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精选
《论美国的民主》是一本由[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美国的民主》精选点评:
●每个国人都需要读读美国的公共精神这章,反思下那个自以为理所应当观念。
●关于美国梦和美国精神。
●本科生原著选读课最后一周读这本书,我又过了一遍,书上划了密密麻麻的记号,感叹此书真是字字珠玑。虽然读到了几处值得商榷的译文,这个节译本还是不错的(得了傅雷新人奖不是吗)。入门者不妨先读此版,有机会再读董果良商务全译本。此版最大问题是节略得可能太多了,而且不加记号,也未标记所依据的版本。封面不好看,但这套书总体装帧舒服,且纸张舒服到令人一摸再摸~。
●精简版。
●靠,烂翻译还自以为是地搞了个什么节译
●一个法国人写美国的民主,再由中国人翻译这其中多多少少存在着缺失和误读,但是整本书的每个段落都是值得细细揣摩的,对于民主的讨论和看法不同人也有着不同的感受,往往会陷入一种什么都说了却什么都没说的误区,无论集权还是人民主权怎么样都存在了一定的弊端,因此观点和论述对于后面理论支持还是十分价值的。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一):个人摘录
这个版本是只是节选,应该在封面注明,以免误导。 1.启蒙之光渐渐普照大地,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与艺术的觉醒。拥有才智成为获取成功的一大要素。科学变为一种统治方法,智力成为一种社会力量。文人开始参政。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二):美国梦开始的地方
说明一点,《论美国的民主》原书分为上下两卷,此版本为由译林出版社特编出版的精粹本。此精粹本包括了美国的地理环境、英裔移民的影响、美国的分权制度、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治社团的作用、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等等。据编者说,略去的部分是今天或者已较为熟知,或者有众多的替代读物可选择的部分。
我的感受是此精粹本已涵盖了作者的许多观点以及内容,如果对原著感兴趣但实在不想读长篇文字的小伙伴,可以选择此版本阅读。
作者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是出版于1835年及1840年(上下卷),此书是出版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著作,由于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法律政治,社会意识,民主人权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此书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时代性。作为法国人的托克维尔带着“民主的进程在法国是否具有希望”的疑问踏上了北美新大陆,在美国考察了10个月左右,写下了这本《论美国的民主》,虽然很多信息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作者许多观点是超越了时代,甚至被今日的现象一一印证。
一、作者首先阐述,在美洲大陆上,原先是美洲土著在生活。作者还提出了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贵族制国家的平民比其他地方的平民要粗野,繁华都市的居民比乡下人粗野,原因是在有钱有势的人云集的地方,贫弱的人会感觉自己的卑微,看不到平等的希望,于是产生绝望,从而自甘堕落,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而美洲这些土著人民没有巨大差异的贫富悬殊,反而变现出一种习惯性的含蓄和某种贵族式的风度。
二、在欧洲人移民美洲后,市镇自治成为移民初期的自由制度,而且移民在离开祖国之时,丝毫不认为彼此存在等级关系。即使有一些因为政治宗教原因移民美洲的大领主试图建立等级制度,却也发现很难用特权和门第在土地上做文章,也就是说,美国从移民初期,就具备了平等身份的基础。
但作者也指出,在弗吉尼亚的金银矿采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奴隶制,这个事件对于美国南方的未来有了重大影响。不得不说的是,作者一语成谶,果然不久后美国的南北内战打响。
在这些移民中,有一种人格外引人注意,就是自称朝圣者的清教徒,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他们来到美洲的目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些清教徒建立自己的组织社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同时也是来源于英属殖民地的特殊的自由性,这些殖民地开始了自己的立法。
