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的影评大全

2020-12-26 04:09: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的影评大全

  《聪明一休之反斗公主》是一部由雷建成 / 吴建中执导,王晓燕 / 罗玉娟 / 李正翔主演的一部动画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一):神经的一休

  首先,芙蓉国应该就是天朝吧··但是公主感觉好神经病呀!但是还是很可爱的!

  然后,真心觉得扯淡的!公主和一休就是为了猜谜,完全理解无能呀!!而且觉得公主虽然神经,但是完爆一休呀!一休才是神经病吧!

  求天朝不要在黑日本动画了·······

  然后就是最后一休的诡辩,呵呵呵~~无力吐槽!!!!!!!!!!!!!!!!!

  表示一下,东风感觉好像是展昭呀!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二):这部电影有一些漏洞

  漏洞一:不符常理

  经过测量、换算并结合片中情节、预告片以及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休年龄为12岁,结合资料可以得出身高在1.40米左右,并且目测玉兰公主的侍卫侍从(东风西风)身高相差不多,结合实际可以猜测出这两个人年龄应该相差无几,换算得出他们的身高在1.65----1.75之间,结合资料得出他们的年龄应该是15-16岁。这明显不符合常理(除非编剧不按常理来)

  漏洞二:背景有误

  片中的中国皇宫明显是故宫,但制作者非要说是芙蓉国的皇宫

  漏洞三:部分情节与历史不符

  片中说蜷川新右卫门是为足利义满将军效力,但历史上是为足利义教效力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三):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

  虽然叫“一休”,不过是取得了东映版权的“国产动画”(这事目前国内的各种辣鸡手游也没少做),配音只有一休是当年为tv版配过音的cv。

  一句话剧情:芙蓉国傲娇公主“玉兰”自觉无敌是多么寂寞听有一位猜谜技术高一筹的一休后擅前往日本欲踩扁一休却被一休干翻在地(不)经历重重最后公主也明白了自己被干翻的原因,(挂掉)是的,她从女孩成长为了女人(挂掉)。

  感想:可以,原画只有6个人。剧情倒也还可以,一本正经扯淡确实能扯点东西至少我还是真跟着剧情在走(三条主线和一波三折的设计都ok),这一点也是弥补了作画,作画那简直了…………不断辣眼睛嗯。溢色漏色错色,线条没清干净,层错了,各种bug,背景简直丑到哭,表演也是……至少一休那帮人有老动画做参考,新角色无论是画风还是动作都特喵的是外星人

  嗯……14年的时候我在深圳,电影院给挂了一副巨大的海报,我还是挺感兴趣的毕竟情怀!……现在想想还好我没冲动,没冲动,没冲动……电脑上看看就得了~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四):居然是国产动画精品

  

居然还能高仿日本的一休电影,还有金阁寺的美丽场景,还有那些老的人物。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有了一个芙蓉国的公主,反斗公主,一男一女在那斗法。这样义满将军的痛苦也被解脱出来了。我居然还记得将军的姓叫足利。

两人PK的时候,用的还是老式——提问回答的方式。确实有点温习少年的感觉,好多都是那时候的梗儿,我觉得还不错,适合孩子们看,起码能够开心益智。

其实很多细节做的相当专业,比如佛像,比如这个寺庙,安国寺里面说一日不劳动,一日不得食等等等等。这是主创者做了大量的功课。确实不是一日之功。

这次看的时候发现其实在日本原作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时代错误,里面的很多装饰里面江户时期的町人还有招牌,还有寺庙的形状,这都不符合历史。因为原作是生活在镰仓时代。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五):不看也罢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会勾起像野叟一样八零后的童年回忆,同样这也是电影的一个卖点。

  小时候,最喜欢和期待的就是这个叫一休的小和尚,看一休如何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应付足利将军一个又一个的刁钻问题。甚至是‘休息,休息一会儿’都成了我们童年不可磨灭的回忆。

  也不知道有多少时候,幻想着自己成了这个小和尚,轻轻松松的解决各种问题,再也不用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是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被老师家长教训了。

  但这些东西,都被这部电影破坏殆尽了。

  明朝公主渡海去岛国,目的是为了会一会岛国的第一聪明人,这个故事的缘由可真是奇葩。明朝时期,我们华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而岛国一个小小的尚未开化的蛮夷之邦,会有公主自降身价,前来和一帮野蛮人比谁聪明,须知这个时候,明朝沿海地方尚有繁多的倭寇进行烧杀抢掠,公主是如何渡海去的?

