly, Mr Yates loves acting and art which are regarded as fallen and evil career in 18/19 century. Class ranks were strictly observed by parents but shattered by daughters.

  The other woman character, Miss Crawford, regardless her various faults, is a very good example of women finding their way in the new world. She obviously believes marriage is her main purpose of life but she is not ready to gives up her opinion and personality to plays as good wife. She expresses her idea too freely and she loves socialize. She likes holidaying in countryside but city is more dazing and attracting to her. I think eventually, she will find a husband in London, very likely not from landed gentry.

  Reference:

  ew Ways to Kill Your Mother : Writers and Their Families byColm Tóibín

  ovel Relations by Ruth Perry

  《Mansfield Park》读后感(四):善良谦逊是美德,隐忍坚持也是吗?

  这不是一篇书评,这是关于我自己生活的吐槽。陌生人不用看,完全没有营养。只是我自己的碎碎念和泄愤罢了。

  看完,书里的道德观已经和现在脱节了。当然读书并不一定要带着道德批判去看,看三观不符的主人公你可以打开新世界,了解一下你从未想过认同过的做法。但坏处是很难让人relate到自己身上,当时代入感,主角做什么她的情感啊高兴还是伤心啊读者都不care了。而情感共鸣才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吧,如果是想客观了解跟自己思维三观不同的人的目的和生活,可能有比小说更好的媒介吧。

  还有如果作者都能借fanny之口说出edmund的追求mary实在繁琐让人丧失耐心。be on be off真的tiresome,你怎么能要求读者看到你写的这些过程不同样觉得无聊且精神负担呢。

  快看完了,觉得有点前言不搭后语吧。过分冗长的心理活动让我对fanny都没有耐心了。比如看到一件有利的事情先狂喜,再体会一下其他人的心情所以没那么高兴,不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不禁高兴起来(反之亦然),tiresome。作者有时候把兄妹写的很好有时候又写的坏,这样并没有让他们更丰满而是很奇怪,如果你想去剖析他们每个行动背后的原因,那至少这个指引他们行动的最终极的动因是不变的。之前作者的几本书很容易就让读者辨明是非了。但这本举个小栗子,thomas一开始不苟言笑,长途回家后忽然对儿女很好,大女儿结婚后一下对fanny超级好,知道fanny拒绝求婚后又铁石心肠的责备她,然而过了一阵又决定不再逼迫了。所以作者是想通过自己剧情的不consistency告诉我们一个人行为不consistency是最大的错误?

  从书里判断好人坏人很容易,前几本书奥斯丁也带着我们做了。这回把我们放在这些细碎的例子和场景中(太细碎了,冗长且重复。比如你写mrs norris吝啬势利眼几个场景就够了不用写了几十个吧),是想让我们自己判断每个人物的好坏,不行啊作者你得带着我啊,我在现实中都一脸懵逼呢。读奥斯丁的小说会让人有错觉读者和作者一样有惊人的观察力,作者现在不按着模版玩了,读者除了思想混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能感觉到很多场景作者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越接近结尾和高潮的部分。我不反对happy ending但有的反转实在感觉不切实际不符合人物一直铺垫的性格是为了让剧情有个大致的走向才牺牲了这个人物。据说奥斯丁会大面积修改作品,但我感觉你写书的时候应该有个大致的storyline吧,你得follow啊,别写着写着太多ambition了要丰富人物要做道德劝导结果把storyline给弄拧巴了。那你跟于妈有啥区别啊。就像persution的男女主大表白我就不满意,这篇的edmund磨磨唧唧终于对maria放弃希望但是maria还对他笑一下男主还心里斗争了一下简直是渣剧情。

  感觉对节奏,场景,人物都运作的不成熟。就像真人秀作者给写了个剧本,但演员的自我时不时冒出来偏离了主线,作者再跑来救火把他们硬拉回去,看得观众特累特矛盾不知道该信谁。

  已经感觉到有些拖沓了但至少都有实质性内容(自我剖析,情感表白,或情节推进)这本总之让人看着很累,每章太长了太细节了而且看完后觉得并没有讲什么东西。一个话剧就能前后好几章一个回家省亲也是好几章。

