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摘抄

2020-12-16 04:0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摘抄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是一本由[明]施耐庵著 / [清]金圣叹评 / 刘一舟校点著作,齐鲁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页数:19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精选点评:

  ●水浒是四大名著中最快意的书,金圣叹大概是最快意的书评人~

  ●水浒在金圣叹的笔下活灵活现,有了他,水浒可谓得知音。改动,也是创造性的接受,金评是水浒之大幸,水浒是金圣叹之大幸……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看了金圣叹的点评后,才意识到自己童年时看水浒传是多么的纯洁。

  ●金批最好,全传实在看不下去,有金批陪着勉强看完腰斩版。

  ●金圣叹批评贯华堂本

  ●老爷子你不给力啊,说好的六本呢?

  ●金圣叹评本,我少年时读的第一本水浒,校勘整理很不错。

  ●水浒就是这样读起的

  ●看完了我也还是不懂宋江能让众多好汉都为之感动还怀抱恩情的兄弟情义到底是啥 就是抓住之后不杀??

  ●金圣叹说得对,后五十回完全是三流小说水准,绝对是他人续写…如果说《红楼梦》前八十回是100分,高鹗续写的四十回就是80分,《水浒传》前七十回大概90分,后五十回则最多50分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一):金圣叹批评水浒传

  李逵忽然有假;   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   李逵娘死贤于生。   李逵取娘,村中遇鬼;   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   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   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   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   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   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   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二):恶之至,迸之至,不 与同中国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 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 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 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 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 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 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 “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 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 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认为, “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 “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 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 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 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 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虚无 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 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 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 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 他评《水浒》、《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 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 到新的高度。他自谓评书“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实即旨在探索创作规律,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创见。他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 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塑造性格成 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他 的评点中还涉及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应表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又应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的问题,如他认为《水浒传》中先写鲁达以酒为命,后写鲁达涓滴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写李逵朴至中又有奸猾,而“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也涉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问题,“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三):小衙内之死

  在《水浒传》第50回中,出现了一个“内穿一领绿头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 ”的可爱孩童,他就是关仝因私放雷横而刺配沧州后遇到的小衙内。施耐庵对小衙内是寄予同情的,所以在《水浒传》众多的牺牲品中对四岁的小衙内算是着墨较多的一个。“年方四岁,生得端严美貌,乃是知府亲子,知府爱惜,如金似玉。 ”这个小衙内不仅外表可爱,性格也是天真烂漫。一见到关仝就“径走过来,便要他抱。 ”“双手扯住关仝长髯说道‘我只要这个胡子抱’” ,在满眼充斥着外表粗鲁行事莽撞的江湖大汉中,这倒是极其温馨一个场景。两人很投缘,关仝常常抱着小衙内上街闲耍,买些细糖果子给他吃,知府一家对关仝也是格外信任,如此看来,关仝应该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刑期。

  可是好景不长,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舍不得这个“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 ”的关仝,早就盘算着怎么把他赚上山来坐一把交椅。在吴用和雷横的一番好说歹说之后,朱仝仍是不改初心,就是不愿上山为寇。“智多星”吴用出马怎么会不成功?一计不成,就采取极端手段,杀害小衙内,让关仝不愿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对小衙内的尸身施耐庵描写的很细致,“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个(典型的李逵板斧杀法)。”惨无人道,惨不忍睹。吴用这一毒策真是断人后路。不管朱仝愿不愿意,小衙内都必死无疑。如果朱仝愿意,那么小衙内就等于是他的投名状;如果不愿意,那么正好是逼其上山的把柄,让他不得不上山。或许那些推崇梁山好汉的人会辩解,如果关仝一开始愿意坐一把交椅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果真如此么?不,在那样一个通讯不发达的社会,不像现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第一时间通知劫票的人“货已到手,放手吧。”就算有,恐怕以吴用的心机也会说:“货到手,可以撕票了。”以上所言并非无稽之谈,吴用选的是李逵去劫走小衙内。李逵是何等人也,是劫法场时“火杂杂地抡着大斧只顾砍人的黑大汉”,他可不管良民军官,只一斧一个图个痛快。在黑旋风李逵斧下安有完人乎?吴用为何不选雷横、林冲、秦明或者其他人?因为雷横算是与关仝交好的兄弟,林冲更是个忠厚的汉子,秦明本身就是被逼上山的人物,这些在吴用眼中心软的人,于是,派了个天杀人不眨眼的李逵。完全无反抗能力的小衙内落到这个杀人魔王手里估计根本不须用麻药麻翻,不消一刻钟直接一斧头就劈掉了吧。就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成了梁山好汉达一己之私利的牺牲品。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四):强盗而有仁义,不亦怪哉!

