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暗的左手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黑暗的左手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31 02:4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暗的左手的读后感大全

  《黑暗左手》是一本由(美)厄休拉·勒奎恩著作,繆思出版的350图书,本书定价:152.00元,页数:20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暗的左手》精选点评:

  ●目前超爱的科幻小说之一,我喜欢这种双性人的设定,让人不仅想起了《第二性》,如果没有这个社会和文化告诉你,女人、男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女科学家、女企业家会不会更多。 文明的包容性,科幻小说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他充满了一种对社会的想象和包容性,打破所有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看的是电子版,读到一半读不下去了,或许是她的风格不适合我。

  ●现在回忆起来这本书是一篇跨越银河无明显划分ABO初形态生子虐恋科幻人文史诗。

  ●克母恋设定很有趣,脑补的全是男男生子。。

  ●强大的架空想象力。

  ●一本以科幻为皮,情感为内核的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读到最优秀的政治幻想小说

  ●看完作者的後記之後,心想這些女性主義者到底有多討厭男人啊?可是她們還是很喜歡老二的吧?

  ●我读的是电子版:(。很不错,需要慢慢体味。

  ●最喜欢的软科幻。没有术语与高科技,有的是学者般对一个假想星球的人文考证与纪录。 也有小说的情节。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一):我逢人就吹这书,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

  前半部压抑复杂的中世纪政治斗争如同在下水道里爬行,让人忍无可忍,后半部两个男主角在北极的二人世界则像是在蓝天下的草原奔跑,美好得难以置信。读者受到心情影响,顺带对后半段的BL感情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然后就弯了。

  大妈在本书里发明的这个写作技巧远远比什么狗屁同性人冬季星之类的设定重要得多,可以说是BL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突破,但是全世界这么多耽美女,没一个学到哪怕一点皮毛的。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二):《黑暗的左手》——读不懂的女权主义

  很早之前就已经买了99年《科幻世界》增刊,上面有厄休拉·K·勒吉恩(Ursula K LeGuin)的《黑暗的左手》(The darkness of lefthand),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卒读。这几天终于清闲下来,我把这件事当作一个神圣庄重的仪式似的,增刊不厚,里面有80余页内容。慢慢读来,感觉没有一丝热度,文笔矫健不拖沓,而又凝重。实话实说,前40页内容着实给了我3个夜晚的好睡眠,但后40页却让我几乎整夜失眠。

  文明冲突,性别冲突,宗教崇拜,阴晦政治,是这篇小说涉及的内容(但却不是全部),书中对传统的性别观念颠覆(没有男女,人类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对无为政治讽刺(一国之王竟然是个癫狂状态的疯子)。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

  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

  虽然我尚未明白这首诗的确切含义(也许LeGuin自己也尚未知晓吧)但它一直萦绕在我脑中,久久不愿离去。反思,反思,反思....我做的只有反思...可以说LeGuin并不是个小说家,而是个以贩卖思想为生的人。

  LeGuin是反战代表,LeGuin是女权主义的代表........

  有些懊悔为什么早没有深入读读她小说,今仅以这次阅读作为向她的献礼吧。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三):精彩的故事

  星际联盟使者真力·艾来到仍处于较原始状态的终年严寒笼罩着的格森星,游说当地国家加入星际联盟。格森星人有着双性同体的特殊生理构造,只有在卡玛期来临时,才得以有明显的性别之分。真力•艾独自置身于陌生文明,无法信任任何人,却被卷入了奥尔戈国和卡亥德王国的政治冲突中。在真力•艾经历了背叛、牢狱等灾难后,在唯一能了解他使命的埃思特梵的协助下,两人越过漫无边际的冰原,重回卡亥德王国。真力·艾最终说服国王加入星际联盟,而埃思特梵却因为叛国者的身份而被士兵杀害。

  在这本近400页的书中,作者描绘的是一个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星球,因为格森行人的奇特生理,以至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与单性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书中有大量关于格森星人的神话传说,虽然作者有极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突破性别冲突的创举。但是繁琐的也让我很难有较清晰的系统性的全面了解。我觉得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那近三分之一篇幅,关于真力·艾赫埃思特梵穿越冰原的细腻描述。在一片荒芜的恶劣环境下,两人的相依,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产生的朦胧情愫,超越了种族和性别。

