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瀑布》经典观后感1000字
《去见瀑布》是一部由冲田修一执导,根岸遙子 / 安澤千草 / 荻野百合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见瀑布》观后感(一):看红叶吧
看红叶吧
去见瀑布
79岁的德纳敬子是剧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她高中时代曾有意当一名演员,但是因父母强烈反对而作罢,老人家称总算在60年后圆了梦。不过她调侃自己演技太差,请观众们欣赏红叶就好了。
我们不能相信这种 “调侃”,我想说的是:
生存下来,才见瀑布!
活着!
《去见瀑布》观后感(二):去见瀑布 18.1.26
1走得慢的人走在最前面,不会有跟不上的情况发生。 2不要有职业歧视,你可以不喜欢,但要尊重它。比如美容店员,你可以讨厌她身上的味道,但你不能否认她的辛苦工作,大家都是努力工作,只是职业不同,没有尊卑之分。 3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个会跟妻子聊天,有自己爱好而不是好吃懒做,不让家人寂寞的丈夫。(以奕迅为榜样?哈哈)
《去见瀑布》观后感(三):去看瀑布
三星半,总觉得选景不行没有真实感,露营的地方太过平坦空旷而且作为旅游景点也不会突然就迷路而选择露营吧?灯光也太不自然很明显能看到光源的痕迹,妆容也感觉为了追求被迫停留在山里的邋遢而画的脏妆,其余的前期铺垫都还挺合理比如点火时需要的打火机,之后结尾导游突然从下游跑过来有点突兀,虽然剧情转变的都比较跳跃但好在前期都有详细说明不打谜语并不影响理解剧情
《去见瀑布》观后感(四):来一场暖洋洋的旅行吧!
如无头苍蝇般的迷茫
《去见瀑布》观后感(五):老年团7人组在森林里迷了路
好好看,老年团7人组在森林里迷了路。背景、性格大不同。有人暴躁,有人淡定,有人新潮,有人守旧,有人有主见,有人随大流……如何从互相防备到亲密无间。秒杀一切明星旅游真人秀。总感觉能看到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理智是一个人最优良的品质。如果有人表现得不那么善解人意,也许背后有心酸的故事。老了以后,老伴可能先走一步,独自一个人抚平伤痛,看到泪目~还有小幽默小感动。还是喜欢日本影视对平凡人物的展现,不愧是《横道世之介》的导演呀~
《去见瀑布》观后感(六):关于人的好电影
七个不同的人,本应难以囊括所有性格,却给每个人一两句话、一两个镜头,就勾勒出这个人心里装着的人和事。在此记下印象深刻的几个(记不得名字,也不重要):与女儿互相惦念的也是最乐观的纯纯;曾经姐弟师生恋的摄影大妈与初恋离婚后放下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恋上已婚男人而又失恋总是带着怨气的服务小姐;神经质的喜欢自己去观鸟,却冥冥中回忆曾经陪伴自己观鸟的他;与人吵架夜里又因一根烟消除芥蒂的绿衣大妈。也许一开始有不喜欢的人,但是相处久了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别人,也就不存在讨厌与否了。
《去见瀑布》观后感(七):飞越迷雾
一个旅行团,七位老人,深入森林,饱览红叶美景,一观彩虹瀑布,放松身心的温泉之旅,没想到演变成了陷入迷路困境,跋山涉水,野外求生的生存体验。当我们认为她们看不到瀑布的时候,导演冲田修一巧妙的利用“反高潮”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对照那些一味煽情要高潮的作品,此间余味,甘甜无匹。
她们所希望看到的瀑布,在反打镜头后赤裸裸的呈现的在观众面前,那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林间瀑布,没有什么气势逼人,也不像宣传里的五彩斑斓,它平淡无奇,安静如斯,但为她们七人带去的却是生活里的希望,白日里的奇迹。
七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摆明如一潭死水,虽然影片没有明确指出,言外之意,溢于言表,在森林里失去方向隐喻着生活陷入迷局,原本端着架子,互相陌生的她们,在野外丛林里为了生存只有通力合作,摒弃偏见,磨合过后的她们也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影片通过一些小细节,比如排排队上路,跳大绳,叶子当被,夜间唱歌等将这帮老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里返老还童,天真无邪的面容再次泛起在她们苍老的容颜之上,真的好久没有这样子了。
迷失在森林,像是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最终找到回家的路也象征着回归现实,平凡的瀑布虽然不似中了六合彩那般翻天覆地,起码也让人对生活再次鼓起勇气,这也是本片的初衷,飞越迷雾,把生活看清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去见瀑布》观后感(八):无题
