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经典影评有感
《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是一部由园子温执导,茉爱罗 / 藤田朋子 / 吹越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影评(一):爱舍二姐的红色邮筒
看到一半我以为园子温告诉你电影就是民主,没想到最后他想说电影就是民主就是群交:通过电影的灵媒助兴,让群众长出独特的脸——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同时高潮。衔接最后跑上涉谷街头的戏更是又接一浪高潮,都快赶上革命宣言了。另外这次终于是许久不见的一个在叙事上不拖沓的园子温了,看来这种独立企划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释放了他。 我们习惯跟随着摄影机穿梭于房间/场所,禁不住游走在每个"他者"的身旁去摄取——捕捉虚假的景观,我们享受着同一个在场。对着电影开枪的你又站在何处?为何又牵手走进涉谷街头,呼喊着过去的宣言,因失焦而停滞的镜头——奔跑的速度触碰到涉谷了吗?
《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影评(二):中二是种好气质,中二的电影就不一定了
你不能说他不是好的电影,毕竟结构是精巧的,先分再总的叙事,在最后一段的群戏还是很精彩的。可这种漫画式的人物特质,放在一部真人戏里,除非有像那部摄影机不要停所描述的反差,否则观影过程是非常难以沉浸进去。所有的段落编排实在太过呱噪,缺乏有意义,或者说说是能够引起观众去思考的情节,要不然就像这部显得异常中二。
日本电影的叙事或者人物特质总是带有点不一样的味道。看过的告白如此,情书,或者跟这部几乎可以归为同类性质的 哪啊哪啊神去村都是这样。作为点缀是可以让我接受,而整个篇幅这样很难让我安静下来观看。显得有点乱尾段的群戏是夹杂了所有分戏人物的集合,编排的是过瘾,但结局很一般。不是太满足于此。主要还是人物太扁平化,而主题过分被这种异常曝露出的角色所感官冲淡。可能是自己审美不同,不太接受这中表演方式。所有的演员都很难看到演技类的享受,有点无趣。
《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影评(三):年度“WTF”电影必占一席
年度“WTF”电影必占一席。看完全片一定要重看开头的第一个镜头。园子温真是鬼才啊!怎么说呢,只推荐给接受度比较广的人看。园子温的电影永远说不上精巧,甚至有些随意和莫名其妙,表面上都是很情绪化的(奔跑、呐喊等)(日本人真的很爱拍边跑边吼啊)。最后几分钟演员们几乎是吼着演完的,我看着都累。但是这种声嘶力竭在现实里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借着电影发泄着对资本的控诉和现实的不满。 本片某种程度和《摄影机不要停!》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讲电影幕后充满妥协的制作过程,最后都让人感叹电影拍摄的不易和热血,只是本片聚焦更边缘的“群演”。 导演又(诶?为什么要说又)一次放飞自我之作。最后片中片正式开拍的30分钟,戏内的失控程度直线飙升!前面出现过的不管是主角、配角还是路人全部出场,应接不暇,一定要认真看前面的部分,不然有些只出场几秒的角色还真记不住。真正的戏外,这场戏这么多人,导演能调度好,做到乱中有序,也算是牛逼了。电影到最后1分钟直接跑入真实世界呐喊,想想就羞耻度爆表。电影中拍电影为了省预算都是用素人,现实中拍本片的也很多都是素人。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电影竟然还有超现实片段,完全被骗了啊!难怪之前感觉有些别扭。 一句话总结电影的表达:在别人生命里是群演。努力做自己生命里的主角。追求自由,对抗现实。 PS:演安子的妹子真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