  奥斯丁的书就差love and friendship(包括lady),我一看那本书的厚度还是算了吧,毕竟咱也不是强迫症有些事情不用一天做完(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完啊)

  这些读完也能看到些套路,动不动就私奔了我感觉就跟白血病似的(当然我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没准年轻男女就是很大概率私奔呢)可能也是作者题材只是在高等社交圈男女这些事情吧,如果奥斯丁写了10本甚至50本也没有足够的素材和想象力吧。跟狄更斯之类的比较也是惘然,一个整天刺绣各种鸟类,一个直接清明上河图,花鸟鱼虫的确精致但天天看难免疲累,上河图倒是不会让你灵感枯竭但谁家愿意摆来当装饰呢,更想要一个花瓶的鲜花而不是一座花坛包括泥土和昆虫吧。 看到40章,fanny回家省亲。本以为会写成女主是不嫌贫爱富的好社会主义接班人,没想到确实残酷冰冷的事实。fanny不喜欢自己原来的家,就算mansfield再对她刻薄她也觉得比原来的家好太多了。其实这本书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的两面性。就像虽然她批判兄妹俩但她也明确的写了如果妹妹跟着edmund她的理解力和自私随性都能收敛很多,就像mrs norris这么反派的人物都能说如果是她在操持9个小孩的贫苦一家,一定会比fanny妈妈做的好太多。就像henry这么游戏人生随意摘花的公子哥,fanny在自己贫苦家里时也觉得他是最可爱最棒的存在了。edmjnd再坚持自我也有被plague的时候(看他表演戏剧的劲头儿),fanny再无私内敛性冷淡也有ill judgement的时候(例如她对maria的因为嫉妒所以不喜欢)事物的两面性,还挺好玩的,也证明了作者并没有一个特别要批判给他关到道德监狱的人,或者说她在批判所有人类包括她自己。 我在想如果我在奥斯丁笔下会是什么样的描写呢?肯定不会是正面的。希望她能足够仁慈的给我写的诙谐一点,类似于某青年掉入虎穴请大家警示这种。而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她可能写我的时候还带了一丝慈悲和理解。给我一个单纯的反面荒诞角色就好了。 看到书里很多场景我都能轻易的联想到自己被slight的现实例子,我所能想到的都是我在受害者处境时的,我和书里的受害者更感同身受。但我知道我肯定也会在或多或少的现实中扮演了施暴者加害者的角色,但这需要更深的reflection和更大的面对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我就逃遁了(因为我没自信啊,我先承认自己是个渣,我就可以不用一点点的检验自己的言行和深处的动机了) 看到30章,这本书每个章节都好长啊。有些拖沓,舞会,相聚离开,每个细小事情后每个年轻人的心态和想法,大段对话和心理描写。感觉用一半的篇幅和事例已足够描写每个人了。persuation是我很喜欢的长度(当然男主的描写太少,男女主初见和7年空窗期的描写太少,让理解人物尤其是男主有些困难)persuation的场景也都简洁有力。一个男主把熊孩子从女主身上扒下来就够了(最讨厌光说不做的,尤其是孩子问题上。你跟我奉承一百句你辛苦了或者规劝孩子一百次不要这么熊,都不如你帮我带一下他让我喘息一下) 因为章节是想减一星的(素食社会嘛,最不喜重复),但傲娇兄妹确实惹人怜爱(又讨厌又喜爱)这么不负责任careless随便摘摘花惹惹草,散播魅力。妹妹可能比哥哥更柔软一点,感觉自己好像爱上了edmund,然而也知道自己换个环境很快就会忘了爱慕对象。但还是纵容自己的感情。其实如果放在现在,最坏的批判也就是玩世不恭和不顾及他人情感吧。但谁不愿意和这样风风火火的人碰撞一下呢。就算“跟万人迷遇见”,会用一生的时间追忆绵绵(ss里面说了不能纵容自己的负面情感,但一被抛弃就对自己更铁石心肠不允许自己哭鼻子的人也理智得,会懂得保护自己得太不可爱了不是嘛)跟兄妹的最好关系是朋友吧,互相嘻嘻哈哈,但小心被他们的魅力磨损。edmund和fanny是类似的性格(毕竟edmund觉得自己造就了fanny的性格),edmund被完全不同的maria吸引,而fanny在承认henry戏演的好manners外表都像个绅士之外,对henry的特殊好感是相当尴尬和拒绝的。作者写如果不是因为fanny有了心上人表哥,肯定也会在henry的糖衣炮弹下被攻陷。