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博士:悖论迷失》读后感1000字
《神秘博士:悖论迷失》是一本由[英]乔治·曼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秘博士:悖论迷失》读后感(一):请你吃一碗时间做成的面
这是读过的关于神秘博士的第二本,两本都是参加八光分组织的读书活动抽奖抽中的书,运气一直很好,非常感谢。
关于这本书(轻微剧透),主题内容是有关时间的,悖论主要指的是原以为的时间是线性的矢量,实际上未来的事情因为时空穿梭也同样对过去的事情造成了影响,现在对未来造成影响,未来也对现在造成影响,时间不是直来直往的,而是像一碗面里的面,杂乱无章无法预测,也就是常以为的悖论。关于时间的这点描述像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信条》里的时间,“我”的过去是“你”的未来,对于“我”来说一开始就知道了“你”的未来和结局,但相对于信条里主角两人只是在同一根时间面条上的两端,作为时间领主的博士拥有的却是整一碗的面条。至于以此为核心塑造的多危险多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总归会被博士妥善解决,这样想的话,博士有点像那个疯狂的科学家外公瑞克,但和瑞克的疯狂和不负责任相比,博士显得格外靠谱及可以依赖。
关于博士,我在想,作为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领主,那到底是个什么感觉,有生之年是否能些许感受到一点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科技的进展与实现并能普及到个人?能感受到难道就仅仅是变老吗(笑),我记得之前有关于大刘的采访时被问到相类似的问题时他说,只要活的足够长,就有机会能见到人类科技可能达到的奇点,说不定就能见到科幻电影中的那些技术,毕竟过去这些年人类已经实现了许多不可能和难以想象。这样想,还是要好好活着呢,要活的足够老足够好足够健康。此外,非常羡慕博士的蓝盒子,让人想起小时候看的《快乐星球》中多面体的位于野外桥下的实验室,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博士的蓝盒子虽说是宇宙飞船,感觉却像是个人私密的无所不能的智能实验室和哆来A梦的任意门的结合体,自己独有的一大块时空,在别人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存在且不受限制的一个神秘区域,想去多远的距离多未来多后退的时间都能到达。时间无法控制,空间依旧很难,对于像伍尔夫这样的人,都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普通人如我,在这个社会中能拥有一小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及空间,也同样如此。但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说在书本中遨游遐思的这一段的时间,也算是属于自己的蓝盒子,那这话倒是有一定的道理了,嘿阿Q精神运用的炉火纯青。
《神秘博士:悖论迷失》读后感(二):最后一个百夫长
作为博士非官方同伴候选之一,看到博士的新小说当然是马不停蹄看完,没想到被意料之外的情节塞了大把大把的糖。
胡粉(我)对剧里的CP是非常挑剔的,在寻找CP发糖情节上也是不遗余力,恨不得多长两双眼睛,当然编剧们也都懂得不行,可以说是刀子和糖块齐飞,眼泪与憨笑一色。DW史上这么多或甜或虐或甜虐结合的CP,艾米和罗瑞可以说是我心头最爱之一(老贪心了)。
“有个人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即使千军万马挡在面前也没关系,他是他种族的最后一人,他看上去很年轻,其实已经活了成千上万年,无论他们带你去了哪里,无论你有多么害怕,我向你保证,你绝对不会是孤身一人,因为那个人是你的父亲,他有名字,不过我们世界里的人称他为——最后一个百夫长。”
他没有神奇的蓝色盒子,没有会哔哔作响的发光起子,罗瑞·威廉姆斯只是一个平凡的小镇护士,有幸娶了世界上最迷人的女子,结识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时间旅行者,也让他们分别拥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丈夫和朋友。
剧集中的百夫长有多伟大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回到小说本身,《悖论迷失》的故事其实挺简单的,我说多一句话都会有剧透的嫌疑,也没有太过复杂烧脑的“时来时去”的元素,最让人意外的是它竟然不刀,这对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博士来说可真是太难得了,简直像塔迪斯带博士准确降落了一样难得。
简单来说这部小说既没有以离奇的情节吸引我,也没有用虐死人不偿命的人物关系打动我,它让我发自内心赞美的原因是躲藏在细节里的爱意。
说句题外话,看到小说封面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么多部小说了,罗瑞可算是出现在了封面一次,真是可喜可贺。当时的我可没有想到,罗瑞不仅出现在了封面,在小说里的心理活动更是比谁都来得丰富,对博士驾驶技术的担忧、对恐怖敌人的恐惧、对陌生环境的犀利吐槽,还有不惜一切保护艾米的信念。
作者通过罗瑞的内心活动来营造环境实在是一手好棋,因为百夫长是三人组里最像我们的,他没有艾米和博士那么享受冒险,反而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担心博士的、自己的尤其是艾米的安全,在他和艾米与博士失散,只好靠自己辗转躲避数量庞大且致命的敌人时,他看着艾米的脸想到的只有“我要保护她”,在一切似乎穷途末路,除了绝望没有第二条路的时候,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你,艾米”。
