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境界(上)》读后感精选
《空之境界(上)》是一本由奈須きのこ著作,傑克魔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 398,页数:2005-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之境界(上)》精选点评:
●受不了....不看人生不完整系列...
●式姐一生女神,干也永远好男人,心中永远排名第一的BG CP,所以啊,那些说腐女都反bg的真是够了,我只是讨厌那些和百度三八节页面一样的女主角而已
●看书就是抓细节,蘑菇果然没让我失望,本来剧场版的台词就让人意犹未尽,看了小说之后真饱足~两仪式美得快成神了TwT……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好像没有必要看两遍的样子,书和动画。不过不看书的话,蘑菇那些像梦话一样经典的废话就看不见了。嘛……可能因为没看完奈须所有书,并没体会到神作有多神。随手就杀个人的价值观,有战争片恐惧症的我果然还是接受不了。无心继续研究,以后还是读京极夏彦好了。(对不起,没什么可比性
●脑残粉
●世界观相当宏伟,可是有着一般人不能随便接受的伦理和道德常识观念,感情,杀戮和血腥是主线。
●奈须的大脑构造真特别……
●黑桐,好男人啊
●“只要是活着的对手,就算是神,我也会杀给你看”! 当然不是这样的台词所可以概括的小说 应该说作者聪明地利用了很多看似逻辑的假装哲学的似是而非的物理观点来复杂化语句罢了 但还是可以一看的
《空之境界(上)》读后感(一):空之境界-死亡的境界
刚看了其动画剧场版,喜欢它阴沉的画面,比较之经典深沉片-月姬,相同的风格,节奏感更快,对话似乎更有韵味些。“自杀没有理由,只是今天飞不起来。”
喜欢深沉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空之境界(上)》读后感(二):空之境界
“有相遇才有开始”。我和这部小说的相遇始于朋友发给我的一首悦耳而飘渺的Ending,在file name上我注意到那个颇为夺目的名字——“俯瞰风景”。今年五月,我和空之境界相遇。
看完动画然后上网找电子版的看,最后跑去香港把TW版的两本小说都买回来了。支持实体阅读,抵制侵权版电子版吧。
作品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震撼”。我没想好该如何展开来向尚未读过的人进行介绍一下,但要我只挑一部小说来推荐的话,这会是我毫无犹豫的选择。
《空之境界(上)》读后感(三):相信式的理由
“人一辈子只能杀一个人。因为人一辈子只能承受一人份的人生价值,所以大家才会为了愿谅那些无法走到尽头的人生,用尊重的态度去看待死亡,因为生命等价,就算是自己的生命,也不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第一次看到如此解释“杀人”。杀人和杀戮的区别也在于凶手是否认识到被杀者的生命价值。
作为读者,我中了奈须的圈套,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式是杀人鬼。可以理解拥有双重人格的式无法判断自己是否行凶,但作为旁观者的我却看不透其中的阴谋。因为我不了解式。唯有干也一直相信式,因为式的身上有一个让他相信的理由。直到最后,我才知道那叫做“温柔”。
奈须用了7章的铺陈耐心地诠释了这个理由。比起宏大的世界观,这个理由更能触动我的心。
《空之境界(上)》读后感(四):空之境界
舍友传给我很久了。我却总是觉得应该找个机会,在一个幽静的下午,独坐在电脑前,昏暗的光映照在超大屏幕上,才可以把这部有感觉的片子细细品味,也许,看完《菊与刀》后,对此剧的深邃境界更领悟得更全面些。
空在日本文化中也许具有两层释义吧。一种是堕落的地狱之空:空虚、空泛、空迷、空想等等带着虚为的贬义,那种心底泛起的茫然,行动的无措,眼神的空洞,都代表了人的庸。虽未成恶,却已身处边缘,直至有幕后者强有力的助推。
而另一层则是大彻大悟的上界之空:空明、空灵、空音(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等等带着超脱飘然的褒义,那种看透世事的平和,行动的自然,1眼神的明亮,都代表人的灵。虽未大善,却已经不乏向善的行为,与恶人斗绝对干脆!
