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玉米》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玉米》读后感100字

2021-01-06 02:03: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玉米》读后感100字

  《玉米》是一本由毕飞宇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玉米》精选点评:

  ●还是玉米最动人

  ●三分半吧…当年还是在母上订的《名作欣赏》上看到的,后来自己去down了玉秀、玉秧…

  ●2子陈思的研究对象。《玉米》把女人权力写透了。

  ●总感觉没有写完哦

  ●毕飞宇的作品,正如王安忆所讲的:“能不能给人物一条活路”。这本小说里面的三个女人,感觉到深深的压抑。最后的结局让人惋惜。也许是其中的性描写是勾引自己读着本书的欲望。可是看到最后却是深深的人性。一个个真实的人在作怪,我想这仿佛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一面镜子,到底你是如何生活!很喜欢他的作品,写作风格有点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感觉

  ●我爱玉秀;我爱悲剧。

  ●才发现高中读的小说是毕飞宇写的。至今记得玉米和妹妹的悲惨遭遇,致使我从此远离一切乡土文学。即使过去数年,情节我仍印象深刻。真惨呐。

  ●在这里第2年的时候看的...

  ●玉米玉秀玉殃 三种人 三种人生

  ●看夏树森林的书评

  《玉米》读后感(一):一个男人怎么会这么懂女人?

  毕飞宇是我近几年最喜欢的男作家(甚至都不用加“之一”)。他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尤其是农村里那些年轻的女性。对女人,他不仅热爱,而且真是懂得的,对笔下的人物充满了同情和理解,难怪书商要以“最擅长描写女人的男作家”作为宣传的噱头。文风是我偏好的那款,犀利但不刻薄,讽刺也是轻描淡写的,但态度已经在里面了。除了《玉米》以外,《平原》也不错,推荐。

  《玉米》读后感(二):不快

  是同事推荐的。从她那里借来,所以急急地看完。她说非常好,但我不喜欢。又是几年过去了,我读小说还是没有多少长进,还是有那么明显的喜恶观,并不在结构和技巧上用功夫。

  不同意对这本书的三个女主人公所作的描述性的定义。对于她们,怎么能有褒贬之分呢?她们无一不令人同情。在某种意义上,女人都令人同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男人、女人、人都是令人同情的动物。

  我还是喜欢那些单纯的明亮的事物——包括爱,也包括人。它们或许在现实中是太少了,那么我们又何必吝啬于虚构?对于那些我们缺少的东西,我们干嘛不去制造呢?

  我不爱看与它们相反的事物。它们爱在哪里就在哪里吧。——这样想,不单单因为我一向在感官上都很自私,还因为我今晚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希望远离一切令人不快的东西。

  《玉米》读后感(三):写女人不要写内分泌要写内心

  去年,在《名作欣赏》读完了《玉米》。感觉不错,今年买过《玉米》,里面的《玉秀》、《玉秧》气场一部比一部弱,能量级一部比一部低,味同嚼蜡。

  《玉米》是三部中篇唯一可看的小说。正如鲁迅评价《红楼梦》,道家看见淫、才子家人看见缠绵……等等,读完《玉米》我只看见权谋。而权谋是不分性别的,有些伎俩男女通用,所以写来可以移植。

  玉米在三姐妹中人物塑造相对比较丰满一些,有性格,但是仍然比较单薄。作者大线条描画人物事件,忽略了对人物内心的工笔皴衬。在女性的描绘上,国中真正能和《安娜》、《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相抗衡的是《红楼梦》和《家》,写女人不要写内分泌要写内心,毕飞宇没有写内分泌,但是内心同样没有触及。

  近来国内写女人心理比较成功的,刘庆邦算是一个。写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和纯真,写人性的厚朴和美好,《鞋》很细腻。

  男人写女人,视角是最大的问题。

  《玉米》读后感(四):《玉米》:毕飞宇不写后宫小说真的可惜了

  王菲曾唱:有时爱情徒有虚名。当我用最短时间读完了作家出版社“重温经典”系列中的《玉米》,我发现有时经典也徒有虚名——这本所谓的经典的名号真的难掩其烂书的本质。。。

  有些书你读了你会想一读再读,我最近读纪德的《新的粮食》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这真是一本让人振奋甚至能让人获得新生的好书,读了这样的书,你会觉得你心胸豁然开朗了。。。

  而当我读《玉米》的时候,我却越读越烦躁,越读越憋闷,其中的《玉米》我勉强是一句一句读完的,《玉秀》则是一目十行读完的,到了《玉秧》,我则是一跳数页读完的。。。

  我一直都认定好作家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其是否有情怀,可惜毕飞宇阴暗至近乎猥琐的内心显然不知道情怀是什么东东,能把一个本该表现大爱的小说写得如此阴险扭曲、鸡零狗碎,他不写后宫小说真的可惜了。。。

  去年国外某厮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这话肯定有点绝对了,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当代文学中还是有很多垃圾的,例如这本《玉米》就是一部很经典的垃圾。。。

  《玉米》读后感(五):性与特权

  莫言在《生死疲劳》里说,人尾巴一翘,鸡巴就翘。魏向东人一倒台,也硬不起来了。可见权力是生理,任何事一发展到生理,就是天大天大的事。王连方一倒台,玉米明白嫁人要嫁有权的,玉秀骄傲的资本一灰飞烟灭,就知道该下脸巴结就得下脸巴结,玉秧莫明其妙被欺负后,爱上了魏向东给他的刺探任务。这是权力啊,这是暗地里明晃晃的刀子啊,任你庞凤华,任你张涓涓,哪怕任你班主任,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行事,我就能影响你,毁灭你。 三个女孩子一母同胞又截然不同,但在一件事上她们殊途同归,她们为了同一样东西都付出了一个女人的代价。 这是人性使然,更是时代使然。文革给了王连方特殊的权力,他睡遍了王家庄,一度三个女孩子也有特殊的权力。那不是那么容易能拿的起放的下的,尝过甜味就会记住甜味,乃至回味甜味。魏向东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在师范学院叱咤风云,但能就学生隐私这个小庙里闹妖风,来满足,来自慰。

  毕飞宇在后记中说“灾难的长度比它实际的长度要长得多”。被特权践踏时,人们学习它的残暴和痛苦,日后,再以特权者的身份施暴。权力是魔鬼,但我们反对的不是权力,是特殊的权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