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007:间不容死》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摘抄

2021-01-15 23:5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摘抄

  《007:间不容死》是一部由凯瑞·福永执导,丹尼尔·克雷格 / 蕾雅·赛杜 / 拉米·马雷克主演的一部动作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一):蕾雅

  为了看蕾雅的举个手,

  第一次看到蕾雅的电影是美女与野兽,一眼看过去很温柔的女人,没想到也能出演激烈的动作片

  从碟中谍4里面在迪拜交易钻石,把钻石倒进包里,识破克鲁斯的隐形眼镜,最后的被邦女郎从楼上踹下去,再到出演007幽灵党里心理医生,受到邦德一路保护,

蕾雅电影不多,都是很重要的角色,太美了,为此专门收藏了有蕾雅的时尚杂志内页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二):大家不觉得邦女郎也是卖点吗

  很多说邦女郎没换的,演员表里顺位第二的女主都没关注到么,不说豆瓣,IMDB里的演员顺位她可是第一。

  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该死的字数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三):不想成为007,想要成为七哥

  

豪宅,私人飞机,超跑,库里南,美女,正义,豪华游艇,健身,巨额财富,智慧,品味,时尚,snow,和最nb的人做最nb的事,笔挺的西装,brioni,loropiana,hermes,rock star,雪茄,羊排,小鸡炖蘑菇,掌握大量机密,还有人加标签吗?感觉能加几百个,艺术源于现实,但是说实话以编剧的阅历,好像真的没办法超越现实,有太多惊心动魄的事情,我觉得可以演一百年,007的西装是真的很好,感觉是那种私人裁缝做的,几十万美金一套那种?我也想过上这种很体面的生活,bond的生活状态就是那样的,不是为了任务而套上最贵的西装,挂上最贵的手表,穿上最贵的小牛皮鞋,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像bond一样惊心动魄,但是可以像bond一样优渥体面,有自信在女士面前展现平时的样子,自信而有风度,我向往生活,相信生活,不知道再说点什么,混我们中国的码头,叫double O seven人家不会理你的,得叫七哥,七哥的七,七哥的哥,七哥,透着尊重和亲切

因为电影还没上映,不知道说点什么,等上映了再说吧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四):白鹭社最爱影片007

  

007从第一部看到现在,24部各个都很精彩,邦德及女郎记忆尤深,帅哥配美女,名车加豪宅,有行动就调战机潜艇,好莱坞大片“007”系列中的詹姆斯·邦德,把“英国特工”的形象深深植入世人脑中。智勇兼备,扣人心弦,他冷酷但多情,机智且勇敢,总能在最危难时化险为夷,也总能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历任007都是大帅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让这部影片直至今天仍被广大影迷所热爱。 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5日公映后,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直到今天历经五十余年长盛不衰。从开始的诺博士到后来的量子危机,追剧真爱粉!

白鹭社007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五):谍届逼王

  个人觉得最棒的谍战动作片系列是谍影重重系列,最勇猛牛逼的特工是杰森伯恩。但是论起装逼耍帅,在007面前,阿汤哥的碟中谍也只能靠边站。

  个人最喜欢的007还是目前的丹尼尔克雷格,特别是初登场的《皇家赌场》,把逼格满满和铁汉柔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其中的邦女郎,更是仅次于最美邦女郎苏菲玛索的伊娃格林。坚强独立,性感妖娆,不可方物。

  人生中看的第一部007,应该是皮尔斯布鲁斯南的《择日而亡》。

  很简单,因为那时候农村开始普及VCD/DVD了,各种盗版碟片开始流入村中。我有开始有机会,挤到邻居家或者小伙伴家去看了。

  印象最深就是,冰原上的超跑大战,跟看科幻片似的。上了高中,网吧开始普及。终于能自己主动选择看什么片子了,逐渐看完了当时的007全集。当时留下的印象也就是片头的裸女剪影、Q博士的小玩意儿变形车和邦女郎。直到看了《谍影重重》,已经把007抛在脑后了。

  07年高考后的通宵夜里,终于看到了已经上映了一年的《皇家赌场》,这个有点糙的硬汉猛男版007,就成了心中装逼之神般的存在。

  那时候开始接触网络小说,当然少不了看各种种马文。但是以文艺青年自居的青年,终是撸完无情的屌丝。觉得种马文格调太低,还是007的英式装逼,逼格满满,优雅好看。遂定期重温,以慰藉内心的装逼刚需。