说到小说人物,我最喜欢的是男主角——干也。刚看还以为是小配角,没想到越来越喜欢这个本性温吞却执着喜欢强势女主角的男生。不管世事巨变,人心险恶,一直迎向她,跟从她,柔柔温暖着她冰封的心。这样的美好,心向往之。却实际隔着天涯的距离。喜欢穿着黑色衣服的他暖暖的微笑,柔柔的声调,久久的爱恋。
说到色彩,这是我一贯在意的方面。片中明明鲜艳的色彩却让人觉得满目的灰——像燃尽的烟灰,透着堕落迷惘沉沦的气息,昭示着世界的混沌。而鲜红绽放的血,太刺眼太诡异,让人恶心,产生嗜血的欲望,也许血是引人犯罪的因子吧。而两仪式那件红色的外套,确实正宗的红,像她,即使沾满恶人的鲜血,也始终向善,无法成为杀戮者。
动画版共七章,情节联系,但不影响各集欣赏。不过,我最喜欢第一章。当想法变成意念,当飞翔成为逃避时,当那些话语在我耳边响起时,我也像剧中少女那样动摇信念,纠结不已。飞翔吧,身心合一。
总体上,《空之境界》比《鬼魅之匣》更诡异,更虚幻,更具哲学性,所以评论、欣赏也总是带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味道。
《空之境界(上)》读后感(五):荒耶宗莲
如果要说我最喜欢哪部动漫的话,我不会说《犬夜叉》,因为我喜欢的桔梗不被人喜欢,而我无法理解同样自私的神乐却有那么多追捧者;我也不会说《火影忍者》,因为我晓组织的分崩离析对我而言已经宣告了火影的完结;我更不会说他体育类的动漫,因为我觉得就是一群中学生的装逼锦集(可能就是羡慕嫉妒恨吧)。
我很喜欢钢之炼金术师那种完美的叙事节奏,也很喜欢高达00那种接近现实的对抗与冲突。但是我最喜欢《空之境界》。
最初看《空之境界》是,因为大概高一迷上了奈须茸的月世界。这个世界是没有杂鱼的,每一个出场人物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他们从来不会充当脸谱化的角色,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我最喜欢的角色,最初是两仪式,第二遍看完后变成苍崎橙子,最后变成了荒耶宗莲。
两仪式的迷人在于多重性格。两仪家试图以在同一个躯体中装进多个人格的方式,分别以不同的人格应对各种问题,以此创造出全能者。但是如果仅仅是能力的强大,那么她和超级英雄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两仪式因为从有意识起,便拥有两个人格,而两个人格从出生直到两仪织(其中一个人格)的灭亡便在不停地对抗,所以她至始至终都知道人性本恶,善行只是自私的表现,而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是非常脆弱不堪的。而在人格见互相切换以及其中一个人格消亡的过程中,两仪式的故事严肃地讨论了记忆、自我、灵魂,这是当年年轻的我从未在任何一个故事中所见识过的。
再后来又十分喜欢苍崎橙子。苍崎橙子,苍崎家天才,最高位的人偶使,在她面前,过去任何故事里的魔术师、人偶师都相形见绌。不知道,喜欢传统西方奇幻的人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几个问题:魔法,如此神奇的东西,为什么总是被几个小瘪三当作丢丢小火球这种幼稚的打斗工具?一个有魔法的社会还会像古代封建社会那种社会结构么?魔法师的世界观还会那么幼稚和愚蠢么?苍崎橙子至始至终都不算是战斗型的魔术师,当然这里面好多魔术师都不是战斗型的。战斗是为了什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换句话说战斗是有特定目的的。魔术师的身份不仅仅提供暴力的职业而已,他们更是以独立于现代社会的眼光看待人类发展的一群人。更多而言,她们更多是理论物理学家或者哲学家。但是因为魔术的保密性以及魔术师与魔术师之间难以有合理的保护机制,所以魔术师被迫得当全才,学会在社会立足,学会保护自己。苍崎橙子最大的亮点在于,她对魔术的追求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对自己的重视。拥有这个时代最强的人偶技术的她,复制很多了份与自己完全一样的人偶,在每一个时间点保证一个“苍崎橙子”的活动,保证这个“她”是在世上唯一的存在,以一种可怕的方式用无数个自我进行对魔术的追求。
最后,应该是荒耶宗莲。如果说苍崎橙子是以肉体的方式追求根源,荒耶宗莲试图以灵魂的方式追求根源。在他与苍崎橙子的对手戏中有几句台词是如此惊艳:
“荒耶,所求何物?”
“真正的睿智。”
“荒耶,何处求之?”
“仅在自己内心之中。”
“荒耶,目指何方?”
“明知故问,就在这无穷无尽的螺旋尽头。”
荒耶宗莲最大魅力在于他的执着,可以说他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在小说中的化身(类似的人物在别的故事里也很多,比如天之痕宇文拓,比如F/Z的卫宫切嗣)。他是见证人与人之间纷争,知道了永远无法拯救每一个人的事实,开始因所见的恶行而质疑人类是否有被拯救的价值,试图以一种不被常人理解的方式来解决现世的悲哀,他的方式就是追求根源。而追求根源的过程中产生的流血只是他的手段,为了那个形而上、伟大的目标,他愿意背负罪恶、风险和寂寞,甚至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就这样一个人,他来充当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