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摘抄

2020-12-19 02:5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摘抄

  《了不起盖茨比》是一本由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1.9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盖茨比》精选点评:

  ●吴念真:"阅读最大的乐趣无非与自己的生命经验相互交换印证。"

  ●读起来非常费劲 即便已经看过电影 和 中文版 不过可以感觉出作者的用词很华丽 描写也很细致 英文还是要下功夫

  ●如果你真的爱她,你愿意为她献出生命吗?如果不能,那还算爱吗?

  ●#五月读书#喜欢这个故事,尽管它是一个悲剧.

  ●一遍鲁尔曼的电影,一遍中译,这是第一次读原著,只能算得上浏览而已。高考完二刷。我。爱。菲。茨。杰。拉。德。

  ●在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中看完了这本书,故事不复杂,语言倒是很美(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部分还可以再读过。作者是在靠天赋写作,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男生好还是不好 爱情是他努力的唯一动力 好多时候人们对虚无的东西更渴望吧 比起眼前的实在的东西 尤其作为精神动力来讲 或许这样更美好?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这版翻译得很好

  ●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机警的描写,没落的语调。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一):不是悲剧

  看完这本书,大概只花了一天半。莫名让我想起了呼啸山庄,想起希斯克利夫。故事比较精彩,巧合带有必然性,语言相对精简,当然没有逐字逐句去赏析,看过,印刻在了心里。几年前还不太能接受这类揭露人性的小说,不知道拔高到什么程度在能理解人物的行为,现今看来,却不觉得憋屈,反而很舒畅。盖茨比更像是一直生活在过去,所有前进的力量都来自给自己建造的美梦,汤姆黛西是梦醒的催化剂。

  不知道之前是不是看过电影的简介,甚至看过一点点片头,心里已经有了预设,情节更加顺理成章,想着我要看完它,有机会再来读几遍。

  小说语言很吸引我,转折引人入胜。谢谢作者与译者。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二):非书评,只是一些自己的唠唠叨叨

  所有的“过去”铸就了“现在”,但是活在“现在”却总被“过去”羁绊,这就万万不该了。但世人往往分不清何时应该以“过去”为动力,何时应该彻底抛弃“过去”开始崭新的篇章。

  当初是爱也好,骗也好,变心也好,过去了就过去了,回不去,也追不回的。黛西爱过盖茨比,但当她决定停止这看似无望的等待时,就已经结束了。如果足够理性就应该永远不见面,把一切美好留给遗憾。当事人可能会觉得残忍,可从耳聪目明的旁观者角度,这往往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如果盖茨比永远不要和黛西见面,而他越来越成功,成为一个美国梦的典范。这样不也是一段传奇吗?

  可是,人生啊,之所以精彩,就是我们一直在做一些愚蠢的事情。因为我们拥有这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情感,她使我们不同于冰冷的机器,使我们有别于低等的生物,使我们奋发图强超越极限,也使我们盲目冲动愚昧不堪。

  当盖茨比等了5年,终于要和黛西见面的时候,他紧张的要死,早早地赶到了尼克家里,却在黛西到来的时候,逃走了,然后又从雨中一路跑回来。这种感情如此真挚而美妙,即便你能预先知道最后的结局,你又怎么忍心在这个时刻去阻止他呢?

  其实一开始,盖茨比对黛西可能也没有多少真心,她不过是一个风流帅气大兵众多艳遇中的一个罢了。只是讨人厌的情感总在不经意间跑不出,打乱你所有的设想和计划。

  但愿你我都会遇到人生中最美的意外。

  You could be my unintended choice to live my life extended.《Unitented》—— Muse

  爸爸说:“以前我和你妈妈约会的时候,心会怦怦地跳。” ^_^ 在一个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古今中外,反应都是一样的吧。Just follow your heart.