三、作者认为使得美国社会朝着更平等迈出最后一步的是,继承法。我觉得这个观点十分有道理,按作者的说法,当土地财富集中到某一个人的手中,也就是说这个人其实是贵族的特权的萌芽,如将此土地财富周而复返的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手上,那么贵族特权家庭就产生了。但继承法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律,使得土地财产不断的分割、不断的缩小规模。大地产一旦分割,就永远不会重新集中起来。
也就是说,家族观念被逐渐模糊,仅会考虑下一代的生活,不会更加长远。所以,继承法深刻的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并且迅速的摧毁了家族和财产。
四、美国的政治机构,最先源于美国的乡镇组织,虽后期形成了联邦,但地方分权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另外一方面,美国民主体制下的司法权,也是非常独特的,美国的法官有项巨大的权力--美国人允许法官不执行在他们看起来违宪的法律。这么说,当有人在美国法庭援引一条法律,而法官认为该法律违宪,他就会拒绝按照该法律进行裁决。一旦法官在某起案件中拒绝实行这条法律,该条法律就会失去公信力。由于仅能在司法途径进行弹劾法律,这会从某种程度上保护法律机构,从而避开政党的攻击。
作者认为美国法官的做法,不仅利于公共秩序,而且有利于自由。
最后,作者认为,必然要有一个高于其他一切权力的社会权力,但是,作者同时相信,如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对这一权力加以限制,那么自由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在作者看来,无限权力的行驶超过了人类的能力范围,只有上帝可以拥有无限权力而不造成危害,因为上帝的智慧和公正与他的权力相当。人世间没有哪个权威能因其本身足够值得尊重,或因其本身就拥有无比神圣的权力,使作者可以接受它不受约束地行动和不受任何阻碍的进行统治。
最后的最后,书中另外还有许多精彩内容,包括一些美国社会的文化习惯,社会意识,写的都非常深刻,值得阅读。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三):平等社会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民主意味着社会的各个方向走向平等的趋势。托克维尔详细地论述了这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以及在这种新的社会结构下,人、社会、政治的变迁。
平等与平庸的个体
贵族与民主,这是托克维尔论述美国的民主中最为重要的讨论框架。平等社会的人的平庸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贵族能够毫不费力、无忧无虑地满足自身对于物质的各类爱好,而对于平等社会的人而言,物质享受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当社会等级界限模糊,特权被摧毁,财富日益分散,知识和自由普及的时候,穷人会产生获得物质财富的欲望,而富人也会担心失去自己的财产....他们不断追求或竭力保持如此珍贵、如此得不到满足而又如此短暂易逝的物质享受 - P211可怕的是,人们完全陷入对合法想了的追求中,再无其他追求和报复。
这种物质主义不会腐化人心,但却会使得人变得萎靡,最终无声无息地消解他们的一切活力 - 跑15于此同时,在民主社会,由于个体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也愈加地难以建立起相互可联系的关系,个体越发地只关乎于自身的生活,而不再关心(也没有能力 - 财富与知识的有限)超过个体范围之外的事情,每个人对于他人的命运、同胞的命运甚至人类的命运视而不见。
平庸的个体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平庸的词汇也是对比而得。在贵族时代,千万人的贫穷导致了少数人的辉煌,通过对比而得,的确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不过我无法确信,是否一个高贵、伟大的个体,也许代表着民族、国家等抽象概念,能够对我的生活有几何影响。有多么丑陋,就有多么崇高,也许一个温和的民主社会,一个没有英雄,也没有巨恶的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友好的多的多,为此,付出平庸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毕竟,普通人在贵族时代,可不仅仅是不平庸,甚至是丑陋的了。
所以,平等的时代,也是对于普通人相对友好的时代。从贵族来说,平庸是可怖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至少已经是一个进步的。
平等与平庸的工业贵族
