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的读后感大全
《金领》是一本由卫哲 / 王逍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领》精选点评:
●很多新的理念,成功的理念
●适合初涉职场的新人,以及在职场中混迹多年却徘徊不前的管理者阅读。 书中有大量宝贵的实际经验可供参考。
●前几章是非常不错,在职场上系统理论的书并不多
●有一定参考意义
●感觉是很厉害
●前面干货较多 后面有点简略了 虎头蛇尾 不过还是很有收获
●挺凑合的一本书 基本是个访谈录
●人家媽媽強行塞過來。一本就夠了。
●2013年8月22日接触
《金领》读后感(一):《金领》
一本卫哲的自传体职场励志书,很不错。绝对值得买来收藏,因为卫哲是有真正实战经验,搏杀在市场一线的。读此书的最大一个收获就是纠正了我的一个误区,管理学类的书求精即可,不求多。
《金领》读后感(二):金领读后感
我感兴趣的有几点内容: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从主管到总裁的工作分工;
◇总裁的十大角色
◇人才发展三张报表
◇员工情感账户
◇演讲技巧
◇退休四老理论
总得来说,这本书可以启发你(不是教你)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如何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
但是,卫哲的发展道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首先,他的定位-两栖动物,就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其次,工作角色的定位,职业经理人-股东的代理人,也不适合于心中有事业目标的人。
我认为,金领一书表达的观点,是三十多岁的卫哲的理念,四十岁的卫哲会有不同的、更深刻的见解。
《金领》读后感(三):偉東荐书:《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
偉東荐书:《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卫哲、王逍海)。近期找来此书一读,可惜的是已没有纸质版在售,只能看电子版。2002年,32岁的卫哲即被任命百安居(中国区)总裁(2002年),成为世界500强最年轻的中国总裁,2006年又称为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确实厉害。书中对于职业生涯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等都有详细的介绍,虽然出版至今已有12年,却也不觉过时。
简单摘录如下:
①工作的艺术,就是要尽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减轻工作强度,这就是工作目标。
②业余学习方面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永远去学习自己所欠缺并急需使用的东西,而不是去学习外面所流行的东西;第二条,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读书和脱产学习才是学习,在工作中的每一分钟其实就是最好的学习。
③我花了18000英镑的学费,在伦敦商学院一共就学了三条精华理论,折合六千磅一条。第一条:管理层为股东创造价值。第二条:程序大于权力。第三条:离开了考量和评估,管理就无从谈起。
④对生活的理解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金领》读后感(四):值得初入职场的人好好读
职场的道道还是挺多的,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带路,会走很多弯路,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指路书,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经历三年之内的人。
---------------------------------要点如下--------------------
1.知己知彼
对自己、公司、行业的认识是在新入职的头几年至关重要的事
2.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就要留意直接上司、其他部门、其他公司的岗位能力要求
3.核心竞争力
技术专长、管理技能、人际网络
人际网络的五个一工程(贺卡、照片、一顿饭、一个电话、一封信)
4.个人发展计划
岗位差距——计划弥补——定期反思
时间管理:绝不拖拉
永远学习欠缺并急需使用的东西
5.用人之道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6.演讲能力
见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包括言谈举止和演讲能力
该写的不能讲出来,该讲的不能写出来
7.CEO两大境界
停职留薪;
力挽狂澜
《金领》读后感(五):《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理论集锦
《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
精彩言论和理论集锦
一.论沟通
演讲:该说出来的不该写下来,该写下来的不该说出来。
企业中,所有你人都能够准确理解的简明的英语就是好的英语。
公关关系中的'五个一工程':一张卡,一张照片,一顿饭,一个电话,一封信。
沟通三原则:尊重、倾听、求同存异。
二.论职业生涯的发展
吃着碗里的,看着祸里。
职业经理人进行职业规划的三张财务报表。
第二次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
毕业十年可当副总,副总十年未必能当总裁。
培训的金科玉律:冬令进补,缺什么补什么。
退休后的境界:有些老本,有个老窝,有位老婆,有群老友。
三.论企业管理
战略不是难在所为和抓大,战略恰恰有在所不为和放小。
西方公司的本土化:一张中国脸,一颗国际心;前台本土化,后台国际化。
用人之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不反对公事公办,坚决反对私事公办,最鼓励公事私办。
职业经理人如同物业管理公司,股东才是业主。
找出一切理由来庆祝胜利。
英国风格:逐级分权,讲究平衡,内部倡导妥协,对外讲究部分妥协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