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2020-12-21 02:0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静心:狂喜的艺术》是一本由奥修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274图书,本书定价:16.50,页数:19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一):一本值得读的书

  初读这本书便被震撼住了,反复读了几遍花了2年时间,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的说,觉得说不清又有太多需要提及的东西,总之是本非常好的书,但是对读者的文化底蕴要求很高,所涉及的国学知识很广,更是涉及到了心理、人文、精神学等等来阐述一种深刻的宗教理念。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写信给我,大家相互切磋切磋!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二):读书摘要

  “一朵从不知道太阳的花朵与一朵见过太阳的花朵是不一样的,它们不可能是一样的。一朵从不知道日出的花朵也永远不会知道它内在的太阳的升起,它是死的,它只是一个可能性,它从来不知道它自己的灵魂。但是一朵知道太阳升起的花朵也能看到它内在的某种东西的升起,它知道它自己的心灵。现在,这朵花就不再只是一朵花了,它知道了一个深深的、激动人心的内在。”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三):殊途同归的宗教

  从osho的书中得到了很不一样的宗教感觉,但是他们的终极理念都是相通的,应该说osho的实现方式更适合现代的人们。

  对于静心,不只介绍一种,而是多种的全方面的介绍。虽然看出有些许的疯狂,但是它的效果要好过比较传统的。

  当然,对于他的书,最好读之前有些许的佛教般若中观的常识,这样读者可以更好也更有效的吸收其中的思想。而不至于走入偏道。

  可以说他的全集都应该好好读读。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四):一种新的解脱

  人被无聊逼的急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往书堆里钻,有时候是书店有时候是图书馆,有一天老天也把我逼的急了,我冲进了奥修,冲进了静心。

  一直以为解脱的意义来自于如来的苦修,看透一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总是虚无飘渺,可望而不可及,佛经看的多了,却发现自己这辈子是离解脱是越来越远,直到看到静心吧,心中才有了另外一种境界。

  总体来说这本书虽然没有奥秘心理学那类的深奥,很多方法,静心的瑜伽,现在的人老是说压力好大,看看这本书或许有很多启发,当然看书之前最好不要去找作者的简介,有些事提前知道了比不知道要痛苦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五):哲学大师-奥修

  客观上说,奥修在哲学上的造诣非常的高,他对于各种宗教和信仰的分析非常的深入,厉害之处在于最终的结论总是到达最本质的核心悖论,这是他无可反驳的地方。

  初读这本书是在高中时候,当时正处于叛逆和迷茫的时期,疯狂读迪卡尔叔本华尼采等书的时候,读到奥修的书,顿时被折服了,沦为脑残粉。把所有能买到的全部都买了(上帝唇边的长笛,当鞋和脚时等等)。

  回想起来,或许是奥修的哲学悖论,给了那段抑郁焦虑的日子一个答案和出口,虽然能难说有什么实质的帮助,但是如果没有奥修,或许我还在尼采的越走越远。

  这本书后来丢了,在篮球场架子下,遗失了,很是遗憾,而且已经不在出版了,书中收录了很多静心和冥想和方法,很有价值。

  对于奥修本人我无法评论,不了解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而且他在东方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仅从书籍来看,我认为他是近代无可争议的哲学大师。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六):混沌的救赎—静心

  混沌的救赎—静心

  --奥修《静心狂喜的艺术》

  社会培养了个人的专注。因为如果没有专注,个人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之中生存。因此生活要求大脑必须专注。但是,一旦头脑能够专注之后,她也就很少能够觉知了。专注是一种选择,她摒弃了专注以外的任何事物,她是一种狭窄化;而觉知意味着有意识但不集中在一点的大脑,觉知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一个意识。

  头脑一旦被窄化之后,个人就会变得特别意识到某一样东西,而同时,个人对其他东西变得毫无意识。头脑窄化的越小,个人越能取得成功,个人会成为一个特殊人才,变成一个专家。但是,整个事情就会是:个人知道得越多,个人的意识就越少。