对于平等的诉求已经是每个人的诉求了。在疫情期间不难发现,对于特权的监督与情绪,已然充斥在微博的所有的头条。毫无疑问,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在民主社会,社会权利通过一套政治程序交于给一群特定的政客、官员、法官,权利的授予必然会存在权利的滥用,此处特权的表述已然与贵族社会特权的不一致。此处特权,更多是对公权的滥用而最终在行为层面导致的特权。平等社会,特权不再是“我能做,你肯定不能做”的明显的身份区隔,而是相对温和的“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物质享乐的追求,以及工商业的投机与暴富性,不难想象两者的结合。
生活在复杂多变的民主社会的人,眼前总是跳跃着“偶然”的身影,最终他们喜欢从事一切具有偶然性的活动。他们都去经商,并不仅仅因为商业利润丰厚,而且也因为他们喜欢商业活动的刺激 - P240伴随着商业的成功,工人越来越将自己的智力用来研究一些细节问题,工厂主却每天关注全局,他的眼界越来越广,而工人的眼界却越来越窄。这也最终导致了“少数极为富有的人和大批极为贫困的人”。
当今的工业贵族在利用完工人后,使他们陷入贫困,变得愚笨之后,却在遭遇工业危机时弃他们于不顾,把他们交付给公共慈善机构来养活....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贵族,也是最受限制、危险性最小的贵族之一 - P245这些观点哪怕在2020年的当下也并不过时。工业贵族并不强大,在当下的社会,除了最为强大的工业贵族,他们很难将自身的经济资本转化为更加持久的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显得极为恐怖了。996 工作制以及越来越强大的分工,企业在各个分工细节培养了一个该领域随时过时领域的工人,并在35岁最终将其赶走的故事,已然在互联网圈子里盛行。
我不知道,对于我这样的打工仔,这种现状是否是道义的,或者现实是如此的,就是必须要接受的。我倒是足够的确信,面对这类现状谋取一定的出路是每个人的本能。有人做起副业,有人早早开始了创业,有人向职业经理人发展,只能祝朋友们顺利。
多数的暴政与社会的缓冲地带
事实上,政治讨论、法律讨论才是本书最为核心之处。只不过,对我而言,现实的政治教育是如此之少,读书期间对于制度、治理等问题的理解是如此是幼稚,我往往对此话题是避而不谈的。在区块链行业中,去中心化、投票等漂亮的词汇的确让我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托克维尔认为,在平等社会中,平等个体的情感以及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不关心,往往希望把与他人相关的事情交于政府,个体越平等、政府的权利越大。当然,这显然也于统治技术不断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也谈到了特权社会革命期间权利争斗中,最终会希望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利等等。等等等等。
面对一个个平庸、自私的个体,以及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政府,也管理得越来越细。
他用那些琐碎、复杂、详尽、统一的规章制度交织成一张大网,即时最有才华、最坚强的人也无法挣脱这张大网,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他不摧毁公民的意志,但是会软化、弯曲、领导他们的意志。他不破坏什么,但是阻止新事物的诞生。最终,他是的所有国民不过是一群胆怯而又很会干活的畜生,而政府就是那牧羊人。托克维尔提到了报刊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方式,能够让个体与个体间能够产生更多的关联,作为一个中间地带能够将社会权利部分地分散给普通人,形成一个缓冲地带。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发展成更多优秀的人,以及一个更加不专制(社会权力更加不集中、不管得关于细致的)的政府。
几句
工作第三年。前两年忙了很多事情,几乎是没怎么看书的。
去年6月自从回之前常走的旧书店逛了一圈,买了两本书:《大江不流》、《论美国的民主》。去年年中,《大江不流》引导我终于地开始了又一次的看书旅程,近代史更好地了解现当代中国 - 大多数的制度、民族情感在当时已开始逐渐发展。今年一直很忙,近期才开始恢复看书学习,《论美国的民主》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引导我关注于社会更为底层的问题,法律、经济、政治三者到底是如何运作与社会的呢?从美国的视角出发,是怎么看到中国这样的文明的呢?区块链作为一个技术,是否有机会改变这些?
对我而言,似乎过于复杂而没有什么答案。不过,提出了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了。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四):一些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