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遺言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死遺言》是一本由伊能靜著作,聯合文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TWD 230.00,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遺言》精选点评:
●你握紧我的手,倒是什么也不说。秋日忽然来临,我们常走的那条大路,树上全开了红红的花,茂茂密密地随风晃荡。天空真的好高,难得有黄昏的金光。
●曾经的恋人絮语,只是可惜如此爱到天崩地裂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懂annie....感同身受。。。,
●文笔很好
●现在在读,不经唏嘘,曾经如此相爱的两人怎么就变成陌生人了呢?
●敏感的双鱼女
●起源与我那颗八卦的心,从昨天晚上到今天 一直单曲循环 春泥 ,好多感慨 ,我这个不相干的路人 替他们遗憾
●直击内心,神准到我觉得别人可能不会喜欢。因为太分裂,太沉重,太黏腻。
●看不懂啊
《生死遺言》读后感(一):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本书
大部分人尤其男生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矫情~自恋~装~公主病~如果是这样,也很正常,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女性才会读懂的书。小伊对感情思想的描写生动到极致,你感觉她每一寸肌肤都渗出丝丝的对生命的感悟。她太过清楚,太过认真。所以不容易快乐。认真的女人很可爱也很可怕,因为太认真,很少有人会愿意跟你在一起,他们会觉得累。所以我佩服哈林,这么粗线条的人居然跟感情尤其细腻才情满满的“林黛玉”在一次!爱有多深才会如此有勇气?伊能静是典型的处女作,所以你要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就请放过这本书吧。如果你的感情非常细腻,请读读这本书。
《生死遺言》读后感(二):死生。断裂。真切。
——伊能静《生死遗言》有感
无法与切肤之痛的爱恋割舍分生。似乎此生负着使命的,要为爱了却生死,走那长长且艰辛的一段。爱了多年的一本书,如今再翻读,未曾想真实的恋着、依赖着、痛着,如今都已面目全非。原先有的如今都已不在,这样的剧情每每总是异常残酷。
白底黑灰字。严肃的封面装帧,写着“生死遺言”四个字。想到路过看到此书静静躺在那里的人,都会有些内心起毛边的。然而那么郑重的去将浓稠的爱恋与情愫抛出,把私密的内心戏展示给世间人看,总是需要些许勇气的…
唏嘘在《生死遗言》一书,是伊能静写给哈林的情感札记。那整本文字饱满到几乎要溢出的对爱人的细密心思,无法洒脱,放肆投入去用爱包裹一个人。如今的结局,大家也是知晓的了。不过那又能如何?我想伊能静小姐现在仍是不后悔曾出版过这本书的吧……以示纪念的,记录了那个在爱中,敏感、任性、过分依赖又努力想变更好的自己。
“ 每每我总想对你说,你沾满土拿手掩埋的不是什么,而是我微微跳动的心,但我说不出口,因为你埋葬我时的模样竟然可以如此天真快乐,于是我只能闭上眼流下泪,还带着微笑的让你改变我。”
在爱中的患得患失。在爱中的频频探测与小心翼翼。女性天生的敏感與重情,似乎属性天生被注定了的,定要尝到苦处才会成长一截。然而一截等于一劫么?那我们又如何修成完整的自我,不被撕扯着改变,到头来情事句点末了了,自己也变得模糊了…
“ 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爱人,因为当我爱上人们的时候也就是我失去的时刻,懂得爱等于懂得泪,这是我对爱的困惑也是我对爱及爱的言语的无能为力。”
长大就是心灰一点点。最近感悟到的。
很多人爱了一次就怕了,慢慢丧失了爱的能力。而我又多想缩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封闭世界,像这样的只写一些呓语的文字给你。
哪怕你是不存在的。