  狭窄化是一个生存性的需要,没有人会对此负责。只要生命存在,它就是必须的,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狭窄化是实用的,但是仅仅生存是不够的,只求实用是不够的。因此,当个人变成一个功利主义者而窄化了个人的意识,那么个人也就摒弃了头脑中本来有的许多能力。个人并没有使用一个完整的头脑,个人只是在使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余下的大部分就会变成无意识。

  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没有分界线,他们不是两个头脑。“意识的头脑”是指在窄化过程中使用的那一部分头脑;“无意识的头脑”是指被忽略、被忽视、被关闭的那一部分头脑。你就产生了一个分割、一个分裂。头脑的那一大部分变得与你疏远了,个人变得与自己疏远了,个人变成了自己的整体的陌生人。

  而无意识的头脑一直在同有意识的头脑做搏斗,所个,个人始终存在着冲突。因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存在分裂,所以个人都处在冲突之中。只有当潜力、无意识被允许像花一样开放时,个人才能体会到存在的快乐。

  有意识的头脑总是害怕无意识,因为无意识一冒上来,意识中的一切平静、清晰的东西都会被扫清掉,于是一切将是黑暗的,就像在一个森林之中。我在辛勤的耕耘者头脑中有意识的一部分,把一切弄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但是无意识总是在它旁边,有意识的头脑一直处在惧怕之中。要知道,无意识的道路是黑暗的和未知的。于是我所安排的清晰的生活,一次次的被这种无意识所打乱。我陷入了一种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徘徊。

  必须学会来窄化自己的头脑,当你走出去,它是有帮助的,但是在里面,它是致命的。与人相处,它将是实用的;但是与自己相处,它将是自我毁灭的。

  个人不得不与别人相处、与自己生存。任何片面的生活都是残缺不全的。与别人生存,你必须有一个受制约的头脑;与自己生存,你必须有一个完全不受制约的意识。社会制造了狭窄的意识,但是意识本身就意味着扩大,它是无限的。两者都需要,两者都应该被满足。

  要用自己的头脑和教养与世人一起生活,但是同自己单独生活,不要用头脑,不要用教养。把自己的头脑当作一个手段来使用,不要当作目的,一有机会,就要从中走出来。每当自己独自一人时,就要从中走出来,摆脱头脑。然后,庆祝这个时刻,庆祝存在本身,庆祝生命本身。

  我所谓的混沌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交替呈现。在有意识的状态中,我可以制定清晰的工作学习计划,使得学习工作生活条理、井然有序。这当然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这是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个体无法所无法逃避的。然而,无意识总是矗立在一旁,她会时不时的进入有意识的领域,打乱我的计划,使得有序变为无序。于是,我只好调动自己身上以及周围的所有因素去与之战斗,之后清晰有序的生活回归。但是无意识只能被打退却不能被打败,于是,我的生活就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战斗中徘徊前进了。

  这种“混沌”的救赎需要静心。而静心不是个人要做的事情,她将来是一种发生。任何思考都不会将个人带入静心,静心只是一个为跳进无意识而做的努力。个人不能带着目的去做这件事情。通俗一点,只要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去想那个目的,在过程中去体味这种乐趣,结果的呈现是可望不可求的。

  2008年5月2号 11:57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七):在爱中升华:静心中的伴侣关系

  当你想到爱,你就想到心。事实上,当你沉浸在爱中,你就是放松的,而因为你是放松的,你会充满某种平和,而那个平和就是来自心,所以平和和爱已是连接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了。当你在爱的时候,你是平和的,当你不在爱的时候,你就会被干扰,因为心的平和已经是与爱连接在一起了。

  所以你能做两件事。你也可以寻找爱,然后,有时候你会感到平和。但这条路是危险的,因为你所爱的那个人已变得比你更重要了,别人是别人,而你正变得依赖这种方式了。所以爱有时会给你平和,但并不始终是如此,会有许多干扰,许多痛苦和焦虑的时候,因为别人已经进入,而当别人进入时,一定会有某些干扰,因为,你与别人相遇,只是在你的表层,表层会受干扰,只是有时——当你们俩无争执地深深地陷入了爱时——只是有时你会感到是放松的,心会洋溢着平和。

