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醪集读后感摘抄
《春醪集》是一本由梁遇春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醪集》精选点评:
●曾经我最爱的作家啊
●没有想象中喜欢
●旁征博引,爱笑爱智识欲的豁达人。
●最喜欢流浪汉和迟起两篇 整个本子中都看得出梁遇春秋求自然求生命的欢欣的性情 与书名“春醪”很相符 最后一篇食心者和鲁迅的墓碣文一篇是一个意思 不管是战士还是浪荡儿 最后都要回过头来面对一个自己 怎样面对倒是鲁迅说的清楚:“带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步调快捷而筋道的文字! 其实除了那首诗我对其它内容并不太感兴趣, 但他的风格很值得称道.
●若你想识新见解,请读旧书;若想识旧知识,请翻新著。
●还好人生同宇宙都是个大矛盾,所以也不必去追究了。------梁遇春
●太古风太文学
●真希望能看到他在人生的黄昏的文章
●失掉悲哀的悲哀。
《春醪集》读后感(一):唉,我的梁兄~
为兄开此组久矣,了无人迹.吾自担其责,笔耕不力,致其空空荡荡,唯兄之数版本著作封皮填充而已.
然我与兄之精神交流,从未间断,反有弥久愈新之感.迟起,捧春醪于榻上,每读皆有新的会意,但逢此时,不禁蘧蘧然有化蝶轻舞之喜悦.
感时光之易逝,唯梁兄之思想永恒.
《春醪集》读后感(二):纪念我的26岁
26岁,生活很不平静,看书少了
26岁的国庆假期在北京地坛书展半价掏回来,原来作者正是26岁死去。不期然去想,如果我26岁死去,会是怎样?
喜欢那个年代的文字,在火车上满足地读了起来。。。隔了半年,到今年春天,我没有死去,26岁就过去了。
再次遭遇春天,不知道还能醉吗?
《春醪集》读后感(三):惊艳、惊艳,惊艳;惊艳。。。。。。
从最开始读《笑与泪》,到后来读《春醪集》。。。
那些字里行间的箴言智语,明眸善睐,慧黠与温暖,带给我的感动太多太多。以至于一直对“梁遇春”这三个字,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态。
也曾一度模仿他的笔法,自己给自己写信,用两个不同的名字,,然而可惜模仿得并不到位;笑。
爱玲曾经说:模仿就是最大的赞赏,么。。。
《春醪集》读后感(四):还是最美的
第一次看到这个包装的版本是我和一个朋友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时候。那是要赶地铁回住处了,想买一本最喜欢的书带回去,可是时间又容不得我多想,于是脑中浮现出小学的时候,堂哥带给我的貌似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人生系列》。包括了鲁迅,冰心,俞平伯……可是我最喜欢的是梁遇春:“斗室里默坐着”,《猫狗》……。于是我找到了《春醪集》。很美的封面,“五四时最美的散文”的介绍不是他的风格,清淡的文字。
我在现实里遇到过很多种类的人。但是没有如他一样的。即使连相近的也几乎找不到。梁遇春真的如流星,滑过,就永远不再有了。
很遗憾他受西方影响太大,而缺乏了一点乡土的气息了。
《春醪集》读后感(五):莫使金樽空对月
最近看这书。可惜封面把梁遇春的名字印错了(后面的年龄亦算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对一本书来说。还加了拙劣的广告词“五四以来最美的散文”。没别的研究,没百度,没谷歌,没有太多的价值评估。只翻了不到10页就触动颇深。为何?
封页内侧介绍:梁遇春(1906-1932)……在这个世上他仅仅活了短短的28年。
但且看作者在民国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午夜,也就是公元1929年,为文集做的自序最后一段:“再过几十年,当酒醒帘幕低垂,擦着惺松睡眼时节,我的心境又会变成怎么样子,我想只有上帝知道罢。我现在是不想知道的。我面前还有大半杯未喝进去的春醪。”
单单那单纯的“再过几十年”和他生命的大限之期便刺痛了我。他天真的以为还有几十年可活呢,写下文字的时候何曾想见,仅仅三年不到,猩红热就把他的一切幻想终结。。
在写此文时,偶然看到一个广告,从侯耀文之死讲治疗方法。。。恕我最近与社会脱节,看到广告时才领略到其暗含的信息:侯耀文死了。。搜索才知其详。再唏嘘。。
顿觉一切不可久恃——这个帐户是没有预算的。
还能说什么?只有把每一天当作自己的最后一天来活——尽情绽放吧。
面对春醪,痛饮何妨。那剩下的大半杯,此时不饮,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