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精选

2021-01-15 00:0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是一本由柯嘉豪 (John Kieschnick)著作,中西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0.00,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精选点评:

  ●三星半。感觉每一节论述都不太深入。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2017大英办了《100件文物的世界史》展之类的史学角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书的开篇内容就已经表达出了一种基调,包括谈及佛教如何前后矛盾,以及舍利真实性的问题,不知道教内人士是如何看待此书的内容呢

  ●有點亂,還算有意思的書。

  ●佛教物质文化的“中国化”

  ●很重要的研究,大抵理论或事物都存在着“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是一个双向的接受与转化过程。作者即在神圣与世俗/政治、崇尚物质与摒弃物质及外来冲击与内部转化这三组对立中展开对佛教影响中国物质文化的讨论。 阅读时重点关注了第一章,其从舍利与造像入手讨论灵力,惜未能就佛画(壁画/可移动绘画) 展开讨论,二维佛画与三维造像之间的张力无疑是值得探讨的;在对待物质的观念上,遗漏了密宗无疑也比较遗憾,如惠果的“不假图画不能相传”及其背后的唐密图像与法器的传播;具有灵力的物质与人身体的互动也是十分有趣的一点,如药王山等地有触摸造像以祛病的风俗:当石造像被认为有礼拜之外的灵力,人们触摸,于是石像变得越来越黑与光滑,在这一过程中石像的灵力也逐渐增长,这些都是值得继续讨论的。

  ●可能是读过的翻译得最好的汉学著作之一了吧。

  ●【路上】

  ●一半篇幅是“佛教物质文化的中国化”,一半是”佛教对中国物质生活的影响“。作者在结论里对impact这个词所指涉的“冲击说”进行了自我检讨。有些细节解读得到位,有可读性,但有些大框架上就跑偏了点。对法师用丝绸、拿象牙的批评,还是很有趣味的~另外,素食也可以算作一例啊。【另两本:Material Culture and Asian Religions:Text, Image, Object;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3.5星吧 尽管要从如此长时期的物质史和观念史当中找到并论证一种“交互性”无疑是相当困难的,但作者还是努力提供了一个相对不那么主观臆测的视角和论述,非常有趣而具有启发性,让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器物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一):简单实在,缺乏常识

  喜欢简单实在的书,言之有物。然而作者对中国佛教的了解,写了很多“常识”,只是好些学者连这样的“常识”都不愿下功夫琢磨。书中提及“木鱼是一块悬挂着或是固定在几案上的木板,可击打以召集僧众…古印度的寺院会敲击木梆子来召唤僧人就餐”,常人一看便知说的是“云板”而非真正的“木鱼”,不知道这位著名的汉学家为什么会弄错。'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二):读后碎碎念

  本书主要谈到进入佛教中国以后,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的物质生活。作者通过溯源的方式探讨,更多的关注唐代。佛教对中国不仅是舍利、造像、佛塔等佛教本体,还影响了桥梁、糖、椅子。柯嘉豪此书眼光独到,字里行间可见谦逊的态度,指出佛教对这此只是有重要影响而不是唯一影响。参考文献列了十分多,可见柯嘉豪学问做的很扎实。

  比较易懂,适合有一点基础的人读。这本书借了两个月,终于可以还了。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三):西学如何与传统文化融合

  佛教本身对物质是持有否定的态度的,认为一切皆空,这本书里很有意思的写出了佛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是如何妥协共存的。

  书的基本内容:

  比丘用品:钵、袈裟、锡杖、葛衣等,如何一步步复杂精致化,如紫衣与世俗权力的象征;

  佛像、佛塔、舍利、寺庙等佛教象征,如何一步步与中原文化融合,寺庙成为地标建筑;

  僧人对茶叶在中国流行的推广作用;

  椅子的起源与流行,因高坐而对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佛教与佛教的区别,上层知识分子对佛家思想的亲近,佛或释与庄老、儒共成中国思想三大流派;

  佛珠如何从佛教用品转为艺术藏品及权力等级的象征;

  如意在佛教的流行,则是中国传统渗入佛教的典范,也可称之为两者之融合;

  因功德观念深入人心,抄写经书的盛行,继而推动印刷术的发展;

  也因着功德观念,僧人如何成为修桥事业的天然承担者;

  世俗权力对佛教的矛盾心态,既有扶持以笼络人心,或利用佛教徒对地方民众影响力进行公共事务集资建设,又出于社会管制考虑而进行防备打压。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汉地传播,对今天读者而言有另一番别样意思,那就是中外文化融合。对当代民族主义盛行的中国而言,佛教的传播故事,提醒我们保持一种开放包容心态,对未来有借鉴意义。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读后感(四):王路:柯嘉豪《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念珠一节读后

  

翻阅柯嘉豪《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中念珠一节(中西书局,2015,页114-133),聊记如下。

1、

页118:其中大部分将珠子的数量等同于业障的数量,……组成念珠珠子的数量不仅标志着修行人应该面对的业障的数量,……

页121:念珠的108颗珠子象征着108种业障

按:业障,与烦恼障、报障合称三障。《木槵子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说欲灭烦恼障、报障,而不说欲灭业障,是因为业障指“五无间业”。如《发智论》:“云何业障?谓五无间业。”《大毗婆沙论》:云何业障?谓五无间业。何等为五?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僧,五、恶心出佛身血。《俱舍论》:“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木槵子经》不说“欲灭业障”,是这个原因,显然是此经作者认为靠木槵子可灭烦恼障、报障,而不能灭业障。“百八结业”,指的是98随眠和10缠。“结”指烦恼,由烦恼能推动造业。业障一共只有5种。

2、

页123:故事说的是高僧贯修有一次……,突然贯修的马……,贯修回答:“非教珠,……”

按:是“贯休”“数珠”。

3、

页123:窥基作《金刚般若经赞述》,谈到“五邪命”之一就是夸耀稀奇,“如坐行人念数珠等”。

注释6: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1世纪日僧成寻入华巡礼时,发现一尊窥基的造像就是手持念珠。

按:窥基说的邪命之一是“为利养故而现希奇”,同于《十住毘婆沙论》说的“矫异”,也就是“诈现奇特之相”,表现出非同一般的修行,比如阿练若行、常乞食、著衲衣等,是显示修行的希奇,并不是要炫耀念珠的稀奇。况且侧重点在“为利养故”。

4、

页125:其传称:“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常为僧行”一句似乎表明念珠当时主要是被当成僧人的象征,不一定与更普遍意义的佛教信仰有联系。

按:“不茹荤血”“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这应该说是表现出了佛教信仰的样子吧。

5、

页128:程颐……给受失眠困扰的文人邵伯温一串念珠

按:《二程遗书》说“君实常患思虑纷乱”,《朱子语类》说“程子赠温公数珠”。“温公”是司马光,不是邵伯温。

6、

页128:包括炊饼、甘蔗、苦槌、莲肉和数珠。我们只能猜测这里说的“数珠”究竟指的是什么,也许是一种串成环状的糖果?

按:“莲肉数珠”,是莲肉串成的数珠,不是“莲肉和数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