  所以,爱只能给你对平和的一瞥,而永远无法在平和中有任何真正的建树和生根。通过爱是不可能有永恒的平和的,在两个瞥见之间会有深深的冲突、暴力、憎恨、愤怒之谷。另外一种方法并不是通过爱来寻找平和,而是直接地寻找平和,如果你能直接地寻找平和一这是种方法你的生命会变得充满爱。但是现在那个爱的品质会是不同的,它将不是占有性的,它将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它将不是依赖的,它也不会让任何人依赖你。你的爱会只是一种爱心,一种慈悲,一种深深的融入别人。

  现在没有一个人,甚至爱人也无法打扰你,因为你的平和已经生根了,而你的爱正成为你内心的平和的影子。整个事情已经颠倒过来了:所以佛也是在爱,但他的爱并不是一种痛苦。如果你去爱,你会痛苦;如果你不爱,你也会痛苦;如果你不爱,你会因爱之缺乏而痛苦;如果你去爱,你会因爱而痛苦;你是处在表层,无论你去做什么,也只能给你短暂的满足,然后会再次陷入黑暗之谷。

  无论你能对别人做什么,你必须先对你自己做,因为那是唯一你能分享的事,只有你拥有,你才能分享;你并不拥有,你也就无法分享。阿提沙说:“从你自己开始发展。’不要从吸入世界上全部的痛苦并且把它吸收到心中开始,而从你自己的痛苦开始,不要那么快就进入深海,先在浅水里学会游泳。如果你开始就立即将整个世界的痛苦吸入,那么它仍会是想象中的一个试验,它不会是真的,它也不可能是真的,这只是说说而已。

  你能对自己说:“是的,我正在将整个世界的痛苦吸入”——但你知道整个世界的痛苦是什么?你还不曾经历你自己的痛苦。你一直在逃避你自己的痛苦。如果你感到痛苦,你就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你变得正在忙于什么事,你开始看报,好让你忘了痛苦,或者,你看电影,或者,你去找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你去俱乐部,你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不管怎么样只是让你自己离开自己,好让你不必去看见伤口,好让你不必去看里面有多少伤害。

  人们一起在逃避他们自己,他们知道痛苦是什么吗?他们又怎么能认识到整个存在的痛苦呢?

  首先,你必须从你自己开始。如果你正感觉痛苦,就让它变成一种静心,关上门,静静地坐着,先尽可能地感觉到这个痛苦是多么强烈,感觉到伤害,某个人侮辱了你:现在逃避伤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侮辱他,从而你头脑中全被他占有了,那不是静心。

  如果有人侮辱了你,要对他心存感激,他给了你一个去感觉深深的伤痛的机会,他在你内在打开了一个伤口,那个伤口或许是由你整个一生中所遭受的侮辱制造出来的,他或许不是所有痛苦的原因,但是他激发了这个过程。

  只要锁上门,静静地坐着,没有对人的愤怒,只有完全觉知从你内在出现的感觉——你被拒绝、被侮辱、受伤害的感觉,那时你会感到吃惊,不仅是这个人在那儿:曾经侮辱过你的所有的男人、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人都开始出现在你的记忆中。

  你不仅会开始记起他们,而且会开始活现他们,你会进入一种原先的状态。 感觉到伤害,感觉到痛苦,不要逃避它,那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治疗中,病人被告知在治疗开始之前不要吃药,理由很简单,那药物是逃避你内在痛苦的一种方法,它们不让你看见你的伤口,压抑它们,它们不让你进入你的痛苦。但是,除非你进入你的痛苦,否则,你无法从它的监禁中被释放出来。

  我们完全有潜力获得全然的幸福,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孤身一人,我们会极度地悲哀。共同生活,我们又会极度地痛苦。

  如果两个相爱的人从来不曾安静过,如果他们总是在谈论,那就表明爱已经枯萎了。现在他们在用语言填补空隙。当爱充满生命力的时候,那是没有语言的,因为爱的存在是如此势不可挡,如此具有渗透力,以至于压倒了语言文字的阻碍。一般来说,只有在爱当中,这种阻碍才会被压倒。

  静心是爱的极点:不是爱某一个人,而是爱整个存在。对我来说,静心是与周围整个存在的一种生存关系。如果你能与任何一种情境相爱,那么你便达到了静心……

  《静心:狂喜的艺术》读后感(八):第12章 LSD和静心

  第12章 LSD和静心

  LSD(迷幻药)能用来帮助静心吗?