  现在回头看,《皇家赌场》依然是全系列的经典之作。初看的时候并不知道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萨姆门德斯,现在看这部作品的成功,萨导还是居功至伟的。

  整部作品的构图运镜,皆是上品。特别情感的描写,更是全系列少见的走心之作,远非其它作品中,邦女郎作为秀色点缀所能比拟的。

  可惜伊娃格林在这部就被编剧写死了,随着克雷格表示未来将不再出演007,这对个人最喜欢的007CP,怕是无缘再见,十分遗憾。

  今年有007新作《无暇赴死》上映,邦女郎蕾雅赛杜,与邦德再续前缘。前面说了,不是伊娃,十分遗憾。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首映已经无限期推迟了,不知何时得见真容,希望这次能有机会在影院再见谍届逼王的风采。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六):丹叔最后一部007,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认识丹叔是在skyfall。

  其实看见《无暇赴死》海报的时候有一种这部电影不太好看的预感。但是没关系,丹叔在,还是可以贡献一张电影票的。

  不过私心还是觉得《天幕危机》和《皇家赌场》比较好看。

  尤其Skyfall。

  还记得Skyfall上映那年我刚上大学不久,当时在一家外语补习机构的狭小屋子里看完了Skyfall,看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冰天雪地我独自一人坐公交车回家。可是内心却很激动,那个时候短暂又真实的快乐成为美好的记忆。看完大破天幕危机后回家立马补了《皇家赌场》和《量子危机》,一下子沉浸这个紧张的世界,太刺激了。

  这么多年,丹叔老了,拉叔胖了,M走了,邦女郎一茬又一茬。

  007的上映堪比一个时间计时器,每次都跨越好几年,每次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在一个新的人生阶段。skyfall上映那个时候我对时间年龄没太大概念,总觉得自己岁数还小,但是奇怪的是人真的是过了某一个时间点就不太愿意去想时间飞逝这个话题,就像邦德不得不面对时代变化如此迅速,自己却渐渐老去的那种心态一样,充满时代的伤感。

  不过好在当年M夫人在Skyfall里给出了一个答案,尤利西斯的最后一句: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 虽然我们的力量已不如当初,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 已远非昔日移天动地的雄姿,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 但我们仍是我们,英雄的心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 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 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

  这么说可能不是其他很多影迷在007系列的收获,但是我而言这丹叔一系列确实有着这样的意义。一期一会,不知道何日能寻回当时初见这一系列的激动。

  丹叔的最后一部,心里不舍,不过说不定今后在大荧幕上能看见他别的作品,又有了别的机缘。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七):每个人都想成为007

  007系列从丹尼尔·格雷格时代走上了一条硬汉+柔情的曲折道路。 灵感应该是受好莱坞经典动作片<谍影重重>的影响。动作戏节奏紧凑、真实,让观众大呼过瘾。同时,保留了一个英国特工应有的绅士和性感。丹尼尔在这方面做的都很成功。从此,007不再是一个高瘦的,梳着油头黑发的,文质彬彬的白领型特工,转而成了一个健壮的,金色干练短发,脸上透着几分邪气的持证杀手。 007的另一大看点自然是邦女郎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感情戏上,新版的007有所突破,给了邦德许多情感故事的延续。从<皇家赌场>的vesper,到<幽灵党>的medeleine,邦德的故事线都是连续的。<量子危机>给vesper复仇,<天幕杀机>保护m,再到<幽灵党>里承诺mr.white会保护他的女儿,并复刻了餐车幽会的精彩桥段,成功的让medeleine接棒vesper在邦德心中的地位。其中有一个细节,在bond和medeleine在american旅店找到white的密室时,bond发现一盘录影带,上面写着:与vesper的谈话记录,bond并没有在意,只是丢弃在了一边。足见他已经放下了过去。这与<量子危机>里开头偷偷拿走案卷里的照片形成对比。bond的宿命确实让他身边的女人都走向了死亡,其中还包括他最好的上司m,这个他最信任和敬佩的人,也因为如此,bond经历了一次信任大危机,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要找出真相。真相就是幽灵党的存在,这个组织是前面所有危机的幕后黑手。在抓到幽灵党头目之后,bond再一次的选择了要离开mi6,这是爱情的力量,也是给007一个理想的归宿。但又回到了宿命上来,007总是会遭遇各种原因,再次拿起他的杀人执照,去赶赴下一个危机。而原因往往是背叛,是阴谋,是更大的危险。在即将上映的<无暇赴死>里,medeleine似乎加入了mi6,而幽灵党的头目似乎要说出更大的秘密。所以我们熟悉的007又要回来,带给我们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从海报上来看,这一次的风格或许能够回归<皇家赌场>版的华丽,<量子危机>里的bond严重失眠,形容憔悴,在沙漠中也是落魄孤独,到了<天幕杀机>则是差点死掉,过了一段活死人的放纵生活,回到m身边后,来到他的老家,用最老派的方式和敌人进行了一场较量,<幽灵党>的开头因为在墨西哥闹的太过,00项目面临关闭,mi6遭遇最大危机,bond孤立无援,单刀赴会。明显,除了<皇家赌场>bond在其他几部里都算不上是一个精英杀手,反倒是更像一个出外勤的蓝领,虽然仍有礼服,但少了可以展示的华美场面,这让bond有些窘迫。不过,好在这一次,bond似乎来到了新世纪,一切都从老派中走了出来,即将迎来更新奇的挑战。 其实真正的老派是影迷内心的老派。这些一成不变的范式:孤胆英雄,香车美女,突出重围,归隐山林。这种种的老套背后,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体验,那就是能站在舞台中央,演一出属于自己的好戏。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八):送别克雷格+盘点历任邦德谢幕作