  比试失败之后,上国公主竟然厚着脸皮要嫁给一个岛国的小和尚,自小接受的皇家教育哪里去了?就算皇帝疼爱公主,但整个社会主流不可逆,想来公主接受的教育也在那里摆着,这里剧情逻辑简直是惨不忍睹了。

  公主前往岛国这个举动,让野叟想到了历朝历代和亲的举措,心中的愤懑已经达到了极致,这部电影至此,不看也罢?

  最后野叟提出数个疑问:

  为何不是一休来我中华?

  为何不是岛国公主死活嫁我华夏和尚?

  为何不是一休看我中华繁盛,不愿回岛国那弹丸之地?

  野叟不是愤青,更不是包藏祸心,野叟只是想知道,这电影真是中国导演拍的吗?构思剧本的时候,除了博人眼球这个因素之外,难道就没有考虑一点其他因素吗?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六):《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挤眉弄眼的档次

  我在观看本片前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以《聪明的一休》电视动画片的标准来期待这部电影,现在看来这个错误相当严重。因为以这样的视角看这部影片,它就是一个非要把中国元素加到一休身边的生硬嫁接,就是一个非要让玉兰公主的思考也有一个标志性动作的无聊照搬,就是一个让所有人物出场但无一人物出彩的例行表演。

  如果从怀旧的视角看,影片的确拥有过去一休的很多元素,但基本上都是表面元素。比如机智问答、一休动脑筋时的经典动作等等,但稍微有深度哪怕一点点的元素影片都“忘了加”。比如,其实桔梗店老板是一个有着符号意义的贪心的人,影片中他只是一个丢了佛珠嗷嗷哭诉的普通老板。再比如,其实将军不是一个正襟危坐的判官,而是一个有着小孩子脾气、喜欢跟一休斗法的可爱角色,影片中的他失去了不少情趣。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个动画电影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是对《聪明的一休》这一儿童品牌在中国进行唤醒从而继续创造商业价值,是用怀旧群体的大手拉动小手去创造票房?所以它必须矫揉造作地融入和一个中国元素——玉兰公主,还为其配以“挤眉弄眼”的思考动作,让安国寺里出现一个不知所云的中式建筑。结果呢?这一切看似合理的设计都有些一厢情愿,观众其实并不领情。

  当然,影片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影片的终极问答“什么东西既热又冷,既硬又软”,当它的答案揭示出来的时候还是很能提升影片主题的。再比如,其实盗贼“虎皮猫小僧”这个角色很不错,猫和盗结合外加探案类型片也让影片提色不少。可惜,影片没有花更多细致的笔墨去描写猫小僧和内心的作用。其实,猫小僧偷完东西后会施舍给穷人,这是个重要的情节,为什么影片只是转述这个事实,而没有用画面表现出它来呢?

  玉兰公主的挤眉弄眼拉低了整部影片的档次,其本质是赤裸裸并且干巴巴地中日元素嫁接已经让观众从一开始就有跳出感,在挤眉弄眼和建筑植入上又多次跳出,让怀旧的致童年便成了商业的致童年。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七):谜题

  玉兰的提问:小的时候如同手指尖,大的时候能罩住一座山,但却跨不过奔腾的河流。

  新右卫门的回答:答不出来。

  一休的回答:火。

  新右卫门的问题:让匾额里的龙跪在皇帝面前。

  新右卫门的方案:先让公主把龙从匾额里请出来。

  足利义满的问题:玉兰整天要猜谜,足利义满斗不过,自己和仆人的脸都被她画花了。

  足利义满的方案:让新右卫门把一休请来。

  一休的提问:需要时扔下去,不需要时捡起来,是什么?