虽然我天天嚷着“博士什么时候才会来接我”,其实我很清楚,哪怕真有这么一天,自己最多能在一次冒险中帮助博士,我是没有艾米那样的勇气的,能够发自内心地享受危机、信任博士,这一点上罗瑞也是一样,他绝对信任博士,但是知道博士也会出错,他也在逐渐离不开这些神奇的历险,但是拥有安稳的生活和一个孩子始终是他的梦想。罗瑞有着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犹豫和恐惧,也有为了所爱之人抛弃迷茫和软弱的决心,所以当艾米迷失在黑暗中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穿着古罗马盔甲的男人提剑赶来,他叫罗瑞·威廉姆斯,我们也叫他最后一个百夫长。
《神秘博士:悖论迷失》读后感(三):梦回当年的一本书
在收到书,看到封皮上艾米和庞德这对一瞬间,我又想起我当初第一次看神秘博士的时候。我第一次看神秘博士,是因为宣传上写的是英国长寿儿童剧。向来喜欢看儿童剧的我就毫不迟疑的点开了这部剧,然后经历了心碎,难过,痛哭……经常看到有神秘博士的fans说英国儿童真坚强。
其实当第一次看到艾米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她,我觉得她比前任女伴事情更多,更圣母,看的更闹心。尤其还有一个看起来总是很懦弱的男朋友,总是跟在艾米后面。但是到最后,这对cp反而教会我更多。整本书的开头故事其实写的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过于俗套且毫无想象力的反派,只听名字我甚至就能想到后面的大结局。但是一看到艾米,博士,庞德出来,就感觉:哦,味道对了。艾米依然是那个勇敢好奇的艾米,庞德也一如既往的操心。博士和蓝盒子从来不能一次就去往目的地。
(不剧透真的好难。)
后面博士忽悠人的能力依然在线,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喜欢博士是喜欢他蓬勃的活力还是喜欢他话痨。不过偶尔也感觉到这本书的博士,有一点点不太像博士,but,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博士,所写的都是自己心里的那个博士的冒险故事。一千个人有一千个Dr.Who。艾米和庞德倒是一直都很像剧里面的样子,庞德尽管害怕但永远保护着艾米,他们两个人就是最完美的一对,性格互补,互相保护。
还有茶!英国的灵魂就是大本钟和茶。看到茶的时候就感觉有点好笑。果然英国人不管什么时候写什么都不会忘记让主角来杯茶,一杯不够,再来一杯。博士说:蛋奶糊配茶会更好喝。我看到这里又想起蛋奶酥女孩了,扎心死了,那里是我一直的意难平。为什么这里还要刀我一下啊!
这本书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好,后半部分对于时间的解释,用的比喻非常有趣,而且也真的像我心目中的博士能说出来的。还有经典梗,里面比外面大,十年的再次相见……如果从一到十分来算的话,前半部分我可能会打4-5分,后面就可以给8-9分。很高兴能再次看到艾米和庞德的故事,就像是有人给我当年流的眼泪找到了一块纸巾。
最后就是想要吐槽一下书封,书封上说同一个仁爱智者,无数悲欢离合。其实我是不太赞同的。不过这对新读者来讲,或许会更有吸引力一些。但是看到封皮背面的那段话,每一句都扎穿了我的心脏。每一句话我脑子里都会浮现出来一个让我当年深夜哭泣的画面。真的太扎心了。还有就是明信片爱死了,以后要是能出神秘博士的海报就更好了。(来自海报狂魔的心声)
书封背面的刀第二章《神秘博士:悖论迷失》读后感(四):你不会时间旅行的原因
说不定就怪你自己。
你可以很委屈地表示,这怎么能怪你呢?这是整个人类的事吧?就像家长总说你遇到的任何问题,不是因为客观环境或倒霉的遭遇,而是因为你玩了太多手机。要是把这话拿去投喂Spock,他可会说,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那,我们也讲逻辑一点儿,问一问,人类为什么还不会时间旅行?
因为人类只是三维生物?人类没能找到虫洞?人类没能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甚至根本做出不那样的飞船?当然,你要是能回去问霍金,他会说:“人们也许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我们最终能够造出时间机器。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回来告诉我们如何实现呢?”
虽然,你要是真能回去问霍金,我们也就不用讨论这个问题了。
霍金对未来人颇有微词,从他邀请他们参加派对,但没一个未来人现身,就可以看出来。不过,说实在的,为什么未来人不能回来教我们怎么制作时间机器?可能他们有规定,不能涉足改变自己的过去,否则会引起蝴蝶效应或者时间风暴?或者,“发明时间机器”这件事,本就是一个不能修改的时间定点,只能任其自然发生、不能从旁干预?又或者,现在的人类对他们而言还太过原始,不值得他们交托这一秘籍?
我们似乎为未来人找到了一些理由,却很少反过来想——我们所相信并能理解的常识中的因果,是否真能用来理解、推测时间与高维里的因果。我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时间之箭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向熵增的方向。时间的定向性带来了先出现的因,与随之形成的果。但,如果不是这样呢?
如果时间只是某种涌现现象,只是三维生物对宇宙的有限感知,或者,就如广义相对论的说法,时间流逝只是幻觉,过去与未来的定义取决于观测者?如果,要掌握时间旅行的诀窍,就得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常识,接受某种形式的时间悖论呢?如果,结果有可能先于原因出现,甚至正是原因的原因呢?