  纵观20多部邦德电影,有7部从名字看就很不一样:

  a view to a kill,you only live twice,

  tomorrow never dies,die another day,

  license to kill,live and let die,

  以及这部no time to die,都有kill,live,die这样的词。

  中文翻译也很耐人寻味,除了前两个实在不知所云:

  雷霆杀机,雷霆谷,杀人执照,明日帝国,择日而亡,你死我活,间不容死。

  其他的就是什么Dr.No诺博士啦,a man with a golden gun金枪人啦,

  the spy who loved me海底城啦,from Russian with love俄罗斯之恋啦,

  瞬间low了有木有。

  这几部怎么说呢,用美剧类比一下,就是很有无面人的感觉:

  ——What do we say to Death?

  ——NOT TODAY.

  虽然印象里James bond日常工作就是杀掉对手,不然就被对手杀掉(废话),

  然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仿佛都在和各路邦女郎调情……

  然鹅,看过20张DVD,不能不说对007确实亲切,

  看到每一任邦德从身手矫健到渐生老态,很感慨,

  M也年轻过(Skyfall里皱纹仿佛刀刻),

  Q曾经是老爷爷级别科学家(最新一部变成了小鲜肉极客),

  以前标准的007是英国绅士,彬彬有礼又斯文败类,

  如今丹尼尔克雷格的冷酷帅气比较受欢迎。

  另外弗莱明究竟写了多少部小说,

  半个世纪了007依旧没拍完,还依旧吸金……

  但无数次听过的片头米高梅狮子吼,却随着公司倒闭消失了。

  史上有6任完成使命的007扮演者,不算只拍过一部的,几乎每人都能对应上面7部中的1部。

  也就是说每一任邦德,都经历过不同往常的生死关头,这是为什么?

  系列电影中途换演员是个很棘手的事情。观众适应一张脸之后,续作基本都会进入平稳期剧情——女王和MI6近来没有致命威胁,于是007的日常就是打打怪撩撩妹装装x,比如克雷格中期就拍了佛莱明小说第一部:007和他唯一心动过的姑娘的love story。好看得过于浪漫,但这波回忆杀没有贡献主线剧情。

  这么拍了几部之后,演员巅峰状态过去了,合约不续了,要告别观众。谢幕作品不论是情怀还是噱头都很重要:下一部要换新面孔了不知大家是否买账,承上启下一定要做好。因为已经在观众心中定型的演员要离开,仿佛就是詹姆士邦德要退役,真的很伤感。而依我看版权方仿佛抱定了无限续拍下去的决心,所以断然不能容忍粉丝流失。

  在这个系列里007只是一个代号,最优秀特工都可以获得它,就像钢铁侠、蝙蝠侠、小丑都只是特定宇宙的特定职位,可是我会舍不得妮妮、贝尔和希斯莱杰。新任钢铁侠待定,自杀小队的小丑代替不了why so serious,新任蝙蝠侠居然是暮光男……我应该不会去看新版蝙蝠侠。

  所以为了留住这样的观众,需要给谢幕作品加大输血量——谢幕本就是个卖点。影迷会为了保罗沃克去看速7——我哭得稀里哗啦,感动之余也感叹剧组之用心良苦。于是要在历任谢幕作里给007安排极端险恶、可能导致其死掉、诘问其人生价值的情境,加入一些冥冥之中的悲观、死亡暗示(换演员约等于上任007死亡)和形而上的思考,不能仅限于用简单的俗气情节糊弄观众了。所以要用诸如die,live,kill这样的字眼,营造一种邦德九死一生才胜出的紧张和悬疑:

  ——万一他真的死了呢?