可你是心里的撑托。
《生死遺言》读后感(三):有生之年没有遗憾的语言
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背会的《春泥》,这样曲调的歌肯定会惹到我。在我还不知道歌词作者以及创作意义的时候,当我听到庾澄庆唱着“我会提起勇气好好的呵护你,不让你受委屈苦也愿意”的时候,不用想这一定是一个男人决心想要呵护一个女人时的爱情誓言。我常常不知害羞地把里面的文字嫁接到自己的身上,并且天真地认为那里面唱着的也有一个伟大的自己。我想着总有一天我会把这些小故事一一找寻。读完《生死遗言》之后我才知道了春泥是书中的其中一篇,也是伊能静写给哈林爱情宣言,是一个女人决心想要呵护一个男人时的迫切心情;是她不懂爱,却又不能不言爱的痴缠情绪;是她在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但又迫切渴望自由的矛盾心理。使得她在那个既光鲜而灰色的光阴里艰苦的来去。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有时候就是凭借着哪怕只有一刻的欢颜而为之混乱的扑腾着,跌倒着,盲撞着,疼痛着,用力的红着脸过活着。也许前方并没有所期待的彼岸,也许我们并不会爱人,但又迫切渴望被爱,然后身不由己地走进了森林,天黑之后心就开始跟着彷徨,无端的猜测,怎么也等不到天亮,却只因爱着一个人。伊能静《生死遗言》让我读到了爱是辛苦,爱是充盈,爱是卑微,爱是沉重,爱是满足。爱在那漫漫长夜空谷中时而清啸连连,时而低唱哀鸣,时而盘旋上升,时而重跌倾城。读完之后含泪而笑却终不解爱一个人的愁。
时光已过,不管结局如何一个人能够这样密密麻麻的把心事诉说,她曾经一定把那个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她一定是被他迷的神魂颠倒,他曾是她手心里的宝。伊能静凄切而又跳跃的文字如春泥里“漫天的话语纷乱落在耳际”,书中又何止只有一首春泥?100首?200首?只是繁花凋谢,疼痛记忆混入春泥,还能否化作珍惜?这是我的疑问。
“《生死遗言》对我的意义来说,是有生之年没有遗憾的语言。”伊能静是这样解释道。这让我想到我们的文学作品写作的隆重仪式感,用“生死”二字却是清淡的只为说出“没有遗憾的语言”。遗不是遗留而是遗憾。让我的心一下子不在失落。一重一轻的失衡。这本书其实也描摹了我们每一个恋爱中的男男女女心中对爱的轮廓。她说她的文字“黏得粘人手”。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些自哀自怜的话语。相反她极强的书写能力把暖流输入给了那么多颗无处安放的心。只要是有关爱的絮语怎么表达都是成立。“我很希望把我想说的话完整的说出来,也许某一个时候这个人不在你身边,你才感觉到原来你对他有这么深的情感。”读到这里时心里很伤很伤,不知为什么这句话应验了。但欣慰的是这一份有关爱的证据还在。山长水阔,天地遥遥爱也早已似那烟花开了几转,明了又灭。再回首已是隔年。我也开始自哀自怜。
衣冠冢那章里伊能静这样写道“不看见尸体就不知道他的离去,不为他的尸体穿衣化妆,他便可以只是去旅行。你若不亲眼见到他飞得高高的模样,就认为永远不会摔下来。死亡站在前面你不相识,便没有死亡,徐志摩只是远行了,你知道他爱远行……然后你在极哀中先让自己死去,才认可了他的死亡。”这是她与陆小曼心灵的相遇。这章节是我最爱的,字字句句敲打着灵魂。可是那个人去了哪里,他的世界冷不冷,是否也有雨雪,他还会再去爱人,或者被爱吗?都未可知。这也是我对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人的疑问。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身边如果有亲人有朋友的陪伴,我会默认为他去往天堂的路是没有痛苦的,可是假如他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人,我的心便无法释怀,因为我会默认他去往天堂的路是那无尽的孤单,我会不禁的去想他的灵魂将置身于那片冰冷的天地,那里孤独将无边无际无着落。伊能静不在管世人的眼光,她之所以不敢去那片衣冠冢下看徐是因为她曾真真实实的触及过陆。然而一个静立在海宁故居,另一个却躺在上海。也不知道几世轮回他们是否还会相见。但令人欣慰的就像伊能静说的:“我安静地没有掉泪,只因为我知道不论别人如何评价我评价你,最终拥有他的爱的人却是真实的你与戏中的我。”字字令人唏嘘。