  盖茨比绝不仅与此,可是以一个小女子的角度,我只在乎爱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三):折翅的蝴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蝴蝶,常常用来形容柔美女性,带着倾倒众生的翩翩姿态,柔媚忧伤,轻舞飞扬。但海明威在《不固定的圣节》中却这样概括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他的才能像一只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构成的图案那样自然。有一个时期,他对此并不比粉蝶所知更多,他也不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时候给擦拭掉或损坏的。后来他才意识到翅膀受了损伤,并了解它们的构造,于是学会了思索,他再也不会飞了,因为对飞翔的爱好已经消失,他只能回忆往昔毫不费力地飞翔的日子。

  菲茨杰拉德(1896-1940),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才华横溢,名声赫赫。1925年写出了他的颠峰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既然他能够写出一本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好的书,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好的书。”可是遗憾的是,没有。在此之后,菲茨杰拉德只留下了两部主要作品:《夜色温柔》和《最后一个巨商》。

  有一句话说的是女人,睡在你旁边的男人就是女人的命运。这句话同样适于男人,睡在你旁边的女人就是男人的命运。菲茨杰拉德狂热地爱着他的妻子姗尔达,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对女人有那么专一长情的爱恋,从一开始这里面就有种不祥的东西——结局的确很惨。

  在海明威的回忆中,菲茨杰拉德一方面显得那么脆弱、孩子气:他再三央求海明威真实解答婚前是否同妻子上床的问题以及尺寸大小的生理问题,让人忍俊不禁,又怜又爱;另一方面,在他清醒的时候,他确实很有魅力,并像兄长一样竭力鼓励海明威的创作,向杂志社热情推荐海明威的作品。他一直试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可是姗尔达嫉妒他的作品,以干扰他的创作为乐事,他始终被她所迫而不得不参加夜宴酗酒纵饮。姗尔达讲究排场,后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纵横的才气一点点地耗费殆尽。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壮志未酬身先死!千古文章未尽才!

  如今,悠悠几十载已经逝去,许多曾经如火如荼大红大紫的作家,已经如过眼烟云,他们汗牛充栋的作品堆积在尘埃里无人问津。可是,十几年,几十年,也许几百年过去,还会有人去找一本叫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书,还会因盖茨比的命运起伏而轻叹,还会遥想这个叫作菲茨杰拉德的作家。

  嗟乎!斯人已矣,人世之大伪依然。读其书而想其人,令人徒然兴起几许感慨,几许唏嘘。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四):面包打败了爱情

  题目或许有点偏颇,因为我搞不清楚面包是否包含在爱情里面,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面包是被排除在纯粹的爱情之外的。问题是,一瞬间的爱情是否又算是爱情?爱情是否需要有一个叫做“长久”的属性?如果爱情的属性里没有这一条,那面包打败的又是谁?人性的自私,亦或单一个体带着缺陷的本性?我搞不懂这些,但无容置疑的是,面包的力量很强大。

  钱老先生说:“我就是魔鬼;你曾经受我的引诱和试探。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看来面包是魔鬼的信物无疑了。

  我们不是耶稣基督,自然受魔鬼的诱惑,被面包击垮了也没啥大不了。我认为人性是本善的,但是从一出生后就往着邪恶的方向发展了,至少是不太好的方向。伟人也有罪过,因为光环下总是阴影。中学政治课本说了,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你吃不饱饭,何来爱情?

  你笑着对我说:“Daisy明显不缺那个钱啊,你的面包论大错特错。”

  人分三六九等,面包那也是分高级低级的。Daisy这种富家大小姐,等级太低的面包吃不惯,就算委屈身价将就了一两天,最终还是耐不住清寒的。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真欠揍。

  Gatsby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可悲的是他太天真太单纯,可怜的是老天都不帮他,我们的作者最后还要这么说:“They were careless people, Tom and Daisy --they smashed up things and creatures and then retreated back into their money or their vast carelessness,or whatever it was that kept them together,and let other people clean up the mess they had made...”我们伟大的Gatsby就如此惨白地成了注脚。