  玉兰的回答:船锚。

  玉兰的提问:左一个,右一个,哥俩总在一起,但又看不见对方的脸,是什么?

  一休的回答:耳朵。

  一休的提问:最软的,也是最硬的。最冷的,也是最暖和的。样子很小,力量又特别大。是什么?

  玉兰的回答:心。

  大家的问题:让玉兰早点离开安国寺。

  一休的方案:让玉兰加入寺里的苦修,并且告诉她,如果受不了的话,就得回芙蓉国。

  玉兰的提问:进京的路和出京的路,哪个多?

  一休的回答:一样多。

  利兵卫的问题:接到了虎皮猫小僧的警告信,担心给芙蓉国的贡品会被虎皮猫小僧偷走。

  一休的方案:在仓库周围布满竹筒响铃。

  玉兰的方案:让身手好的东风守在仓库门前。

  利兵卫的问题:要进贡给芙蓉国的珍珠佛珠被虎皮猫小僧偷走了。

  一休的方案:虎皮猫小僧的虎皮猫跟小太郎的虎皮猫很像,所以直接去找小太郎核实。

  小太郎的问题:自己被抓获,将因偷盗珍珠佛珠被处以死刑,但自己并没有偷佛珠。

  玉兰的方案:找足利义满,给小太郎求情。结果足利义满不同意,说得归还佛珠才能免死。

  玉兰和一休的方案:找到真正偷佛珠的犯人,结果是小太郎养的猫“小虎”。

  足利义满刁难玉兰:既然小虎才是真正的虎皮猫小僧,那么向穷人施舍的人是谁呢?警告信又是谁写的呢?

  一休的回答:小虎跟小太郎都不是虎皮猫小僧,他们加起来再加上人们的想像才是虎皮猫小僧。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八):语录

  玉兰父亲(对玉兰):智慧应该用来造福民众,而不是用来争强斗胜。

  玉兰:如果我能战胜一休师傅,那么我将成为这个世上最厉害的猜谜高手!

  小太郎:有钱人就是抠门。

  一休(对玉兰):突然把人叫来,闹着要和我比赛、决一胜负,是不是不太礼貌啊?

  玉兰: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投降”二字!

  玉兰:请一休师傅做我的哥哥!

  玉兰:跟一休在一起,一定可以找出他猜谜的秘诀。

  东风:我的耳朵比正常人灵敏100倍。

  小叶子(对一休):脸红什么?像个傻子!

  陈念(对一休):你就输一次吧!

  小叶子:如果玉兰公主单为猜谜之事,直接向一休师傅请教就可以了。

  玉兰:我作为芙蓉国的公主,怎么能轻易向人低头呢?

  小叶子(对玉兰):揉肩膀?这是在修行!

  新右卫门:自从一休师傅来了以后,我可就是稳坐钓鱼船——放心了。

  玉兰(说小太郎等人):他们的兄妹关系真好……

  玉兰(对一休):

  父皇和母后更喜欢皇兄他们,我也不常和皇兄们说话。

  自从我赢猜谜比赛出了名后,父皇和母后就喜欢我、宠我。但是我知道,这种宠爱是暂时的。

  所以……所以我不断比赛猜谜语,我必须战胜一休师傅,再回芙蓉国去!

  一休(对玉兰):兄弟姐妹就是通过一会吵、一会好才长大成人的。

  一休(对玉兰):父母亲对孩子们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小太郎(对足利义满):我是偷盗有钱人的钱物,送给没钱财的穷人。

  一休:贼是不分好坏的,偷盗就是偷盗。

  足利义满:即使有一百个理由,偷盗也理应受到惩罚。如果不这样的话,没人会认真干活、认真种地了,因为偷盗比认真赚钱轻松得多。

  足利义满:为了能让人们安心生活,我必须维护好社会秩序,有时我必须下狠心。

  玉兰(对小太郎):哥哥不在身边,弟弟妹妹能幸福吗?