  LSD能用来作为一个帮助,但是这个帮助是非常危险的,它是不太容易的。如果你使用一个咒语,它甚至会变得很难扔掉,但是如果你使用麻醉剂、LSD,它会变得更难以扔掉。

  一旦你走上LSD的旅程,你就无法控制了。化学品掌握了控制权,而你不再是主人。而一旦你不是主人,要重新获得这个地位就很困难。现在,化学品不是奴隶,而你成了奴隶。现在,怎么去控制它不会是你的选择了。一旦你把LSD当作一个帮助来使用,你就把主人变成了奴隶,而你的整个身体的化学组成都会因此而受影响。

  你的身体会开始渴望LSD。现在,这种渴望将不只是头脑的渴望,就像你迷上了咒语一样。当你把麻醉剂作为一个帮助,这个渴望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LSD会进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它改变了它们,你的内在的化学结构也会变得不同。于是,身体的所有细胞都开始渴望麻醉剂,而它将很难放弃它。

  只有当你的身体已经为它准备好的时候,LSD才可以用来带你进入静心。所以,如果你问,它是否可以在西方使用,我会说它根本不适合在西方。它只能在东方被使用,但也必须是当身体已经完全为它准备好了。瑜伽使用过它,密宗使用过它。有一些密宗和瑜伽的派别把LSD作为一个帮助来使用,但是那样的话,他们首先要求准备好你的身体。有一个很长的净化身体的过程。现在,你的身体变得那么纯净,而你也变成了身体的伟大的主人,以至于甚至化学品也不可能变成你的主人。所以,瑜伽允许它,但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允许它。

  首先,你的身体必须用化学方法净化,然后你能对你的身体控制得很好,即使你的身体的化学过程也能够被控制。举例来说,有一些瑜伽的训练,如果你服了毒药,通过一种特殊的瑜伽训练,你能命令你的血液不与毒药混同,而毒药会穿过身体,完全不与血液混同,最后从尿中排出。如果你能这样做,如果你能控制你的身体的化学过程,那么你可以使用任何东西,因为你保持是一个主人。

  在密宗里,特别是在密宗左派里,他们使用酒精(alcohol)来帮助静心。它看上去是荒谬的,但其实不是。求道者喝下一定量的酒精,然后试着保持清醒,不能失去意识。渐渐地,酒精的量会增加,但是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一个人喝了酒精,身体一定会吸收它。但是头脑还是在它之上,意识没有失去。然后,酒精的量一直会增加。通过这种练习会达到一个点,当任何剂量的酒精被喝下去而头脑仍然是清醒的。只有这个时候,LSD才可能是一个帮助。

  在西方,没有技巧能够净化身体,或者通过变化身体的化学性质而增加意识的程度,麻醉剂在西方没有任何准备地被使用,它不会有帮助,相反,它会破坏整个的头脑。

  有很多问题存在。一旦你在LSD的旅程上,你会对你从来不知道的某些东西,或者你从来感觉不到的某些东西有一个瞥见。如果你开始做静心,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LSd不是个过程。你服用了它,那个过程就结束了。然后身体就开始工作。静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你必须做它好几年,只有那样,效果才会到来。而当你经验过一条捷径之后,再跟随一个长长的过程就会变得很困难,头脑会渴望重新使用药物。所以一旦你通过化学品有了一个瞥见,你就很难去静心,很难去承当一个长长的过程。静心需要更多的精力、更多的信任、更多的等待,而它将是困难的,因为现在你有了比较。