但因为有edmund做对比,所以更觉得henry做事情太多不妥和激进。人的理智会被感情冲垮,就像edmund在没爱上maria前很明确的看到她的弱点,但被maria的热情攻克爱上之后,那些弱点及都是表面上的不是致命的了。如果fanny心里没有edmund,henry的热情肯定会有的放矢。 至于hendy和maria。两条路摆在前面都可以选,他们也自知自己的雄厚实力。一条像fanny一样兢兢业业爱岗爱家,一条挥洒青春。henry觉得自己可以走第一条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条路的正确性和它能带来的好处和满足感,如果对fanny求婚成功他真的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自己感觉良好(至于走多久不确定),但被拒之后他也能很快换到另外一条路上,因为另外一条路也能给他快感。哪条路快感更多不好确定,但一定是不一样的快感都想试一下。the road not taken对他来说是不存在选择的代价的,因为选哪个他都有收获,放弃哪个他都不可惜。 可惜fanny是被固定在第一条路上的人,太多的self consiousness让她如果偏离轨道立刻崩溃自爆。而edmund也是自始至终坚持着的职业把他订在第一条路。至于maria就是两条路的好处都想要,爱伦敦的繁华和party世俗各种成就感,但也可以appereciate在小农村跟爱人两个大眼瞪小眼的亲密关系。然而想得到两边的好处就要付出双倍的代价。喜欢edmund沉稳的个性就要接受他想当牧师而不是律师或军官的属性。不能一边喜欢白天的光却抱怨太热,这点她哥比她拎得清。所以小姑娘和edmund on and off的纠结其实是跟自己的心较劲罢了。如果edmund真的听了她的话放弃了牧师职位那edmund身上那些让她喜欢敬仰的东西也就没了。会变成谁呢?tender is the night的dick吧。dick的悲剧是一个从小沿着第一条路长大的人被拖进了第二条路,挣扎着想在两条路上并行(即坚持精神医生的职业,又要讨好适应白富美的生活圈子),最后掉进夹缝四不像(还中年危机的搞了个rosemary),被第一条和第二条路的战友抛弃。真的可悲。 所以henry这种两条路切换不妄图一时间左拥右抱的做法,才是最聪明啊。他自私的点是在厌倦了这条路时跳到下一跳时,或者并道时,怕麻烦不愿意带着战友一起罢了。 两兄妹都很聪明,都比别人能理解fanny的窘况。就像二姨在攻击fanny时maria坐到fanny旁边跟她谈论她最喜欢的话题williams,就像在fanny check了henry说如果姨父不回来就好了这种粗鲁的话后henry马上就严肃认真的改变了自己的说辞。但就算maria理解fanny她也不会一直bother自己去体会fanny的感情,就算henry知道什么才是正确他也会说不会这么做。天赋够了,两兄妹都像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吸引人。他们有太多条路可以选择,不像fanny只能走最窄的路用最隐忍的性格。他们可能就是因为太顺利太无阻了,所以不会去选择最难的路,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的虚荣吧,不去对别人负责,因为丢失了这个调情对象很快就会有下一个,所以没有任何不舍和代价。 看到18章,一切就像闹剧,一些不知所谓的年轻人。henry不假思索的flirt两姐妹,edmond一开始不同意演出但因为他喜欢的maria要跟陌生男子搭戏所以决定演出,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控制演出这个infamous的事情扩大化他才插手的。fanny在这种情况下也曾对自己的心有过动摇(不过她的原因不是自己的欲望而是因为别人给她的压力和她内心原则的斗争) anyway,我在想如果一个情况,你和你讨厌的人都很不开心,那你们两个都做错了一些事情吧。没有人能说自己是无暇的,因为所有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将心比心这句话,都是人们用来要求别人的,谁要用来反噬规范自己呢 所以做一个与世无争坚持自己的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在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折磨你的时候,一次次地被take advantage of,没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自己的正确人生观真的撑不过去。 