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精选

2021-01-09 03:1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精选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本由吕莳媛 / 公共电视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2.00元,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一):评《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部剧在甫一出来的时候我就很想追,但是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没有去看剧。看到书的一刻我想,我要先看看,编剧要怎么来说这个故事。

  在一个用like和unlike来飞速表达喜恶的网络时代里,我们总能看到人类躲在发着蓝光的手机前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最热点的新闻,最爆炸的八卦,从争相人肉到让子弹飞一会儿,能看到的是虽然网暴依然存在,但是很多人也开始静下来思考是不是应该这么着急去站立场。

  这个剧就像是一个时代缩影的切片一样,以小见大,但是又慢慢述说了飞速时代中一茶一饭的真实生活的样子,被害者的家人,加害者的家人,甚至加害者本身的权利,都在编剧笔下一点点铺开来让观众思考,正正贴合了剧中的新闻人想要发挥媒体的公信力来让大众思考一样,剧的本身,也在引导观众去思考自己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二):它让我收获的比期待的还要多

  

我原本的期待是买一本剧本书,看看创作手法和剧本层面的思路,然而没想到书给我的比我期待的更多。

前半本做了大量与故事相关的各种话题的展开,后半本是排版得非常漂亮的剧本——这个剧本排版过于舒服,以至于我看了10年各种剧本的眼睛获得了极大愉悦,忍不住摸着书发出了啊哈的声音(⁄(⁄ ⁄•⁄ω⁄•⁄ ⁄)⁄)

书的前半本

故事相关话题的篇章里,让我收获良多的反而就是开篇第一节的一篇影评,做了些句子摘录如下——

“并非因为正义感,我们对善恶的沉迷,更多是我们的自恋有了更多的表述出口”

“我们往往假善恶之名,行自我证实之实”

“(对恶的着迷和追打)不是残酷和落后,而是孤立以及缺乏正常的社会关系”

汉娜·阿伦特的“孤立”:并非没有朋友,而是这嘈杂世界里,人人随时会感受同异的孤立。

故事里的每个成年人都处在巨大重复的噪音中无法冷静思考,只能在蚌壳的回声中寻找近似自己的想法重复说着。

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铺成的。——政治哲学家哈耶克(F.A.Hayek)

书的后半本

来看看这舒服的排版吧——

真希望我收集到的剧本书都能这么舒服。毕竟……看剧本是工作,能让工作快乐起来,这可太不容易了。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三):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许仅隔着一次轻率的“转发”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横空出世。在观众选择愈发丰富的今天,这部迷你写实剧引起了全民共鸣,甚至其讨论的热潮早已超越了剧作本身。“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了群体中那些沉默的伤口,丢出一个巨大的诘问: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剧集中,一次次真相反转、善恶难辨的事件中,加害者与被害者的众生相里各有残缺。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好”与“坏”这对反义词之间的沟壑并非想当然那般遥远。随着剧情的起伏跌宕,我们一次次审视着自己的内心。延伸到现实的生活里,当热搜代替了媒体,当“网络升堂”成为日常,再没有绝对的局外人。在善恶的边缘,我们都有话可说——

通往地狱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铺成

作家/影评人 马欣

《我们与恶的距离》要说的不是如何分辨善恶,而是如果不睁开眼睛看清楚这个世界,人将无从善也无从恶。

记得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过:“一味地‘排除恶’,恐会引来更大的恶。”毕竟排除恶是方便的,因为最早帮助我们社会化的常是童话,但它也会误导我们对善恶的标准。

童话通常引导我们生来是一个主角,这幸运的本位让我们看事情充满盲点。

许多童话中“主角”的明证是他对善恶一无所知,无论是灰姑娘或是小红帽等,仿佛对“恶”的无知是我们以为“好”的正统性。这类建构出自恋视角的故事,使得我们对恶很容易呈现歇斯底里的反应,我们经年累月的受害者情结也开始产生,以为那是自我纯洁的象征。

善恶说穿了,在没有好的教育基础下,在当代无疑是各种自恋形式的裹脚布。

对加害者丢石头,更能成全自己的自恋

当我们论述善恶时,只要意识到有人在观看,我们就有种亟欲表态的冲动,像猴子当街表演一样,没有比“对加害者丢石头”这件事更能满足自己的自恋感。

这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本书里的众生相。里面的多数角色,都有着“跟人群向恶人丢个石头便感到满足”的潜意识,生怕这世上没有好事之徒,随时等待着下一波热闹。