  玉兰:西风天生就是猫的朋友。

  足利义满:带着盗贼的猫?

  玉兰(对足利义满):小虎发誓今后不再偷盗了。

  足利义满:小虎流放国外(让西风带走),小太郎要一辈子在衙役工作,且不准再养猫。

  陈念:玉兰公主来了之后,我们喝的粥都变稀了!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九):一休さん请不要再凌辱国人的历史智商了

  聪明的一休是为一部传奇的穿越剧,幼时观看尚不明了,及今经年已过回首阅之,其中对历史基本常识的颠覆,让人无法直视。

  关于主要人物的颠覆性架空。

  首先是主人公一休宗纯。一休宗纯为日本三大神僧之一,素来以“淫酒淫色淫诗”的狂放而闻名岛国,其汉文诗具有极高造诣,因而也使我们得以对其生平及思想有所了解。1392年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逼退南朝后龟山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1394一休宗纯出生,其父为后小松天皇,义满将军以其母为南朝藤原氏苗裔为由,唯恐宗纯对天皇嗣位的继承权,遂迫使后小松天皇驱除宗纯离开公家。义满将军安置宗纯于安国寺出家,不准许其产生后代。这就是一休宗纯的起源。(值得补充的是,“一休”之名实为宗纯25岁时由诗悟道而作,其少年为僧时唤作“周建”。)

  由此我们得知足利义满(也就是片中的将军)实际上是宗纯不共戴天的仇人。他不仅剥夺了宗纯的皇子地位,更是拆散了宗纯的家庭,断送了宗纯的子嗣。即使以上皆不论,单以御所人的身份,便与幕府足已势同水火了。因而动画或影片构架的人物关系(尤其是将军与一休间的复杂的朋友关系)就自然崩塌了。

  再来说一下英俊神勇的武士蜷川新右卫门。新右卫门是六代室町将军足利义教的副将(也许你会叫我等一下,我们不是在说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吗?对了,这就叫做穿越),而片中的“新右卫门”也许是源自于新左卫门(我不是在说笑)。

  我们最后来说一下咲世子(さよこ 既小叶子)。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在被经历无数次的打磨后,注定难以保有一颗赤诚的心。前文提到,一休宗纯“三淫”中有淫色和淫诗,其中“诗”指的是汉诗,而“色”并非指的诸法色相,(就是你理解的那个“色”)。一休一生流连风月场所(你问我一休不是不允许有子嗣吗?对啊,是不许有,但那个可以有……),在晚年与盲女同居过程中,其汉诗中更充斥着大量的露骨的直接官能描写,这是令即使相对开放的当代日本人也读到也会脸红的。因此对于一个这样复杂的人物,其幼年情感经历是难以想象的。

  电影版的原创Bug

  电影版中一休的年龄大致7致9岁,而洪武皇帝死于1398年,也就是说关于片中满头白发垂垂老矣的明朝皇帝给予三种可能的解释。A.其实大家都错了看起来7、8岁的一休实际上不超过4岁,老皇帝确实是洪武帝朱八八老人家;B.假设一休真的7到9岁,那么老皇帝其实是成祖永乐皇帝(享年62岁的永乐皇帝不到40便已须发全白了吗?);C.好吧,我们又穿越了。

  鉴于洪武老人家的高龄,我就不吐槽问这个公主是哪来的了。

  明(洪武、永乐朝的明无疑是亚洲最强的势力,其声威更胜帖木儿)派遣公主前往日本,不是与御所外交而是与幕府互动,这与推行儒家正统的中国文化完全背离。区区一个征夷(东)大将军有何资格(说的是名义上的)跨过受封为日本国王的天皇来接待天使?

  最值得玩味的是,足利义满脑残的令御所皇子去和大名公主比赛,并险些促成大明政府与御所联姻,这无异于自行倒幕啊!

