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2021-01-08 01:4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一个简单的故事》是一本由[以色列] 阿格农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简单的故事》精选点评:

  ●也许在那样的地位背景下,布鲁姆也只能则样倔强的选择沉默和离开

  ●作者是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行云流水的白描文字,错落有致的故事内容,生动细腻的生存困境。(购于2010年5月21日)

  ●2011年1029 近三年内 大约大三上大约去年这个时候(2010年11月9日——11月28日——12月7日)

  ●除了翻译上的那些连词,多得吓人。

  ●后面比较有意思 但感觉翻译欠佳

  ●对不起 我对犹太人的印象 更加世俗了

  ●也说不上是爱情的悲剧,只是小说是现实,没那么童话而已

  ●没有主角,情感是主角,可情感又是什么?!这个故事随时都在发生,每个亲身经历者都不会觉得简单。如果你咬牙说不是,那么你在撒谎。另外,从阿格农的质疑中看得出,他的信仰很坚定。

  ●也许生活真能改变一个人

  ●这就是现实的生活,抓不住也逃不掉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一):只能说这本书还写得真切题.

  只能说这本书还写得真切题.

  简单得很.

  看完一段时间了.

  情节基本上忘光了.

  零零星星地还能记起某些人物的特点.

  看来作者描述人物性格还是比较到位.

  虽说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

  也没有太大的人物冲突.

  但是现在还能及其某些人物上的细节就看见功力深厚.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二):这真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语言比较朴实,适合我这种还入门级别的人看,书中的人物并不多,但是刻画的比较形象,其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蜜娜的父亲。他对人生有一种末日审判的意识,他是个富有的地主,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懂事漂亮的女儿,对人善良,为人知足,人际关系和谐,足以令人羡慕。但是却觉得自己会遭受末日审判,说不定哪天命运就会转折,得到的一切也许就有那么失去。我时常会这么想,说不定哪天就会失去一切,亲人、财富、生命,人生就是充满不确定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追求。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三):一个简单的故事

  主要故事情节确实并不复杂,主人公海示尔爱上了投靠亲戚来到自己家做着女佣活的布鲁姆,但却被父母安排与他并不爱的密娜结了婚。婚后的生活并没有使海示尔感到快乐,他一直在想着离开了自己家的布鲁姆,即使密娜怀里他的孩子,但却只是自己拼命地在脑子里想她,却没有去做什么实际的事情。最后他因长期失眠而变得精神不正常被送到精神病院里,最后恢复了“健康”,回到家里,重新开始生活。并于密娜重新孕育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最后密娜说“爱的本质就是总会有余地来容纳另一个人”

  而海示尔却说“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只有当没有人横在我们中间或爱情之间的时候,爱情才会来到我们中间。”

  故事里除了这个,还写了他们的父母,以及穿插讲的镇上的一些其他人的简单事情,将一个以色列人、平常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政治观点都覆盖到了。里面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人生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一个人晚上睡觉就是为了早上起来,然后一整天又盼望着晚上睡觉。在睡觉和醒来之间,他又要说多少废话啊。”

  “上帝知道是什么使得人们去做他们说做的事。”

  有个细节不知道是否是他们那里的习俗,就是结婚了的两个人,并不是睡在一个床上的,而是两个并在一起的床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四):文学中的名门望族

  《以色列当代文学译丛》选收了以色列当代最负盛名的10位作家、诗人的代表作品,是迄今国内最系统最全面展示以色列当代绚丽多彩的文学创作的丛书。从2003年译文出版社决定译介,到2004年出版阿摩斯·奥兹的《黑匣子》以后,它就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一共历时七年,随着最后一本尤拉姆·卡纽克的《亚当复活》出版,终于全部与读者见面。以色列建国时间不长,但是希伯来语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上溯到希伯来语《圣经》。此后希伯来语却随着犹太民族的多次灾难而逐渐失落。这批以色列文学家脚踏祖先所居住的土地,重新使用《圣经》中先知的语言,又与世界各地卓越的犹太文学家在精神上息息相通,他们用出色的作品证明了自己丝毫无愧于犹太文学这个世界文学中的名门望族。

  本文集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施姆尔·约瑟夫·阿格农,他1888年生于波兰,后定居以色列,196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他的授奖辞中说:“他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但作品中又有一些神秘主义的成分,他使那些最灰暗最普通的情景都笼罩在一层金黄色的如童话诗般神秘的氛围之中”。本文集所选取的是他的颠峰之作《一个简单的故事》,写的是一对相爱却没能在一起生活的年轻恋人的故事,故事确实简单,简单到有如民间童话一样能够口口相传。当大部分作家还在为把复杂难解的生活写成简单的故事而发愁的时候,阿格农已经知道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得优美和精炼,连角色的一个恶习也不可删。他就像一个精神的巨人,解决任何问题都只需轻轻一“叩”,一切生活的困苦和爱的甜蜜都立刻消融在一个短小的直白之中……