  【金圣叹评《水浒》第四十四回联批】

  李逵忽然有假;

  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

  李逵娘死贤于生。

  李逵取娘,村中遇鬼;

  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

  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

  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

  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

  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

  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

  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有语说,没看过金圣叹版本的70回水浒,不算看过水浒。我先读了这金版水浒,却是发誓,我再也不会看水浒。看够了这一伙强盗的嘴脸,定是不能再看第二遍。

  施耐庵写得好,金圣叹评得好,奈何贼是不好。

  中国人的大男子主义、仇富心态、强权心态、权诈、残忍都在这本书里活灵活现。这样一本书,这样一伙强盗,居然被以英雄传颂,实在可见一斑。

  为强盗立传,倒不如说,以此警示世人。

  强盗而有仁义,不亦怪哉!强盗而讲替天行道,不亦怪哉!

  打家劫舍,烧杀抢掠,灭门荡村,大名府百姓一夜间死伤一半;为了让朱仝负罪上梁山落草,李逵一斧头就把一个四岁小孩子砍死了。

  强盗之间而有忠义,更是满纸的假仁假义,自私自利,都是名利当先。

  徐宁被骗上梁山,整个过程都是表兄弟汤隆设计出卖,徐宁说道,都是兄弟送了我也!

  梁山上的108人,除了李逵这样单纯的恶者,一个个相互介绍,都是先报了自家原先的官名,分秒想这朝廷招安,在山上,又彼此算计,分门别派,争权争势。看尽丑态。

  金圣叹砍掉了后罗贯中补的后50回,直接让卢俊义梦见108人俱备朝廷斩首,这才是这一伙强盗的真正下场。

  书是写得出色,可是,真如金先生所评,要从这些表面的描写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才是读书。

  题外话:

  想起那一年张子强案件,亲戚间吃饭闲谈,几十岁的爸爸,姨丈居然夸说张子强是个英雄,劫富济贫。我在席间恼火反驳,贼就是贼!这样的是非不分!

  现下网络上动则人肉搜索,动则最美最丑,不由感叹,中国人这种不健康的仇富心态,不稳定的情绪,要延续到什么时候,如何和谐,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人格健全。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全二册)》读后感(五):不读金圣叹点评的《水浒》等于没读《水浒》

  不读金圣叹的《水浒》等于没读《水浒》,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可实际上也并非言过其实。

  自金圣叹七十回(到英雄排座次,卢俊义惊梦止)评本一出,全国上下,只知有金本《水浒》,而不知有全本百二十回《水浒》。直到郑振铎将古本翻出,加上本朝太祖“《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推波助澜,金本的地位才一落千丈,甚至金圣叹本人,也因为腰斩《水浒》的罪名而被百般问责。实际上从我的个人阅读体验,七十回以后的内容读不读两可,尤其是明显后人所加的征辽以及讨伐田虎王庆等内容,更是明显带着明末清初的时局色彩。征方腊……怎么说呢,我从小就不喜欢看,前七十回的英雄,一个个何等英雄气概,气宇轩昂,到这里就如砍瓜切菜,齐刷刷倒下,正可谓,你(续作者)让我死,我怎敢不死?死也罢了,却偏死得窝窝囊囊,毫无性格,比起前四十回篇篇字句飞舞,令人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那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因此金本一出,腰斩《水浒》,想来大多数人(如我一般)的心里,皆都拍手称快,不亦快哉!

  金圣叹可谓清初一奇人、狂人、怪人,恐怕再多的头衔和赞美之词加在其头上也不足为过,他立下宏愿,要评点的六才子书,第一才子书:庄子所著《庄子》;第二才子书:屈原所著《离骚》;第三才子书:司马迁所著《史记》;第四才子书:杜甫的《杜诗》;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原书一百回,删定为七十回;第六才子书:王实甫所编《西厢记》。

  可惜由于哭庙事件受株连,到临死之时,只完成了《水浒》和《西厢记》的评点(金本《西厢记》也删去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结束于“草桥惊梦”,这充分显示了金圣叹的卓越见识和艺术眼光),唐诗的评点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他不无遗憾地在临刑前说,“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竟何如?”到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金圣叹作品,也只能从这两部才子书和《金圣叹批才子古文》一书中领略一二了。

  学习小说写作和文法,不得不提金圣叹。因为他是李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小说评点美学的大家——甚至说是古典小说评点的最高峰也不为过。很多小说的写作手法,在金圣叹的评点中都会将妙处逐一揭示出来,令人有清风拂面、醍醐灌顶之感,后人的小说评点,例如毛宗岗评的《三国》和脂砚斋评《红楼》,便明显受到了金圣叹评点风格的影响,脂砚斋还曾经感叹过这样的话,“假使圣叹见之,正不知批出多少妙处”、“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谅,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云云,可见在脂砚斋心目中,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地位是多么高高在上而不可超越。

  关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这里无法一一细说。且喜本版中将七十回(差异最大的文本)单独列出,后接续百二十回文,以供感兴趣的读者研究参阅。

  感受金圣叹的魅力,请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