多自省自己少要求别人真的是不易,在别人一直欺负你的时候还能坚持这个原则更加不易。 看到第八章,fanny被所有人忽略,没人去问她的意见关心她的身体情况。唯一有人性的大表哥也因为被激情冲昏头脑带着年轻的小伙伴出去玩,把fanny的马借走不换。 fanny的大姨从来就是一个不顾别人的傲娇女(虽然candide有余并不算气人),她自己在炎热的夏天坐在阴凉处逗小狗让fanny去修剪花坪。然后特别遭人鄙视的伪君子(当然从来没人认为她是君子,就是个跳梁小丑罢了)二姨叫fanny走路把花带去她的住所,因为fanny忘了关门(对啊,都是fanny的错)又让她跑了一趟。晚上fanny头疼得躲在沙发时二姨说你怎么那么不grateful,大家都在聊天social呢你就自己偷懒。 grateful你大爷!偷懒你大爷!我操你大爷! 好吧,看奥斯丁看成这样,我也算是她笔下那个粗鄙至极的人吧(毕竟mary说她的舅舅坏话时候被批判了) 当没有人为你争取你的权益,所有人都认为你不需要任何权利只需要所有义务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隐忍吗?等到出头日吗?那首先你要有一个好身体还有好心态,在坏人死完之前你不能死,就是被slight受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你都得自带主角光环熬下去。 但我不是我生命的主角啊。 想起自己很多委屈的事情,我没有选择有智慧的处理,我没有大声对所有人说出我的需求(因为礼貌和自卑吗?),也没有像fanny一样在心态上逆来顺受。我的状态就是在身体上痛苦,在心灵上还认为了自己不被公平对待所以双重痛苦(逆来顺受的人至少不会太多期盼,所以心灵上的折磨也许稍微少一点点) lu出生后,小八爸妈和姐姐来探亲。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什么都不会。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喂奶。晚上真的不夸张,每半个小时他就要大哭,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他一遍一遍地在狭小的屋子里悠(因为他爸妈在客厅出不去),严重的睡眠不足,24小时都睡不了觉。晚上没有人帮我白天也都是我自己在带(只有吃饭的时候和洗澡的时候帮我看一下)。当时简直像在被逼供一样身体精神都达到了极限。然而每天晚上看到小八和他们一家在客厅敷面膜看电视喝茶,我和lu就困在那个小屋子里一起哭。 真的活了这么大,从来没有这么委屈这么无助过。最后借口lu每天晚上哭小八休息不好他爸妈才帮着带晚上,然而每天晚上还是要隔两三个就起来夜奶,每次喂奶再拍嗝再抱着哄睡也要一个小时,小八还对让他爸妈看晚上过意不去。我每天凌晨一两点把lu哄睡放在他奶奶那里,四点起来喂奶,然后早上7,8点就把lu重新接到我们屋自己一个人接着带整天。说是有人帮忙了,但仍然睡眠不足特别疲惫 很快就感冒了,鼻涕横流喷嚏连天(一打喷嚏lu就会醒我就躲在厕所用毛巾捂着嘴然而还是没办法),这个时候小八去外地上课,他爸妈就顺水推舟那就不用我们看晚上了吧(毕竟我们当时答应帮忙是因为怕妨碍小八休息而不是你),就算你感冒身体不好你也能全天24小时带吧。 当时我的心态并没有太多委屈和悲愤,也许是激素的关系吧,我的理念就是这个孩子是我的(所以我当时觉得小八不是他的家长不用负一半责任吗?)我来带别人不帮忙他们没有错。但现在再回头看我真的是觉得他们都太没有人性了。可能这么说太夸张,他们可能理所当然认为我可以全天照顾孩子,高估了我的能力和我的忍耐力。(这只能证明他们蠢) 当年轻人一起出去玩时,fanny理所应当的在家呆着陪大姨。对啊fanny不在乎那些玩乐,大姨没有fanny陪不行,就是这些其他人的主观看法,他们认为fanny没有任何权利,没有人去问问fanny怎么想。 我当时也跟fanny一样觉得这不可能是我的家,我也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保姆。甚至还不如保姆的地位。 