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01 00:40: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精选点评:

  ●像那个年代许多必须被提早成熟的作品一样,这其中包含着多大的真诚,也就隐藏着多大的无知。但是换个角度看,那种看似守旧而精英的姿态,经历时代变迁的参照,在今天反倒更具温润的色泽。

  ●长销???二十年???

  ●读了差不多五分之二吧,弃了。一股浓厚的自诩“知识分子”的自视清高,过分偏激又落不到实处。相比之在读的王小波杂文集,更是越发感受到其弥足珍贵。“一本旧的好书比一本烂的新书要好。”

  ●许知远还是那个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年轻人。

  ●理想而又单薄。

  ●看许知远大学时候这些挥斥方遒、强说新愁的稚嫩文笔就觉得,一个思考者的天真和希冀是多么难能可贵。

  ●我觉得不是理想国疯了就是我疯了要不然就是许知远疯了,当然时局佐证很可能许知远没疯,那必定就是理想国或我疯了。中国有这种“知识分子”才是真的了不起。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一):年轻是年轻,但有的问题恐怕老了也答不出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那是怎样的年代和怎样的年纪,或者该说这本书的受众恐怕并不是我,但其实很多问题是无解但依然值得思考的。对于大学制度、何为大学、怎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这样的事,其实倒是讨论的意义不大。不知道如今的学弟学妹去读这些文字是不是会共鸣。假如有,大概也没什么关系。如今经常觉得事情真相如何或许不可知也无所谓。

  记其中两件思考

  1、媒体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我其实觉得要求媒体报道正确、准确,在有些时候是强人所难。假如就是难以证实真伪的,事实上倒还是就倾倒出来交由大众评判最好。只不过变数太多,一个是媒体这件事归根结底其从业者只是从业者,工作这件事也不过是用来糊口,大概总要怎么有效怎么来、怎么省力怎么来。其次是大众,这个词说一说就觉得让人有点害怕,虽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每个人手里的权力过多的确是令人担忧的事。

  2、现在人能否还拥有灵魂的交流

  能吧。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二):孤独的荷尔蒙

  通过《十三邀》与许知远相识。白村衫、牛仔裤,满世界寻人聊天。这是一份让我十分羡慕的工作。

  老实讲,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获得某种快感。虽然作者本人在多年之后都不愿再读这些文字,豆瓣评论里的批评也让我无法反驳。静下来思考这份快感的来由。我与当时写下这些文字的青年的高度相似性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长期追求阅读“死人”的经典著作,对阅读的乐趣是有丧失的。突然读到与我的生活如何贴近的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文字,怎能不让人惊喜?今日已与文字中描写的时代已相隔多年,但小县城的某种滞后性让我在许多方面仍能与书中描述感同身受。

  书中描写的北大的自由与颓废是我极为向往的。或许是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这个普通高校学生的虚荣心。瞧!他们不也一样抽烟喝酒翘课,整日胡思乱想,无所事事吗?他们追求的自由,是我如今的一种奢望。

  他责怪上一个时代过度的理想化,抱怨自己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他茫然,满腹牢骚,却跳不出这时代的束缚。

  他批评大学教育的种种不足,却从未提出解决办法,只是在改革与顺从之间游荡,始终带着精英阶层的优越感。

  他想要在阅读中寻找某种答案,却对表述自己观点不够自信,也毫无创意,总是在文章里掉书袋子。

  他身上的臭毛病和我一样多,可我实在是太爱他了。我爱他像爱我自己一样。他也爱诗歌、电影与姑娘。他也孤独,自负,真诚和理想主义。狂热的追随是一种无知和自我沉浸。

  艺术家是注定不能管理世界的,他们会把世界弄得和他们的卧室一样混乱。我可比他们爱干净多了,即使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复某些动作。

  即使是更多地是在批评他,但也并意味着我比那位青年出色。我也很难得到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独立的思考。青春荷尔蒙可能会不再,孤独却永恒。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三):年轻人许知远的追逐

  

“年轻人的忧伤,恰是时代真正的希望”。

读许知远在二十年前写下的文字,我常常可以幻想出一个游荡在燕园里的年轻人:你并不常常在课堂上见到他,偶尔见到,他也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睡觉和发呆;他身材高大修长,衣着邋遢不修边幅,走路的时候一双拖鞋热烈地敲击着地面;他也并不怎么讲话,眼神迷离而飘渺,时常透出一股忧郁的气息,可是你也可以一眼看穿那忧郁背后的稚嫩,那种年轻男孩为了博得女孩的好感所故作的深沉。