  其次,如果你无法完全控制,任何方法都是不好的。如果你是在静心,你可以在任何时刻停下来。如果你想停下来,你能够就在这个片刻停下来,你可以从它里面出来。但是你无法停止一个LSD的旅程,一旦你服用了LSD,你就不得不要完成整个的循环。现在,你不是主人了。

  任何让你变成一个奴隶的东西最终都不会在灵性上有所帮助,因为灵性的基本意思是成为自己的主人,所以我不会建议捷径。我不反对LSD,有时候我还可能会赞成它,但是那样的话,一个长长的预先准备是需要的。那样,你才会是主人。但是那样的话,使用LSD就不是一个捷径了,它甚至会比静心花更长的时间,哈达瑜伽花很多年准备身体——20年,25年,然后身体才准备好,这时候你能使用任何化学品的帮助,而它不会瓦解你的存在。但是那样的话,过程更长了。

  那时候LSD能够被使用,那时候我赞成它。如果你为了使用LSD而准备花20年时间来准备好身体,那么它是没有破坏性的。但是同样的事情用静心来做只要花2年时间。因为身体是比较粗笨的,控制它比较困难,头脑比较精细,所以控制它比较容易。身体离你的存在比较远,所以它们之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隙。使用头脑的话,那个空隙就会小一些。

  在印度,为静心而准备好身体的原始的方法就是哈达瑜伽,它准备身体所花的时间是那么长,以至于有时候哈达瑜伽不得不去发明延寿的方法,来使哈达瑜伽能够被继续。它是那么长的一个过程,以至于60年、70年或许还不够。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这一生里不能达到控制,那么在下一世里你不得不从ABC重新开始,因为你有了一个新的身体。整个的努力都丢失了。在你的下一世里,你没有一个新的头脑,旧的头脑会继续,所以,任何通过头脑达成的东西都能保留在你那儿,而任何通过身体达成的东西在每一次死亡时都丢失了。所以哈达瑜伽不得不去发明方法把寿命延长到200年到300年,好让控制能够达成。

  如果控制是头脑的,那么你能改变身体,但是对身体的准备只能属于身体。哈达瑜伽发明了很多方法,好让那个过程能够完成,但是那样一来,甚至更伟大的方法也被发现了:胜王瑜伽——怎样直接地控制头脑。用这些方法,身体可以有一些帮助,但是不必太顾虑到它。所以哈达瑜伽的高手说可以使用LSD,但胜王瑜伽不说可以使用LSD,因为胜王瑜伽没有准备身体的方法体系,他们使用直接的静心。

  有时候它会发生,只是有时候,而且很难得。那就是,如果你通过LSD有了一个瞥见,而又没有对它上瘾,那么这个瞥见可以成为你追求更进一步的某些东西的你自己内在的一个渴望。所以,去试一次是好的,但是要知道在什么地方停止、怎样停止变得很困难。第一次旅行是好的,去经历一次是好的,你会对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所觉知并且开始去追寻它,你会因为它而去开始追寻的,但是那样的话,它变得很难停下来。这就是问题。如果你能够停止,那么用一次LSD是好的,但是那个“如果”是一个伟大的条件。

  摩拉·纳斯鲁丁经常说他喝酒从来不超过一杯。很多朋友反对他的声明,因为他们看到过他一杯接一杯地喝。摩拉·纳斯鲁丁却说:“第二杯是第一杯喝的,我只喝了一杯。第二杯是第一杯喝的,而第三杯是第二杯喝的。那时候我不是主人。我只是在喝第一杯时是主人,所以我怎么能说我喝的超过一杯呢?‘我’只喝了一杯,一直只是一杯!”在第一次,你是主人,而第二次时你就不是了,第一次会试着带来第二次,于是它会继续下去,于是它不受你控制了。开始一件事是容易的,因为你是主人,但是结束一件事是困难的,因为那时候你不是主人了。

  所以我并不反对LSD,而如果我反对它,那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条件:如果你能保持是主人,那么可以。使用任何东西,但是保持是主人。而如果你无法保持是主人,那么根本不要进入一条危险的道路,根本不要进入,那样会好一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