并非因为正义感,我们对善恶的沉迷,更多是我们的自恋有了更多的表述出口。

因此,《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固然以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王赦被群众泼粪为爆点,但人物线众多,它的主角其实是广大群众,当然包括煽风点火的键盘侠与记者,一起联结出一串人形蜈蚣,成为一种集体附魔的状态。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对恶的着迷与追打,是疏离社会的附魔群像

一开始或许有人是善意地上网留言,但陷入群体狂热后,常会陷入一种道德亢奋的状态而不能自已,不断关注那个犯人、不断搜寻着那人的传闻,而成为一种成瘾状态。

如汉娜· 阿伦特(Hannah Arendt)对盲目人群的观察:“这些群众的主要特质不是残酷和落后,而是孤立以及缺乏正常的社会关系。”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这疏离社会下的附魔状态,一如书名本身就是个提问,我们与恶的距离比你想象的近,因为我们往往假善恶之名,行自我证明之实。只要是快意恩仇都充满了一念无明,哪里来的善恶。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在集体失格的时代,家庭可能不失格吗?

故事的主线为加害者家属与被害者家属,中间联结的则为律师、心理医生与记者,不过真正带出这故事主情感的是随机杀人犯的妹妹李晓文,从她必须要改名、在网络上也被罪名连坐、家人躲逃、选择工作的小心翼翼等,让人想到东野圭吾的《信》,在一个有重罪犯的家庭中,他的家人是否有重生的机会?

亚洲一直以家为单位,只要小孩犯罪,直接追讨的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接下来挖出的就是嫌犯的在校生活与平常鸡毛小事。我们急着要找一个理由来让自己心安,急于将他人人生简化为两句话,大量使用专业用语,如“反社会分子”被情绪化操弄,而忽视这时代“失格”这件事的泛滥。

各专业领域都逐渐失格的状态,如何奢谈“家”仍能像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起飞时有一定的约束效用。

老实说,20 世纪 80、90 年代被高估的典范家庭,因为曾经是个稳固的经济单位,在经济平稳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旦阶级与经济风向混乱,“家”这艘船如果太小,就在风雨中失去了定锚的力量,人们只能以浮木来抓住“家”这概念。

人们对于追索“家长失格”这件事有种过时的观念,“家”这单位之于社会,已非以前的度量。

整体翻转的价值观,让我们忘记我们都在一个集体失格的年代而不自知。

因此,书中举出几个家庭为例子,都以过往僵化的价值面对现在的社会,出现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世代脱节问题,无论是里面追八卦求实时的记者无法身教于孩子、身处富裕阶层而严重脱节于现实与其他阶层的父母、忙于营生无暇他顾的父母,都像是在大海中失去坐标的父母,无法掌握新时代的风向而自乱阵脚。书中男女老少都在这大景幕中,出现了集体迷失的状态。

新闻业的老鸟与菜鸟一起迷失,成为一个表演者而非产出者,虽然失去了新闻业的公信力,但仍创造了一个过度嘈杂且语焉不详的世界。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众声喧哗中,你能分辨哪一句是真实的吗?

故事中的角色们每日在这些真假舆论的回声中无法思考,包括自媒体本身就容易有一种过于自曝的躁郁情态,以至于故事中新锐导演思聪出现幻听、李晓明跑到戏院随机杀人、一个学生模仿着李晓明在街上伤害路人,这三个加害者都呼应了这社会太多的回声,每个人听到的话语虽多,但都处于无法入心的封闭回路。

也就是汉娜·阿伦特说的“孤立”,并非没有朋友,而是这嘈杂世界里人人随时会感受同异的孤立。

汉娜·阿伦特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把这个杂音密室呈现给你看,恶从哪里来?善从哪里生?环境造就的眼瞎心盲更接近当代真相。

剧里面无论好人与坏人都在这些巨大的回音与噪音中无法思考,包括人权律师王赦的生活是崩坏的,也包括心理医生的大量病患负荷。整个故事里的每个成年人在巨大的重复噪音中都无法冷静思考,只能从蚌壳的回声中找寻近似自己想法重复说着,或是更清醒者最后能找出一条比较接近良知与平静的道路。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从众太容易,它却是更巨大的恶

有趣的是,剧里面令人最有印象的台词是:“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我们在留言板上最常看到的回应是:“这种烂人不用跟他唆”“乱世就只能用重典”“如果发生在谁家,谁能平静看待”等,这些你我都听过上百次的话,也是这部剧力图呈现的。

当每个人都接力说出一样的话,当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断重复到能背诵时,你,身为一个人,有自信在长期喧哗中,不学人做一只学舌鹦鹉,而是观察除了受害者与加害者外,其他人的群像又是如何吗?自己从四方杂音中听到了几分真实?智者寻因,愚者问果,从众太容易,但它却是更大的恶。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个剧本不是要批判谁善谁恶或废死与否,而是在这噪音世界中,如何能当一个清明的人。不清明,以为所行之善事,迟早会为恶铺路,如政治哲学家哈耶克(F. A. Hayek)的名言:“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铺成的。”故事中所有人比起黑白都更接近灰,而你我,又能论谁黑白?

