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蔡澜叹名菜》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摘抄

2021-01-01 03:06: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摘抄

  《蔡澜叹名菜》是一部由tvb执导,蔡澜 / 苏玉华 / Amanda S.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蔡澜叹名菜》精选点评:

  ●最爱的美食节目 没有之一

  ●这个人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还有蔡澜不懂的东西吗?没有

  ●这仨女主持太丑了!还有港独黎智英!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深圳台,配音让我觉得在看泰国片,fu了。

  ●活色生香! 想吃桂花炒津丝,龙穿虎肚

  ●推一个~跑步时的好享受

  ●阿曼达挺漂亮的

  ●文化人讲起荤段子信手拈来啊~ 比起豪华篇和失传菜式果然还是平常食物对我胃口 最喜欢路边摊火锅和大排档了!!

  ●诙谐风趣的美食行旅,阿曼达和苏玉华两个风格相异的美女配合蔡澜三人行,如今难再现。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一):大家觉得蔡澜先生到底有多懂美食?

  味道,只有品尝,才能明白。

  蔡澜先生厉害在于,他能利用文字让你想象得到那股美味。另外,只是讲味道,实在难以发挥,所以蔡澜先生(毕竟干过电影的),常常能从美食升华到一个故事般的文章。

  看上去是讲美食,其实是在讲我们的生活,甚至是讲述一种人间烟火的文化。

  食家和吃货的区别啊!你以为就是吃啊。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二):美食家带你一窥烹饪的殿堂

  “蔡澜叹名菜”,标题便将节目的两大精粹点出。一为“蔡澜”——主持人;二为“名菜”。

  一个人仅仅爱吃,说得好听叫做“吃货”,说得不好听便可称之为“饭桶”。唯有爱吃、会吃、懂吃,甚至能将食物背后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娓娓道来的人,方可称得上“美食家”。蔡先生便是这样一位老饕。他生于南洋,而后来到香港生活,又因为工作的关系游遍五洲四海。对口腹之欲的追求以及成长的环境和经历使得他对饮食之道有着非凡的心得。因为爱吃,所以四方寻找美味。可是若无游遍寰宇的经历,也就不会识得这许多的珍馐。这样的美食家,带你进入烹饪的殿堂,怎能不引得我们这群饿鬼流连忘返、垂涎三尺!

  这个节目的所选的菜肴范围广大,不限于南北,更不拘泥于中外,可谓“海纳百川”。在选材时也不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只拍摄“米其林三星”或者名厨大店,还包含路边大排档,乡野小店。正是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才能以这样的一种自由而包容的态度制作出此等节目。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三):一个走偏了的关于"传承"的美食节目

  这个节目确实很大气有格局,让你见识到香港广州传统食文化中值得欣赏的那些菜式,节奏也很好。海鲜那集还提到了环境保护的概念,可以说是很前卫了。但隐隐觉得他们有些夜郎自大,作为香港人的那种自我优越感,让人不喜。不过总的来说蔡澜这个喜欢吃肥肉的老头还是很可爱的,和朋友尤其是倪匡一起吵吵闹闹的,再听倪匡一本正经编故事也很有趣,两人在卖鸡蛋仔那里偶遇真的是笑死我了。片中无数次响起甜蜜蜜,很有怀旧气氛。可惜拍的太早,画质实在是吸引不了我的食欲,但看Amanda吃饭真是叫人赏心悦目。 想学古法咕咾肉,古法蒸鱼头,油浸鱼,天麻炖鱼头,油爆鲜鱿,蛋黄虾仁,萝卜丝鲫鱼汤,酿荷兰豆,苦瓜炒牛肉。 再去吃一次云吞面,去茶楼用茶盅喝一次茶,吃广东的点心,鲜甜的海胆,香煎马友鱼,潮州打冷粉肠猪肚汤,潮汕四宝,马来西亚辣虾汤面,日本深海池鱼刺身,香港大排档,九记牛腩。 更新:从第5集开始讲各地美食之后就变得让人失望,那种夜郎自大的思想也越来越明显。就老老实实讲香港菜广州菜多好。

  《蔡澜叹名菜》观后感(四):身心舒畅,自然会由内而发地感叹:幸福啊!

  在我能量不高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美食节目,叫<蔡澜叹名菜>的视频.

  视频是多年前的了.久闻这位美食家的大名,但我对他完全不认识.

  节目中蔡澜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对菜的描述不够,但如他所说,做这个节目最重要的是记录.那么也就不能要求它类似于<舌尖>拍的那么精美细致充满意境,看的过程即是一个美享受,也是流口水的过程.这个相对比较粗糙,但也实在.

  我没有想这位大名鼎鼎的美食家描述美食名菜的语言表达竟然如此贫乏.

