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逆袭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逆袭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01 01:0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逆袭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逆袭人生》是一本由托尼•沃尔彭特斯特(Tony Volpentest)著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逆袭人生》读后感(一):只要你知道到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指路

  只要你知道到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指路

  若是问你天生没有手脚的人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你想起的是不是那些在街上行乞的可怜人,纵然不是,那脑海描绘的都是一个凄惨的世界吧。

  这里《逆袭人生》 ,托尼沃尔彭特斯特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出生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

  《逆袭人生》是托尼沃尔彭特斯特的一本自传体,里面描绘了他的成长过程、运动生涯、荣誉、家庭、事业。

  作为一个天生残疾的人,托尼沃尔彭特斯特是幸运的,首先他的福荫来自他的父母对他的爱。从无法接受到直面打击,决定像对待正常人一样抚养托尼沃尔彭特斯特成人,是支持和鼓励,没有同情和怜悯。教会他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赋予人生一种使命感,并为之坚持。

  从一个残疾人走到世界冠军,托尼沃尔彭特斯特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坚持和忍耐,殊荣也没有使他免去感情破裂的遭遇,如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残缺,是本书的一大看点,人生路是起起伏伏的一个过程,没有人会一帆风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也总是这种残缺的美让世界动容。

  《逆袭人生》另一大看点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去追求它。当你意志坚定,清晰坚定走向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指路,幸运之神会和你不期而遇。

  《逆袭人生》读后感(二):乐观独立去尝试

  

家人带给托尼成长的动力是巨大的,那是永恒的爱Eternal power of love,但不是溺爱。家人不仅在面对逆境时全力承担了他一出生就没有手脚这个事实,并且用乐观去面对困难Face difficulties with optimism,在面对困难的同时,去解决问题Solve problem。托尼借助假肢,克服了困难,不仅能和正常人一样走路,而且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照样去做别的孩子能做的事。托尼形成了独立的意识,总是自己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他的家人给予他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Support and encourage,不仅是同情和怜悯Sympathy And compassion。托尼在亲身经历Personal experience当中感受到了快乐,在敢于尝试Constantly trying当中体会新鲜事物Experience new things。当托尼没有脚走行走时,全家人感受到了创造奇迹的快乐The joy of working miracles,见证某种演变Some kind of evolutionary process的过程。爱冒险的托尼,在生活中不断的尝试,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Find a way to suit himself,托尼自己独立完成了许多事,掌握了骑车等等具有挑战性的新技能many challenging new skills,证明了不是那个需要特殊照顾的人,自己和其他人一样Just like everybody else。

  《逆袭人生》读后感(三):托尼之所以成为这样的托尼

  《逆袭人生》是托尼亲自撰写的个人传记。托尼•沃尔彭特斯特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双手,胳膊只长到手腕的部分;也没有双脚,腿只到脚踝,而且一条腿比另一条短近8厘米。”

  同时,他也是这样一个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全球薪酬最高的残奥会运动员之一。他还是一位骄傲的父亲,在第一次的婚姻破裂后重新觅得真爱,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逆袭人生》的书名,想来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好像俗了点儿,应景了点儿。但是,通篇下来,我觉得,这样的书名意思还是对的,贴合的。

  看这本书之前有些犹豫,和大多数人的心理一样,担心又是一本苦难加苦情的记录。太多了、太滥了。不想总被扇乎着掉眼泪了。但是,看完之后,我必须说——

  不,不是你想得那样!

  书中的人,几乎所有的人,呈现的面貌和心态都与你能想到的完全不同。

  这是托尼自己的描述——之前的他“虽然不出名,但却引人注目。”“我总是在游行,总是被公众的目光所追随。”成功之后的他——“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很特别。但是我觉得我只是没有辜负我的潜力。”

  托尼的妈妈第一次见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儿子时的表现是——“他多漂亮啊,”她含着欣喜的泪说道,“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她对丈夫说“如果之前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毫无疑问了。”这样的话语是他们已经有五个孩子,今后还需要照顾这个残疾儿,家庭生活可能面临窘境的情况下说出来的。