这些祖宗走了以后我也是任劳任怨自己带着lu,把自己弄到腱鞘炎慢性胃炎,我当然会抱怨小八的无所作为(从他的角度他已经做了很多了,但我觉得不够。我能记起来的就是他晚上玩游戏扯蛋然后白天陪lu的时候就睡觉。可能他也委屈吧,但从我的角度,他真的没帮过太多实质性的忙。我最怕的就是lu夜醒,日日夜夜睡眠不足的折s磨,让我看到黑夜就恐惧。每天白天在lu小睡的时候我还要自己吃饭给所有人做饭。他也从来没带过lu睡过一晚上整觉,从来没管过一顿饭。真的是过得生不如死的一年半)现在让小八说起那段时间他说是因为我带孩子方法不对自己吃苦头,我竟然差点让他带沟里去了觉得是我的错。然而小八当时每个周末自己睡觉睡到下午都不起床,你说你平时上班累回来什么都不做,那周末呢?你上班还有下班时休息,还有周末休息。而我是24小时每周7天的生不如死。真的每次回忆起来都很难受。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当时不请保姆(只在腱鞘炎很严重时候请过一周),是怕花钱(然而我的经济条件是可以请保姆的啊?)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自己和自己较劲,认为孩子就应该是父母来抚养。小八不管我就当自己是单亲妈妈也要自己来抚养) 再来说harper出生以后,我妈在后来见小八爸妈时说了这些事情,然后我认为真的没有用,你情绪再激动难道指望着他爸妈认为他们自己儿子懒吗?而且他们理直气壮地说了我们儿子就是懒,没有什么其他不好。要知道懒就是最大的自私和不仁慈,从我这里看如果我在受苦,你因为“懒”而对我没用任何实质的帮助,就是对我没用一丝爱和同情。不要那懒来当挡箭牌。我当时(现在其实也是)很绝望地想,如果有任何灾难,小八肯定是会自私得只顾及自己抛弃我的,因为我们和睦相处的前提是没用任何共同负担。lu这个共同负担出现了他就选择了逃遁,还美其名曰是我带孩子方法不对让他不想插手(不作为是最大的恶不是吗?在作恶面前让我们绝望的不是施恶者而是朋友的不作为不是吗?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他爸妈的不满没有太多,而对他充满了恨意。因为我认为他是我的战友,而他爸妈并没有责任去多做什么) 想来我也挺矛盾的吧,我就像fanny一样,摆脱不了我所厌恶的封建家庭制。知道自己应该呐喊但却无法发声。 还是说回harper出生后,小八放了两周假。这两周一切尚且安好,他因为放假每天都上网看电视剧到半夜两三点,第二天不起床。我妈和我也都看在眼里。但当时我对他已经仁慈了很多,因为太多次争吵,太多次争吵后他保证要有所作为然而最多坚持两天,就又回复自己玩手机看电视的习惯。我也就不再要求他什么,只是说你能有空带lu去买东西就可以。我妈看着lu(当时lu因为来了小妹妹,安全感丧失,24小时都要我妈抱着)我看着harper。晚上也是我妈和我分别负责两个孩子让他空闲,我们都没说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妈边做饭边带lu,做完饭就喂lu,我吃完饭就去管harper,我妈又去张罗收拾洗碗。这之间lu叫我妈管,harper叫我去管。小八就一直在看电视。我妈做饭喂饭张罗了快两三个小时自己还饿着,看到小八还在看着电视哈哈哈乐就实在忍不住了。 只能说小八没有同情心,且不自知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是大恶吗?还是无所谓的小事情。我真的很羡慕他的不自知。就像harper被送回国这件事,我的良心是不安的(当然我也是善于做鸵鸟来躲避自己的良心),所以我没有很愿意视频并且在他每次问我想不想harper的时候都不愿意回答,我感觉每一次confront都是在对我良心的质问,而我也是善于保护自己的conscience所以选择不去想。 吃饭这件事情,就像之后他爸妈来帮忙带harper(这回是真的来帮忙了不是来看电视剧喝茶休闲了,所以我应该感激)吃饭的时候harper叫了,如果是原来的我肯定会在他妈妈起身前起身的,但我选择了不去管,既然其他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不管他们受没受到良心的谴责,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这就不是自己应该管的所以也没有良心谴责吧),我也不动继续吃(但我心里还是难受觉得我应该帮忙,可能练习多次后我也能变得indifferent?)