  《充斥时间的记忆》是本文丛中唯一一部自传,作者哈伊姆·毕厄(1945- ),出生于耶路撒冷,著名诗人及散文作家,多次获得文学奖,包括以色列名声最高的文学奖——波恩斯坦文学奖。这本自传采用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中一样的方法写成,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学经验,也显示了对“追忆”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所需要的勇气,只梳理不编排,不破坏、不放过“追忆”现场中的任何蛛丝马迹。毕厄带着一种感恩之心来写,“对待过去的事像对待眼前的事一样严格”,他的记忆中大多是那些影响他成长的人,这些人给了他很多重要的教导和关爱,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小男孩长成一个思想超群的大作家。其中着重写的是他的母亲,这的确是值得书写的伟大母亲,她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有无私的爱,而且还刚强、独立,具有不多见的“母仪尊严”。

  《爱的招魂》是一部特别纯粹的现实主义小说,现实在这里只意味着“秩序井然”,故事发生在一幢大楼的几家住户之间,每一家都有各自的故事,但是又互相干扰。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庸俗、愚昧,只知道自己的事,但他们又常聚在一起各说各话、互不搭调。而这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独特、精明,只关在自己家里就可以了解别人都在想什么,知道对方的起居习惯和感情隐私,但是他们绝不愿聚在一起好好聊聊,见面交谈也必是意味着一场不可能解决的争端。故事所揭示的是秩序的威严,它左右着人们的得失定数和生死命理,它无法言说又不言自明……

  《开·闭·开》是本文集中唯一一部诗集,作者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以色列当代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先后出版了《诗:1948-1962》、《现在风暴之中,诗:1963-1968》、《时间》等十余部诗集,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在欧美诗坛上具有较大的影响。诗集的名字来自于犹太口传律法《塔木德》:“母体内的胚胎像什么?像一本合上的笔记本。它的手放在太阳穴上,双肘抵着大腿,脚跟顶着臀部,头在两膝之间。它的嘴是闭合的,肚脐是张开的。当它出生后,原来闭合的张开了,原来张开的闭合了。”这就是一本关于肉体的史诗,它诉说的是肉体的生与死,喜悦和痛苦,经验、想像和回忆。肉体是这个世界“始终曾经存在的一切”,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的基础,就像太阳,它应该被歌唱,更应该被唤醒。在这本诗集中,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对《圣经》的回响,还可以听到T·S·艾略特的《荒原》对历史的反思和惠特曼在《草叶集》中对人的歌唱,这是三种无比雄浑的声音……

  本丛书其它几部作品也一样让人喜爱,作家阿摩斯·奥兹和大卫·格罗斯曼均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而梅厄·沙莱夫写的《蓝山》被批评家认为是以色列最好的小说。阅读这些小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比较特别的信息,那就是书中的犹太人无论是上层知识分子还是下层的民众都对智慧心怀尊重,就像对上帝一样心怀虔诚。据说阿格农生前,以色列政府曾经在他的居所附近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安静!阿格农在写作!”犹太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无论流落到何处,世世代代都能保持着这种对智慧的尊重,从不动摇!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宝贵传统,更是一个民族的勇气。

  《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后感(五):精神与现实的交织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相爱的一对男女错过一段姻缘,两颗心走失在尘世间;这又是一个不简单的悲剧,夹杂着难以捉摸的情感、宗教教义、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波兰南部的小镇里,小镇上的犹太人有着他们各自的生活,但同时他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宗教、社会交际还是商业活动上的。故事集中讲述发生在海示尔一家中的一连串事件和其中海示尔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转折,每个人物的一一登场推进着情节的发展,也丰富着小说中的矛盾,使得这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多变。

  初读这篇由诺贝尔桂冠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创作的中篇小说之后,仿佛手握一支带刺的玫瑰,着迷于它神秘的暗红和幽密的香气,但枝条上的棘刺又让人难以完全忘却手心的痛感。海示尔和蜜娜的生活最终走上“正轨”,这既是最令双方父母满意和欣喜的结果,也是最符合社会传统和现实规律的结果,也许仅因以上两条优点,这个“简单的故事”都可以被称作“完满结束”了。但是为何这部小说的悲剧性仍旧如此强烈?同样写现实与精神的矛盾,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悲喜剧是因为虽然恋人逝去了,但精神上的爱情和现实中的家族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纠结于精神与现实之间的阿格农最终却让精神向现实妥协,并且将这场“斗争”中精神的挣扎和异变赤裸裸地为读者一字一句地描述出来。