书中有关“气息”那章哈林用一颗树形容伊能静在精油按摩之后的味道,让伊满心愉悦,她也真正成为了那颗庞大的植物。那些有关恋人的气息想必也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吧,那独一无二的味道或许也早已成为你独自享用的封锁区。不管最后有没有在一起,你的身上也早已沾染了他的气息。他的气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住进了你的生命里,不管你是不是闻到了新的气息。
爱时狠爱,恨便不恨,即便谢却了繁花爱时那颗璀璨的星就将永远不会坠落在天际。于是手捧这本笑忘书,心有余悸,开到荼蘼。
《生死遺言》读后感(四):生死遗言
她的辞藻并不华美,她的语言并不昳丽,她的情感并不晦涩,像夜曲,轻轻柔柔;像香薰,丝丝缕缕;像春风,舒舒缓缓。虽然忧郁,却不致人难过,就像一抹袅袅的轻烟,让人心生感触……或许有些不屑、
或许以为我的追星、或许认为是艺人摆文弄墨故作玄虚,的确它没有爱情剧的生离死别,没有武打片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喜剧片的幽默诙谐,有的只是一个脱去凤冠霞帔后平凡女子的生活,如此的简单,却又如此的深刻,文字后潺潺流动的深情,细腻唯美的画面描绘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的内心世界,无不让人为之颤动……
(一)沉默
“我不会掉一滴泪,不让你牵绊人间,不让你记挂我……”
她的爱就像花苞在夜里迅速的绽放,悄然安静的只有花知道。独自的远行,封锁在陌生城市的街角,听着你最爱的音乐;相偎的身边,一个人在黄昏的灯里读你,不舍离去;思念的围绕,眼泪从一侧的眼角流过鼻梁,滑过另一只眼睛,缓缓的滑向耳垂。
失去,她心痛,但她可以若无其事的掩饰,甚至连亲人和朋友都不曾发现她的不安、伤痛和惶恐,偶然的相遇,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看似不经意的余光总在人群中时时搜索……
郭敬明说: 我终于发现自己看人的眼光太过简单,我从来没有去想面具下面是一张怎样的面容,我总是直接把面具当做面孔来对待,却忘记了笑脸面具下往往都是一张流着泪的脸。
也许,这就是沉默……
(二)窒息
“让我多你一天就好,多活你一天,我要陪伴你到最后,我要给你最初也是最终的深情,我要照顾你……”
她的爱完全到了极点,几乎让人窒息,但窒息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可以在爱中迁就宽容,却不是分裂成两个自语的自己,但我的的确确感到某一个熟悉的自己在消失,而另一个我正被教育着出现。”被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所淹没,成为一只惊慌无知的小鸟,患得患失的游离在人海中……
最终将自己置身于荒僻之地,呼吸着渐渐稀薄的空气……
(三)真理
“到底是我们太老旧,还是这世界已经出轨?……”
真理与事实像天色与年年交界般灰蒙不堪,到底世人想要从窥探别人的肉体中得到什么?别人的轻是我的重,从这个城市走到那座城市,原以为自己走了好远好远,才发现原来还在原地。人能移走肉体,却不能移动灵魂,逃避成了最赤裸的面对……
闲言碎语的人们丝毫不愿明白真相,处处绘声绘色,忘了自省自身却审判他人,甚至将别人锥心的苦痛、无法更改的命运,当做笑谈添油加醋。愤怒的年纪已过,学会了沉默,一厢情愿地相信有天的眼睛……
“爱上你注定是一场苦恋,我溺在苦里欢喜悲伤。”爱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今各自劳燕分飞,旁观者的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品的是生活,过的是人生……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