今天中国高校里的年轻人大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对沉闷课堂的厌恶,对年轻女孩背影的着迷,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日复一日重复无聊的生活感到迷茫和不解……

即使身处无数中国学子向往的燕园,年轻的许知远依旧对周遭的一切表达出激烈的不满。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度过了动荡的一整个世纪,开始意识到我们必须无可避免地去拥抱世界。彼时商业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对人和智识的工具化成为一股新兴的潮流,大学里的年轻人已经普遍丧失了对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主义的捍卫,转而过早地表现出对实用技能的过度追逐。

面对年轻的许心中的不满和困惑,我们不会对其所采取的策略感到惊讶:他选择将自己流放于历史和阅读,企图在其中寻找他所推崇的人文主义。1920年代的美国和1980年代的中国都成为他追忆的对象,尽管这种追忆带有某种程度上浪漫化的想象,但它及时地提醒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文化是怎样的贫瘠和羸弱。

你也可以将这种浪漫视作一个年轻人偏执的追求,正如他强烈地追忆那些散发出浪漫主义迷人气息的作家,卡萨诺瓦、夏多布里昂、玛格丽特·杜拉斯……从18世纪到20世纪,他们对欲望的接纳、对性的渴望、对肉体碰撞出来的生命力所展现出的热情,恰是我们这个精于理性算计的时代所缺乏的精神。我们原始的激情被压抑了太久,想释放却趋于怯懦;我们用理性和集体主义伪装自己,羞于承认自我的力量和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如同年轻的许不断地追忆过去,今天的我们四下环顾,越来越压抑的环境让我们也不自觉地怀念过去。二十年前的许知远已经意识到商业资本对公共教育和人文发展的极大威胁,今天的我们呢?阅读他二十年前写下的文字,我仿佛在看今日的世界:商业逻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与技术和政治的合谋,使得公共生活里本该有的激烈交锋退化成为某种单一的情绪。而本该孕育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大学,却容不下一个教授异议的声音。看看每年7月份全国最热门的大学专业吧,那背后的考虑有多少是为了热爱与真理?

毫无疑问,读年轻的许知远是令人愉悦的。通过他流畅且富有韵律的文笔,我们可以优雅地穿梭于不同的年代与思想当中。当然,其丰富性与广阔性也注定了他的局限:对于一个致力于更深入地分析与阐述这个时代的思想者来说,年轻的许没办法给予你更多的启发。

拉泽尔·齐夫用“玩世不恭”和“多愁善感”来描述19世纪末美国的那群文学家兼记者——“玩世不恭使他不至于多愁善感而脆弱得不堪一击;多愁善感又使他不至于因为玩世不恭而丧失对人的兴趣”。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得那群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流于事实的表面,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智力思考。

很明显,年轻的许知远尽管已经比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却依然无法提供关于这个时代更深入的分析。但这正是年轻的许的魅力所在,他的彷徨、困惑和纠结,是每一个沉迷思考的年轻人所必要经历的阶段,也许也是我们终其一身都无法走出的困局。

一颗年轻的心灵注定只能向年轻人喊话。对于挣扎于当代中国教育系统中,普遍缺乏人文教育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依旧值得一窥。

但愿他能击中你闲暇时间的玩世不恭与多愁善感,也能激起你内心等待开发的理想主义。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四):记第一本有作者签名的书

  对于许知远这个名字,最初的了解是独立书店单向街的创始人之一。还处在青春中二时期的我,本能地感受到周围各种既成体系对自由个体的压迫,所以对 “独立” 这个词语深深迷恋,甚至痴迷。觉得不管是作为喜欢到处瞎逛的读者,还是作为一家书店的老板,只要能和 “独立书店” 扯上关系,都很有腔调。

  这本书还是我拥有的第一本带着作者签名的书。虽然喜欢阅读,但之前从没有机会参加作家的签售见面会,甚至觉得这种场合会导致作家和我同时罹患尴尬癌。

  试想,在经过那么私密的情感共鸣之后,见到写出这些句子的作家,自己假想中的某种意义上的“灵魂伴侣”,共享着某种诗意的“遥远的相似性”,在见面的短暂几秒,只披上友善无害公式化的微笑,得体自然地讲出“XX老师,我真的非常喜欢您的作品。”、“XX老师,您写的作品真是太棒了!”