所以说indifference都是惯出来的,他妈妈从来不要求他爸爸和他具有同情心去帮忙,最后也只能自己挨着。人这种动物你不要太相信他们善良的部分。 我能做到如此大言不惭违背良心也算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这就是生存之道那我就算掌握了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我发现我越来越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了,小八工作上的不顺利或者他的需求我也能一笑置之,在他抓狂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关注。我表现得心狠了很多,而实际上我有没有锻炼且磨硬了自己的同情心呢?我也不知道。 harper出生两周后我开始感染,一开始只是乒乓球大小的肿包我没有在意,还像之前一样带harper。很快发烧了去诊所,我选择不住院做个小的引流术并回家吃药(当时已经走路很疼了),之后回家还是坚持着带harper,尽管动一下都会让我疼痛。小八这个时候晚上也是大部分时间自己玩,有一次我妈生气是因为我喂奶的时候要跟小八说话,小八就在外面的沙发玩手机跟我喊着说话我根本听不见,我一个是喂奶一个是没法走路,他也不愿意走到屋里。我妈就说你老婆都病成这样了你都不去关心一下?小八之后还生气了觉得我妈小题大做。 真的是,一没有良心,二没有自知觉得自己并不是没有良心。 我也承认感情的事情不好说,我对他的抱怨是站在我的角度,他对我的抱怨可能并不比我少。在我这里,谁有实质性的对我的帮着,能减低我的痛苦就是对我的最大的爱,可能每个人对爱的定义不同?我真的不需要虚情八脑的寒暄。 感染迅速发展成很大的肿包,住院,全麻手术,三种抗生素点滴两周,再回家抗生素点滴两周。 我妈估计是为我操碎了心,但我当时不理解,我在医院时候很想回家,因为我想harper和lu(虽然不得不承认我在医院自己过得很逍遥,如果没有疼痛和定期的打针治疗那就跟疗养一样啊)我妈被我的病吓到了,而且觉得小八的漫不经心太不配合这种危机时刻,当然她最郁闷的是我对我自己身体的不上心。 她说她虽然不认同但可以理解小八的不上心,也许小八觉得这个病没有什么,他不懂不自知,就算我妈一再说是因为他的忽略(他自己在我们房间处理脚的感染,然后因为产后我的抵抗力下降就被他感染了),还有他如果产后做得更多比如不让我去医院陪护harper或者帮我在晚上带一下harper我就不会这么容易生病。她说的对不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产后确实需要休息而小八放假在家时并没有太帮忙,我当时还笑话他是他在坐月子而不是我因为我要照顾harper。但每次我妈慷慨激昂地批判,反而让小八逆反觉得我妈是针对她,我也是因为之前的战斗经验觉得我妈在对牛弹琴所以就跟她说骂小八是没用的,人的秉性养成了所谓的懒和不在乎别人的自私,不是骂两句就能改变的。 所以现在估计小八还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吧。我们没有太深究过此事,我到现在的认定都是我和小八如果没有大磨难就可以凑合着,但一旦有超出我们预期和能力的事情就会关系崩盘。我首先要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可能别人眼里的一点小事在我这里就是不能承受之重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同意harper回国,因为如果我们两人照顾两孩是不可能想象的,一定又会回到他装死,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叫醒一个装死的人,又控制不了情绪就会发火打人之类的(控制不了情绪绝对是我的锅,之前我还想用是我走投无路没有别的办法解决问题来辩解,但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真的于事无补且从根基处伤害感情,报复别人的同时伤害的更多是自己。所以现在我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矛盾吗?没有。