  可惜的是,虽然作者强调一个双性同体的世界,但是呈现出来的感觉却似乎仍是以男性倾向主导。

  www.3coffin.com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四):我真的不喜欢这本书:性别、感情、战争及其他

  这本小说本身我并不喜欢。虽然斩获了星云奖和雨果奖,描述了一个无性也无战争的世界,但是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的内核却不是科幻小说。这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人类感情的描摹--省省吧,要看人类感情我大可以去看傲慢与偏见或者简爱,何苦跑到充满奇特名词的异星球上去看两个男人基情四射?

  上一段结尾那句话的问题,也正是这本小说的问题,是它将无性世界的居民描写得更像男性。Gethen星球的规则是它的居民在大多数时间都是无性别的,然后每个月会集中有几天解决发情的问题;决定在一起生活的伙伴可以商量好自己在这段婚姻中的性别。因为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每个人也都有能力生育后代;一个人可能是这一家的爸爸,或者两家的妈妈。这样的世界,在LeGuin看来,才能够避免战争的侵扰,因为战争总是和性息息相关--“战争就是一场巨大的强奸。”

  然而,在书中,所有的角色,不管是选择做爸爸还是做妈妈,不管是在发情期或者无性期,都被称作“他”。作为灵魂人物的Estraven在书的前半段男性化得实在太彻底,以致后半段的女性化转变让人毛骨悚然,以为自己看到了西方版的东方不败。比这更糟糕的,是作者自己自扇嘴巴,明明进行了“没有性就不会有战争!”的设定,却又让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Karhide。如果这种安排能够让人对性与战争的关系产生质疑,那么也不失为一个好安排,不过让人难受的是,读完整书后的感觉是,战争的阴影在此徘徊,正是因为Genthen星球只是一个表面上无性的地方,这里的实际生活与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并无差别:被感情所控制,被野心所驱动。疯王的存在让人不禁联想,即使是在表面上抹消性别,也不能使人类或者类人更明智--也许正是以感情为内核来理解人类生活的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如此之多的疯狂与愚蠢?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五):性别与战争?别扯了

  我不喜欢这本小说。虽然斩获了星云奖和雨果奖,描述了一个无性也无战争的世界,但是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的内核却不是科幻小说。正如贴在下面的本周论文所写的,黑暗的左手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人类感情的描摹--省省吧,要看人类感情我大可以去看傲慢与偏见或者简爱,何苦跑到充满奇特名词的异星球上去看两个男人基情四射?

  上一段结尾那句话的问题,也正是这本小说的问题,是它将无性世界的居民描写得更像男性。Gethen星球的规则是它的居民在大多数时间都是无性别的,然后每个月会集中有几天解决发情的问题;决定在一起生活的伙伴可以商量好自己在这段婚姻中的性别。因为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每个人也都有能力生育后代;一个人可能是这一家的爸爸,或者两家的妈妈。这样的世界,在LeGuin看来,才能够避免战争的侵扰,因为战争总是和性息息相关--“战争就是一场巨大的强奸。”

  然而,在书中,所有的角色,不管是选择做爸爸还是做妈妈,不管是在发情期或者无性期,都被称作“他”。作为灵魂人物的Estraven在书的前半段男性化得实在太彻底,以致后半段的女性化转变让人毛骨悚然,以为自己看到了西方版的东方不败。比这更糟糕的,是作者自己自扇嘴巴,明明进行了“没有性就不会有战争!”的设定,却又让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Karhide。如果这种安排能够让人对性与战争的关系产生质疑,那么也不失为一个好安排,不过让人难受的是,读完整书后的感觉是,战争的阴影在此徘徊,正是因为Genthen星球只是一个表面上无性的地方,这里的实际生活与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并无差别:被感情所控制,被野心所驱动。疯王的存在让人不禁联想,即使是在表面上抹消性别,也不能使人类或者类人更明智--也许正是以感情为内核来理解人类生活的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如此之多的疯狂与愚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