  Gatsby是伟大的,也是勇敢的,但是老天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注定成为面包定律的又一个例子。但他不会孤单,这种故事,还会继续上演,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五):了不起的盖茨比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但没有《月亮与六便士》中那执着追求艺术的主人公给我地冲击大。

  一路读来,一路浮想起现实中的类似情景。也许因为情节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尽管得知盖茨比是因为Daisy才会搬到那里并有了一系列奇怪却正常的行为。现实中不缺乏这些爱情的愚忠者。

  我羡慕Daisy有这么一个不惜一切的愚忠者,没有一个女人会抵抗他人的谄媚和奉承。但我不解盖茨比的愚忠从何而来,为何而持续?高中学习的诗经中有一句:士亦耽兮,犹可脱也;女亦耽兮,不可脱也。盖茨比和Daisy刚好成为推翻这句话的反例。尽管盖茨比也清楚:she is full of money,但他似乎也无怨无悔。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世事往往存在巧合。当Tom公然被盖茨比“挑战”时,刚好得知他的情人要离去的消息。可谓两头不到岸。细想一下,TOM应该是对婚外情体验得最深刻的,他扮演了出轨者(对Daisy不忠),又扮演了享乐者(与Mrs Wilson有私情),还扮演了虚伪的朋友(与Mr Wilson浅而伪的友谊)。从被盖茨比的“挑衅”中感受到得耻辱大致抵不过他得知Mr Wilson知道妻子有外遇时的羞愧严重。

  Daisy若隐若现地表示出她对盖茨比的感觉,Tom更是公然地与Mrs Wilson偷欢。他们都是自私的人,他们都不曾考虑他们的言行会给对方甚至对方的家庭带来怎样的破坏。这样的人究竟天性如此,还是真的少了这么一条“为人着想”的神经?让我搞不懂的是既然Tom在盖茨比向他挑战时,表现出对Daisy那么强的占有欲,那为什么他仍然会去偷欢呢?东西总是越多越好的。说到底,他们两人缺乏的是自制力,没有自制力又是因为人的贪念总是不能轻易满足的。Daisy想要更多的荣华富贵,Tom想要更刺激的婚外情。不得不羡慕他们果断的行动力。想到做总是需要一定得挣扎的,但他们似乎都平稳过渡了。盖茨比也有贪念,那就是不断地接近Daisy,并试图重新和Daisy在一起。他引出一个问题:没有爱的婚姻应该结束。究竟在西方有多少家庭会因为考虑到子女而不选择离婚呢?也许中国考虑到这点的人会多一点。因为离婚在西方美其名曰是对爱情的自由追求,但在中国却和一个人的名节、地位甚至子女的成长都牵连在一起,所以中国人离婚大致没有西方人那么果断吧。

  说到这里,发现自己好像一直都在抨击Daisy 和Tom。但小说的名字是The great Gatsby,他应该才是我讨论的重点吧。盖茨比在我眼里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直率的、孝顺的富人。也许对爱情的这点执着成就了他现在的地位,因为这是他的动力;但也是这点毁了他的生命。可悲的是,在他死后,一些人丑陋的面孔显示出来,去他葬礼的人寥寥无几。令人生怕的是,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在金钱和享乐中拉的很近。这种基于利益的关系是脆弱的,像被烈日晒了很久的塑料。盖茨比究竟了不起在哪里?我还是没能想清楚。因为他执着地追求爱情?因为他的荣华富贵?如果说在这里作者是要抨击纸醉金迷的现象的话,那么盖茨比在拥有大量财富时仍惦记着旧爱,这点也许更对得上主题。

  也许读得比较仓促,对人物的一些性格等还是抓捏得不够。但我认为小说中还是有一个小小的漏洞。整个故事几乎是通过我“Nick”的回忆来写的,可以说是第一人称的写作。可是在某些故事情节中,如Mr Wilson和朋友在妻子撞车前的对话以及Mrs Wilson去世后关于Gatsby的某些心理都是以第三人称叙述,但我无法找到他是借用谁的眼睛看到、知道这些的,像是为了让情节完整地裸露给读者而借用了外星人的眼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