这是部十分温情的喜剧电影。人物设置间的冲突制造了戏剧性。
开始的镜头是在车厢内,尴尬解说的导游和七个各有性格的游客。(需要注意,七,似乎是群像爱用的一个数。比如《龙三和他的七人党》)这时就已经产生了戏剧效果,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这几个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一定会发生什么。
七个迷路在山上的人不是少年、也不是野外生存能力丰富的男人,而是清一色的中老年女子。除了年龄较大的老太太,其他人都是偶然到山里来散心的。我想这样的性别和年龄设定,多少是因为,在日本,这样一群阿姨级别的女人或许被认为与家庭以外的生活反差较大,她们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或许都是坚强可靠的大姐、妈妈或者奶奶,然而被抛到野外之后,她们仿佛又回到了无知而慌张的少女状态。这一点,从迷路之后,“纯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纯纯”,可以得到证实。
故事开始后不久,导游失踪了,寻找导游成了故事推动的动力。因为寻找导游,她们迷了路。他们是否能安全下山和找到导游,成为了贯穿电影结尾的悬念。中间又出现有人腰病复发、寻找食物、合唱《爱情的奴隶》,几个插曲。
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小插曲中渐渐由陌生变成熟悉,最后达成默契。
瀑布,是一种现实生活之上的象征。“负氧离子,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啊!”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七个人都彻底从各自沉重的回忆里脱身而出。
(2018年4月)
《去见瀑布》观后感(九):纯真。
2014年上海电影节,我看了冲田修一的《横道世之介》。
大光明电影院,一号厅的二楼,电影开场前,一位老阿姨对另一位老阿姨说,电影节的电影,这么大的厅,和这么多人一起看,不管电影好不好看,都是难忘的。
160分钟的《横道世之介》,第一个镜头就是男主角站在东京的街头,小镇的青年来到了大城市。
整个电影平平淡淡,没有高潮迭起,只是关于青春的影像。
我甚至觉得电影的主角应该是祥子,横道世之介的女朋友,她那么美,那么害羞。
2014年我给它打了三颗星,而之后的很多时刻,我却经常惦念起这部电影的好。
2015年上海电影节,我看了冲田修一的《去见瀑布》。
新衡山电影院,88分钟的影片。
演员都不专业,却感觉亲切,喋喋不休的大妈们初看有些讨厌,却都是些可爱的人啊。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野营中,是最接近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平等、共享。
抛开了现世的身份地位以及种种偏见,回归到自然中,接近纯真。
“七个日本大妈的户外求生记。看到她们在森林里玩耍的那么开心,想到的是果然只有大自然才能让人恢复纯真啊。瀑布出现的那一刻,很多观众笑场,可这毕竟也是瀑布呀。”这是2015年6月13日我看完电影之后的短评。
今天,我坐在大巴车的后排,看着满车厢的中老年旅行团,又想到这部电影。
想到电影中摇晃的车厢,想到她们在山间的无助,想到最后见到瀑布的欣喜。
《去见瀑布》观后感(十):时光偷不走豆蔻风情
一个女孩从出生到离开,从豆蔻年华到知性妇人,拥有过什么,又失去过什么?
当眼角布满沟壑,牙齿不在平整,走路也成为一件折磨人的苦差事,身体衰老的迹象慢慢掩盖内心深处的少女情怀。
终于,就像蓝帽子阿姨说的一样:我是有多久没像这么奔跑过了?
7位40+的阿姨遇到第一次带团游的懵导游,一起在山中迷路,导游去探路却一去不复返,徒留7位老人面面相觑。
7位互不相识的中老年女人组团野外求生,大大咧咧很有脾气的大妈、身宽胆子小的歌剧演员、热爱摄影有领导风范的、零食贡献者、编织达人鬼马、深爱过世却依旧坚强乐观、中年辣妹…
几位个性迥异的人凑到一起,互相试探,或是迎合,或是回避,两两抱团抱团,人与人之间都散的。
原本这次旅行和以往一样,也就这样了,不失礼貌的微笑,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就够了。
够了吗?
导游探路却久久不回,众人被困山林之中。先是7人各尽其能企图寻找,迷路后又干脆决定露宿野外,一起野炊一起脏乱一起歌唱,虽然折腾,但其中的乐趣如人饮水。
有激烈的争吵,有少女一般的心事倾诉,有跳大绳等童年的游戏,一起笑一起闹,一起打打太极一起找找瀑布。
够了吗?其实不够,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生活需要调味剂,一味的平淡安详埋没了内心多少放肆。
爱编织的家庭妇女反而最“反叛”,徒手抓蛇也罢了,在大家找到原路,迷途知返之际,她却独自站出来表示:既然来了,看了瀑布再走吧。
又一次寻找瀑布,出人意料却有情理之中。
不是只有年轻人才会玩儿,毕竟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