  以上仅个人意见,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影评(十):带我们回到童年——谈谈个人的看法

  《聪明的一休》电影版的宣传词是“向童年致敬”,今天观看了这部影片,又看到这里的评论是众说纷纭,所以想谈谈这个问题。我不敢说自己有多高的鉴赏水平,但由于我一直是一休迷,所以想结合原版来说一说。既然如此,首先让我来梳理一下原版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了解这一点是进行讨论的前提。

  原版一休故事展开的背景是战乱刚过、人们的生活步履维艰的时代,同时,又存在着桔梗店老板这样的为富不仁的人和将军这样的不善于体察民意的人,这是一休展开活动的场所。一休固然机智,但是作为一个小和尚,不能够以此为傲。事实上,一休表现自己的机智往往是为了帮助穷苦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桔梗店老板和将军等人斗智斗勇。但需要注意的是,原版动画片经常表达这样一个主题:一休表现自己的聪明往往是为了助人而不得已为之的,并且这种聪明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一休为自己无法消除悲愤的现实而充满了内心矛盾,长老也常常提醒一休只有努力修行而不是通过一时的助人才能实现对众生的解救。

  关于原版动画对主人公一休的塑造,除了聪明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弱者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和坚强的性格。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一休不得不与母亲骨肉分离,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每当他遇到困难,他都会来到晴天娃娃跟前,因为晴天娃娃是母亲的象征。当然,一休与母亲有时也会短暂的相聚,这个时刻是忧伤而美好的。简言之,亲情也是原版动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上述这些对弱者的同情、对亲情的凸显,表明了《聪明的一休》这部动画片对我国具有很强的文化亲和力,这无疑是它能够打动人的原因。

  下面说说这个新出的电影版。从情节设计上看,我认为电影版的剧情还是良好地保持了原版的风貌,包括上面所说的那些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将军问盗窃该不该受惩罚时,一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就是说,无论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理由,即便在道德上看起来是“盗亦有道”,这种行为依然是不义的。但问题是,这种行为又却是是值得同情的,因为这种行为根源于无法克服的社会压迫。所以,当道德与现实产生巨大冲突的时候,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将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一休仿佛看到那些穷苦的人们从自己的手中滑向黑暗的深渊而无能为力。当然,最后一休用机智解决了问题,但其实他并没有解决上述两难问题,只是权宜性地绕开了它。这不表明一休的不够聪明,相反,能够了解这种聪明的限度才是一种大智慧。

  不过遗憾的是,上述对道德两难的分析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这个电影版当中,只是能够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出有这么个意思。这样一来,其深刻性就大大降低了。所以,从总体观感上看,这个电影版有些平淡无味,因为它在应该发挥主题的地方浅尝辄止。这也许暴露了某种构思的不清晰,一方面想向童年致敬,这就要面向成年观众群体,但同时这个剧情又欠缺深度,更像是低龄化的作品,这岂不是很奇怪吗?

  至于情节的其他方面,应该说,由于时代的变化,这个设计还是不能等同于原版的,尽管在精神上具有相似性。为了增加娱乐成分,剧作者在公主身上下了些功夫,但却使一休变得暗淡下来。还有一些情节体现了国产的通病,比如玉兰公主顷刻之间建成了一座房子,实在太假了,我认为一休这种严肃的动画不能如此随意。另外,小叶子戏份太少,不能原谅。

  作画方面,我不能给出专业性的评价。但从与原版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由于技术手段的改变,这个电影版的画质与原版明显有区别。在这种状况的影响下,其画风亦有变化。就人物来说,造型与原版相比有点走形,尤其是小叶子更是难看很多。景物上,原版的外景(如安国寺)虽然没有现在的那种高清效果,但其实更有意境,而这个电影版则缺乏神韵,与大师相比只能算是手艺人了。

  配音方面,总体音色上感觉不错,一休是原辽艺版的王晓燕老师配音,自然还是很好的。如果新右卫门更活泼一点会更好。

  配乐方面,不知道为什么舍弃了原版中的很多美妙音乐。既然是回忆童年,就应该采用更多的原版音乐。另外,那个打斗的声音实在刺耳。

  以上是一些粗略的评价,至于这部片子能否带我们回到童年,由于上述意见表明这部影片优劣兼备,所以我想还是让观众自己感受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