  我被这样的画面打动。

  在这本书中,医生、亲人一致秉承的观念是:“别的孩子能做的事,托尼照样能做。”

  托尼参加保龄球队、弹琴、打字、骑自行车、游泳,在幼儿园自己学会如何拉上裤子的拉链。母亲允许托尼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就算浑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有可能摔成骨折都不阻止。

  “儿子必须去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让这个世界来适应他。”

  托尼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承担家务,对他们的任务分配一视同仁,毫无偏颇。他和兄弟们摔跤,无人制止。

  在学校,同学们问拉贝恩修女:“为什么他没有手脚呢?”“上帝就是这样创造他的,”她回答道,“这是上帝的旨意。”

  “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带着自信的笑容度过每一天。”幽默、成绩好、还是体育明星。从让人同情变得让人羡慕。托尼的学校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

  职业运动员的生涯毋庸赘述。最艰难的一刻是:在悉尼残奥会比赛的前晚,妻子提出离婚,托尼在比赛中韧带撕裂,惨败而归。之后遭遇车祸。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

  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后,托尼从销售员做起,养家糊口;追寻真爱,再次组建家庭;成立截肢者基金会,帮助更多的人。并且,随时做好准备,重返赛场。

  是不是冠军,我认为,并不重要。我们关注的也并不是一个人如何辉煌。作为一个人,关键是,他怎样过自己的一生。托尼是肢体残疾,但他能将这份缺憾转化为资本与荣耀,成为一个靠身体吃饭的职业运动员。其中的不易,可想而知。

  在未可知的命运面前,整本书充溢了“接受”与“承担”的字眼,充满了温情与乐观。一个从起点可能注定是悲剧的人生,因之转换了整体的基调。

  托尼之所以成为这样的托尼,绝不仅是托尼一个人的奋斗。根源就在于他植根于了这样的土壤与环境。一个母亲所能给予的、一个家庭所能给予的、一所学校所能给予的、一个社会所能给予的——信念。环顾我们的周边,缺失的被忽略的恰恰是这样的信念。

  一个残疾的儿童拥有了健康的人生,而很多原本健康的儿童却偏偏走出了残疾的人生。原谅我不举这样的案例,因为触目惊心,比比皆是。

  这本书,用来励志,更用来思考。

  《逆袭人生》读后感(四):跑出你人生

  1858年,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并猜测人是由猿渐变进化而来的。150多年来,宗教界和科学界从没间断过对它的质疑和否定。宗教人士反对它主要是因为它与“上帝造人”相冲突,而三个“不可能”则决定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违背科学的臆测,一是体外受精动物向体内受精动物的进化是不可能发生的,二是一个物种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能变为一个新物种;三是批量归一化进化是不可能发生的。似乎剩下了一种可能,进化是“变异”的累积,其实是基因随机突变,不是向新物种的跃进,也就是说是“残疾”现象。

  据报道,法国一位古人类学家经过长期考察,论证人是由残疾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其理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直立行走,早期认为可能是因为疾病、意外摔伤、与其他动物搏斗或者来自同类的自相残杀,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认为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些残疾动物无法靠四肢行走,为了活下去,他们只好强迫自己学会用后两条腿走路,承受着同类的鄙夷与耻笑,忍受着心中的痛苦与无奈,终于练就了直立行走,甚至奔跑的能力,从四肢爬行的动物演变成直立行走的“人”。

  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那么人就是先天的残疾,即使人的祖先最早不是“猿”,也应该是类人的某种动物。说明人对于残疾有非常强的适应力,残疾不应该是人发展的障碍。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但前提是这个“人”要自强不息。

  当我读完《逆袭人生-没有手脚的奥运田径冠军》时,我首先想到了人是某种动物残疾的假说。《逆袭人生》是作者托尼•沃尔彭特斯特的自传。说实话,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不知道托尼何许人也。大多数人更了解奥运会的冠军,而不熟悉残奥会的冠军。惟一的例外是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那是因为他先参加奥运会,与身体健全的人角逐,继而枪杀女友的新闻在全世界闹得纷纷扬扬。而托尼•沃尔彭特斯特是一个没有手脚,却不断刷新田径世界纪录,摘得残奥会金牌的人,他给世人树立的是一个正能量的形象。