  这部小说名称有两种译法(A Simple Story 和Simple Tale ),笔者更加倾向于后者,英语中,“Tale”一词在大意上与“Story”相同,但“Tale”强调的是“讲述或吟诵故事” ,是传达故事的形式。考察这部小说的布局和结构,就不难发现小说内容实际安排得错落有致,比如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介绍人物背景,直到第十四节才开始详细介绍海示尔和蜜娜一家的详细情况,到第二十一节才开始对瑟巴茨的历史作概括性的描述,阿格农就像是一个即兴的说书人,还没来得及对整个故事进行过宏观的思考和系统的排序。并且,到故事结尾讲述者还意犹未尽,海示尔只是他要讲的故事的一部分。阿格农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取悦听众,也不是想让听众感受故事中不真实的刺激和激情,阿格农讲的故事很平静很仔细,没有什么渲染和辞藻,但是感情却真实细腻,就像内心独白一般,词句间透露着他对海示尔深切的同情与共鸣。

  细想书中的对话和情节,一幅生动的人物分布图浮现在脑海中:海示尔和布鲁姆分别是撑起这个故事的两个支点,以海示尔为中心有一群各种各样的人,有他的父母、蜜娜及她的朋友家人、小镇上其他犹太“朋友”们 ,布鲁姆则独自一人站在另一端;海示尔的周围是热闹而聒噪的,充满了各种平凡但又复杂的人情世故,布鲁姆身边没有别人,她有的只是清净的心和满肚子的苦衷。海示尔的复杂世界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缩影,在这些场景中,阿格农巧妙地将心理描写穿插其中,最典型的一幕就是海示尔向蜜娜“表白”时的场景:光明节上,由于对嘈杂环境的不适应,海示尔将自己的恐惧转化为对蜜娜的热情中,没想这却使海示尔成了被误解的对象,内心满是茫然却又无力逃出现实。然而,如果我们更加清醒地仔细回味,会发现也许作者的寓意并不止于此。在我看来,布鲁姆是纯粹的、超然的犹太正教的象征,她是与死亡作伴一起长大的孩子,天天处于忧虑和绝望之中,接受卑微之身并且勤恳劳作,她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也绝不主动实现简单、纯洁的爱情,而是悲观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过着净化的宗教生活。海示尔象征的即是宗教与现实相互斗争的集合体,最初的海示尔就像一个纯洁的孩子 ,本来他的世界中也只有纯净的宗教,他遵守着唯一的上帝赋予他的生活轨迹;但身份、金钱关系等世俗的规则却近乎强暴地洗刷着他内心的纯净,最后现实中的变化、动荡和断裂获得了胜利。海示尔对布鲁姆的爱情尽管诚挚,但从来就是不真实的,两人交谈甚少,他爱上的也许仅仅是布鲁姆的忧郁气质,他的爱藏藏掖掖,外界无声的压力都令敏感的他退却。于是这种感觉反而变成了一股错觉,愈发偏离原来的轨道。如此看来,这份爱情正象征着在现实面前的幻想世界。那么,本书利用这三个意象,究竟阐释了什么更深刻的寓意呢?

  如果考察阿格农的生活经历和所有作品的共通之处,会更易于让我们理解他在文中所表达的纠结之感。在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阿格农的作品被称作是犹太民族性格“尽善尽美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说,海示尔和阿格农极度相似,阿格农出生于一个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遵守东欧的犹太生活习惯,他的父亲是一个皮毛商人和拉比,他从小就学习犹太经典中的精神和文学。他的作品中隐藏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由温暖人心的净化、庆典和学习环绕和维系的犹太正教生活,另一个是与变化、动荡和断裂相伴的当今时代,充满了宗教、社会和抽象的紧张,知识和幻想的世界与现实在阿格农的世界中痛苦地交织在一起。 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这种“交织”体现在个人简单的愿望总是被他人或群体的期望强行同化中,海示尔的舅舅则是另一个掩藏于文本中的例证。

  文中还有一处值得回味的地方,那就是海示尔总是期盼着布鲁姆的主动,他希望布鲁姆能够更主动地来找他,甚至责怪她不伸手拯救自己。就像陷入现实洪流中的灵魂索求宗教和理想的拯救一般,但很显然,困境中的灵魂被抛弃了。“Agnon”在希伯来语中有两层意思:“弃妇”和“固定”,所以及表现出来一种切断,又有一种承继性,因此阿格农并非一个悲观主义者,在他的故事中,被抛弃的灵魂虽然屈就于现实,但成长为了更加坚强的灵魂。就像波兰犹太作家以撒•辛格所说“对于有创造力的人,悲观并非颓废,而是对救赎人类的一种强烈热情”。阿格农就这么是一个更崇尚精神的人,他将精神看作是更具价值的东西,因此才将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描绘得如此生动、细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