  “好”“鲜甜”“幸福”.基本就这三个词.

  “你和别人说这个怎么好吃,没有用的.想象不来,描述不来的.只有吃的人知道,只有吃过才知道”.

  这句话很朴实.我也十分赞同.

  可我不禁要反驳一句,蔡先生你在记录一个食物,一道菜,你作为一个美食家,尽可能地把你的理解,你的感受,你品尝到的美味通过言语表达给观众.

  让观众意淫一下,这是一种责任跟义务啊!没有?差评!

  有负你美食家和作家的称号.至少你要尝试去表达一下:你吃这个东西的口感味道,感悟.

  好处是,你真的不知道,想知道只有自己想办法去品尝,不会受到太多别人先入为主的暗示和别人感受的影响.

  另外蔡澜选择了二位看起来并不大了解美食的美女作为花瓶陪衬.

  太不完美了,这个节目.

  不过这不妨碍我继续看.

  所以事实证明了,其实不完美,恰好就是一种美.

  这个搭配本身就代表了蔡澜的风格: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美.

  第二感受是:蔡先生很不讲卫生.他没问过身边二位年轻美女是否介意,就和她们一同分享同一块食物,吃她们的,用自己吃过的筷子给她们夹菜,在节目中吃很多生的东西......

  第三感受是:蔡澜喜欢把美食比作美女,想要都能品尝,感觉有点不尊重女性.但写到这里我去百度了一下蔡澜其人,看到了

  [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 流的通达。(金庸评)]

  我就明白了,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观,他对美食的欣赏和对女人的欣赏是类似的,感受是真实的,不代表他不尊重女性.

  金庸用了一个词“通达”来形容蔡澜,我是认可的.

  这是一个很不完美,但是内心开放自由,生命力满满的人.

  他对事物有一种强大的好奇心探索欲,对食物亦是如此.

  所以,可以欣赏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地方的美食,可以随心所欲.对一开始不喜欢的,也可以去尝试,然后"慢慢地变得喜欢.”

  但看得出来他对食物的审美其实是有自己的偏好的.他像多数广东人或香港人一样更偏重于食物本身的鲜美.

  了解并尊重一些地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礼仪,但是看得出来他仍然会更偏重自己的感受需求.

  所以,在特别讲究特别严格正式的日本菜面前,“日本人多数不喜欢我”.

  我欣赏他的一点就是,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美食,尊重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但是不被某套观念限制.所以他,不僵不死,是一个活力满满的老头.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观念,更偏重自己的感受.

  带着好奇心到处吃吃喝喝,然后吃到好吃的菜时发出满足的一声:幸福啊.

  一位美食和作家,对美食的形容居然只有这样一个词“幸福啊”!

  只是听多了这句由心而发的满足的感叹“幸福啊”,触动了我.

  有一期曾志伟参与,曾志伟说有次他们一起在埃及的时候,蔡澜一个人有空就跑去外面把附近街上都逛了,感兴趣的餐厅都吃遍了.有一个餐厅是一边一口吸水烟筒一口吃那个饼,蔡澜很享受地一边吸一边吃.曾志伟问他:那个烟筒那么多人吸,你也敢去吸,就不怕被传染上什么吗?蔡澜说:女人也是别人亲过的,你不也敢去亲?

  突然觉得,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冒险的事情,在他那里并不认为是冒险,因为并没有“危险”的概念或是感觉在那里.

  只有满满的“为了生机勃勃的奇遇不断地冒险和探索未知”,只有“满足内心好奇的小孩并且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快乐如此简单,去做内心想做的一件事,比如吃自己想吃的一道菜,然后就会感觉到由内心发出的由衷感叹:好幸福!

  喜欢吃猪油,喜欢吃动物卵,这些认为对年纪大的人来说不是太健康的东西.

  可是开心,幸福,有什么关系呢?

  从他的状态可以看出来,健康和生命有能量,不是来自讲究健康饮食,而是满足自己.愉悦自己.心情好,生命能量通畅,自然一切顺畅.

  回归当下的自己,

  我默默地去做了一道自己想吃的,但是没有做过的菜,凭感觉而做,很成功很满足.

  做一道自己喜欢吃的或是出去吃一个别人做的好吃的,于此刻,感觉到生活如此简单和幸福.内心既宁静又有能量的流动.

  生命活力自然出来.

  同样,出去走一走,感觉到清风,环境带动自身能量的流动.身体运动也是,境转,心转.

  只要不和自己对抗,顺应身体与内心,找到它的需求所在,满足它,照顾好它.

  身心必然舒畅,自然会由内而发地感叹:幸福啊!

  如果一直停滞在某个状态中,说明有些东西还没有被看到,还没有被满足,内心还有个部分,等着我们去发现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