  从小培养起良好的心态

  托尼在出生时就因为至今医学无法解释的原因没有手脚,这让他的父母始料不及。他父亲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让他死了算了。而母亲的态度则很坚决,认为抚育托尼成长就是他们的人生使命。父母的不逃避、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为托尼的健康成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再加上医生的心理辅导,托尼的父母始终立场坚定,那就是让托尼尽量象正常人一样,不溺爱,让托尼按正常的孩子般成长,不限制他骑自行车、打篮球、上学、做家务、去公共泳池游泳和搭积木等,因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正常孩子所获得的快乐。

  不但家庭为托尼创造了一个好环境,而且邻居家的孩子也和他一起玩,学校里的同学和队员也能接受他,比如,当他参加橄榄球比赛时,场下的队友会喊:传球给托尼,传球给托尼,说明托尼儿时的生活小圈子并没有让他感到歧视和欺凌。这让我想到了《阿甘正传》中小时候奔跑的阿甘、《真情电波》中智障少年“收音机”。

  家人和朋友知道,托尼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同情和怜悯,他们也不怜悯托尼,而是让托尼独立完成每件事,以获得独立感和成就感。

  学校也接纳他,努力使其残疾不成为问题。当他的同学好奇地盯着他看,或者问他为什么没有手脚时,老师的回答是:上帝就是这样创造他的,这是上帝的旨意。

  如此一来,托尼就按正常的孩子一般要求自己,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不是象一个残疾人那样要求可怜,要求照顾,如果不能获得帮助就沮丧,心理受挫。心理残疾比身体残疾更可怕。

  有一件事最能体现托尼的心态良好,说的是托尼到泳池游泳,其他母亲会把他们的孩子拉出水池,很快大批人会离开,明显是在躲避他,好像托尼一下水,他们孩子的手脚会脱落一样,而托尼想到的则是:太棒了,宽敞多了。

  一个残疾人勇敢地接受自己非常重要,前提是他要生活在一个没有偏见的世界。

  当然,也有个别人冷言冷语。比如当托尼在一次比赛中失利后,表示要在下来的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时,他妻子的继父对他大泼冷水,说什么“那些都是著名的遗言”,但良好的心态让托尼把这句话变成了动力,下决心要证明自己。

  不断尝试,选择田径赛场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总是生活在别人的注视之中,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可能对别人的关注不敏感。但对于没手没脚的托尼而言,别人的目光是避免不了的,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跑得比正常人还快,这种反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托尼从小喜欢社交,性格外向,而且是兄弟们中身体最棒的,这是他从事体育竞技的基础。而他的母亲也意识到要让他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让世界适应他。因此,什么都不让托尼尝试可能才是最糟的。

  本来作为一个残疾人,外人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期许,而自己也可以把自己定位于“特殊群体”或“局外人”。但是,托尼努力证明他不会因为残疾而不能参加体育课,参加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包括英式足球、篮球、橄榄球和儿童足球,在体育课上一场橄榄球比赛中,托尼触地得分,激发起他全新的期望,也就是这种掩饰不住的体育潜能让他主动找到中学体育老师,要求加入田径队,并且不需要特殊照顾,通过自己的刻苦锻炼,不但掌握了接力赛中交接棒的技术,成绩也在逐步提高。跑步让他很放松,不会顾虑他人的评论,也忘却了自身的残疾。

  “你如何给一个没有手的孩子示范怎样传递接力棒呢?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只是教给他基本的动作要领,是他自己弄清楚要怎样做的。他从不会认输,这就是托尼最有魅力的地方,他从不退缩!”教练安德森的话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当然,运动队的环境对他也很重要。在学校的运动队里没有人讽刺他是残疾人,没有人玩弄或嘲笑他,也没有哪个队友的父母要求教练把他赶走。