莫比乌斯时间闭环的起点在?
对于非线性的复杂因果或时间悖论,很多久经烧脑考验的科幻迷、电影迷或读者都耳熟能详,可以信手拈来。《回到未来》里的马丁一边寻找布朗博士,从而回到属于他的时间,一边还得撮合父母,让自己得以出生,却差点儿事与愿违;
《蝴蝶效应》里的伊万一次次回到过去修改自己的过失,却终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细小的错误累加起来,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Rick and Morty第4季第8集里的Morty虽然拥有重置按钮,但阴差阳错失去的美好经历,却不是再次返回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能挽回的。他踏入的时间长河已经奔流不回了;
《X战警:逆转未来》里,未来的变种人们阻止“哨兵”研发的初衷,在过去却不慎成为研发“哨兵”的起因;改编自海因莱因小说的《前目的地》,更是将“我千方百计,最后搞死的是自己”体现到了极致……
创作者们将对因果关系的迷恋与探索融入作品当中,不断反思并与受众探讨一种或数种或然的可能性。从进化心理学上看,这是基于既存事实的情景推演,可以提升未来决策的效用,提升收益,更有利于己方存续;从哲学上看,它将人们引回归因与事实的矛盾——因果是否确实存在,抑或我们认识世界的经验过于肤浅?而如果抛开思想实验不谈,只看艺术的现实基础,只看最能获得共鸣的关于“如果”的设想本身,相信人人都有这样的时刻——想着假如,想着如果当时,想着如果过去可以改变,自己是否会有如今的怅然或遗憾?
沉埋千年的最新款人工智能也会梦到怪物吗?
在广受欢迎的时间旅行故事中,除了莫比乌斯时间环,玩儿得更high、直接将时间线缠成复杂毛球,缠得主角或观众昏头转向、不画示意图就理解不了的设定,也不是没有。其中,最老字号的玩家,当然要数集经典科幻梗之大成,足以誉为“科幻教科书”的《神秘博士》。博士毕竟是熟练驾驶时空机的时间领主,想把时间线搓揉成球,时间线也没法说半个不字。
在《神秘博士》里,时间可以正向前行,逆向前行,相向而行,彼此穿插;可以彼此平行、再不相遇;也可以碎成无数片,进入对方的时间线拯救对方……博士习惯了,宇宙习惯了,博士粉也习惯了。博士粉理解起《信条》的时间线,都不带打顿的。说不定还会神秘地在嘴上竖起一根手指,告诉你“我可不会剧透哦,sweetie。”
一切都仿佛和博士有点儿关系。
庞贝火山的爆发是知道结局的博士引发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云中命案》的灵感,来自她与博士一起对抗大黄蜂的经历;博士跟牛顿讲解了万有引力,但牛顿让他滚蛋;博士拯救了宇宙尽头乌托邦的未来人,但他们却回到过去想要杀死自己的祖先;博士被以时间势能为食的哭泣天使送回过去,就在过去给当前时间线上的人留下了拯救自己的信息;贯穿新版第五季剧集、谜一般困扰着博士的墙上裂缝,其实正是他后来重启宇宙时留下的杰作;与博士相爱相杀的青梅竹马,为了博士字面意义上地从背后捅了另一个时间点的自己……
除剧集外,博士的系列小说里也不乏精彩的倒置因果时间线的故事。前有《瑞雯·宋传奇》,那位与爱人的时间线相反、可以时间旅行的考古学家的精彩际遇合集,后有《悖论迷失》,第11任博士与Amy、Rory的时空探险之旅。
《悖论迷失》,其实正是一个让人迷失在悖论里的故事,里面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仿佛一张精密织就的网,当局者只能看见眼前的事物,却不知自己置身时间的棋局。
博士一行人来到28世纪的伦敦,在围观科研人员打捞古物时,却发现那沉埋河底千年的残骸,竟是28世纪顶尖人工智能。它面对并不认识自己的博士,想要传播给博士一条信息——“它们会在整个宇宙中蔓延,如果不加阻止,就会把地球洗劫一空。”
博士一行人立刻分头行动。博士回到人工智能坠河的当天追根溯源,Amy和Rory则留在28世纪寻找开发出时间机器的科学家,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仓促的决定,已经阴差阳错地埋下了灾难的伏笔……
博士他们最终有没有迷失在悖论当中?
等待并守护了Amy 2000年的Rory,是否会因为意外再次失去她?
岌岌可危的地球,在叫嚣着即将享用盛宴的蜂暴面前,能否守住自己的时间防线?
这个颠覆过去与未来、拨弄因果关系的时空故事,会带给我们一个惊心动魄的解答。它也再次告诉我们,人们对时间与因果的普遍理解,实在太过简单。
读完这个故事,跟随博士一行人将时间的乱麻整理出头绪,或许有助于我们跳出自己的认知局限,体会复杂悖论的奥妙。而这个故事本身,也就是读者的时空机器。
打开它,这场时间旅行,就能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