  ——没有万一,邦德是无敌的。

  ——……

  ——好吧,即使不可能事件发生,邦德真的死了,毕竟他也是个人,也不要难过,因为我们总会让他复活的。那么——敬请期待下一步007电影,由新任演员xxx出演,为您重现007风采!

  。

  。

  。

  反正依照这个逻辑,任内头尾都不会差。(片方巧妙的偷换了概念,维持了吸引力)

  标记间不容死,

  同时期待少狼主出演新任邦德,

  如果传言属实的话。

  铁打的007,流水的邦德,

  。

  。

  。

  好在英国型男多多。

  23333。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九):第25个邦德女郎,31岁的安娜·德·阿玛斯动感十足,令人期待

  《深水》的两位男女主角本·阿弗莱克和安娜·德·阿玛斯在一起了吗?据小道消息,3月6日,47岁的阿弗莱克和31岁的阿玛斯一起出现在哈瓦那的街头。他们先是一起在一家T恤店购物,然后一起在一家餐厅吃饭,还和餐厅服务员一起合影。

  他们俩人在一起讲西班牙语,就在他们俩被拍后不久,人们看到47岁詹妮弗·加纳正在洛杉矶履行母亲的职责,在学校接11岁的塞拉芬娜·阿弗莱克。

  加纳和阿弗莱克经过10年的婚姻后,于2015年分手,不过他们一直很亲密。2018年她甚至开车送他去酒后康复中心。这种约会基本不会对加纳造成任何影响。

  阿玛斯就是在哈瓦那长大的,当《007:无暇赴死》宣布阿玛斯为新邦德女郎时,她首次进入世界人民的视野,她是第25位邦德女郎。

  在新版的007中,退休的詹姆斯·邦德在牙买加享受安宁的生活。这种加勒比场景对阿玛斯来说太熟悉了,她就出生在邻国古巴的北圣克鲁斯,在哈瓦那长大。她曾就读于古巴国家戏剧学,这为她以后的成功埋下了种子。

  除古巴外,阿玛斯还有西班牙的国籍,她的母亲是西班牙裔,2006年她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来自法国的玫瑰》,18岁的时候搬到了西班牙。她在西班牙的悬疑电视剧《寄宿学校疑云》中有非常精彩的表演。

  电影《银翼杀手2049》让她进军好莱坞,2014年她搬到洛杉矶,随后出演了《敲敲门》、《顽石之拳》和《军火贩》,然而正是乔伊这个角色让她引起了电影评论家的注意。

  阿玛斯说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为他们创建了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环境,这是她没有想到的。瑞恩·高斯林也给她同样的感觉。他们是银幕上的巨星,但私下里,他们非常可爱,让阿玛斯感到被尊重和有价值。

  之后,她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在2019年的《利刃出鞘》中扮演的玛尔塔·卡布雷拉。除了《深水》和《007:无暇赴死》,她还将在玛丽莲·梦露的传记电影中饰演诺玛·珍妮。

  阿玛斯喜欢动感的角色,所以她不会像传统的邦德女郎。当子弹开始飞的时候,她不会呆在一边,她一直在寻找动感的角色,对于一个女人,特别是拉丁女人来说,这是个挑战。

  阿玛斯坦言她不会按照业界或是观众心目中的希望去践行自己的表演,她会坚持做自己,永远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阿玛斯在Instagram上面有220万粉丝,她说社交媒体非常重要,那是自己的平台。你可以展示你是谁,你信仰什么。粉丝可以直接得到一手资料,不经任何过滤。

  当然,阿玛斯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没有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都是接触式的,她也认为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让社交媒体接管你的生活的话,那会相当危险。

  由于在好莱坞的出色表现,阿玛斯在自己的故乡古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人们对邦德女郎总是有着特别的期待,阿玛斯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喜欢电影的朋友都等不及了吧。

  《007:间不容死》观后感(十):拥有玛丽莲·梦露身体的“邦女郎”,她是最值得期待的好莱坞女星

  