  在中学田径生涯快结束时,托尼发现他不仅交了很多朋友,而且还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运动员。除了在比赛中崭露头脚外,他还确定了自己的行为楷模,树立了自己要超越的目标,所有这些准备为他经历小学、中学、大学,最终走上职业化的田径运动员道路奠定了身心的基础。

  贵人相助

  在托尼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老师、朋友的帮助。除了给予机会、心理支持外,更多地是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寻求帮助和不拒绝帮助也是托尼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最初,为了让托尼参加外地的田径比赛,霍尔老师挨家挨户地筹钱,不放弃任何一家杂货店、银行、健身俱乐部,还有她的朋友的邻居,甚至还得到了高档连锁百货公司拥有者的捐赠,她一个人就筹到了将近2000美元,足够托尼支付参赛的一切开支,还可以让父亲陪他同行。

  就是这次的经历改变了托尼的一生,因为他一战成名,夺得了60米、100米和200米的金牌。

  之后,我们看到有人给他免费安装了先进的假肢,还有朱莉老师免费帮助他训练。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亿万富翁罗斯•佩罗对托尼的帮助。佩罗先生不但为他支付了升级的假肢、全职训练和备战比赛的费用,甚至还支付了托尼参加奥运会的费用。

  长期以来,国人有着严重的仇富心理,富人就是坏人,因此是应该打倒和消灭的对象,他们是地富反坏右,资本家则投机倒把,为富不仁。但是,我们忘记了,富人也有慈善的一面,也有愿意拿钱帮助穷人的富人。更可悲的是,穷人更贪婪,我们看到做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这些事的中国人大多是穷人。况且,消灭了富人,穷人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这就好比是生态环境中,你消灭了食肉动物狼、虎、狮子等,剩下的鹿、羊等反而出现体质下降、不能优胜劣汰等弊端。一大二公和计划经济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资本家的存在不仅是让穷人增强体质,而且涉及到穷人的生存问题。我们中很多人不是正因为为资本家打工才得以存活的吗?时过境迁,除了地主受限于土地国有、集体所有外,我们现在要重新培养资本家。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吧。上哪里说理去?

  《财富》中文版2013年11月上半月刊发表了《王健林的雄心壮志》,他的故事就体现了中国人在对待富人认识上的反差和进步。

  王健林的父亲今年102岁,以前是四川省偏远地区的农民,后来参了军,因为这最可能让自己天天有饭吃。后来经历过长征,打过国民党和日本人,在抗美援朝之前退伍。最终,在离西藏不远的阿坝村扎下了根,被分配从事林业工作,还分配了一个妻子,共同抚养了5个孩子,王健林是老大。

  王健林的父亲是反抗富人的红军老战士,但他现在的儿子却是中国首富。他的父亲说:“虽说他们过去的目标是消灭富人,但他们现在真真切切地感到,有钱还是比没钱好。”而王健林的母亲也解释说:“从前富人大多是坏人。但现在,只要有心,富人可以变成圣人。”

  反思

  就象其他的职业运动员碰到的问题一样,因为太投入于训练,让他无法专心工作和生活,于是,日子过得紧巴巴,而且,曾经给他极大心理安慰的妻子也离他而去,不知原因。但托尼并没有被击垮,重要的是,他把自己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帮助和关爱,通过成立一个截肢者基金会的形式传承下去,帮助那些热爱生活或者决定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追逐梦想的人。

  因此,托尼不仅是残疾人的学习榜样,而且,他的故事也是正常人、正常人的父母和残疾人的父母所要了解的。我们需要反思:

  为什么正常人没有取得托尼那样的成功?

  我们真的付出了吗?

  我们的选择方向是正确的吗?

  你勇于尝试了吗?有没有什么事情你想做,却认为自己做不到呢?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寻求过别人的帮助吗?

  作为父母,如何帮助自己的儿女追逐梦想,尤其是如何帮助残疾儿女获得独立和成功呢?

  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穷人呢?

  如何做一个帮助有梦想的人取得成功的富人呢?

  即使你不是富人,不是有权势之人,你有为别人的成功、别人的梦想力所能及地助过一臂之力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