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顺其自然,不抱任何希望,之前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所以现在选择不做任何事情。结论是你没办法改变别人,就算你觉得帮忙带一下孩子不看电视剧是很容易的,但别人就是做不到。那看你自己能不能接受,能就这样不能就滚。反正不要妄想着用你的标准要求别人因为肯定是悲剧)想了一下自己的问题,真的也很多。不够关心小八的处境,激素失调之后情绪更加不稳定,在他用自己的方式示好之后还是对他冷战,lu有一点不对我就责备他而不是考虑他的需求。估计在他眼里我也是不可理喻。我想说的是双方都有委屈,他的冷漠不作为是我不能原谅现在想起来还是心痛的,但我的暴怒苛求甚至动手肯定也给他造成了不能磨灭的伤痕。其实我还是报复心理,你让我觉得miserable而你也应该抚养有一半责任,我也要让你和我一样难过。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肯定是有,但我当时就是这种很狭隘的心胸。 都说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我的家庭让我见识了动手和情绪失控,他的家庭教会了他懒惰自私和漠不关心。然而一个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改变别人无效,能不能让自己变得有个人样? 第二次他爸妈来之后很明确地表现了对我的不满,我每天带着lu结果他们还说我做的不够不收拾家里不干活(您真的是在那我当保姆吗)。我的原则是如果我不挑剔你们,你们也别来对我指手画脚,你们真的没权力,就像我也不配要求你们什么。 后来又发生了不满意我起的名字去网上字典随便找个名字(无知真的是最大的罪过!而且你无知你不会问我吗?我会告诉你新华字典上没出现的字意都是假的),再发生了本来承诺我回国自己带harper结果却找了个保姆日夜带。 这两件事情我都妥协了,为的不是争个对错,我放弃了自己的心安,只为了表面的和平。 我知道带孩子累,直到他妈妈和我一样睡眠不好。但这不是能背着我把我女儿交给保姆的理由。临走时本来harper可以回长春让我姑姑六婶帮忙的,是他爸爸妈妈口口声声说他们可以带才去的潮州。 任何理由都不是欺骗的借口。 当然他爸妈不是奇葩父母。我的愤怒也都是在小八这边而不是他的爸妈。就算他爸妈做了我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也觉得是小八沟通的问题,毕竟他爸妈爱他,同样的话同样的事情我说出来就是错他说出来就可以理解。如果他能做到本分,我从来不期望他爸妈出钱或出力。 但他家的情况就是他从小被溺爱到大,你让他不懒不自私比杀了他还痛苦。 之前我爸妈说我带lu的时候要钻牛角尖于人于己都是折磨我也承认。太关注lu的需求而不管自己和别人,带孩子本来是自然而快乐的事情我却格外恐惧和绝望。我生病的时候我妈非常担心我因为小八不会照顾别人,如果我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身体垮了那真的是自作自受。我当时觉得她小题大做现在看起来她是比我还要关心我且正确的。比如喝母乳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天经地义,但母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和lu的睡眠质量,和我的身体状况。总之是尽力而为,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想起小八带lu时lu一哭我就骂他,我也没有给他足够的鼓励和动力吧,再加上他的懒惰就更雪上加霜。 人都要学着勇敢生存,我之前也不够智慧让自己和别人很难堪。总之的原则就是1)保护好自己,我要是累死了真的不值而且lu和harper会更悲催;2)不要求别人,因为我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人;3)任何情况都不是走投无路,想想还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法,不要钻牛角尖苛求自己和别人。 豆瓣书评被我写成了日记,还是一片充满性格弱点和情绪阴暗面的日记。对不起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