最新的一部007明年上映,看了预告片,期待值4星,冲着女主,谈几句。

现如今的好莱坞,IP系列电影可谓是大行其道。

诸如“黑衣人”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以及“速度与激情”系列等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但论及银幕寿命最长、作品数量最多的IP系列电影,无疑还是“007”系列。

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007”系列已经推出了24部大银幕作品。

而在今年,第25部“007”电影便将与全球影迷见面。

不错,正是《007:无暇赴死》。

影片保留了前作《007:幽灵党》大部分的演员阵容,丹尼尔·克雷格、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等人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演员表里。

不过在前作的演员阵容基础之上,《007:无暇赴死》还是安插了几个全新的人物形象。

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当属新一代“邦女郎”——安娜·德·阿玛斯。

根据预告片曝光出的内容来看,安娜·德·阿玛斯极有可能“接班”莫妮卡·贝鲁奇,充当詹姆斯·邦德的对手。

这种“蛇蝎美人”的设定在“007”系列里屡见不鲜,苏菲·玛索、伊娃·格林等人便都曾饰演过类似的角色。

某种意义上而言,有资格在电影里跟詹姆斯·邦德“作对”的女演员,基本都是拥趸无数的银幕女神。

这位安娜·德·阿玛斯究竟何许人也,又凭什么能跟苏菲·玛索、莫妮卡·贝鲁奇这个级别的女神享受同等的资源待遇?

01

安娜·德·阿玛斯来自古巴,是近两年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之一。

她的蹿红不是突如其来,而是厚积薄发。

安娜·德·阿玛斯出生于古巴一个破败的小镇,家庭条件十分普通,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则是家庭主妇。

她从12岁便坚定了做演员的梦想,14岁开始学习专业的表演,18岁孤身一人前往西班牙寻求发展机会。

由于自身形象突出,阿玛斯很早就可以在影视剧作品里出演一些重要的角色。

但这些作品并未给她带来太大的名气,整整9年时间,阿玛斯都处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状态。

以阿玛斯的气质和长相,她的星途本该更加顺畅,可惜平凡的家庭背景,让她不得不走许多“弯路”。

在27岁以前,阿玛斯只能徘徊于一些小成本影视剧。“出名要趁早”的道理,在她身上根本无法实现。

眼看自己的年龄即将超过女演员的“黄金年华”,阿玛斯把心一横,决定冲刺更大的舞台——好莱坞。

02

好莱坞的竞争激烈情况远远超乎你我的想象,一个外籍女演员想在这里生存下去,谈何容易?

最初两年,阿玛斯常常陷入“无戏可拍”的尴尬境地。

偶尔出演几部大银幕作品,还都口碑欠佳、票房失利。

直到2017年,阿玛斯才迎来了演艺事业真正的转折点。

这一年,她一口气推出了两部作品:惊悚题材的《超速驾驶》和科幻题材的《银翼杀手2049》。

尤其是《银翼杀手2049》,让外界彻底认识了这位古巴美人。

多年来的“寂寂无名”终于烟消云散,马上30岁的阿玛斯开始正式起飞!

2019年,阿玛斯先后出演了4部大银幕作品。

其中上映于去年年底的《利刃出鞘》,更是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境界。

阿玛斯饰演的护工“玛塔”,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她的星途变得愈发明朗,大制作的片约纷至杳来。

03

对于阿玛斯而言,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她共计有6部大银幕作品,会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除了上文提到的《007:无暇赴死》,她还会在传奇女星玛丽莲·梦露的传记电影《金发美人》里充当女一号。

有趣的是,因为丹尼尔·克雷格意外受伤,《007:无暇赴死》竟然与《金发美人》的拍摄档期“撞档”。

突然变成“大忙人”的阿玛斯,只能被迫“轧戏”。

她在这个星期还打扮成玛丽莲·梦露的模样,下个星期就在《007:无暇赴死》片场诠释身手不凡的“邦女郎”。

对此,阿玛斯本人笑着表示:我将成为拥有玛丽莲·梦露身体的“邦女郎”!

毫不夸张地说,阿玛斯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莱坞女星。

她不仅同时出演了“邦女郎”和玛丽莲·梦露,还和大名鼎鼎的本·阿弗莱克合作了一部惊悚片《深水》。

这个兼具魅惑与清纯气质的魅力女星,显然有望跻身好莱坞一线女星的行列。

至于她的未来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