  和那个排在你前面的穿衣品味非常堪忧的秃头中年男子说出的话没什么不同。

  然后作家回你一个微笑,可能会说“谢谢”,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握手或拥抱,生硬、机械、格式化、错乱的距离感。那种尴尬就像是你推开自家的门,问候母亲:“亲爱的阿姨,我回来了,您今天过得愉快吗?今天天气真是好啊!”一样。

  但生命中的第一个总是值得纪念的。

  第一本带有作者签名的书,来自为了买单向空间出的书签(黄铜版-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而凑单的淘宝网购。

  还挺符合我的风格。

  不知为何,在我成年之后的记忆里很多人生第一次都有种错乱脱线的诙谐之感:第一次实习,是到南京郊区的农业合作社盘点农机数量;第一次得到工作offer,面试时身上穿着40块的黑西装,和面试官谈论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是《人类砍头小史》;第一次非常迷恋一个人,目光钉在人身上的那种迷恋,整整四年里却没有过哪怕一次的对话交流;第一次接吻,像是穿越了时空,在某个时点按下快进,但是转身就相忘于江湖……但是在淘宝上卖自己签名书的行为,怎么说……也就还挺许知远的。

  可能是因为有了快满两年的社会阅历且对大学生活十分怀念,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在开篇处反复强调自己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年纪,又或者是因为之前工作的地方就在北大附近,太有带入感,我在读书的时候会在大脑后台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北大学生在比我年轻一两岁的年纪,在20多年前的北大写出的文字。所以很自然会有比较。

  在我毕业之前的阅读史里,很少会注意到作者的年龄,仗着自己年纪小,理所当然地接收他们的观点和才华。没有咀嚼过,只是一股脑地吞下、吸收。

  这种边阅读边审视自己想法和经历的读法对我来说还是新奇的。简直是开启了之后阅读的一个新维度,在感到惊喜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我也快要不年轻了啊”的淡淡忧伤。

  【燕园的记忆】、【重建象牙塔】

  他是犀利甚至有点刻薄的,他是敏感又高自尊的,甚至有点自命不凡,像一个典型的名校文科生。这些文字带着些年轻人特有的张狂和“薄”,所以有流传下来的文字形容人,年少轻狂。

  你看,就像作者年轻的时候,引用阿城的话吐槽36岁的崔健 “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25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

  还好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处于年轻气盛的年纪。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北大的鸽子怎样在秋日爽朗的天空划开空气,翅膀油亮到反射出阳光并飞过灰灰的教学楼。或许我还是会对这种回忆大学生活的、过于局限于自身的感情活动的、充斥着私人回忆的青涩文章表现出不屑一顾。

  看着燕园的记忆,在脑海中勾勒二十年前那个年轻人的黄金年代时,也会顺带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即使这些文字无疑也是过于局限于自身的感情活动的、充斥着私人回忆的)

  球形的图书馆里同样有充沛的阳光,我在其中游荡,漫无目的地巡游书架过、争分夺秒地抢占位置过、书架之间来来往往、言不由衷、目光流转过,甚至还在偏僻的楼道角落里接受过某家公司的视频面试……

  有点好奇,是否在每一个热爱阅读和图书馆的前大学生眼中,乌托邦都意味着一座阳光充沛、藏书丰盛的图书馆,和可以肆意交流想法的宽松环境?因为在这一点上我和作者达成了高度一致。

  似乎是从小学升初中的那场考试之后就对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非常痛恨,只觉得这样单一刻板的分数至上标准很可笑,尤其当你有偏科的时候,非常容易理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种古代读书人登高远眺扶着栏杆会发出的感叹。

  如果,现在的我回想之前4年的大学生活,发现我的大学生态和20年前的北大的大学环境差不多,我对于大学中种种现象的不满与作者也并没有什么不同。是说明了20年里功利性、专业性的大学教育并没有改变它为了祖国建设而培养科技人才的大方向,还是说普通一本大学与国内顶级大学的距离相差了20年?

  【一条人文主义狗】&【迷失于阅读中】

  其实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有点学术,还有点老套的在每一篇文章前面都引用一句经典文章的写法。不经让我回想起“引用”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权威性……

  经典隽永厚重,和一个年轻人写出的可能丰富但是略显轻薄的文字放在一起,显得头重脚轻。

  可以感觉到他对80年代的大学生活的迷恋以及对当代生活中种种现象的无差别、全方位不满。不过,文学青年的气质都是相似的,就,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能一个社会接受对文学青年的浓度是有限制的吧,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大街上走着的全部都是文学青年的社会。一群人中点缀着一两支高岭之花还是很养眼的,同时能够衬托出文学青年某种优越的“贵族感”,毕竟,社会的运转也少不了简单重复乏味的无意义工作。

  喜欢《小职员们》和《我在麦田守望》,让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