  《我们与恶的距离》读后感(四):豆瓣9.4超高分现象级华语剧是如何诞生的

作为2019年讨论度最高的剧集之一,《我们与恶的距离》不仅在豆瓣上获得了9.4的高分,去年也以横扫的姿态拿下6座金钟奖,并勇夺第24届釜山影展“亚洲内容奖最佳编剧”奖。

这部由林君阳执导、金钟编剧吕莳媛执笔的10集电视剧从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为起点,延伸出加害者家庭、受害者家庭,各自在巨大的黑暗创伤中匍匐前进并追寻稀微希望之光的故事。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成功,剧本是尤为人所称道的一方面。“编剧是被我们摆在最前面的。”《与恶》(简称)制片人林昱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道,这是台湾影视制作史上,难得编剧先行、极度尊重编剧的案例。

自称“大婶编剧”的吕莳媛2006年制作《圣稜的星光》,当时就在金钟奖大放异彩,获得7项提名,抱回2项大奖,她笔触细腻,长期关怀社会、人生百态,近几年的电视作品《牵纸鹞的手》《出境事务所》,让她2度夺下金钟最佳编剧,电影作品《谁先爱上他的》则和好友徐誉庭,共同入围第55届金马影展最佳原著剧本奖。

吕莳媛作为一个编剧,我只是希望这部戏能让大家试着了解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不能认同他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伤痛在周边发生。如果不愿探索原因,我们是真的无法预防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吕莳媛

《与恶》的真实感正源于剧本的扎实。为了写好这部剧,吕莳媛耗费一年多时间做田野调查,与司法界、媒体界、精神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者互动。同时,她也研读了许多相关书籍,旁听死刑庭审、参酌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深度挖掘每个人看事情背后的心态和陈述,使得整部剧呈现的层面更加细腻而真实。

几易其稿,历经魔鬼式打磨,吕莳媛终于完成了十集剧本。当时一经曝光,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深受吸引:“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有挑战性的电视剧了,演员就在等好剧本。”这部剧集由写实事件切入复杂议题,打开了观众思考的视野。多元视角延展故事景深,激发民众深入探讨。细腻笔触写就的经典台词,不仅道出了角色的心境,也点出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直击观众的柔软内心。

【思考篇】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

【疗愈篇】

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丨《我们与恶的距离》阅读这个故事的初版大纲时,当我被自己并没有预料到的共鸣给撼动得红了眼眶,我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非拍不可的故事。剧本书的出版,还原了这个剧集最原初的模样,有些被我在影片中因为各种原因删减的篇幅应该也能看到。文字的想象空间还是最大的,剧本也是这个故事的文本最完整的样貌。——导演林君阳

除了剧本以外,还有创作团队幕后访谈精心整理:12位主创访谈+演员千余字长文剖白,让你一窥“台剧新高度”成功背后的秘密, 贾静雯、吴慷仁、曾沛慈、陈妤……与恶共处的演员们如何理解角色?编剧为何每天都在和自己“打仗”?导演是如何把剧本“翻译”成影像的?身为写实剧制作人,要承受怎样的压力?

【编剧自序】

写剧本是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

文:吕莳媛

开始田野搜集资料是到相关的领域(律师、法官、精神鉴定医师、精神科医生、康复之家、新闻从业人员、犯罪防治、犯罪心理、委员、初中老师……)做人物采访,不停地买世界各地关于无差别杀人与思觉失调症的书(以为买完就做完田野的症头[闽南语,毛病]),相关领域工作的脸书追踪,搜寻网络上能找到的论文、报道。然后这些书、论文根本没看完过,或是看完就忘得差不多了(阿婶的记性)!

第一次的采访应该两到三小时,能力范围内找到有关的人物跑一圈之后,再找有兴趣的职场待个几天。梦想是待七天或更久,真的生活才能一窥那个行业的眉眉角角,不过多被婉拒。也能理解,毕竟身边突然多个莫名其妙的阿婶,很难解释,而在这些行业里多有保密原则必须遵守。

一轮采访田野、听打逐字稿过后,其实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想忘掉这些人、事,尽力看同类型的剧、好口碑高人气的剧,看别人怎么说故事,去找不一样切入故事的角度,想人物背景、故事结构,历经滚来滚去不停靠夭(“哭夭”,闽南语,小孩因肚子饿而哭喊,引申为无理取闹、大声嚷嚷。)抓上帝衣角想退休转行当仓管的阶段才会挤出人物大纲。有了大纲,就能判断很虚的部分是哪些,再边写边田野,听相关人物的座谈演讲,跟完两个庭的审判,勉强理解死刑刑事审判的过程,继续滚来滚去靠夭造口业拉上帝衣角写十集剧本。

确定自己才华无法写出十集十个关系人的角度之后,决定剧本的两大主线应是社会所知的无差别杀人类型里的两种,一是不确定原因但已经发生(李晓明有诚戏院枪击事件),律师与家属在寻找真相的过程;另一条主线就是罹患精神疾病的病患与家属的困境(应思聪家族)。

在没做田野功课之前,听到精神病我铁是闪得老远,但做了功课之后,我才想我的闪也许就是所谓的恶!

听过某个精神科医生说:遇到类似思聪这样大学毕业、有专业技能、家族有能力支持的病患,他们会努力地救,因为比较有机会能回复到正常的生活,反之则很可能徒劳,浪费时间。

听到的当下是极度傻眼震撼的!

十集初写完一版时,思聪这条线常被念不好看,似乎脱离主线,观者找不到可以认同思聪的点(明明就很感人,自己一定要这样说XD[网络象形文字,表示大笑;下文“orz”表示五体投地或垂头丧气的样子。]),事实上他一直是我的主线,后来修本的时候,大幅修改思聪家族的整条线,本来演员就太多,又加了一些(制作单位都要赔钱了还加),但我真希望观众看完之后,能理解罹患思觉失调症的苦、难。若我们不能接受持续治疗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走入社区与人群接触,他们只能缩在角落,病患与家人都一并困在家中了!极度压抑后反扑力道之大,大家是可以想象的!

写剧本时,还是设定了晓明肇祸的原因,但一开始就决定我不会写出来,那是一个我猜测的标签,做了这些田野看了资料,并不表示我理解人性。作为一个编剧,我只是希望这部戏能让大家试着了解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不能认同他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伤痛在周边发生。如果不愿探索原因,我们是真的无法预防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

看过我剧本的人就知道,我是个文字能力极度贫乏的编剧,我的“△”常是“××眼眶红、泛泪、泪流、泪滚落、大哭、崩溃大哭……”,错字又多,剧本顾问常帮我校稿(谢谢),常滚来滚去拿死线跳绳(对不起老板们),只要写字就开始烦躁(洒精油),光写这个序就阿杂(闽南语,表示心情烦闷)了好几周,从年前拖到年后,修了好几版,应该也不是因为这个序,其实我跟“焦家三兄弟”(焦虑、焦躁、焦头烂额)是莫逆。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编剧,是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吧)。

写剧本是个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对我最难的是“静心”;要静下来,很静很静才能进入每个角色!在《与恶》(简称)的过程中还有更难的是采访田野的时间(永远)不够、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地院、地检都分不清楚,看判决书总是脑子与眼睛都失焦。虽然这些体验最后都不一定会出现在剧本中,但对我来说好像是个必经的过程。很难给想从事这样类型故事的年轻编剧朋友什么建议,毕竟每个人的背景资历都不同,只能分享我一路摸索的历程,希望能有更多的编剧朋友勇于开创新的戏剧类型。

写文的时候,《与恶》官方脸书的一分钟预告已经突破七千人次的分享,这个结果让工作团队(我XD)惊呆了,猜想观众期待很久社会写实戏剧的出现吧!希望各个平台多给编剧们机会,不要一直打枪(闽南语,表示拆台、斥责)编剧改剧本(疑)!电视剧很明显已经走入分众市场,观众的选择那么多,若是没有新的视野,台湾戏剧很快就会被淹没了!

谢谢所有认识、不认识的顾问朋友,在撰写剧本过程中容忍阿婶的无知与叨扰。谢谢公视团队百般包容阿婶的难相处、玻璃心,才能“顺利”挤出剧本。

谢谢制作人昱伶与汤Sir、君阳导演带领着美好、优秀、认真的年轻团队,把《我们与恶的距离》制作规格在预算内拉到极致(过年前已经确定超支惹),才能吸引境外平台的注意,让《与恶》走向国际,这真是一个编剧最大的福分。

谢谢麦田出版社在书市寒冷的此刻决定出剧本书!(你们叫我做什么我“应该”都会答应,只是会挣扎一阵子Orz)

谢谢买剧本书与看剧的观众,你们让制作团队相信只要想做好剧,就会被看见、被支持、被鼓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